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开国第一战】第41章 轻敌上阵 江拥辉白马失手 (1) -- MacArthur
[SIZE=2]当和事佬 尼赫鲁玲珑两顾
迎子弟兵 周恩来酣畅一醉[/SIZE]
(续上)
在整个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和功臣,据统计,全军三等功以上的功臣共有302 724人,其中特等功臣217名,一等功臣154名,并有282名功臣获得了英雄和模范的光荣称号。立集体三等功以上的单位有5 953个,另有16个单位荣立集体特等功。
伟哉新中国,壮士万万千!
1954年,中国军队陆续从朝鲜境内撤出了4个军的部队。
5月,第十二军和第十五军撤军回国。
他们派出代表回到上甘岭,向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告别。
在上甘岭的石壁上,刻着这样的句子: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杨根思式英雄朱有光、王万成同志永垂不朽!
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
这两支劲旅回国后,都在光荣史册上写下了新的一笔。
在第十二军第三十四师第一00团第二连,走出练兵模范郭兴福,他用“郭兴福教学法”,带出了一大批生龙活虎头脑灵光的老虎兵,成为名闻全军的楷模。
空军成立空降兵军时,中央军委给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提供了3个陆军主力军作为备选,这3支主力军是原一野老牌劲旅第一军、原四野老牌劲旅第三十八军和原二野的后起之秀第十五军。
军委让刘亚楼从中任选一支作为空降军班底。
四野名将刘亚楼一眼就挑中了其中资格最嫩的第十五军。
“从上甘岭下来的部队”这一条,一定在刘亚楼心中压足了秤。
于是这群陆地猛虎安上了翅膀。
笔者有幸目睹过他们在天空中飘然而降的雄姿。
记得当时还吟得一首绝句:
前仆后继好儿郎。
挟得血岭雄风在,
赫赫天兵天下翔。
他们成了货真价实的天兵天将!
9月,第四十七军和第六十七军先后撤军回国。
10月,杨得志接替邓华,就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次年3月,李志民就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委员。
1955年,中国军队继续从朝鲜境内撤军。
4月,第六十八军和第五十军先后撤军回国。
同月,杨勇接替杨得志,继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次年10月,王平上将继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委员。
10月,第二十四军和第四十六军先后撤军回国。
根据中央军委部署,志愿军全军将于翌年全部撤军返国,但因1956年波兰、匈牙利事件后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军队放慢了撤军步伐。
1957年11月,在参加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0周年庆典期间,毛泽东和金日成商定:
“鉴于朝鲜的局势已经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使命已基本结束,将于1958年内全部撤出朝鲜。”
1958年2月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就朝鲜和平统一问题发表声明:
为了缓和朝鲜的紧张局势以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美军和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内的一切外国军队应当同时撤出南北朝鲜。为此,在朝鲜派有军队的国家应当迅速采取相应措施,把本国的军队立刻撤出朝鲜。……在一切外国军队全部撤出南北朝鲜后,应当在一定时期内在中立国机构监督下实行全朝鲜的自由选举,以实现朝鲜的和平统一。
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声明,完全支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关于朝鲜问题的和平倡议,一切外国军队同时撤出南、北朝鲜,然后在中立国机构监督下举行全朝鲜的自由选举。中国政府准备和朝鲜政府磋商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朝鲜撤军一事。
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率包括外交部副部长张闻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粟裕大将在内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出访朝鲜,商定撤军具体事宜。
时任志愿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杨勇上将和王平上将提出建议,将最后撤出日期订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纪念日——10月25日,此间,志愿军官兵还可以为朝鲜人民建设几个月。
毛泽东欣然应允。
2月19日,中朝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向全世界宣告:
中国人民志愿军将于1958年底全部撤离朝鲜。
次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发表声明,拥护自己政府的决定。
2月2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作出决定:
向志愿军致以全体朝鲜人民签名的感谢信;
在平壤修建中朝友谊塔;
各地修建所属地区的志愿军烈士墓;
建议向参加朝鲜战争的志愿军官兵授予“祖国解放战争纪念章”;
举行盛大纪念活动欢送志愿军回国……
朝鲜境内牺牲的志愿军烈士大都留在了朝鲜三千里江山之间。
包括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
这件事本来是个很难处理的棘手问题,中国人的传统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遗骨都要运回故乡入土为安。然而大家一听说毛主席的儿子也是安葬在朝鲜,没有人再有异议。
中国人民对这位有过伟大功绩犯过严重错误的领袖一直满怀深深的感念之情,除了更深层次的原因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由头。
然而毛泽东却毕生精心收藏着爱子的衣物和遗物。
按韶山风俗,逝者生前遗物,特别是衣物,都要随之焚毁。
这一次,故土情结很深的毛泽东违拗了故土的风俗。
多年后,当他又一次回到故乡时,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篇——《七律·到韶山》。
其中最著名的两句就是: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哦,赢得战争的毛泽东,痛失爱子的毛泽东……
1958年3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三军撤军回国。
3月9日,平壤6万群众举行盛大欢送会,100多名白发苍苍的阿巴吉、阿妈妮拥上主席台,将一束束鲜花献给了志愿军代表。
当他们驶入国门之时,丹东市万众空巷,欢迎子弟兵归来。
4月以后,第十六军、第五十四军、第一军、第二十一军相继撤军回国。
10月,志愿军最后一批部队撤离朝鲜。
21日,志愿军司令员杨勇上将、政治委员王平上将率总部官兵来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向留在这里的战友们告别。
24日,“朝鲜人民致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的感谢信”由朝鲜最高人民议会代表派专人送达北京。至8月底,这封信上已有682700余人签名——这个签名人数,是当时北朝鲜人口数的2/3。
也就是说,除了婴幼儿,朝鲜北部几乎全体人民都签了字。
与此同时,志愿军全体官兵签名的“告别信”也装订成册,送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
平壤市群众隆重集会,欢送志愿军官兵返国。
25日,平壤市30万群众涌向平壤车站,欢送志愿军官兵。
那是一片鲜花的海洋;
那是一片眼泪的海洋;
不到两公里的街道,志愿军总部官兵们走了一个多小时。
对比一下甲午之役仓皇退出朝鲜的满清官兵,你作何感想?
26日,志愿军部队全部撤出朝鲜境内。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名,随着她神圣使命的结束,成为了历史。
10月29日,首都各界群众在北京体育馆隆重集会,欢迎祖国的健儿胜利归来。北京市市长彭真和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会长郭沫若将一面巨幅锦旗献给了这些“最可爱的人”:
“你们打败了敌人,帮助了朋友,保卫了祖国,拯救了和平。
你们的勋名万古存!”
29日,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怀仁堂接见了杨勇、王平为首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
“都回来了吗?”毛泽东问。
“是的,我们全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好,回来好啊,你们为祖国赢得了荣誉,热烈欢迎你们!”
“光荣属于祖国和人民!”杨勇、王平立正答道。
当晚,周恩来总理主持盛大宴会,欢迎志愿军代表团。
那次,海量的周恩来手拿茅台酒,与代表团的每一个人碰杯。
人人都饱含热泪与自己的总理碰杯。
全都是一饮而尽。
谁也数不清总理究竟喝了多少杯酒。
最后,这位向来风度翩翩绝无失态的大国总理醉了。
许多人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自己的总理酣畅一醉。
庆功酒醉人,胜利更醉人。
这位大国总理后来频频在国际事务中大展其雍容风采,为新中国赢来了众多的朋友,让美国总统把手伸过太平洋,让新中国“打”回联合国,重新坐上了常任理事国的宝座。
这一切一切,都源于一个很重要的背景:
是新中国这支人民军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出色表演,为他增加雄厚的底牌。
陈毅元帅快人快语,一语道破个中机关:
“抗美援朝战争让世人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说世界上有个美国不好惹,那么现在还有个中国,也不好惹!”
笔者键击至此,满孚一大白,也醉了!
**********特许版权,请勿转载**********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恕兄弟难以同意…… 双石 字446 2007-01-02 21:39:51
🙂整体不错,但一些与战争无关的政治评论有画蛇添足之感 1 别急 字8 2006-12-30 11:02:36
🙂花一下,这个意见中肯! 双石 字0 2006-12-31 04:46:53
🙂【五五章】当和事佬 尼赫鲁玲珑两顾 (3)
🙂终于读完了!精彩! 金口玉言 字92 2006-12-29 22:21:28
🙂是纪实文学,不是小说! 1 双石 字396 2006-12-31 21:49:50
🙂都读完了,心潮澎湃 2 阿泥 字92 2006-12-29 17:20:27
🙂【五五章】当和事佬 尼赫鲁玲珑两顾 (2) 9 MacArthur 字13353 2006-12-29 10: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