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 -- dreamflyer

共:💬527 🌺2718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三十一)

有了这个“信”字,世上所有的奇迹, 都会你的面前展现!

  

   寇谦之经过此次的教训,明白了这个人间至理理。他独自走下了嵩山胜观峰,身后,两条玉龙似的瀑布从天飞落,水声激激,大风把他宽大的袍袖,吹得呼呼直响。前方是一条什不见底的峡谷,里面乱石嶙峋,寇谦之顺手丢了一块岩石下去。只见岩石在乱石间跳跃不定,声响如雷,然后渐行渐远,终归于静!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寇谦之一声长啸,声震山谷!心中的所有不快,尽在着长啸声中,一吐而空!

  

   走到山下,寇谦之就已经不是刚上山时,那个年轻、单纯,有着狂热修道精神的寇谦之了。他目光冷峻,面色深沉,如同一口千年的古井,看不到一丝的波澜。成公兴飞升之前的话,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之中:不能成仙了道,何妨一作帝王之师?

   但他心里非常清楚,要想成为帝王之师,恐怕还得先成为真正的“天师”!否则,你两手空空地从嵩山上这么走下去,别人凭什么“信”你?

   寇谦之对自己有很冷静的认识,自己不是诸葛亮,从小就读的就是帝王之策。运筹帷幄,排兵布阵那一套,是肯定不行的!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应该是一个自知之明的人。这一点,寇谦之心中非常清楚。

   但自己又有着诸葛亮所不具备的优势,这就是宗教的力量。人们可能因为政治而朝三暮四,但为了信仰,却常常愿意舍身护法。多年的道教修炼,以及和成公兴的早夕相处,寇谦之下的功夫,可不只是泛泛之辈所能想到的。

   问题是,万事开头难,应该从何处入手呢?

   寇谦之双眼眯成一条缝,眼光落处,是千里之外的江西龙虎山。那时,山上的天师张回,还沉浸在初等琉璃宝座的喜悦之中。他丝毫没有意识到,在遥远的嵩山脚下,有一股巨大的威胁,正在隐然成形!

  

   不得不承认,寇谦之拿龙虎山的张家下手,的确是一招绝佳的妙手!张道陵飞升之前的那个“非吾宗亲子孙不得传”的遗训,有其利,也有其弊。利处在于,它可以勉强保留张家千年来在道教中的地位;弊处在于,事情的发展常常和人们的美好愿意背道而驰。播下去的是龙种,收获的却往往是跳蚤。

   这就像后来的华人家族企业,如果硬抱着那条血脉不放,企业鲜有活过三代的。因为一家公司也好,一个教派也好,关键的因素还是人才。你就是有再好的制度,也有可能被后来的歪嘴和尚唱坏。何况,制度是人制定的,只要别人出一两个更杰出的人才,便很可能创造出更优秀的制度。

  

   张天师们流传六十四代,大家知道的还是只有张道陵和张鲁。曲阜孔家延续两千五百年,衍圣公家谱记载有七十七代。但一般人只知道孔子,稍微读过《论语》的人模糊地记得第二代叫孔鲤,其他的则统统默默无闻。后来的衍圣公们,完全是靠着老祖宗的祖宗的阴德,无所事事地呆在曲阜的大房子里。

   我们完全可以作这样的假设,如果没有孟子、董仲舒、韩愈、朱熹、程颐等这些不姓孔的儒家杰出人士,曲阜的那所大房子,早在几百年之前,恐怕就已经被人拆个一干二净了!

   张道陵的后人们的悲哀在于,他们根本没有像孟子或朱熹这样暗中助力的贵人,有的只是寇谦之这样暗中拆台的家伙。还好张道陵选的地方不错,山高皇帝远,只要后代张天师稍微低调一点,一般都不会有人这么无聊,找上门来砸场子。

   另外我们不得不承认,也许是张道陵在天之灵保佑的关系吧,张家后代的运气的确是非常的不错!

  

   寇谦之下嵩山不久,北方就流传开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从前,当天师道的后期新秀寇谦之先生,独自一人在嵩山之巅,封禅台上静修打坐之时,忽然,天上祥云缭绕,仙乐飘飘。道教的主神太上老君,带着一众道教著名神仙,从天而降,集于山顶。

   据说,太上老君看着寇谦之这个青年才俊,笑得格外慈祥!他说:“自从张道陵张天师到我们这儿来之后,地上这个职务荒废已久。”

   ——一咦!有人听到这里就有了疑问,张天师的后人不是好好的在龙虎山吗?怎么太上老君这老儿的记性这么差?

   接着往下听!太上老君说:“寇兄弟你道根深厚,对道家的理论有独特的见解,前途无量啊!我代表天宫道教理事会郑重宣布:授予你“天师”之号!并赐你《云中音诵新科之戒》20卷!从今以后,你要替我出去“三张伪法”,重新清理人间的道教。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尔且好自为之……”

   ——等等!太上老君见面就送书,这一点大家都可以理解,毕竟成仙之前,他担任过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嘛!问题是,这“三张伪法”,到底指的是什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