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夕阳篇) -- dreamflyer

共:💬673 🌺2410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夕阳篇)8

明成祖朱棣大修武当道观的原因,和张三丰和相当大的关系。

  

   明成祖崇拜的是道教大神真武大帝,仰慕的是世外高人张三丰先生。他为了见张先生一面,曾经谦卑地写了一封信,信中说:“皇帝敬奉书真仙张三丰先生足下:朕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常遣使致香奉书,遍诣名山虔请……朕才质疏庸,德行菲薄,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

   面子是给足了。但不知道是当时邮政系统落后的原因呢,还是张大仙人架子太大?总之,等了好久,皇帝失望地发现,张三丰先生既没有回信,更没有回见。朱棣先生本来是个耐性极差的人,这一次却出奇地宽宏大量。他一点儿都没有责怪张三丰先生,反而对他更加崇敬。这也难怪,从陶弘景到陈抟,道教的世外高人很是不少。但任由皇帝左请右请,始终躲在山里不出来的,张三丰先生怕是有史以来第一位。

  

   朱棣先生于是琢磨,能不能做点什么,来表示对张先生的崇敬呢?他想起张三丰先生当年在武当山峰顶的预言:“此山,异日必大兴。”朱棣先生决定,用自己的手中的权力,让这个预言得以实现。因此,后来便出现了几十万军民大修武当道观的壮观场面。

  

   整件事情就这样形成了一个怪圈:张三丰先生能前知五百年,所以他预言,武当山“异日会必大兴”,的确如此,武当山不久大兴了;但,大兴的缘由,恰恰就是因为这句著名的预言。换句话来说,如果没有他的预言,武当山可能根本就不会“大兴”。这就像科幻小说中的故事一样,一个未来世界的人,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和一个女子相爱,生了个孩子。结果,那个孩子长大后,却成为了这位时光旅客的父亲。

   哪件事情是因?哪件事情是果?恐怕请张三丰先生自己来,也是说不清楚。“玄而又玄,众妙之门”,道教的奇特之处,也许就在于这种说不清楚的“玄妙”吧?

  

   此时,千里之外的龙虎山,另一个道士怀着复杂的心态看着武当山上发生的这一切。多么的不公平啊!当年太祖朱元璋时,龙虎山上清宫年久失修,张家到处化缘修整。——老实说,凭张家此时的财力,自个儿掏钱出来是绰绰有余的。但化缘这件事,有一举两得的作用:一来免得自己出钱,二来还可以趁机扩大影响。

   果然,最终让皇帝朱元璋知道了,他大加赞赏,然后掏出钱来。——多少呢?区区五千贯!

  

   朱元璋这厮穷棒子出身,向来作风小气。张家从他上次赏赐十二镒银子开始,就对他不抱什么希望了。好容易盼来了一位喜欢道教的明成祖,张家上下一片欢喜。赶紧上书说,龙虎山上清宫又年久失修了,希望皇帝老爷意思意思则个!

   据史书说,朱棣先生对整修上清宫一事极为关心,但给了多少钱呢?书上不好意思提具体数目,只说是“赐缗钱”。按,中国历来史家都有一个不老实的传统:为尊者讳。“尊者”如果做了一件令大家都不好意思的事情,要不曲笔回避,要不就略过不提。如果朱棣先生出手大方,一家伙便赐钱一千万缗,道士们肯定会大书而特书的。这里只说“赐缗钱”,可见数目有点不足与人道也。

  

   所以,著名道士张宇初先生奉旨出去找著名道士张三丰先生,心中肯定是一百个不乐意。从他和刘渊然的关系来看,这位天师并不是一个能够放得开的人。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他在道教的历史中,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高人。——从某个角度来说,还可以算是道教历史中,最后一位真正的高人。

   张宇初先生和张三丰先生虽然各属于不同的门派,为人处事的方式各不相同,如果有机会见面的话,说不定还会吵起来。但如果我们退后一步,便会发现这哥俩真可以凑成奇妙的一对:张宇初是道教在人间的代表,张三丰是道教在世外的楷模。一个明,一个暗;一个阳,一个阴。张宇初基本上可以算是道教最后一个高人,张三丰呢,基本上可以算是道教最后一个异人。

   ——道教的人才优势,恰好就在他们二人身后,戛然而止!

  

   难道道教的人才就此而绝了么?熟悉道教的人可能会凑出这么一些名字:陆西星、卓晚春、伍守阳、王常月、张清夜、娄敬垣、李西月、易心莹……从明朝到民国,好像每个朝代都有这么几个。怎么可以说从此就人才凋零了呢?

   《宋诗选注》中,钱钟书嘲讽江湖派的那群诗人时,引用了杜甫《白小》诗中的两句:“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钱钟书解释说,白小这东西,是山溪中的一种二寸长的小鱼。因为实在是太小了,所以得大伙儿凑在一起,才勉强算得上一条“命”。钱钟书认为,宋朝江湖派的诗人名声很大,但实际水平却不怎么样,所以只能算是“白小”。几个人加在一起,勉强才可以抵挡半个苏东坡或者黄山谷。

   上面提到的那些道教人才,比起陶弘景、陆修静、葛洪、张继先、王重阳等大鱼们,基本上只能是一群“白小”了。要说是人才,大概也只能是乡镇级别的,送到省城都会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历经三朝而人才寥寥,这多少算是道教的悲哀吧?不过,更让人悲哀的事情还在后头。

  

   请大家注意一个事实:道教的“高人”和“异人”,自张宇初、张三丰之后,的确基本上宣告绝迹了。但,道教的“名人”,却还可以络绎不绝地排上半条街道。只是这些“名人”们的名声,几乎统统都不怎么光彩。大家都知道,人要出名的方式不外乎两种:流芳千古,遗臭万年。明清两朝,尤其是明朝的道教名人们,大多喜欢采用第二种方式。

   张天师领导下的正一派,便为这种另类的道教“名人录”贡献了不少名字。其中不少人将在下文中陆续提到。其中,除了外姓弟子外,张家的嫡系弟子也不甘人后。明宣宗宣德十年正月初九日,一位著名的天师宣告诞生了。这位天师在道教理论上的贡献乏善可陈,但他在有明一朝的名气,恐怕不见得会比张宇初先生来得小。

   这位天师便是第四十六代天师张元吉先生。据道教的史书记载,就在张元吉先生出世的那一天,张家发生了一件奇异的事情:在上清宫大殿东边的柱子底部,居然长出了一株灵芝!

  

   张家上下惊喜若狂!灵芝者,仙家之灵物也!平时翻山越岭,花十天半个月的时间,不见得就可以挖到一株。众所周知,白素贞小姐为了救许仙先生,偷灵芝草的时候,差点把一条小命给送掉了。现在不用这么麻烦了,灵芝草居然出现在张家的大殿之中。不用说,这是个难得的佳兆,元吉这孩子来历不凡,说不定是张继先第二也未可知。今后兴家旺业,光宗耀祖,那肯定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

   ——如果张家人看过周星驰演的那部《济公》,恐怕就不会这么乐观了。在这部电影中,济公活佛出世后,他家的大厅之中——不只是东边那一根,四根柱子条条都长满了灵芝!而且还多得不像话,家里的用人们都提着篮子采个不停。济公活佛父母一开始的看法和张家一样:这孩子今后光宗耀祖是肯定的。可惜济公家的下场却让人们大跌眼镜:这济颠长大之后,到处闯祸。结果惹了一个恶人,家中的一切家什被砸个粉碎。父母亲又急又气,双双一命呜呼!

  

   所以说,事物之反常谓之妖。张家在不久的将来,便会慢慢地明白这个道理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