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美国的房子的建造 -- Swell

共:💬76 🌺300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商品和非商品

我的意思: 可以买卖的房子叫商品。赫鲁晓夫楼,中国过去的单位分房,美国的福利房(福利当然是给穷人的了),不是商品。

商品这个东西要拿到市场上,看消费者买单不买单。比如我用水泥盖了一个房子,我说我多卖10万块,挣个本钱。但消费者不买单。旁边的房子和你一样大,凭什么多出十万块。我说我是水泥,防风灾啊。他说我又没看见风灾,倒是现在就的多出钱,不买。

下一次我又做了一个钢结构的。这回我学乖了,不强调钢结构了,强调:你看,大跨度,柱子少,住着敞亮。但这不是个豪宅,是个经济适用房。人家木头房子设计设计,柱子也没漏出来,于是又扑街。

所以说具体如何设计,用料,商品房是一个双方博弈。甚至我见过一个房子过火了。成危房了。卖家说我卖地,房子价值算负数(把拆房子的钱也打给你)。 有人买了,但没钱盖新的,在里面简单收拾收拾接着住。 这个对他而言就是最好的选择,虽然这个已经都不能称之为房子了。

但是中国过去的分房,苏联的赫鲁晓夫楼,和美国的一些福利楼,属于另一个逻辑。我有多少钱,要办多少事。你要是钱有的是,我完全可以赫鲁晓夫楼压倒美国的别墅。本来也不是高科技。 但如果钱少,人多。那我就要讲究够用就行,能省则省。 要是你给我一万块让我解决一百个人的问题,那我还是买点帐篷吧。 所以这些房子的特点是往往没有商品属性,不需要和用户博弈。 钢筋水泥适合快速,大规模建造,成本低。房子强调卧室大,其他的尽可能的小,基本是升级版本的宿舍思维。

最后吧,美国的无家可归者福利房,从外观上看其实还行。里面我也没进去过。肯定不是房子的下限。 很多商品房最后没人维护了,才是下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