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杰克·贝尔登和《中国震撼世界》 -- 李根

共:💬219 🌺138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杰克·贝尔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中国震撼世界》的作者,杰克·贝尔登,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讲老实话,我所知道的关于他的东西,都来自于零散的书评、前言、简介,再就是这本书本身,可以在五分钟内讲完。简单地说,他是个二战期间的知名战地记者,报道过抗战(1941、1942)、美英中在缅甸的失利(1942)、盟军的北非作战(1943)和登陆法国(1944)等战事,于1946年底再次来到中国,全程目睹了中国内战并写出了《中国震撼世界》这本书。

  杰克·贝尔登与中国相当有缘。一九三三年,他作为一名水手在香港第一次登上东方的土地,一呆就是九年。结果他不仅学会了基本的汉语,还对中国的情况有了相当深入的了解。不错,那个年代还有不少美国人也声称爱中国,但他们大多是笑容可掬的军政人士、口是心非的神职人员、涂脂抹粉的官僚太太、坑蒙拐骗的商人掮客,难得有能深入中国并了解其下层人民的生活和心理的。而贝尔登显然跟他们不一样。由于熟悉中国的情况,他在日本全面侵华后当起了战地记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杰克·贝尔登经历了不少战争场面,写过n篇新闻稿,比较有影响而结集出版的作品有《跟随史迪威将军撤退》(Retreat with Stilwell)和《马革裹尸仍其时》(Still Time to Die),当然与我们关系最大的还是《中国震撼世界》。说真的,以前我常常怀疑一个外国人是否能够真正地明白中国人的心态和思想,更不要说要求他去设身处地为最贫苦最普通的中国农民着想和声辩,而这些贝尔登都做到了。最可贵的是,因为他自己出身普通,所以和下层人民有天然的亲和力,而且他没有西方人常常免不了的那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和救世主心态。用什么办法打开一个刚刚认识二十分钟的赶车老农的话匣子?怎么让一个腼腆的山区妇女讲述她的不幸婚姻?被一帮看希奇的农村小屁孩包围了可如何是好?在这些情况下他都是高手。在他眼里,裤子上粘着粪汁的农民是可爱的,随手擤鼻涕的游击队干部是可爱的,从来没有用过化妆品、剪着像男人一样短发的女民兵也是可爱的。他就是从这些人中间搞清楚了中国革命的问题。

  贝尔登远不是共产主义信徒。相反,他对共产党和群众运动自始至终怀有戒心,尤其提防知识分子。当他再次来到中国,准备观察内战时,他的脑袋里并没有什么条条框框,只是秉着记者对真相的渴望开始了工作。他怀有朴素的正义感和民主意识,厌恶高高在上和尔虞我诈的官老爷们。他的文字清新活泼,刻画人物生动形象,评论讽刺入木三分。而且因为久历战阵,他对军事政治、战略战术都有相当的了解和洞察力,不仅不会犯很多记者和所谓评论家的“鸡同鸭讲,不知所云”式的错误,还总能作出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和预测。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震撼世界》没有缺点。对于他所亲身游历采访的地方(华北、东北、华中),他的记述详尽准确,揭发了很多不为人所知的细节;但是对于他没有去过的地方(比如华东、西南),就只得依赖第二手材料,所以无法做到那么清晰和完全准确。比如说,他似乎一直不知道华东解放军的实际指挥者是粟裕,陈毅只是名义上的一把手,而直到描写淮海决战时,他还用“陈(毅)将军”指代华东野战军,“刘(伯承)将军”指代中原野战军,浑不晓陈毅当时一直在中原野战军总部里和刘邓一起指挥。他看到老蒋把翁文灏拎出来当行政院长,就自然而然的认为翁是个经济学家,而不知道他其实是个干地质出身,后来半推半就成了李远哲式的政治人物。还有台湾的“二二八”事件,由于没有亲历,他讲述的完全是一个经典版本的“官逼民反”故事,用以佐证老蒋那一套在什么地方也搞不好;在大方向上和中国大陆的教科书完全一样,又添加了他在台采访时听来的许多细节,但却不自觉地掩盖了事实真相的另一面。不过我们中国的情况是如此的复杂幽微,连中国人自己都常常搞不明白,又怎能要求一个在中国只呆过十几年的老外一清二楚?我这也是在吹毛求屁,自寻烦恼。

  杰克·贝尔登已于一九八九年在巴黎去世(他娶了个法国太太)。我还没有查到他的墓在那里,如果的话,以后去巴黎,一定会为他献上几枝梅花,饰以青翠的松枝,感谢他对一段历史的诚实纪录。

通宝推匿名:1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