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茗谈149:赤雁 -- 本嘉明

共:💬396 🌺2244 🌵61新 💬37 🌺1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dB可以直接换算成平米

我的观点,没具体数据(估计也是保密的),难分两种进气道的的隐形高下

一般地说,DSI隐身性能比加莱特要好一些,这个从我国战机大力采用DSI,以及美国F35也用DSI来看可信度是很高的。

.

我不认为那是为了高速

1. 歼36翼展几乎等于机长了,高速飞机长宽比都很大。。。歼36这样子不太象。

“长宽比”不是一般的说法,应该是机翼后掠角。而歼36机翼后掠角可不小。

从总体气动布局来看,歼-36采用了大后掠角边条与无尾棱形机翼设计,主翼前缘后掠角约为49°,大于歼-20、F-22的42°。 大后掠角说明其追求更高的飞行速度,比五代机更快。

.

2. 巡航马赫3,显然完全失掉隐形。。。不巡航马赫3,为能飞很少用的马赫3, 又代价太大了。。。

告诉带来的隐形效果下降是红外特征变明显造成的,但第一这个可能用新材料来减缓,二是红外探测装置相比雷达还是很受限的,而且大多是由战斗机携带而不是地面设备。

.

我认为,DSI 为了有通道把DSI 鼓包顶起的空气排掉一部分,进气道口都有一段前掠的部分,而歼36 两侧进气道至于机翼前缘之下,为了不破坏连续线条,就只好采用整个进气道口都后掠的加莱特进气道了。

您这就是另外一种看法:边条翼下不适合DSI。但个人觉得这个理由不如速度那个理由,因为新战机大都是升力体结构,进气道是和机身和机翼一起设计的,比如枭龙用的也是边条翼,但也采用了DSI,歼20也是边条翼+DSI。歼36采用边条翼+DSI也是完全可能的,边条翼下加莱特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所以更可能的逻辑是为了速度采用了加莱特,用了加莱特就可以采用边条翼下进气道的构型,这个逻辑链更加合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