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完颜亮的一生(三):招逆(1) -- 1001n

共:💬19 🌺4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完颜亮的一生(三):招逆(1)

完颜亮的一生(一):晋升

完颜亮的一生(二):受贬

------------------------------------------

(三)招逆(1)

不算完颜亮,直接影响了后来整个金国命运的,一共有九个人。

按我们故事的出场顺序,第一位就是完颜亮任中京留守时结识的萧裕。

萧裕(注意,不是上文提到那位参知政事萧肄),原名萧遥折。认识完颜亮那会儿,他还是位驻守中京的猛安,级别不算高也不算低,是个从四品。

这“猛安谋克制”,是金人特有的一种军事组织制度,其中又有军屯的特色。起初,女真人还在氏族发展阶段,围猎时会产生临时性的组织;渐渐地,又演变为平时生产,战时冲杀的半固定组织;再以后,就基本成为以军事作战为主要目的,生产自给为辅的常设性军政合一的地方机构了。从《兵志》的解说来看,谋克是百夫长,而猛安是千夫长。这就是说,谋克大约相当于现在的连长,而猛安,则大约介于营长与团长之间。

金太祖继位后,进一步改革了猛安谋克制度,使其更适应“军民同管”的实际需要。他规定:过去的百夫长,也就是谋克,现在要管三百户;而千夫长猛安,管辖范围还是谋克的十倍,也就是三千户。如此一来,猛安的级别势必要调高,再也不能用过去的副团级来打发了——罗嗦了如此一堆,其实只是为了证明:猛安萧裕是从四品,而不是县团干部的七品,本身还是有道理的。。

从官秩上,萧裕与当时的完颜亮还差着四级;可是,当大家心有别图的时候,级别那就从来不是问题——他早就发现这位完颜小爷志向不一般,于是就偷偷巴结着说:

留守先太师,太祖长子。德望如此,人心天意宜有所属,诚有志举大事,顾竭力以从。”

意思很明白了:过去的留守、太师,你的父亲辽王,那可是太祖的长子啊。有如此的德望,无论是人心还是天意都应该有个交代。要是想干点大事,咱没二话,死跟你了。

这话清清楚楚就是谋大逆了:好家伙,煽动皇室成员造反,这还了得?举报上去,萧裕同学肯定得被“嚓”地一声,满门抄斩啊——过去的皇帝吃不好睡不香,日夜忧愁的,难道是“不够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么?——还不就是这些威胁他稳坐皇位的宫闱秘谋!

萧裕当然不是弱智,如此危险的话还要讲给完颜亮听,自然也是苍蝇专叮有缝的蛋了——在这一点上,我们只能承认:萧裕,的的确确是好眼光,好口舌!

而为了更明白地了解他这些话的弦外之音,或许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金国历代皇帝又是怎么一代代承续下来的。

如果要追溯完颜氏金国的根源,大约要从金始祖函普算起。

函普本人来自高丽,并不是完颜氏部落的人。但因为劝止部族殴斗有功,完颜部落为了感谢他,将自己部落中一位六十岁仍未出嫁的“贤女”配嫁给他。这时候,函普自己也已经六十多岁了,而那位贤女,居然也陆续为函普生下了二子一女。

以今天的观点,居然有此咄咄怪事发生,无论是完颜部落还是迎娶超老新娘的函普本人,其心理都是够变态了。只是,那会儿风气不同,女真民族习惯也不同,还是尊重他们的选择为好——《本纪一》中更是直截了当地称赞说:

始祖娶六十之妇而生二男一女,岂非天耶?

是啊,铁树都能开三次花,谁又能说老天没有保佑大金?这以后,皇帝的位置就延着儿子 - 孙子 - 曾孙子……的顺序传了下去,依次是

金始祖 - 金德帝 - 金安帝 - 金献祖 - 金昭祖 - 金景祖

需要注意的是,这几位都是由金熙宗,也就是现在这位皇帝在天会十四年(1136年),一并追尊的。其实,他们几位还在世的时候,也无非就是个部落首领的水准而已;尊称这皇那帝的,无非是他们子孙的一点孝心而已。继续下去,则依次是

金景祖 - 金世祖 - 金肃宗 - 金穆宗

有意思的是,金景祖是金世祖的爹,这倒没什么;可是少见的是,他同时还是金肃宗和金穆宗的爹——闹了半天,金景祖的二儿子就是金世祖,四儿子就是金肃宗,五儿子就是金穆宗!实在是多子多福啊——要是康熙的儿子们也有这个待遇,知道自己兄弟们中间能出三个皇帝,还会斗得那么激烈么?呵呵。同样的,这几位皇帝也还是金熙宗追尊的,时间比上一拨晚一年,也就是天会十五年(1137年)。

绕是兄弟多好说话,也终于有通通变老的一天啊。再往后,大位终于还是传给了下一代——金世祖的长子金康宗。在他以后,皇位就落在了他弟弟,金世祖的二儿子金太祖手中了。从这个时候起,金国真正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帝国,再也不是那种部落小邦了。

可是,兄弟轮回还是没有完。刚刚说到,金世祖的大儿子是金康宗,二儿子是金太祖,之后则是四儿子金太宗即位。眨眼间,兄弟间又出了三个皇帝!这还没完,金太宗又确定了他的弟弟完颜杲为谙班勃极烈,也就是皇储。眼看着,四个兄弟轮流当皇帝的纪录即将出现。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完颜杲这位未来的皇帝,居然在金太宗之前就死掉了!

这一下,问题就变得很麻烦,而这个谙班勃极烈也就空置了两年。终于有几位勋国重臣看不下去了,联名建议立储。金太宗想来想去,实在是不能再从弟弟里找接班人了,而即便是子侄辈的宗室中,年纪也都有点大了。于是他决定,直接从年轻有为的孙子辈里挑选。最后,选定了自己二哥的嫡孙完颜亶,来做这个谙班勃极烈。而完颜亶也不负自己四爷的厚望,成功地活到了继位的那天,他就是我们故事中的金熙宗。

罗罗嗦嗦把金国的传位序列讲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说明:在那时的大金,谁该当皇帝谁不该当皇帝,的确是没有什么特别清晰的规章制度的。在这一点上,女真人与汉人习俗确实是不太一样——汉人讲究“立长立嫡”,也就是说继承人必须是长子,或者必须是大老婆生的;而女真人这方面,明显就没那么多穷规矩。

可现在,女真氏族已经演化成为大金国,地盘也一再南迁,目前已经迁到中原了。汉人的风气,不能不影响发展和变化中的女真民族;所谓“立长立嫡”,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时人们的心理。对于汉化得非常彻底的完颜亮来说,当然也不会例外。不过,汉文化对完颜亮的影响远不止是这些,后文中我们将慢慢论及,这里就先不铺开了。

而悄无声息存了这个“立长立嫡”心思的完颜亮,又岂会对更高理想毫不动心?

前面介绍完颜亮的出生时曾说过,完颜亮是辽王完颜宗干的第二个儿子。而这位辽王,正是金太祖完颜旻的长子。换言之,完颜亮是金太祖的孙子;而这时候正在位的金熙宗完颜亶,也是金太祖的孙子。

问题跟着就出来了——大家都是孙子,既然那孙子能当皇上,为什么我就不行?

再深一步,完颜亮又怎不会想到:辽王才是金太祖的正牌长子,为什么现在的皇帝不是辽王血脉,而是当今圣上金熙宗完颜亶?金熙宗完颜亶,他爹压根儿就不是皇帝,而只不过是丰王;只是在金熙宗继位以后,才追尊他那死去的王爹一个“景宣皇帝”的大号。而丰王和自己的爹辽王,那能是一个水准么?

辽王完颜宗干,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曾经也是执掌大权,也拜太师,确实称的上深孚人望。而丰王,又算个啥?——这个强烈的对比,已经让完颜亮郁闷很久了。。

然而,完颜亮那是何许人物?心里郁闷,脸上可是一点都看不出来;不仅如此,事事尽力逢迎,还被百官、宗室乃至皇帝本人看做是大大的忠臣。从这个角度看,完颜亮的城府之深,心计之工,的确远远超过他自己的实际年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才说萧裕真是好眼光——别人看不出的问题,他居然就能看出来。而且,他的话说的相当漂亮,从三个层次,言简意赅地把各方面的问题都巧妙地摆了出来:

追思辽王,实际是说完颜亮血统很正,暗指当今皇上来路有偏;

再说民意基础,挑明你们父子两代经营的都很好;

最后表态,愿意全力支持。

——这种煽动,实在是相当高明。

萧裕这么一表态,完颜亮自然觉得大对心思。如果说,从前还只是对自己没当上皇帝有所郁闷,心有不平的话,那么现在,问题的性质已经完全转变了——萧裕已经在他心里架起了一个“犯上”的干柴堆,并且亲手为完颜亮点着了;而且这火一烧起来,就再也没有灭掉。

都把杀头的话说到这份上了,萧裕自然也就成为了完颜亮充分信任的心腹。于是,完颜亮在尚书左丞任内,努力将萧裕提拔为兵部侍郎(正四品),也就是兵部的副部长。然后,又继续将他升为同知南京留守事(正四品),再后又转回同知北京留守事(正四品)。

后来萧裕还有其它“杰作”,又因为这种种劣行,最终被打入《佞幸传》,也算青史留名了。关于萧裕的这次煽动,《佞幸传》里也给了很中肯的评价,说后来发生的一切,确确实实就是由萧裕最先启动的。

上文说到,完颜亮从朝廷中央位极人臣的高度,突然跌落为外官——领行台尚书省事。此时,那个在地图上飘忽不定的行台尚书省正在燕京,他就赶去赴任。路过北京时,完颜亮找到时任同知北京留守事的萧裕,两人密谋了一番。这时候,完颜亮第一次露出了暴力篡位的野心,他说:“我打算依靠河南的兵力上台,先定两河,然后向北进军。你要为我多结交些猛安,好配合我。”

当时的猛安虽是武职,但是也有地方官的一部分权力,就是“劝课农桑”,实际上在地方上还算颇有实权。而完颜亮希望萧裕多为自己结交猛安,意思很明白,那就是给自己多争取一些可以立足的根据地。

商议之后,完颜亮继续前进。等走到了北京郊区的良乡时,突然接到旨意,要他回宫来。这时候,这位历经宦海沉浮的青年终于产生了彻骨的畏惧——他完全不知道,金熙宗叫他回去到底是干什么。难道是反迹败露,或者后悔当时处理的太轻,现在要自己回去交出人头么?

不是完颜亮胆小,实在是当时的朝局让他没法不多想。因为张钧血案,他前脚刚出宫门,后脚金熙宗就又杀人了,就在同一个五月:一个叫耶律八斤的从六品武库署令,告发别人结党;结果查实是诬告,于是反坐被杀。

平静了没多久,在八月,皇帝又开了杀戒。这一次,起因稍微复杂一点:宰相们研究了一下,觉得为了和平与发展,应该把辽阳和渤海附近的居民迁移到燕京南部地区。顺便说一句,这其实是件好事:女真民族逐步南迁、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各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确实是壮大了自己;按我们中学政治课本上的话说,就是“顺应了生产关系的改变,提高了生产力”。而这个融合过程,随着金国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快——这里,且先按下不表。

但是,突然举家搬迁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可不是谁都愿意。果然,一位叫高寿星的侍从(看人家这名起的,啧啧)该搬又不想搬,于是就和几个也不想搬的人,去找皇后裴满氏——也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悼后——诉说,希望别让自己搬家。悼后就跟皇帝说了说,皇帝顿时怒了——这位悼后怎么这么讨厌啊!啥事都瞎搀和,手也伸得太长了吧?

这里,又得稍微扯开说一下金熙宗本人了。

实事求是地说,继位以后的金熙宗,是位比较开明,也有作为的皇帝。他主张加速女真的汉化过程,办法就是移民和改制。但是,无论是移民还是改制,都遭到了来自女真守旧势力的强烈抵抗。这还不算完,对他而言打击最大的,是接班人问题。

皇统二年(1142)年二月,他的儿子完颜济安出生。24岁的金熙宗高兴极了,三月就把他立为太子。但又是人算不如天算,完颜济安小同学实在是命运不济,也不平安,同年十一月就死了;满打满算,还不到一岁。

幼子的夭折,几乎完全摧毁了金熙宗。而之后多年,他还是没有子嗣,眼看着接班人的问题也一天天严重了起来。

与此同时,悼后越来越嚣张,什么都要插手,搞得事事掣肘,宫廷内外一片乌烟瘴气。特别是在最敏感的人事问题上,悼后也照样干预,以至“无所忌惮,朝官往往因之以取宰相”——连如此重要的人事决定权都已经旁落,金熙宗能不烦么?还且不说,“牝鸡司晨”本就是宫廷大忌啊。

而“朝官往往因之以取宰相”一句,却也未必没有它解。前文我们提过,完颜亮是当过平章政事(宰相)的,这个宰相的提拔过程与此有没有关系?史书没有明说,但是完颜亮与悼后之间的关系颇为暧昧,却是毫无疑问的。而这一点,金熙宗似乎也并不是全然不知的——上次借张钧学士草诏一事发落了完颜亮,内中原因可绝对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而其中的一些事情,后面我们还要说到;这里,也且先按下不表。

外,政令不行;内,家事恼人。面对这些棘手问题,金熙宗都无力解决;而既然解决不了,那就逃避吧——他开始放任自流,经常酗酒,之后就胡乱泄愤。所谓泄愤也很简单,就是两个字:打和杀——动不动就以廷杖羞辱大臣,要么就杀个谁,借以解气。不管怎么说,比起以前,金熙宗的变化可实在是太大了;想想他砍死张钧时的表现就知道,这时的金熙宗的行为,确实已经不象一个正常的皇帝,甚至正常的人所能做出的了。

而这次的“高寿星等拒绝搬家事件”,由于又是悼后插手,也就再次触怒了金熙宗。结果自然也有倒霉蛋,却不是高寿星本人——最后他还真就没搬家——而是一个平章政事,和一个左司郎中。

具体地说,这位平章政事被扒掉裤子,当廷挨了一顿板子;而那位左司郎中,则被杀掉了。

这位被廷杖的平章政事,名字叫完颜秉德。

在我们所说的那九个人里,他继萧裕之后,排名第二。

关键词(Tags): #完颜亮#金朝#金代元宝推荐:无斋主人,

本帖一共被 19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