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电子产品(一) -- 寄意寒星
而邮电部的163拔号业业务是在1996年开始运营的,当年163拔号上网电话费记得大概是3元一小时,上网费为1.2-1.5元一小时吧。
这是2000年11月22日的新闻,里面的信息就完全能够说明很多。
其一,263上网费原来是每小时9元,注意这已经是2000年11月了;
其二,169的费用是1.8-4.2元,163的费用是4元;
其三,这是中国电信不断打价格战的结果;
其四,上网费用相比以前有了大幅度降低;
其五,年内上网费用还将进行幅度不小的下调,而这时候已经是11月22日了,也就是一个月之内还将大幅调整资费。既说明价格战的激烈,又说明当时的资费调整是及其频繁的。也能解释你说的“而且在一年的时间内163的费用从15,降到10,再到6再到4,这变化也太剧烈了点。”
看完这些,可以说你上面讲的“163拔号上网电话费记得大概是3元一小时,上网费为1.2-1.5元一小时”不可能是90年代。
上面这些都是上网费,通话费则另有标准。
也就是1999年12月1日起,163的上网通话费才从3.6元每小时降到1.8元,而169/263仍是3.6元。
综合这两个新闻,可以看出2000年11月之前,263上网的费用是9+3.6=12.6元每小时;163是4+1.8=5.8元每小时,169是5.4-7.8元每小时。而1999年12月之前,163拨号上网,一个小时要7.6元每小时。
往前推到1999年之前,上网费用没找到官方的新闻,因为当时确实是小众的。1996年1月,中国电信的ChinaNet在北京的拨号端口只能支持2000个用户,但当时全北京也凑不够这么多个用户,上网很少占线。1996年底时北京拨号接入量也只有3000 余户。不过大家记忆最深的应该是1995年中关村大街上那家叫做“瀛海威”的公司出现以及当年那个经典无比的广告——“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除了“瀛海威时空”,老网民有印象的应该还有“263首都在线”、“2911畅捷通信”等一大批ISP的名字。1997年年底,北京地区的网咯用户已经超过10万户,随之而来的就是资费的不断调整。
这是央广网上的一篇回忆文章,上网费12元、电话费2.8,加起来14.8一小时。不过电话费0.14每三分钟应该是记错了,因为上面的新闻可以看出,99年电信的通话费还是每3分钟0.18元。
另外,联通在北方的网络好是因为当年电信被拆分成南北电信,电信公司的北方网络归了北电信,而北电信又和联通合并,才是造成联通在北方网络好的根本原因。
联通在北方网络好,不是因为合并。老联通是94年成立的,主要经营GSM移动通信业务,它自己后来也建了UNINET骨干网,通过165拨号上网,也称165网,但网络效果并不好。真正精华部分是老网通自建的CNCNET加上2002年电信南北分家,北方九省一市剥离的原163网,它们合并组成了CHINA169网,后期又加入了金桥的CHINAGBN网,成立了新网通。这样它拥有了北京1/2,上海、广州四个核心节点和陕西、四川、山东、辽宁四个区域节点。到了2008年,老联通跟新网通合并为新联通,出现了CHINA169+CUII的双网格局。因为历史原因,CHINA169一直是建设最早发展最快的网络,业务流量也远远高于南方,所以新联通也是把建设重点放到了这一块。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4 层
🙂当时的情况比较复杂 1 半点儿正经 字864 2025-02-01 04:22:19
🙂你说的当年跟我说的当年并非一个时间点 5 寄意寒星 字3555 2025-02-01 06:58:04
🙂时间点还是要说的 1 半点儿正经 字639 2025-02-02 00:08:20
🙂互联网的记忆肯定比你的记忆要准
🙂说明你的记忆肯定有问题 半点儿正经 字1447 2025-02-03 06:07:33
🙂说起拨号上网 10 方恨少 字3637 2025-01-03 10:16:03
🙂我有这样一个古董 1 匿名 字111 2025-01-02 08:24:31
🙂你这是索尼的磁光盘 1 寄意寒星 字307 2025-01-02 23: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