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开国第一战】第21章:分进合击 邓华挥师扫横城 (1) -- MacArthur
[SIZE=2]清潭当关 雷保森炸坦克车
华川开闸 吴信泉淹陆战队[/SIZE]
(续上)
将瘸兵也瘸的第二十六军把“联合国军”治得瘸了腿走不动路。
在3月的最后几天,第二十六军在七峰山、海龙山与美步兵第三师反复争夺11次,杀伤敌人1 000余名。尔后,又在第三、第四防御地带节节抗击,与敌反复争夺。血战至4月初,将“联合国军”阻滞在高台山、金鹤山、内加、外加、葛末面以南。
3月28日,美空降第一八七团用直升机一架载步兵30余人在旺方山阵地实施机降,占领第二十六军两个班的前哨阵地。
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直升机机降作战,获得战术性的成功。
不过这时候“联合国军”方面也打得很是为难了。
3月~4月的朝鲜,正值冰雪融化,道路变得非常泥泞,“联合国军”机械化部队前进速度大受影响,无形中为中国军队的防御作战助了一臂之力,加上中朝军队后续部队的不断开进,所以无论从精神还是从物质来说,“联合国军”的攻势也日渐衰退。
4月初,中朝军队部队基本撤至三八线以北。
他们为第五次战役的作战准备工作,争取了一个多月时间。
在东线断后的吴信泉最后唱了一出很精彩的压台戏。
第三十九军在战役即将结束的时候,来了个“水淹陆战队”。
3月底,当第三十九军第一一五师部队完成洪川到春川的防御作战任务后,军长吴信泉就在打华川水库的主意。
他一面让第一一五师师长王良太将第三四四团第一连留在紧挨着湖边的288.4高地,阻止鹰峰山方向敌人向库区进击,一面让师侦察科长蔡愚派了人了解水库大坝闸门和蓄水情况,并要求关闭所有闸门,提高水库水位。
蓄了好几天,水库的水蓄得很满。
陆战第一师也拱上来了。
4月8日下午,师侦察科副科长沈穆带人来到水库。
看水库的朝鲜工人问:
“是不是要炸坝?”
“不!给朝鲜人民留着它发电吧,你们现在只要把闸门打开放水就行了。”
一句话,留下了水库。
今天的韩国政府应该给吴信泉将军发勋章,因为停战后水库划在军事分界线以南,一直在给韩国老百姓发电造福。
4月9日凌晨以前,华川水库10个闸门全部提了起来,水象高崖上的瀑布一样,汹涌澎湃,倾泻而下,河道水位也迅猛上涨,一小时内上涨了1米多。
吴信泉指挥放水后,让军指挥所打开所有的报话机监听
陆战第一师那边的电台整整热闹了一夜。
里面大呼小叫,一片混乱,说是共军炸毁了大坝,大水冲跨了一个炮兵营阵地,冲走了人员帐篷,冲毁了公路,韩军第六师刚架上的舟桥也被冲走啦,部队根本无法前进云云……
大伙儿边听边乐。
吴信泉这边也小有损失,第三四四团一名班长和战士在那里执行警戒任务,一不小心也被大水冲走了。
这是朝鲜战争中的一奇,水淹海军。
海军遭了水灾骑兵接着上。
李奇微心中很不受用,决定也要学一学共军,玩一玩穿插渗透的活儿,把美国传统陆军的好感觉找回来。
他原想让自己的老本行部队、一直没轮上露一回脸的空降第一八七团来实施空降,可空降兵们这会儿正在汉城集结,一时半会儿赶不过来。
没奈何,他只好另选了一支精锐:美骑兵第一师第七团——就是在新仓里从第四十二军掌中溜跑了的那个骑七团,让他们全部轻装,徒步穿插,夺取水库和水库附近的高地。
配属给骑七团的第四特种作战分队还真有两下子,穿也穿进去了,插也插过来了,11日夜间,还利用第三四四团前沿哨兵正在睡觉的疏忽,一度占领了水库附近的436.1高地。可惜还没来得及得意,就被第三四四团团长徐鹏组织第三连和第七连给反击了下来,全部赶到了华川湖边。
骑七团背水而战,状况十分不利。
李奇微不失为一明智的将领,看看不是路子就决定认输,立刻命骑七团撤出战斗,撤回原驻地。
然而骑兵第一师却不认这个账,他们在战史里这样写道:
……这是越过三八线进行的辉煌进攻的结束。然而,骑兵第七团如果再有一两天的充裕时间,就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借以自慰。
这兑不了现的支票开得过于乐观。
岂止一两天,比骑兵第一师更牛皮的陆战第一师的部队在华川湖边整整折腾了一个星期,因第三十九军部队已主动后撤,才占领了水库大坝。
看来阿Q能耐不小,不知什么时候播撒了一批美国种子。
日本陆战史研究会撰写的《朝鲜战争》很幽默地评价了骑一师战史的这种写法:
“可能是该师的优越感促使他们这样写的。”
纵观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组织的几次战役战术级别想达成奇袭效果的穿插渗透和迂回,除了第五次战役后期有过有限的得手外,大都很不成功,能跑回去大部分那算是运气。
这事儿耐人寻味。
同样的战术,中国军队能用出五花八门的效果来,一直用到战争结束还屡试不爽,而美国军队一用就碰壁。
连笔者自己都觉得奇怪!
一直到战役结束,华川湖边的288.4高地都在第三四四团第一连手中。
陆战第一师第三团一个整营在每天几十架飞机和几十辆坦克支援下,整整啃了他们一个星期。
他们不动,阵地也不动。
第一一五师向来重视情报工作,入朝后每天都组织英语翻译和懂日语的技师收听东京和美国的广播。
一天, 他们听到外国电台说:
“陆战队的士兵称华川湖边的高地为‘小直布罗陀’!”
消息传到第一连,土八路们都不知道直布罗陀是怎么档子事儿。
还是师政治委员石瑛学问大,把那个世界上最难通过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来龙去脉比比划划地讲给了土八路们听。
噢,原来如此。
土八路们陡然间觉得自己的身板又往上窜了一寸。
22岁的连长赵志立后来还玩了一回洋格,到板门店停战谈判会场去答了一回记者问。
“我今年22岁,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个步兵连长,我率领我所在的连队同美军陆战第一师第三团作战的那天,正好是我22岁的生日。……”
穿着新军装,为增加几分老成还假模假式地戴上了一副眼镜的赵志立显得很有几分儒雅书卷气,跟他在战场上那副咬牙切齿恶狠狠的样子判若两人。
“哇,真年轻!”
“My God!”
“在自己生日打了如此残酷的一场战斗,不可思议。”
“噢,中国军队的军官是不是都是这么漂亮的娃娃?”
金发碧眼的男女记者在惊叹了娃娃连长这张藏不住的娃娃脸后,又没完没了提了一大串问题,尤其是守卫288.4高地的究竟是一个连还是一个营?如果仅仅是一个连怎么会扛住美利坚合众国头号王牌陆战第一师一个星期的猛攻?
涉及的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战斗,土八路赵志立回答起来没什么障碍,通通口若悬河一一作答。反正仗也打完了,部队也撤出了,讲出来美国佬也学不了什么招。
他把当时阵地部署也讲了个头头是道,一清二楚。
在场的新华社记者吴冷西乐得在下边对着他直翘大拇指。
记者们最后称他是“东方直布罗陀战斗年轻的胜利者”。
当他乐颠颠地回到第三十九军时,各个单位都包饺子请他去掰活是怎么在板门店跟大鼻子们玩洋格的。
比立了个战功还风光。
4月中旬,伤亡惨重、精疲力竭的“联合国军”勉强进至西起汉江口,沿临津江,再经三八线以北附近地区至襄阳一线,也就是李奇微所谓的“堪萨斯线”, 除在铁原、平康、金化地区继续其进攻行动以破坏中朝军队反击准备外,其大规模进攻势头基本被遏止。
至4月21日,第四次战役第二阶段结束,中国军队共计毙伤俘敌56 000余人。
整个第四次战役历时87天,是中国军队现代战争史上时间最长,也是最残酷的运动防御战役。
战役期间,中朝军队毙伤俘敌78 000余人,其是中国军队毙伤俘敌53 070(美军35 793人,英法军647人,韩军16 630人,其中俘虏美军1 214人,韩军7 769人);缴坦克13辆,装甲车2辆,毁伤坦克107辆,缴汽车619辆,毁汽车208辆;缴获各种炮288门,各种机枪363挺,各种步枪6 436支。
中朝军队共付出战斗减员53 000余人的代价(志愿军战斗减员42 000余人,其中失踪4 379人),以空间换取了时间,为重新赢得主动,进行下一次战役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其间,“联合国军”将战线向前推进了100公里,平均每前进1.1公里,付出900余人的伤亡代价。
对于美利坚合众国来说,这买卖太不合算。
但是必须承认,李奇微在战略上获得了相当程度的成功。
他为美利坚合众国赢得了一分信心,达到了保住南朝鲜的目的,同时给麦克阿瑟与华盛顿之间冤冤不解的纠纷突然之间打上了一个挺不坏的休止符。
还为白宫将要开展的对麦克阿瑟的大批判提供了事实依据。
你说,白宫和五角大楼好容易遇上个那么能干的一个李奇微,麦克阿瑟他要不下岗还能上哪去?
李奇微得手之日,就是麦克阿瑟倒霉之时。
时势使然。
**********特许版权,请勿转载**********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廿三章】凄楚下岗 麦帅回家发牢骚 (1) 13 MacArthur 字12430 2006-11-27 10:53:18
🙂到这份儿上,老麦已经不是可气而是可恨了。战略眼光差李奇微 配合配合 字72 2006-11-27 11:59:45
🙂del 9 MacArthur 字0 2006-11-26 20:11:13
🙂【廿二章】清潭当关 雷保森炸坦克车 (3)
🙂【廿二章】清潭当关 雷保森炸坦克车 (2) 12 MacArthur 字13524 2006-11-26 20:07:14
🙂【原创】二十六军在二次战役可出了个丢脸的事 click 字546 2006-11-26 22:24:30
🙂26军88师 bos 字236 2006-11-27 10:41:51
🙂当事人事后自责乃至当年的有些“组织结论”是很严苛的。 双石 字462 2006-11-27 23: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