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我 的 一 九 八 九(下) -- 草民

共:💬284 🌺436 🌵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没想到。

那幅对联,是我记忆深处的烙印之一。那不是歪才,更麻烦阁下不要觉得可笑。当然,相对那些死去的年轻灵魂,被人耻笑一下,也是不足一晒的。

没想到,我的一句玩笑话,居然引出了这样一番感慨。

我称之为“歪才”,并无耻笑的意思。在我看来,能把三人的名字如此巧妙地嵌入对联,而且又准确地表达了学生深切的失望,这确实相当不容易,需要非常好的文学功底和才华。但是,这种拿人名调侃的方式,与当时的环境气氛很不协调,在旁观者眼里,就缺少了斗争的严肃和认真。人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现代“秀才”们“造反”,连认真劲都不够!另外,文革时造反派贴大字报的时候,也常常在批判对象的名字上做文章,比如把刘少奇的“奇”字逆时针转九十度,使其看着和“狗”字相似,等等。这样的“斗争”方式,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对于学生的四二七大游行,我是非常钦佩的。我钦佩学生们敢于顶着压力上街的勇气,也钦佩学生们和平示威的冷静和策略。但是,与袁木等人的“对话”,我非常失望,我既失望于政府的不真诚(袁木等人完全是在教训小孩子),也失望于学生代表们的低水准,提问题根本提不到点子上(事后得知,这些学生代表都是学校指定的)。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

后来由于老赵的“亚银讲话”,对学生行为表示了肯定的态度,学生在五四游行时打出的这副对联。我看到这副对联的时候,游行队伍正从我面前走过,学生们的心情可以用“欢天喜地”来形容,所以我当时的心情也是轻松愉快的,这才有了“歪才”的想法

然而,五月十三日学生在天安门广场打出“绝食”旗号的时候,我非常的震惊。我原以为政府在这期间对学生采取了什么报复行动,甚至制造了什么镇压事件等。但等我得知绝食的原因还只是为了要求“对话”时,我对学生采取绝食的办法非常的不以为然。这是一条对双方都没有退路的绝路虽然当时我也像北京相当多的市民一样,参加了声援学生的游行,但私下谈起来,在我接触到的人群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结局只能是政府强力镇压收场。这样的结局,不论对学生,对政府,还是对国家,都是非常有害的。我们声援,是希望政府能了解民意,尽量采取温和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我们也希望学生能见好就收,避免激化矛盾。但学生在戒严以后仍然占据广场,摆明了不妥协的姿态,我就知道流血事件不可避免了。戒严以后声援学生的市民明显减少,人们在感情上不希望政府镇压,但理智上也对学生的姿态已经有些不以为然了。

时隔这么多年,现在再回忆一下当年的情景。如果学生能够适可而止,使运动平和结束,这对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必然是一大促进。在当时的舆论气氛下,甚至学生领袖也不太可能被秋后算账。可惜的是:大多数学生被极少数别有用心之人所裹挟,身不由己,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惨案,也由此导致了中国政治改革步伐的彻底停顿。

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是一个政治过程,学生们不懂政治、不知妥协、不明战略、不习战术,仅凭一腔热血去推动中国的民主进程,结果只能事与愿违。

参与者可以宣称青春无悔。是的,从个人角度看,在青春时代,有过激情,流过热血,确实值得回忆。但对历史呢?对民族的未来呢?这血流得值吗?

我接触过几个文革初期的红卫兵,他们说起当年的造反,毛主席接见,全国大串联,也是精神焕发,一副青春无悔的样子。我确信他们是情感的真实流露,但我也确信他们无悔的青春,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