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回归锡安之路—犹太人回归以色列的心路历程 -- 晨枫
被罗马人逐出耶路撒冷以来,犹太人一直在巴勒斯坦有所定居。13世纪西班牙犹太教大拉比Nachmanides和舌战天主教会后,被迫离开西班牙。Nachmanides回到耶路撒冷时,耶路撒冷只有不到10户犹太人。Nachmanides主持恢复了耶路撒冷的犹太教会,修建了犹太教堂。历史上还有其他的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的事例,但这些犹太移民基本都是宗教性质,不问世事,到圣地只是为了研习经书和朝圣,或者到圣地终老,叶落归根。
第一波移民以色列的东欧犹太人,为了和当地居民打成一片,依然是阿拉伯人的装束
第一个基布茨德加尼亚(Degania)创立之初,这里还很荒凉,这是在加利利海南岸
1909年时的特拉维夫
今日特拉维夫,以色列最大的城市
特拉维夫鸟瞰
在工党和伊尔贡的推动下,犹太人开始向巴勒斯坦大量移民,目的是世俗的,为了在巴勒斯坦安身立命,并最终建立犹太人的国家。按时间和来源划分,从1882-1948年之间,大致有5次阿利雅(Aliyah,原意为上升,指升入圣地)。1882-1903年的第一次阿利雅,移民人数达35000,在阿拉伯人的城市雅法(Jaffa)附近建立的定居点最后发展成第一个犹太人的城市特拉维夫(Tel Aviv,意为“泉水之岭”,名字取自原阿拉伯地名,也和赫策尔的著作《古老的新土地》(Altneuland)的希伯来语译名双关),但到1903年,这批移民中过半离开了巴勒斯坦。1904-1014年的第二次阿利雅,移民人数达4万,主要来自逃离俄罗斯反犹风潮的俄罗斯犹太人,这是很重要的一次阿利雅,犹太人的集体农庄是在这个时期建立的,巴勒斯坦犹太人中也开始大规模使用希伯来语作为犹太人的民族语言。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只有一半移民留了下来。1919-1923年的第三次阿利雅,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托管地后的第一次移民潮,移民人数达到4万。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关闭了犹太人移民的大门,这一波移民主要来自东欧。受到贝尔福宣言的鼓舞,这批移民是工党犹太复国主义的中坚,他们有备而来,而不是简单地逃脱原住地的苦难。他们事先学习了农业技能和恶劣环境下的生存技能,一到巴勒斯坦就在海边的一些沼泽地排水、开荒。这批移民很少有离开巴勒斯坦的,使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人口总数达到9万。他们在巴勒斯坦选举了犹太人的自治政府,还建立了自卫武装哈格纳。1924-1929年的第四次阿利雅的主要成员时匈牙利和波兰的中产阶级,他们主要聚居在城市,已开生意和小工厂为主,到二站爆发前,已有近2/3再次移民,离开了巴勒斯坦。1929-1939年的第五次阿利雅的直接原因是德国的反犹政策,这一波移民主要来自东欧和德国,其中不乏医生、教授、律师、艺术家等,人数高达23万之众,仅33-36年就有17万4千犹太移民到达巴勒斯坦。大量来自德国的犹太移民史特拉维夫成为世界上受功能主义的包豪斯建筑风格影响最深的城市,犹太移民也建立了巴勒斯坦爱乐乐队。海法港完成扩建,海法炼油厂也建成,犹太人的巴勒斯坦地区开始有了现代工业。到1940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人口达到40万。这一波移民在36年后受到英国当局的严重限制,39年英国白皮书后,正常移民全部停止,开始转入非法移民(Aliyah Bet),直到48年以色列建国。以色列建国后,不再使用阿利雅这个说法。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幸存者到达以色列海法,等待被英国当局逮捕
47年,一艘装载来自欧洲的犹太难民的船刚靠上海法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幸存的犹太少年儿童登上火车,前往法国,其中很多人最终前往以色列
幸存的欧洲犹太人示威,要求准许移居以色列
偷渡以色列不幸被抓住的犹太人,被送往位于塞浦路斯的临时拘留营
三个有幸被准许前往以色列的从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幸存的犹太少女,左面的来自波兰,中间的来自拉脱维亚,右面的来自匈牙利
在以色列建国和周边阿拉伯国家对犹太人的敌意剧增的双重推动下,阿拉伯国家的犹太人大量向以色列移民,其中最著名的是从埃塞俄比亚撤离犹太人的“摩西行动”(Operation Moses,隐喻摩西带领犹太人走出埃及)和从也门撤离犹太人的“魔毯行动”(Operation Magic Carpet)。绝大部分也门犹太人从来没有见过飞机,但一直相信圣经中《以撒亚书》中上帝将使“以色列的孩子们”用翅膀飞回以色列的经文,当新生的以色列用飞机将这些也门犹太人空运回以色列时,在他们的心目中无疑是上帝在兑现诺言。下一波大规模的犹太人移民来自苏联,从70年代开始,苏联犹太人开始被准许大量移民。然而,绝大多数苏联犹太人并没有回归圣地,而是选择了移民美国,如1989年,创记录的71000苏联犹太人被准许移民,其中只有12117人选择了移民以色列。苏联当局开放犹太人的移民是基于国际国内犹太人要求回归以色列的诉求,但事实上大多数犹太人移民仅仅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和犹太复国主义无关。
1948-2000年间移民以色列的犹太人在时间上的分布
移民以色列的犹太人的来源上的分布
二战结束时犹太人幸存者向以色列移民的路线
以色列建国之初犹太人移民以色列的情况
也门犹太人乘大客车长途跋涉,移民以色列
犹太新移民很多被安置在临时的帐篷城里,直到有合适的住所可以搬迁。这样的帐篷城一直延续到58年。
苏联犹太人不顾当局的危胁,强烈要求移民以色列,以后成为以色列最大的移民来源。不过苏联犹太人最终二次移民前往美国的占大多数,所以尽管离开苏联的理由是回归以色列,但最终可能还是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的因素居多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次阿利雅移民到达巴勒斯坦时。他们是作为“一个没有土地的民族来到一个没有主人的土地”(A land without a peope for a people without a land)。他们满怀用自己的双手建设一个新世界的豪情,但严酷的现实是,他们缺乏基本的农业技能,在身体和心理上也缺乏对艰苦生活的准备,在5分钟热度后,很快滑回到旧习惯,开始雇用阿拉伯人作田间的苦力,贝都因人做保安,犹太人则做“干净”的活,更多的人索性再次出走,向生活条件优裕的西欧或北美移民。第二次阿利雅的俄罗斯移民很多定居在用世界各地犹太人共同捐献的资金购置的犹太人共有的土地上,他们也缺乏在恶劣环境单独生存的能力,于是公有制的集体农庄成为最合理的选择。他们互相帮助,有的人从事田间作业,有的人管理公共厨房,有的人从事清洁、洗涮,还有自己的幼儿园、学校。这就是犹太人集体农庄“基布茨”(Kibbutz)的开始。第三次阿利雅移民到达时,带来了再欧洲青年中流行的社会主义思想。他们不仅要回归巴勒斯坦,还要用自己的双手在巴勒斯坦建造一个新社会,建造一个没有剥削的平等的人间天堂。他们既不愿意为别人干活,也不愿意有雇人干活的负罪感。他们崇尚社会平等,实现一切归公的平均主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他们没有分工,为了平等,苦活、脏活轮流干,管理层也不例外。他们没有私有财产,甚至收到的礼物都要交工,重新分配。他们崇尚民主,事无巨细,都要在基布茨的大食堂里讨论、表决。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歌,围绕着篝火欢歌畅舞,高谈阔论,指点江山。从哲学、人生,到科学、民主,从政治、经济,到邻里街坊的鸡零狗碎,无所不谈。他们不光是体力劳动者,也是作家、艺术家、演员。他们有自己的学校、剧团、运动队、乐队、合唱团。不光左翼的工党犹太复国主义建设基布茨,右翼的修正主义派也建设自己的基布茨,尽管规模要小一些,宗教犹太复国主义也建立了自己的基布茨。
基布茨的人们在劳作,这是在英国托管时期
基布茨在开会
基布茨的儿童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四、回到锡安去(1) 24 晨枫 字5991 2006-10-18 20:50:40
🙂【原创】四、回到锡安去(2) 17 晨枫 字5638 2006-10-18 21:09:09
🙂【原创】四、回到锡安去(3) 15 晨枫 字5999 2006-10-18 21:30:53
🙂【原创】四、回到锡安去(4)
🙂【原创】四、回到锡安去(5) 17 晨枫 字6510 2006-10-18 21:46:13
🙂【原创】四、回到锡安去(6) 23 晨枫 字4963 2006-10-18 21:5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