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双石原作】《开国第一战》序言 生命中的一本书 -- MacArthur
兵行诡道 老麦克仁川登陆
庙算玄机 小参谋北京预警
(续上)
“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
-- 典型的毛式表达方式,气魄非凡!
8月5日,中央军委指示东北边防军要准备于9月上旬作战。
8月13日,受中央军委委托,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主持召开东北边防军师以上干部会议,研究朝鲜局势和将来与美军作战的问题。
与会者都是有一、二十年战争经历的战将,打败过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对战胜美军充满了信心。第三十九军军长吴信泉在会上说:“怕个熊,美国鬼子又不是三头六臂,咱们把纸老虎当真老虎打就是了。”
其他军长师长也摩拳擦掌嗷嗷叫。
会上讨论出战胜美军的4个有利条件:一是对敌人拥有兵员数量的优势;二是部队战斗素养好,士气高昂;三是供应线敌远我近,后勤保障我占优势;四是正义在我们一边,世界人民的同情在我们一边。
后来的战争进程证明这些战将见地不凡,确非等闲之辈。
但第三个“有利条件”却是个错误的判断。
从小米加步枪的战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对美军强大的海空力量对我后方运输的破坏与威胁缺乏足够的认识,只是想当然地以地域的远近来比量。同时也缺乏现代战争条件下实施后勤保障的经验,没有预料到在后勤保障方面我军不仅不占优势,恰恰是自身最薄弱的环节,在很大程度上拖了战争的后腿。
借着临战前短暂的时间,东北边防军抓紧以美国为假想敌的突击整训。由于对美军缺乏了解,只能靠寻找与曾在印缅战场与美军一起作过战的前国民党官兵了解,然后研究相应对策。
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大都是在20多年的战争中取之于敌的,是真正的“万国牌”,光是步枪一项,口径就达11种之多。
这大概在世界各国军队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但这也是这支军队值得骄傲的特色。
不过,这也给出国进行大兵团作战带来了弹药保障的困难。
东北边防军只好在各部队中进行统一调配,让一支部队尽可能地使用相同口径的武器。比如第三十八军的步枪就大都调整为日本的三八大盖,第四十军的步枪就大都调整为美式30步枪。
然而破家当搬过去搬过来也还是破家当。
就这样的家当,别说跟“老大哥”比,就是和金日成的队伍站在一起,也显得象支杂牌军。
这还是中国军队中装备最好的四野主力军呢!
可他们就是拿这些破玩艺儿打了个天下出来,你服不服?
麦克阿瑟认为出手一击的时机已经到来。
8月15日,他完成了仁川两栖登陆部队的编组。
登陆部队编为第十军,军长是麦克阿瑟的参谋长爱德华 M 阿尔蒙德少将,弗吉尼亚军校的高材生,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率第九十二师在意大利作战。此人责任感强,既有不俗的作战指挥经历,也有长期参谋工作煅练出来的协调组织能力,是理想的登陆部队指挥官。
登陆部队编成内有奥利弗P史密斯少将的美海军陆战队第一师、戴维 巴尔少将的美国陆军步兵第七师、金圣恩中校的韩国海军陆战队、白仁烨上校的韩国第七战斗群(团),以及作为登陆作战的预备队在日本待命的美步兵第三师第六十五团和美空降第一八七团。
陆战第一师为登陆突击部队,步兵第七师为第二梯队,两者组成登陆作战群,指挥官为詹姆斯 杜伊尔海军少将。
海军方面由特纳 乔伊中将指挥的4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若干火箭发射船和辅助船只等共260艘舰船,以及400架海军航空兵作战飞机提供海空掩护。
登陆联合部队被命名为“第七联合攻击部队”。
行动代号:“烙铁行动”。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可在这节骨眼上,却从五角大楼来了几位吹冷风的钦差大臣。
一听说老麦克把登陆地点选在仁川,五角大楼就炸了营。
仁川?离汉城20公里的仁川!要在那儿登陆,就得把已经捉襟见肘的“联合国军”兵力分出一大块来,那釜山防御怎么保证?釜山如果不保,仁川势必崩溃!把步兵第七师加入仁川作战,日本就空了,治安怎么办?北极熊谁来看?把大量正对第八集团军进行补给的舰船用于仁川,釜山因此而架不住北朝鲜人的攻势怎么办?
再说,仁川是能去的地方吗?那里潮水平均涨落差为6米多,最高时可达11.2米,为世界之最;退潮时,几百年积淤下的泥滩,向港外延伸能有4公里。登陆行动只能在高潮时进行,而仁川的高潮只有早上6时59分和下午7时19分各一次,每次时间不到两小时。如果两小时之内登不了岸,那搁浅在泥滩上的攻击舰船,就会成为北朝鲜人岸炮绝好的攻击目标。在这两小时之内,还要压制并占领鸟瞰全港的要地月尾岛,冲过飞鱼海峡——对了,还有那要命的飞鱼海峡,潮汐起伏使其潮流速度达到每小时11公里。要是对手再布上雷,那可就成了通住天堂的最便捷的航程了!别说布雷,只要在那儿沉上几只破船,人家就是把枪扔了,咱也干着急上不了岸!
不行,不能让这个倚老卖老爱出风头的家伙胡来!
得说服他另择良港!
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将军们个个义形于色。
不能说他们的顾虑不对,不能说他们的思谋不详,他们都是经过大战考验的沙场老将。他们考虑得非常全面周到 -- 几乎是面面俱到。
但历史一千次地演绎着这样一个事实:
面面俱到的结果,往往是面面俱不到!
同为将帅,与麦克阿瑟相比,他们少了一样最宝贵的品质:
胆略!
受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奥马尔 布雷德利上将委托,陆军参谋长劳顿 柯林斯上将、海军作战部部长福里斯特 P 谢尔曼海军上将和空军副参谋长伊德沃尔 爱德华空军中将一起前往东京,要去说服麦克阿瑟。
8月23日下午5时30分,钦差大臣们出席了麦克阿瑟在东京召开的作战会议,讨论仁川登陆问题。
麦克阿瑟简短致词后,由麦克阿瑟的作战部队埃德温 怀特少将和有关参谋人员介绍仁川登陆方案。
这当口,甭说是这几位钦差大臣,就是麦克阿瑟手下的将军和参谋人员们都对仁川登陆方案普遍不抱信心。他们介绍情况时,情绪大都是低调的,无不暗示仁川登陆的冒险。登陆作战群司令官詹姆斯 杜伊尔少将甚至带着诚恳的神情以劝告的口吻对麦克阿瑟说:“我认为仁川登陆不是不可能,但作为负责人不能推荐。这不是一个好的方案。”
谢尔曼海军上将建议将登陆点改在群山。
一片反对的声浪。
从一片反对声浪中,麦克阿瑟站了起来。
他头脑里回荡着父亲阿瑟 麦克阿瑟 -- 也是一位将军 -- 的声音:“道格拉斯,大胆地指挥你的部队,危急时刻要果断,甚至要专横。记住,不要迷信军事会议 -- 军事会议往往产生胆怯心理和失败主义。”
“奇袭是战争中获取成功的最大因素。”
麦克阿瑟不慌不忙却充满自信地说道;“你们提出的有关仁川登陆不能实施的种种理由,在我看来恰恰是保证此战出奇制胜的因素。敌军司令官会这样推理:没有人会如此鲁莽地做那样的尝试。”
五星上将旁征博引地用战争史上的先例论证他的决策。
“至于潮汐、水位、地形和其它障碍,海军提出的难点,确实是严重的,很值得考虑。然而,最大的难点也必定能克服,我完全信赖海军。实际上,我比海军本身更相信海军。”麦克阿瑟不失时机地给海军打粉,“太平洋战争中,海军在我指挥下参加过多次登陆作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情况同仁川大体一样,困难的地方很多,所以我对海军的能力没有任何怀疑。”
反对的声浪渐渐沉寂了下来。
麦克阿瑟最后说:
“假如我的估计是不正确的,同时,万一我陷于无力应付的防守地位,那我本人将亲临现场并在我们的部队惨遭挫折以前立即将他们撤下来,那时唯一的损失只不过是我个人职业上的名誉而已。
但仁川之战不会失败!”
70岁的五星上将被自己的话感动得双目湿润。
反对的人们也被感动了,全然忘了老麦克这是在偷换概念 -- 在这里讨论的是军国存亡的大计,而不是职业军人的荣辱。二者的价值是不能随意换算的。
谢尔曼海军上将站起来对麦克阿瑟说:
“这是为伟大目的发出的伟大声音,你赢了,伙计!”
柯林斯也点了头:“我们将把你的计划报告参谋长联席会议,看起来,它是可行的。”
五角大楼站到了麦克阿瑟一边。
9月9日,白宫、五角大楼与东京之间数度往返磋商辩论,又派特别代表艾夫里尔 哈里曼与麦克阿瑟面洽后,屈从了麦克阿瑟的坚定意志。
一锤定音!
就在麦克阿瑟在东京会议上巧鼓簧舌游说柯林斯们的同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向军委上报了两份由总参三部作出的情报分析报告。
报告认为,美军有可能在朝鲜东海岸的仁川港实施两栖登陆。
据当时任周恩来军事秘书的雷英夫将军回忆,总参作战室的年轻参谋在讨论朝鲜战局的时候,大家也都表示了担忧:朝鲜人民军主力全部调往釜山三角区,后方空虚;而釜山美第八集团军苦苦支撑却不撤退,在日本的两个师,也不见增援的动静;朝鲜半岛特殊的狭长地形又使朝鲜人民军的后路极易被掐断。这僵持的战局中极有可能隐含着危机。
而危机的爆发点,极有可能就是仁川。
支持这个结论的有6个依据:
二、 驻日美军两个主力师,即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和美步兵第七师,在釜山十分吃紧的当口,既没有任何增援的迹象,又不在日本沿海部署防守,而是突击训练,并编组成美第十军,是何道理?——只有一个解释,要采取新的战略行动开辟新的战场,最大的可能是把他们用在朝鲜半岛别的什么地方。
三、 美英在地中海、太平洋的大批舰船,最近正在向日本——朝鲜海峡集结,这显然也是一个登陆和扩大战争的征候。
四、 朝鲜半岛地形狭长,南北长800~900公里,东西宽只有100~300公里,三面环海,可登陆、且有利于分割之处甚多,如元山、镇南浦、项浦、兴南、仁川、群山等地都是。这些地方中,尤以仁川登陆对其最为有利,此处既可以割裂进攻洛东江的朝鲜人民军的南北战略联系,切断朝鲜人民军的后方补给线,又可配合由洛东江向北反攻之敌,形成夹击和包围朝鲜人民军的战略态势。
五、 美第八集团军和麦克阿瑟等将领均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作战,有丰富的登陆作战经验。麦克阿瑟本人极擅长两栖作战,太平洋战争中每每恃此对五角大楼抗命弄险,最后都获成功。这次会不会故伎重演?何况登陆作战不仅可发挥其海空优势,而且进退胜败都有恃无恐。
六、 朝鲜人民军主力打到洛东江是个很大的胜利,但也潜伏着极大的危机,这就是部队连续作战,疲劳不堪,兵力分散,补给线猛然延长了400~500公里,后方空虚,又在洛东江地带碰上了啃不动的硬骨头,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朝鲜人民军的8月攻势实际上已经攻不动了,其主动地位正在向被动转化。而美韩军则相反,兵力相对集中,工事坚固,补给方便,可攻可守,战略地位已逐步向主动转化。尤其苏联和朝鲜都沉浸在胜利的欢呼声中,极为麻痹,这一点,极易为麦克阿瑟之类的沙场老将所利用。
根据潮汐等情况分析判断,最有可能的登陆时间是9月15日。
毛泽东很重视这个情况。
作为伟大的战略家,当获悉杜鲁门派柯林斯等前往东京与麦克阿瑟晤谈的情报时,毛泽东就预感到朝鲜战局可能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连日来一直在综合考虑各方面汇集的情况,面对地图思索这个问题。此前的8月18日,他又一次对东北边防军发布命令:
“务于9月30日前完成一切准备。”
与周恩来商讨后,他确定采取3个应对措施:
㈡可将敌人在仁川等地登陆和朝鲜人民军就应该有些应付最坏情况的准备,如主动后撤等,通报朝鲜和苏联方面,供他们参考。
㈢总参和外交部,要随时密切注视朝鲜战场情况的变化。
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亲自布置落实了毛泽东的指示。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政治, 全怪政治。 龙骑兵 字130 2006-11-08 12:14:00
😄是啊,战场作舞台,军队当群众演员,配合这个名角开场。 配合配合 字0 2006-11-08 11:16:27
🙂【第四章】兵行诡道 老麦克仁川登陆 (3) 11 MacArthur 字6974 2006-11-07 09:41:40
🙂【第四章】兵行诡道 老麦克仁川登陆 (2)
🙂【第四章】兵行诡道 老麦克仁川登陆 (1) 15 MacArthur 字9667 2006-11-07 09:40:24
🙂既然都在预料之中, 那么 爱自由 字56 2006-11-07 21:34:32
🙂那时候朝鲜又没要求别国出兵,再说怎么都是推测,谁也没百分 配合配合 字14 2006-11-07 21:47:01
🙂del 9 MacArthur 字0 2006-11-06 0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