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看来越来越多的关于中国经济的‘旧神话’在破灭 -- 远航
我的意思是工资总额的增长与消费启动(常用指标有消费者信心指数、分类的消费指数、环比增速等)之间不一定有必然关系.
原因之一,统计口径中常见指标是在职职工工资收入总额和平均收入,这中间不应包括失业人员。这两个都是绝对指标,而消费意愿和信心方面的指标更多是相对指标,所以要把工资收入指标转化为个人/家庭可支配收入(这样就把失业人口也包括进来),再考虑生活必须支出或储备(包括日常生活和医疗住房等的必要储备)的增长速度,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速度等因素进行相对增幅测算,得出的结论才更客观一点。
原因之二,我关心工资增长的结构分布是因为国内的垄断行业、政府公务员和东西部差异是构成工资收入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忽略了这些因素,就不能有效的评估工资(或者收入)增长对消费的作用,因为如果增长的部分如果主要是被高收入段获得了,消费系数可能不升反降。这就是国家强调增加低收入结层收入的用意之一。高科技专业人员的工资结构如果是市场化的,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原因之三,占人口相当比例的务农人口是没有进入工资收入统计口径的,那么就有农民纯收入这个指标,还要考虑务工农民的工资收入,测算农村家庭/个人的时机可支配收入,然后再按照第一条的方法做测算,才能对农民消费能力作判断。
至于工会、政府就业救济这些东西,还是留在教科书里或者分析西方的经济现象是再用吧。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你离开中国很久了吧。。。 大大的熊 字0 2006-11-14 21:57:30
🙂由没有工资收入增长的人群和地域结构数据 镐梓 字53 2006-11-14 22:46:48
🙂工资增幅应该和失业率下降幅度成对应关系 思考得人 字566 2006-11-15 06:36:47
🙂回复下
🙂没有什么结论,只是说一个事实而已。。。 大大的熊 字22 2006-11-14 22:54:13
🙂最后一句不表态 葡萄 字0 2006-10-26 08:36:42
😄这个总得看打仗有没好处吧 zm308 字39 2006-10-27 11:45:41
🙂可能性不大 无斋主人 字26 2006-10-26 23: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