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开国第一战】第21章:分进合击 邓华挥师扫横城 (1) -- MacArthur
[SIZE=2]没脸没皮 乔伊开口要补偿
有理有节 解方反唇讥泼赖[/SIZE]
(续上)
7月21日,一份经杜鲁门总统批准、代表了国务院和国防部的意见的长电发给了李奇微,在同意了李奇微在撤军问题上的立场后,也明确地提出警告:由于双方均在此问题上持强硬立场,因而这个问题也可能成为一个“破裂点”,而“如果当谈判破裂时,谈判失败的责任应明确地和全部地由共产党承担,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参谋长联席会议还提出了新的谈判立场,将同意共产党方面单方面就撤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提及“联合国军”是否同意接受这些观点。
参谋长联席会议在杜鲁门点头后否决了这一提议。
这等于有礼貌地给李奇微兜头浇了一瓢凉水:
你别胡闹,合众国政府可不想谈判破裂。
幸而李奇微这个最后通谍被华盛顿挡住了,否则这个议程还不知道要拖到哪个牛年马月才能达成共识。
因为无论是毛泽东还是金日成,都绝不可能在威胁下屈服。
7月25日,中朝方面再次作出让步,不再坚持将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列入议程,而提议留待停火休战实现后由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召开高级会议来解决,并将这一提议单独列为一项议程。
二、确定军事分界线以建立非军事区
三、实现停火休战的具体安排
四、关于俘虏的安排
五、对双方有关各国政府的建议事项
谈判双方仅为一个议程就耗费了10次全体会议和半个多月时间,才就一个通常被认为再简单不过的议程问题达成协议。
这还不算麻烦,麻烦的事情还在后头呢!
而且一麻烦就是两年时光的流逝和巨大伤亡代价的付出。
好啦,议程的事儿说完了,大家该说点实质问题了吧!
按议程,下一个就该扯分界线了。
7月27日,双方开始讨论怎样划分军事分界线的问题。
这下麻烦就更大了。
中朝方面提出以三八线为分界线。
中朝代表具体阐述了这一建议的合理性:
二、 战争之所以爆发,正是因为交战的一方首先破坏了三八线的分界线,要表明双方停战的诚意,就应以三八线为分界线;
三、 1951年1月以来,双方的战线4次摇摆于三八线南北地区,这表明该线基本上反映了双方军事实力,目前双方在在三八线南北所占的地区相差不大,并且在实际停战以前,战线仍是不稳定的。因此,以三八线为双方军事分界线是合理的,是符合历史和当前双方实际情况的。
美国人不接受。
尽管6月底国务卿艾奇逊已公开表示过可以以三八线为界,但因此时“联合国军”在三八线以北占领的地区比中朝军队在三八线以南的地区多2400多平方公里,所以李奇微觉得倘以三八线为界,“联合国军”方面吃亏太大。
他们坚持不以三八线为界。
其实直线思维的美国佬忒傻。
“联合国军”在三八线以北占的地区虽多(4900平方公里),但大都是人烟稀少的山区,受战争破坏严重,而中朝军队在三八线以南占领的地区虽少(2500平方公里),但却是平原,人口众多而物产丰富,特别是据有开城这个盛产高丽参的朝鲜古都,经济上则更为有利。
即或从要“继续打下去”这个纯军事的角度出发,也不划算。
倘拒绝以三八线为界的方案,“联合国军”虽据有东海岸的杆城,距元山较近,组织登陆时海上开进路程较短,但由于中朝军队控制开城,距汉城更近,随时可以威胁“联合国军”侧背,“联合国军”的态势将更为不利。
组织陆地进攻比组织登陆当然要容易得多,风险也要小得多。
而且,对于中朝军队来说,“联合国军”实施登陆海上开进的距离较短这个优势并没有为“联合国军”方面增加多少垫底分,“联合国军”由此而获得的实际价值委实不高——因为中朝方没有象样的海空军,“联合国军”登陆部队就是横跨太平洋从美国开来,中朝方也只有干瞪眼而没法儿在半道上截住他们;但中朝军队只需要在元山港多布点水雷,沉他几条船,再进行比较完备的筑垒并在纵深多摆点部队,美国佬的登陆船队哪怕是从再近的地方来,同样只有干瞪眼上不了岸。
受过良好军事教育的美军将领中也不是没人看出了个中道道。
然而,他们过于迷信自己的军事实力了。
他们认为,可以在停战协定正式签署前鱼和熊掌兼而得之。
等他们醒过味来想拿东线地盘换开城时,中朝方面已经打出了现地停战这张牌了。
美国佬晚了一步,而且还没法退回去。
7月27日的谈判会议上,特纳 乔伊海军中将代表美国提出的是一个“海空补偿”的方案。
乔伊发言说,就军事现实而言,这场战争有3个区域:空域 ,“联合国军”的制空权一直延伸至鸭绿江;海域,“联合国军”的制海权也未受到挑战;地面,“联合国军”的控制地域大部分在三八线以北。而中朝方在南朝鲜则没有可以与之比拟的地位。要撤退美国的海空军,北朝鲜和中国军队也必须相应地撤至远离其目前阵地的北部地区。
“换言之,你方将部队撤到大致通过平壤与元山一线以北时,所放弃的优势将完全比不上联合国军将其空军与海军力量从北朝鲜撤退时你方所取得的优势。”
海军中将乔伊洋洋得意的炫耀说。
7月28日,美方代表又一次具体提出了所谓“海空补偿线”:
“在选择非军事区时,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地形和联合国陆海空军的潜力。但是,我方已经提议撤退我方的海空军,为了这些让步,我方应得到补偿。”
美方代表送上一份标定了他们所要求的军事分界线的地图。
中朝方面首席代表南日大将不看犹可,一看就怒火中烧。
这条分界线划在中朝军队现有阵地后面38~68公里处,倘若接受这条线,中朝军队将全线后撤,“联合国军”则可以不战而得到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的确荒谬无比!
战争进程早已表明,“联合国军”之所以能够勉强守住当时的地面战线,是靠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综合实力。李奇微自己在回忆录中也是承认:“要不是我们拥有强大的火力,经常得到近距空中支援,并且牢牢地控制着海域,则中国人可能已经把我们压挎了。
这说明,现有战线正是双方综合实力较量的结果,“补偿”之说纯属扯淡。
“你们来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你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和平而谈判,还是为了继续进行战争寻找借口。”
正当气盛之年的南日好容易才忍住没有破口大骂。
“我拒绝回答你这种不合适宜的、不相干的和不礼貌的问题!”
乔伊早就有耍无赖的心理准备。
又是你来我往的一番唇枪舌战。
这种唇枪舌剑很考验参辩者的逻辑分折归纳能力与雄辩之才。
相较之下,本来就理屈的美方明显的词也穷,常处下风。
论战中最为精彩的片断是志愿军参谋长解方将军与美方代表亨利•霍治少将的对话,笔者将其辑录在此,以为读者诸君品评赏析:
解方:我很惊讶地听到贵方令人难以置信的意见,并顺便看了你方那张任何人只要有红、蓝、黑三色铅笔就可以画得出的地图上的三条线,其中一条显然就是你方所主张定为军事分界线的线条,当时我就说不足重视。而当我听完了你用以建议这些的论点后,就更觉得它们值不得多重视了。因为你所说的那些论点是天真而又不合逻辑的。
凡略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把海空军作为独立军事力量的理论早就过时了。这是为现代战史所证明,也是为13个月的朝鲜战争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的。如果海空军是可以起决定作用的军事力量,那么,去年朝鲜战争开始时,美国首先派了海空军参战为什么没有取得胜利,后来又非派陆军去救援不可呢?美军既然有了优势的海空军,为什么在战争初期退到洛东江,后来又从鸭绿江边一直退到汉江以南呢?
霍治:关于保持军事平衡的问题,可以用实例说明。(他在桌子上排两排苹果,一方三个,指双方军力;其间并排两支铅笔,指双方战线。)你们多次说,我方海空军的一部分效力反映在战线上。多少效力你们未说,但至少一部分你们是承认的。好吧,战争进行时平衡是有的。一旦停战,我方拿去一个苹果或两个苹果,平衡就失去了。因为我方要求你方地面部队撤退一点。你方除地面部队撤退外,拿不出任何其他东西。
解方:既然你方说你方海空军强,我们说我方陆军强,我们是否可同样可以作这样的设想:在停战时,只让双方数目相等的陆军停止行动,我方多余的陆军不停火,你方的海空军也不停止行动。这样好不好?
霍治;(忍不住笑了)
解方:你方必须起码放弃原有方案,我方才能对原有方案再作让步。你方必须改变原有片面推进方案,承认双方互作进退,这样才有讨论余地。我认为双方采取公平对等的原则是必要的。
有理,有节,有气度。
解方逻辑严谨、机智敏捷、语言犀利、答辩迅速的风采,给对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联合国军”首席代表乔伊中将后来说他一见到解方就有些忐忑不安,而且要联想到莎士比亚的诗句:“那个凯歇斯有一张消瘦憔悴的脸……这种人是危险的。”
“他思维敏捷,说话开门见山,不拘于宣传性的言辞。很难对付。”
乔伊如是评价解方。
凶象毕露中朝方面不买账,美国人又换了一付可怜面孔。
8月11日,美方代表乔伊再次重申将军事分界线划在中朝部队后方的主张,其理由是“防止美国地面部队受到中朝优势的地面部队的蹂躏”。
听听这个词儿——蹂躏!
听到这个词从历来趾高气扬颐指气使的美国人口中说出来,笔者忒觉得可乐。因为说这话的并不是手无寸铁的美国老百姓,而是武装到牙齿的头号强国美利坚合众国军队的将军们。
“联合国军”谈判代表发言是这样的:
这面孔换来换去换得那么勤,反差那么大,可见美利坚合众国的脸面的的确确一钱不值。
解方又一次反唇相讥:
乔伊万分尴尬之际,露出了武夫的本来面目:
“让飞机大炮去辩论吧!”
8月11日当天,乔伊和南日面对面一言不发地静坐了整整2小时11分钟。
史无前例的谈判记录。
鉴于美方顽固拒绝“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的方案,中朝方面即准备打出“现地停战,以实际接触线为基础划分军事分界线”的方案。
8月18日,志愿军副司令员,停战谈判代表邓华将军致电中共中央,首先提出了“就地停战,以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的建议,认为:“现地停战我方亦不吃亏,因临津江以西,三八线以南面积虽小,但人口、财富较多,战略上敌阵地离元山较近,登陆易,但我阵地离汉城更近,亦易抚敌侧背。”
其实6月3日毛泽东、周恩来和金日成在北京就参加停战谈判事宜举行会谈时,就已经估计到有可能会出现就地停战的情况了。所以毛泽东的回复也很快。
8月21日。毛泽东复电彭德怀,认为邓华的意见值得考虑。
8月22日,李克农、邓华、解方、乔冠华对停战谈判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后,认为对方不可能在三八线划界问题上作出让步,遂致电毛泽东、金日成、彭德怀:
李、邓、解、乔一致认为:“对方反对三八线方案的主要原因是政治的,我方坚持三八线方案也是基于政治上的考虑。”而现地停战对中朝方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并无不利。
毛泽东、金日成、彭德怀都同意这个意见。
可李奇微自己把这事儿给搅黄啦!
8月中旬,他一看谈不下去,朝鲜北部又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心中又动了杀机。
7月26日,李奇微命美步兵第二师猛攻东线朝鲜人民军第二军团大愚山一线阵地。连续激战5天,每天均以团以上兵力轮番攻击,并以空降第一八七团两个营配合,最后以伤亡2 200余人的代价,攻占了该高地。
8月18日,李奇微在东线动用美军两个师和韩军5个师的兵力,向朝鲜人民军北汉江东岸艾幕洞到东海岸高城约80公里的防御正面,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企图夺取朝鲜人民军阵地,迫使中朝方面在谈判中让步。
这就是“联合国军”的1951年夏季攻势。
攻势伊始,李奇微气势汹汹地宣布:
“用我联合国军的威力,可以达到联合国军代表团所要求的分界线的位置。”
这是李奇微的下下策。
中朝方面怎么可能在气势汹汹的军事压力之下接受一个包含着重大让步的“现地为界”的方案?
如果那样的话,毛泽东就不是毛泽东了。
在他的战争指导生涯中,你所能看到的所有“和”的结局,全是通过“打”,抑或以“打”为先机为后盾来促成的,他的思想武库中有一个现成的法宝:
以打求和,以打促和。
毛泽东决定,推迟原拟定的9月份对敌实施战役反击的计划,只准备不发动,而准备对敌人实施战术反击,粉碎敌人的夏季攻势,以配合谈判,同时并借机收复些地方,推进接触线,更好地了解敌人阵地及其巩固程度。
以军事上的胜利来促进停战谈判的进行。
8月23日,中朝方面代表以对方武装人员在开城中立区枪杀志愿军的值勤军事警察、排长姚庆祥,以及美机轰炸中朝代表团驻地为由,宣布停开谈判会议。
这两件事情都是事实,前一件还经双方调查核实,但美方推诿是其控制外的韩军游击武装所为。
不过这个时候提出来纯属借题发挥。
那意思就是对“联合国军”说:
甭跟咱来这一套,你谈判桌上得不到的,战场上也甭想得到。
李奇微这回玩的是双板斧。
夏季攻势和“绞杀战”。
**********特许版权,请勿转载**********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卅一章】审时度势 邓华上书荐良策 (2) 15 MacArthur 字13235 2006-12-05 09:36:09
🙂【卅一章】审时度势 邓华上书荐良策 (1) 14 MacArthur 字13304 2006-12-05 09:33:21
🙂del 12 MacArthur 字0 2006-12-04 10:02:48
🙂【三十章】没脸没皮 乔伊开口要补偿 (2)
🙂【三十章】没脸没皮 乔伊开口要补偿 (1) 12 MacArthur 字13431 2006-12-04 09:54:07
🙂我觉得座位问题和三八线问题一样都是心理问题 猫元帅 字140 2006-12-04 13:23:19
🙂“谈的只管谈,打的只管打!” 啃蹄妞 字0 2006-12-04 10:00:30
🙂del 11 MacArthur 字0 2006-12-03 11: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