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开国第一战】第41章 轻敌上阵 江拥辉白马失手 (1) -- MacArthur

共:💬252 🌺74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四九章】卧薪尝胆 张祖谅打翻身仗 (2)

[SIZE=2]卧薪尝胆 张祖谅打翻身仗

丢盔卸甲 金益烈失京畿垒[/SIZE]

(续上)

为此,作出部署调整:

第五十四军两个师由西海岸开赴第一线,归第二十兵团指挥,准备接替第六十七军防务;第十六军由西海岸开赴第一线,归第九兵团指挥,接替第二十三军、第二十四军平康结合部各一个师的防务;原归第二十四军指挥的第六十八军第二0四师归还建制;第四十七军准备接替即将回国换装的第三十八军西海岸防务;第二十一军全部入朝,主力集结于谷山地区,为志愿军总预备队。

这次,第二十兵团的第六十军和第六十七军各自逮住韩军第五师和韩军第八师一个团级目标,是全线的重点。志司还从总预备队炮兵中调来炮兵第七师第二十团两个营支援第六十军,调来炮兵第二师第二十九团两个营支援第六十七军。还让炮兵第二师第二十八团和第三十团一个营在洗浦里蹲着,视情况随时准备向前机动,投入战斗。

这个时期,中国军队的炮兵是前所未有的富有。

土八路,是在这场战争中,变洋气的!

6月4日,第二十兵团召开作战会议,确定攻击方案。

那会儿杨勇虽然已经到任,郑维山惺惺相惜,也想让这位战将赶紧捞一仗打,否则越来越没机会了,但志司杨得志副司令员让他延长交接,让杨勇多熟悉一下情况。

会一开始,郑维山就对大家说:

“你们是不是觉得没打美国佬不过瘾呀?告诉你们,李伪军现在也死硬着哩,要准备不好,没准儿被他咬一口。”

这个大家明白,越到战争后期,李伪军就越难打。

比美国兵还难打。美国兵是去意徊惶,李伪军是困兽犹斗。

所以张祖谅准备得非常充分——这还关系到第六十军的翻身。

非常充分,也非常大胆。

对手已经很清楚了,是崔弘熙准将指挥的韩军第五师第二十七团,守备的高地是北汉江以东鱼隐山附近的883.7高地和949.2高地。这个阵地是1951年秋季攻势中,“联合国军”从第二十兵团手中夺去的。经过一年半的经营,已经形成了坚固的工事群,有一、二两道防线,基本阵地以地堡群、坑道掩蔽部和堑壕相连接,形成了环状防御。前沿还设有3~6道铁丝网,侧后韩军第三师还可随时以炮火和兵力支援,防御态势相当稳固。

最要命的是离第六十军攻击部队前沿过远,其间还有深沟。

然而张祖谅心中有数。

“虽然咱们是土八路鸟枪换炮了,但人家的炮火还在咱们两倍以上,咱们要虎口拔牙,必须出奇!我准备了‘两奇’!”

张祖谅这样开了头。

这个大家懂,问题是怎么个奇法?

张祖谅不紧不慢,继续发挥:

“我们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准备,已经常握了中间地带,敌人小分队即使白天不敢轻易到前沿活动。而我们由于炮弹数量有限,炮火极少覆盖射击,所以敌人前沿的植被未被破坏,山间溪水,水声潺潺,可以掩护人员声响。伪五师不是一个团么?根据我们小型反击战的经验,咱们不需要集中好几倍的兵力,只以一倍多的兵力用于突击就够了,所以我准备以4个营共13个连的一个加强团,在炮兵掩护下到敌前潜伏,并把坑道挖到883.7高地前,形成地下通道,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大家美美地吃了一惊,乖乖,虽说咱从前也搞过潜伏,那最多也不过几百人哪。现在是一个加强团几千人的大潜伏,不出动静不出声儿,行么?

太玄乎了!

这算是一奇,还有呢?

“在打击的顺序上,我们也要出敌意料,打破人们的惯性思维。我已经与下边商讨过了。第一八0师和第一八一师上个月下旬已经攻占了949.2高地以北200米处的方形山。方形山距949.9高地只有200多米,攻占方形山后立即攻占949.2高地是顺理成章的。根据侦察,敌人也是这样判断的,因为最近他们大量向949.2高地增援和加强工事。但我们这次偏不打949.2高地,而是打敌人防御突出部的838.7高地,同时顺手牵羊地把其东侧的937高地、902.8高地等伪五师第二十七团的基本阵地都给一锅烩喽,这样就孤立了949.2高地,便于本军分割歼灭,动摇崔弘熙伪五师的基本阵地。”

大家吃惊之余非常振奋,张祖谅你好大胃口!

然后非常担心:这是团级目标啊,早就超出志司规定的“营以下,最好一到两个连”的目标范围了,几千人长时间的大潜伏又没有先例,万一打砸喽,你张祖谅身翻不了是小事,影响了军威国威和停战谈判,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有的人都盯住了正在对着地图沉思的郑维山。

他即将离任,前头打得挺风光,这次要打砸喽,怎么见人?

啪!郑维山一拍桌子:

“打,错了我负责!”

“郑司令,我和你共同负责!”

张祖谅心中一热,郑司令这是信任咱第六十军啊!

“不,我是兵团司令,当然我负责!第六十军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边研究第六十七军打十字架山!邱蔚,你先说说。”

郑维山把话题甩给了第六十七军军长邱蔚。

张祖谅心中暗暗使劲儿,郑司令你看好吧!

邱蔚的想法跟张祖谅大同小异。

十字架山又名座首洞南山,位于北汉江西岸,标高663米,以主峰为核心向外伸出4个大山梁,状如十字架,故得俗名“十字架山”,这个阵地工事异常坚固,每个支撑点都有2~3条坑道,地面有2~3道环状堑壕和与坑道相连接的发射点、掩蔽部、地堡等,在山腰山顶之间构成了3~4层明暗火力点,形成了环形防御,韩军称之为“模范阵地”、“京畿保垒”、“首都高地”。

守备部队是金益烈少将的韩军第八师所属第二十一团阵地。

邱蔚的章法跟张祖谅相似,他要在敌前沿构筑秘密屯兵洞700余个,炮兵和坦克发射阵地100余个,在进攻发起前夜,将9个步兵连秘密开进潜伏区和屯兵洞内,炮火突袭后发起猛攻,一举锤平这个“京畿堡垒”。

也很大胆,也很冒险,也很出奇。

郑维山也拍了板:

“就这样,如果按志司规定,一个军一次只攻一两个连的阵地,对全局、对长期坚守、对停战线划定,意义都不大,我们要打,就要陷整个金城地区的敌人于不利。”

郑维山,真智勇之将也!

有魄力,有气度!

志司首长审慎地审查和批准了这个方案。

邓华、杨得志、李达、李志民及志司所有的作战、情报、通信、炮兵、后勤的参谋人员全都参加,规定来汇报的参战部队参谋们不准看材料,不准看本子,只带沙盘。

要搁现在那些地方官衙门,一准儿考“糊”一批少壮官僚。

总部首长们问得极具体,极仔细:

“敌人阵前工事和障碍在什么位置?”

“运动中如何避免响声?”

“潜伏中吃饭喝水拉屎撒尿怎么解决?”

“潜伏中被敌人发现怎么办?”

……

毕竟这太玄了,一被发现,敌人的飞机轰鸣而至,跑都没处跑。

不过汇报的参谋们的答复还是令首长们满意。

汇报了整整10个小时,首长们指示也很具体:

3个团合打一处,每个团又多路多箭头正面攻击,侧翼迂回怎么组织;伴随的无座力炮、喷火器、高射机枪等以及炮群观察人员随队潜伏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通信器材的修复、联络信号的分类,炮火集火射击的忽前忽后,插花打击,佯攻方向的提前行动等等如何调度,他们都作了具体的指示,尽可能周密、科学、合理。

最后问有什么困难?

“炮弹太少,恐怕不够!……”

参谋们心说这得说玄乎点,那东西多多益善。

“这没问题,洪副司令拍了胸脯,志司尽量保障!”李达很肯定。

“好,就按这个方案抓紧战斗准备!”

邓华一锤定音。

也难怪邓华们那么放心,下边儿战士们在军事民主会上早就把这些道道全清理了个透:

咳嗽怎么解决?——堵着毛巾咳,地上挖个小坑咳,敌人打炮时再大咳特咳;

困了打呼噜怎么办?——咬辣椒,让战友拴上绳子互相提醒;

拉屎撒尿怎么办?——侧起身子,就地解决;

……

通讯联络也交代得很细,各种信号都要求熟记于心。

最后说到最重要的问题:潜伏中负了伤怎么办?

大家都写血书:学邱少云!

70年代末期曾经有个“渤海二号事件”震动全国,笔者那会儿在报上看到过这样的指责:“……企图用战争年代指挥战争的方法领导现代化生产,必然要碰钉子。”云云。

许多老将军最不满这句话。

指挥战争怎么啦,指挥战争才要讲科学哩,才最讲科学哩!

看看志愿军大叔们那会儿的那些道道,科不科学?

要能都以这种态度这种精神领导生产领导生意,那才科学哩。

6月9日,第二十兵团前指在龙门山坑道开设。

第二十兵团原任代司令员郑维山、政治委员张南生和新任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王平均亲临前指指挥战斗。第三兵团新任司令员许世友、副政治委员杜义德亦莅临观战。

这个距离,离前沿不到2000米。

这是中国军队的老传统——指挥靠前。

当晚,第六十军第一七九师第五三五团和第一八一师第五四二团的前指、4个营部、15个半步兵连、4个机枪连共3500余人悄悄进入了潜伏区。

支援炮兵也隐蔽进入了阵地。

6月10日,潜伏部队确如预料的那样,还是遇到了一连串麻烦。

敌人漫无目的的冷枪冷炮造成了伤亡。

然而这些英勇顽强意志坚定的指战员们却没有一个人发出过一声呻吟,第五三五团突击队第五连战士张保才腿部中弹,在流尽最后一滴血之前,忍痛翻身滚到一边,给战友们让开冲击道路……,第五四二团突击队第八连战士苟子清被弹片击中,肠子滑了出来,他用毛巾裹起来硬挺着,直到牺牲。

象这样的战士,那天还有陈祥寿、许正才、闽学志等30多名。

3500多人,就这样一动不动潜伏了整整18个小时。

直到今天,笔者重读这个在战史上以近乎枯燥的文字描述的战例时,仍然惊叹于这些指挥员们的胆略,惊叹于这些战斗员们的意志,惊叹于这二者完美合一所产生的伟大力量。直到这个时候为止,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军队,还没有任何一支军队敢于进行这样一种尝试。这已经不光是指挥员的谋略水平高低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这支部队每一个个体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战斗素养,哪怕你就是诸葛亮再世,也不敢作如是设计。

恐怕是连想也不敢想——韩五师师长崔弘熙准将和韩二十七团团长崔英圭上校就没敢往那儿想。

所以才把胜利交到了张祖谅掌中。

20时20分,龙门山前指传来号令:“开始”。

第一八0师第五四0团第二连、第一八一师侦察连和第五四三团侦察连按预定计划,向949.2高地发起佯攻,吸引敌人注意力。

韩五师师长崔弘熙准将果然上当,集中一切火力还击,支援炮兵也向949.2高地方向集火射击。

20时30分,火箭炮兵第二十一师的“喀秋莎”唱起歌来。

紧接着,八二迫击炮以上火炮259门的强大炮群进行了7分钟的火力突袭,敌纵深炮火全被压制。

炮火继续向纵深转移。

韩军官兵纷纷钻出工事,准备反击随之而来的冲击部队。

炮火又折回来杀了个回马枪。

韩军官兵们被一团团火光罩住,挣扎,呼喊……

炮火再次延伸。

5分钟后,再杀了一次回马枪——这回全是“喀秋莎”。

那次炮击,被烧成灰的韩军官兵肯定在3位数上。

20分钟后,炮火真正延伸了,韩军官兵却再不敢出工事了。

这就是“狼来了”的效果!

3颗红色信号弹飞上夜空。

顿时,山呼海啸,狂潮迭起。

潜伏区内的战士们一跃而起,迎着阵阵火光,按预定部署,分作13路向战前划定的各个目标涌去……

在第五四三团攻击方向,突击队第三连只用3分钟就夺取973高地和883.7高地之间的阵地,割裂了敌人的联系……

第七连发起冲击后,遭敌炮火反击,连、排长们全部伤亡,卫生员接替指挥,继续冲击,最后全连仅剩7人,终于在第三连第二排的配合下,毙伤敌100余名,俘40余名,于20时55分夺占883.7高地主峰。

仅仅15分钟。

战斗发展顺利,第五四三团团长张泽清直接指挥第二营第四连乘胜向973高地两侧勇猛冲击,……

在第一七九师第五三五团方向,第四连突破前沿冲到902.8高地主峰下,突击班全部阵亡,连干部全部负伤,第一排排长石重亮主动代理指挥,转移突击方向,于21时46分,夺取了902.8高地主峰。

第五连沿山背攻击,连续炸开3道铁丝网,绕过敌火力点,从背后将其摧毁,冲上阵地,全歼守敌一个加强排,俘虏美军顾问3名。

只有第七连运气不好,摸错了方向,被预备队第八连顶了上来,攻占右翼阵地,与第五四二团左翼突击部队汇合。

第五四二团攻击方向稍微有些麻烦。

发起攻击15分钟后,攻击973东北高地的第三连和攻击东南高地的第七连都相继发出了占领阵地的信号。

可攻击973高地主峰的第八连却音讯全无。

在众多名将和记者们注视之下的郑维山也有点沉不住气了,电话挂到第六十军前指:

“张祖谅,怎么搞的,这仗才开始哩……”

“郑司令放心,我们有把握!”张祖谅很有信心。

一小时后,973高地主峰升起了一面红旗。

原来第八连冲击正面崖高坡陡,他们攀登不成,跟进指挥的营长负伤,连长也牺牲了,政治教导员率领突击队绕道迂回才得以突破。在距主峰只有100米时,又被铁丝网拦住去路。关键时刻,火箭筒班班长李云峰连续3次扑到铁丝网上,让战友们踏着自己的躯体,冲上高地,终于在21时28分,在第五四三团第四连配合下,全部占领主峰。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才发现,李云峰已被炮弹片炸伤6处,浑身上下,数百处被铁丝网扎破,整个成了一个“血人”。

第六十军,还是支英雄的部队,还有的是英雄的兵!

22时,攻击战斗全部结束。

也就是说,不到一个半小时,韩军第二十七团基本阵地即全部落入第六十军之手,守军大部被歼,还搭上了韩五师的师部搜索连。

这个时候,崔弘熙才反应过来,张祖谅意在883.7。

按常规,他将纵深支援炮火调整过来,猛烈轰击第六十军的攻击道路,以拦截后续部队跟进。

他又错了!

这时,第六十军攻击部队的第二梯队已全部随突击队跟进,883.7诸高地的攻防兵力已经充足,就等着打反扑了。

第六十军,首创了阵地战以来一次歼敌一个团的模范战例。

在上甘岭打了败仗的韩二军团军团长丁一权中将极不服气。

从11日开始,韩军第五师和预备队第三师在他的严令之下连续进行反扑,至14日,一个排至4个营兵力的进攻即达190余次之多。第六十军部队在强大炮火支援下,依托敌人奉送的坑道工事不断组织阵前反击,先后毙伤俘敌7000余人,连连粉碎敌人的疯狂进攻,完全巩固了阵地。

这时的第六十军,攻若猛虎,无坚不摧;守若磐石,不动如山。

张祖谅,打了个翻身仗!

其实这时郑维山心中有底得很。

他手中还有一群嗷嗷叫的饿老虎——宋玉琳副军长和李呈瑞政委的第六十八军两个师,这是两倍于攻击兵力的强大预备队,别说守,就是再打一两次进攻也绰绰有余。

丁一权这会儿打上门来,那是找死!

6月12日,中朝联合司令部通报全军表扬第六十军,并上报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

我第六十军此次反击883.7高地(含973高地)和902.8高地战斗,是我从敌一个团的阵地同时突击,并占领了该团的主峰阵地,仅经一小时零10分钟战斗即创歼敌一个团大部的范例。这说明只要我们战前真正做到充分周密的准备和细致的组织步炮协同,并把指挥的技巧与部队的英勇顽强相结合,同时冲锋突破敌一个团的防御阵地是完全可以的。我第六十军首创我军防御作战以来一次歼敌一个团大部的范例,特予通报表扬。望再接再厉,继续稳扎狠打,争取更大的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 联合司令部

1953年6月12日

依笔者猜想,毛泽东这天一定多吃了几根湖南辣子。

几天后,在沈阳的志愿军后方留守机关大会上,从来喜怒不形于色的解方将军一脸严肃之状,啪地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我们的第六十军……”

这“……”的过门儿很长,下边的人大气都不敢吭,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人人面面相觑:

“第六十军又……?”

第六十军后方留守人员更是头也不敢抬。

打从第六十军在第五次战役失利以来,他们在后方的日子也不好过,人人都对他们侧目而视,面带不屑摔冷脸子。领送转发物资时他们只敢靠后站,不敢象人家一样高喉咙大嗓门与人理论争抢。

有一次,第六十军后方留守人员到前方去,本来已经号下一个坑道住下了,硬是被后到的第三十八军的人给撵了出来。“万岁军”的弟兄们个个趾高气扬嘴里还絮絮叨叨:“打败仗住什么好地方,外边儿凉快去吧!”

解方微微一笑,大声喊道:

“……在金城前线,打了个大胜仗!”

片刻沉寂。

哗——

掌声突然暴响,雷动五分钟。

第六十军后方留守人员相拥而泣,呜咽出声。

中国有句俗话:“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第六十军在抗美援朝战争运动战阶段第五次战役期间遭受严重损失的事实被后人们议论得很多,却很少有人提及第六十军在这场战争中创造的相当不俗的战绩:在整个入朝参战期间,第六十军取得了毙伤俘敌54687人,缴获各种火炮180余门,各种枪支6200余支的重大战果。

这个数字,在入朝参战的各军中,是相当靠前的。

笔者对这支部队很有感情,五十年前,正是这支高擎着八一军旗的部队,把五星红旗插上了笔者出生的城市,这个城市的许多老者,都还清哳地记得那些穿着土布军装操着山西口音的战士们是如何的精神抖擞纪律严明,笔者的家乡人民是如何地跳着秧歌敲着腰鼓喊破了喉咙欢迎这支威武之师仁义之师。

也正是这支部队,剿灭了川西地区延绵数百年不绝的匪患,让“天府之国”的人民从此开始真正享受了太平光景。

关键词(Tags): #朝鲜战争#双石#开国第一战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