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侃侃轰炸东京中的燃烧弹 一 前言 -- 龙骑兵

共:💬199 🌺852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侃侃轰炸东京中的燃烧弹 六 惊弓之鸟

拿“惊弓之鸟”来形容1944年的日本人估计还是比较形象的,德国人就是现成的例子,当胜利的肥皂泡吹破以后,那种大难就要临头的感觉肯定不会好受。换换脑子,看看日本人当时在忙活什么。

敌人当然不是笨蛋,日本人的情报工作也不白给。随着1944年4月B29开始部署到印度,日本人也在时刻监视着B29的进展情况,从成都的前进基地拿着圆规划个圈也能看出来自己的那些目标已经笼罩在盟军战略轰炸的阴影之下,马里亚纳被占以后就更不用说了。日本人拍的电影好像是‘啊,海军’有一个镜头,东条接到马里亚纳丢失的报告,一句话脱口而出“塞班,那是日本的领土”,那种失魂落魄的感觉印象颇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成都周围的四个B29基地:新津、广汉、邛崃、彭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再用一次,日本主要地方均已笼罩在B29的阴影之下

面对B29的巨大威胁,日本鬼子的防空措施也就紧急提上了日程,不过防空当然不是简单的活。上上策当然是主动出击,最好能将能将敌机摧毁在机场上, 空军的使命也就体现在这了。不过此时的日本人早已经是有心无力了(到的确从硫磺岛出发袭击过马里亚纳的美军机场,也袭击过成都的基地,损失不大很讨厌,不过毕竟不能影响根本,只能起到骚扰的作用),退一部来说能主动截击也不错;而敌机到了头顶上再想办法击落已经算是中策,此时不管怎么说炸弹已经砸到头顶上了;而下策就得靠深挖洞撞大运了。

和德国人相比,日本的硬件措施先天不足。高性能的截击机、大威力高炮等等严重不足,更要命的是自己好不容易鼓捣出的雷达性能很差,基本无法提供早期预警,造成整个防空系统效率比较低,(硫磺岛一度起到了预警的作用,丢掉以后也就谈不上了),基本上都是B29临头了才能组织防御,不过这当然远不能说日本的天空对B29来说是安全的。实际上,就在一月中旬李梅走马上任后组织的几次空袭遇到了最大规模的抵抗,动辄出动近300架飞机进行攻击,B29强大的自卫能力在此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情景和盟国对德国的战略轰炸的所遭遇的德国人的抵抗过程有些类似。不过和德国人不同,日本人的血很快就流得差不多了,固然击落了一些B29,而自身的损失却是很难弥补的,结果以后再也组织不起这样大规模的抵抗。

国土防空主要归日本的陆军航空兵负责,而能够对B29形成威胁的飞机主要有三种:川崎(Kawasaki)公司的Ki-61-飞燕,美军代号‘Tony’;双发的Ki45-屠龙-美军代号‘Nick’; 中岛(Nakajima)的Ki-44-钟馗,美军代号“Tojo”; 另外,还有夜间战斗机JIN1-S月光。 不过主要问题是本身产量就有限,而且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质量不稳定而影响了性能,而且此时飞行员的素质也大大下降了,而开战时威风一时的零式及改进型此时只能担任配角。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Ki44 -钟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Ki45 -屠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Ki61-飞燕

高炮的问题也不少,中型的75mm高炮只能达到大约22000英尺, 对高空的B29(一般巡航高度万米左右)基本构不成威胁;再重型的主要是88mm(仿德国著名的88炮,还是从中国缴获后仿的,这弯绕的)和120mm高炮,尤其是后者,对B29威胁很大。不过这两种产量有限数量不多,尤其是120mm高炮,而且其重量又大(21吨)无法机动,只能固定用于要地防空,仅部署在几个主要城市和重点目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88型75mm高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仿制的99型88mm高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3型120mm高炮, 只能固定使用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最重型的5型150mm高炮,45年8月份才有两门部署到东京周围,好像太晚了一点

由于雷达少而且性能差,日本人还广泛使用了听音装置以便尽早发现锁定目标,这对夜间作战或恶劣天气无法目视目标时非常重要,可以给探照灯、高炮部队等等提供目标的大致方位。作为雷达的补充,说起来大家倒是都在用这个东东。不过这玩意毕竟有不少条件的限制,比如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天气等等有很大的关系,发现敌机的效率还是有限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日本人使用的听音装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德国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换个角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英国30年在KENT郡附近造的,看来造价也不低

民用防空也是问题多多。37年日本通过了所谓National Civilian Air Defense Law(这时间,也够心虚的),不过毕竟是孤悬一岛,这点比德国倒是占了便宜,长时间并没有什么现实威胁,再加上初期的胜利,所以相关措施的落实实在是谈不上了,即使在Doolittle空袭以后。不过由于种种条件所限,后来即使努力改进了,进展还是很缓慢。比方说前面提到的主要城市某些区域建筑本身就非常拥挤,人口密度又高,首先基本上就没有足够的地方,而且自身的财力、建筑材料到施工机械又远远不足,结果根本就不可能去建设足够的合乎标准的防空洞等民用防空设施,而这些地方恰恰又是人口密度高对火灾最为脆弱的地区。折衷的结果是只好降低标准,挖了很多只加上一层覆盖层充作顶盖的壕沟来充数,对轰炸的防御能力只能说聊胜于无了,其他的一些重要举措例如人口疏散、大规模建设防火隔离带等等也是进展缓慢,说掩耳盗铃自己给自己埋下了祸根一点不夸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幅图很有意思。Suzuki Makoto 1943年的作品“Air defense brigade protecting the emperor’s land”,应该是宣传画,反映了当局对民众的动员情况:政府要求在遭到燃烧弹攻击时母亲应保护其孩子,而其他人必须全力灭火。不过很奇怪,没有男性市民的身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1943年在Meiji Jingû 体育场组织的消防演习的情景

由于正规的消防设施和人员也是严重不足,没办法,按照咱们的话来说就得充分发动群众了。类似于中国的“保甲”制度,政府当局将大约10-20户居民强制性地组织起来,还进行了所谓的“宣誓”,组织了一些简单的灭火训练和演习,要求在遭到燃烧弹攻击时必须全力扑救。这些措施在一定条件下还是有效地,比如开始美军长时间坚持高空轰炸,而且当时B29数量有限,这不可避免地造成所投燃烧弹数量少而散布面积大,结果很难形成集中成片的着火区域,所以好几次轰炸以后火头很快就被扑灭,造成的损失也有限,弄得美国人对燃烧弹的效果也是心里打鼓。颇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个意外的效果就是日本人觉得老美的燃烧弹攻击也不过尔尔,所以当3月9号晚上当李梅组织300多架B29大规模火攻东京时,一开始日本人还是挺有信心的。不过,当美国人的战术已经完全改变了的时候,日本人在民用防空、消防设施上的先天不足也就充分暴露了出来,也就注定了自己遭到惨重损失的命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女用的防火帽和衣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灭火工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正在组织灭火演习,好像是看不到男的,除了那个军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所挖的防空掩体,简陋得不是一点半点。炸弹直接命中的话,坟墓都是现成的。

关键词(Tags): #燃烧弹#轰炸#东京#防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