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孔子生平百衲 -- 桥上

共:💬53 🌺29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姓是母系氏族社会遗留

这个字望形生意,姓者,女子所生也。意大利电影《一九零零》,主角是个野小子,知其母不知其父,盖因他是农奴出身,按照这个农奴大家庭家长的说法,“毕竟我们所有人都可能是他爹”。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附属于贵族主人的农奴,所有人都住在一个大房间里,不论男女,可想而知性生活是多么的紊乱。姓是血缘标识,在那个时代有助于防止乱伦,是社会进步的产物。

随着社会发展,父权兴起,母权衰落,姓也从代表母系血缘转向代表父系血缘,但是血缘这一核心涵义却是始终未变的。

氏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应运而生的产物。早期部落是一个熟人社会,大致可比拟为当今社会的自然村,部落中的人往往沾亲带故。随着社会发展,人口扩张,寿命增长,社会分工细化,人群随之扩散,源出同一部落的同姓人之间就有了区分的需要。即所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打个比方,两个姓张的人在火车上遇到了,彼此一打听,你来自山东,我来自山西。血缘上千百年前我们共有一个祖先,但是地缘上我们有区别,便以此区别作氏,你称作张姓鲁氏,我称作张姓晋氏。而我们的后代,则可能各自取鲁、晋为姓氏。事实上今天的鲁姓和晋姓就是这么来的,只是源头的姓不是张而是姬而已。

今天的姓氏绝大多数都是从氏而来。氏的划分比姓灵活多了,不止可以地域划分,还可以官职、职业、字等等划分。比如张姓本就是一个源自职业的氏,但还可以进一步划分成“村东张家”,“村西张家”,或者“豆腐张”、“木匠张”。我国社会早熟,姓氏源流上古不可考,但是我们有一个近邻日本,却是晚至明治时期,国民才普遍得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姓氏发展的活样本。

明治以前,日本平民有名无姓,不利于社会组织。1875年,明治颁布《平民苗字必称令》,规定所有日本人必须使用姓氏,于是各地人等脑洞大开,纷纷自作姓,小小日本岛居然冒出姓氏十四万之多。这里边有的以地理标志为姓,类似于我国的以地名为氏,如渡边、山下、井上等;有的以职业为姓,如鱼屋、卫门;有的以官职为姓,如九条;有的以人名为姓,如早乙女;有的是赐姓,如丰臣。这些都是和我国姓氏来源有共性的,其它各种奇奇怪怪的起源数不胜数。

英语姓氏来源跟日本姓氏大差不差,也都跟我国氏的起源相仿,而看不出母系血缘纽带。我发现英语名字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而姓氏却五花八门,虽不至于有日本十四万那么夸张,与中国相比,相对于人口数量来说却要多很多,也就是说每个姓氏摊不上几个名字。这大概是因为英国这样的国家没有发展出中国这样的平民宗族的缘故,名字只用来区分小家庭内部的孩子。而中国的姓氏大多可追溯到古代贵族,直至黄帝,这简直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不过这倒是符合进化论中雄性竞争赢者通吃的理论。

通宝推:ccceee,唐家山,审度,普鲁托,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