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共早期军事人物一知半解谈 -- 逸云三洲
老总讲武堂的小学弟,五五军衔最高的,当然是叶参座,与老总一前一后,把着元帅府的大门。想当年,参座走的是曲线求学之路,先去南洋打工,再去昆明深造,是为第十二期堂友,是否纳入讲武堂五百名归侨学生的统计口径,还有待小A继续查考。按今日的标准,参座好算是准海龟了,只不过人家是学海龟来兮,他老人家是龟来学海兮,排列组合不尽相同,竟不想毕业后亦有幸当过一段时间海带,盖当时滇军已不再为外乡人提供太多的想象空间,援闽粤军呢,搞的是股份合作制,大股东经理、二股东襄理,全不管是不是MBA、MPA、CPA,无遮无靠的叶中尉,到此天地,有参就好,何敢思座?终日渺茫的很,直到与众同学上书大总统,这才找到方向,上喻邓一师安排。不想邓铿的庙虽然不小,和尚还是太多,且各奉名宗、各怀密笈,堂友们人多势不众,法力有限,于是叶同学再跳龙门,随驾桂林,一越而成革命中坚。可惜那时节,大总统自己的饭碗,也是一时说有、一时道无,革命既然没有成功,叶同志当然要继续努力,一时随员、一时教员、一时又陆战队起来。
叶同志事业大发展,始于民达同志的提携。张民达,海外归侨,革命党人中的一把利剑,执行革命任务,明打暗杀,历来不避风险。陈逆犯上,大总统蒙难,仍保持忠诚的部分粤军,在许崇智的带领下转进福建,张民达升任第八旅旅长,叶同志任旅参谋长,终于得其座哉,正式其参座生涯。民达同志领兵是半路出家,虽然每战冲锋陷阵、不计生死,军事素养方面,毕竟欠缺,指挥部里,多有劳动参座,于是张、叶同志,相得益彰,把个八旅搞得轰轰烈烈;打回广东,继续携手进步,由八旅而二师了。这段时间,好算是叶参座人生中第一个高潮,事业成功不说,物质享受,亦是奢华,参座日后有牛奶洗手一说,可见一斑。
在建国粤军第二师建立之前,参座已先行加盟黄埔筹建,升任师参谋长后,以二师代表身份继续参加军校组建,有仗打参座、没仗打座教。说起来参座也是颇有教缘,早年在马来亚就当过孩儿王,桂林大本营时期,又奉大总统差遣,与顾少校祝同同执教鞭,若加上在粤一师教育班的助教经历,可说是走一处、教一处,屡教不改。此番坚守黄埔教堂,绝对远见卓识,又奉廖党代表命令,组织教导兵一营,辅助军校教学,使用第二师独立营编制。民达同志意外去世后,参座痛失知音,在二师的地位也大打折扣,好在有黄埔外宅,进退有据,遂无根本之虞。以后又将手头的独立营扩编,称二师新编团,也叫教导团,出任团座,这是参座历史上第一个教导团团座,远没有日后以第四军参座兼的那个教导团座出名,但这是参座依托二师建立的家务,二师的户口、黄埔的血统,对参座日后的人生走向,有莫大干系。
廖代表遇刺,粤系党政军大地震,蒋契弟顺势运作,许盟兄落花流水,参座的旧同事们,在莫师座的带领下奋勇殉主,惟参座的新编团,原是黄埔系统里的部队,血统高贵,不受户口牵连,改名党军第一支队,以使名正言顺。以后率部并入第一军二十师,当了一段团长、副师长后,重续参座生涯;再一次领兵,是在攻克南昌后,出任新编第二师师座。根据当时情况分析,蒋总对跨粤黄两系的叶同志,还是颇有借重之意,再从参座的历史来看,似无统兵缘分,不善经营基本部队,不易招军事强人之忌,若一直跟蒋同志,至少不会比贺国光的地位差,可惜叶师座跟蒋总司令的缘分,比自己统兵的缘分都薄,不久就以政见不和,分道扬镳;一军系统的另一个粤系座薛岳,也于同期离开,不过薛师座虽曾和叶师座同事,思想也同系左倾,关系可是不太好,遂在张向华耳边,大讲老叶不可靠,无奈向华这一年注定要栽在老叶家,于是参座在四军挑了把上好交椅,继续参座起来,以后故事,大家滚瓜烂熟,不讲了吧。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