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关于海阳县地雷战的一点补充--和萨兄小文 -- 马伯庸
过年百无聊赖在家里晃,我娘就跟我说你若没事,不如跟我去探望一下老人。我一楞,忙问是谁,我娘说这老人可不一般,是当年参加过地雷战的老革命,而且是在地雷战的正根儿山东海阳,你不是好这口儿吗?带你去开开眼界。
我心头大喜,网上看过若干篇关于地雷战的东西,众说纷纭。现在有原型在此,岂能轻易放过这个亲历历史的机会。
于是我略事梳洗,拎着特意从北京带来的油炒面和柿饼子,跟着我娘前方拜见。进他们家小院的时候,看到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坐在椅子上正晒着太阳。老人家姓赵,叫赵杰,今年八十有三。老人家精神还好,就是耳朵比较背,大部分时候都是由她儿媳妇趴到耳边转叙。不过老人家记忆力惊人,而且颇为健谈。
赵奶奶叫赵杰,本名叫赵光翠,山东海阳县赵疃乡人(就是《地雷战》赵家庄的原型),跟赵同伦、赵守福(《地雷战》中赵虎的两个原型)是战友,当时担任赵疃乡妇救会的副会长,主要负责后勤工作。不过那会儿分的没那么细致,所以研究地雷、埋地雷、放哨什么的也都干过。胶东根据地开群英大会的时候,赵奶奶也有份儿参加,还得了俩地雷和一双布鞋回来。
我想起那个很著名的《地雷战并不浪漫》的帖子,就问了赵奶奶这个地雷误伤老百姓的事儿到底有没有。赵奶奶说误伤是有的,但哪儿有那么夸张。至少在海原县没有,各村的民兵都是互相联合,结成一套颇有成效的系统。
除了主动出击和应对敌人大规模扫荡的场合时需要特别安排以外,一般情况下,各村民兵都会在通往各村的主要路口埋设数量不等的土地雷,不过这些地雷都半埋,不插弦,埋的地方都用一个小草筐扣住,以防止不知情的老乡误踩。这些土地雷大多是村民兵集思广益攒起来的,以触发式的为主。埋雷的地方都设有专人值班,而附近山头还有连绵设有数个哨所,互通声气。一个山头的看到扫荡的敌人出了行村,就推倒消息树(之前是用烟,但是太容易暴露,很快就改成消息树或者消息旗了)一层一层传过去,速度相当地快。地雷附近的民兵一接到消息,就立刻掀开草筐,把弦给接上去,然后撤退。等敌人走到的时候,民兵们和老百姓已经转移到了山里,只等着听响儿。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有针对性,敌人来则埋,不来则不埋;不然把地雷整天搁道路上,鬼子十天半个月不来一次,误炸乡亲们或者野兽的概率反而高;二是个提高效率。地雷的埋设是个技术活,得事先根据地形、地雷种类和实际情况埋,等鬼子来了现琢磨现挖坑是不行的。各村都早早派了技术骨干把村子附近的地形研究个透,事先在必要的地点挖出一些预埋坑,拿松土填上,表面伪装的和正常路面一样。敌人来了,就赶紧扒开土,把地雷搁进闪人,或者象前面说,把地雷埋个半截,敌人来了就把弦插好,再掩点土。熟练的民兵埋一个雷就一分多钟的时间,快的很。象赵同伦、赵守福、于化虎、李树梓、孙玉敏都是当时出了名的埋雷高手。
所以象那篇文里说的白天埋下去晚上怕伤人再挖出来的情况,可能是发生在地雷战初期民兵们还不太熟悉作战规律的时候想出来的笨办法。至少在海阳县,没有这样的事情。中国老百姓的文化低,可绝不蠢,能根据实际情况想出层出不穷的土办法来。我委婉地把该文认为“老百姓没几个待见地雷,那东西容易误炸人”的观点给赵奶奶提出来。赵奶奶就有点怒了,老人家拿着把拐杖挥来挥去,音量也提高了几分,说鬼子扫荡的时候狠着呢,经常把一个村子团团围住放毒瓦斯,要不就把村民集中到一个山沟里拿机枪突突然,老百姓都恨的牙根痒。跟鬼子的行径比起来,地雷带来的不便实在是太微不足道的,能有人让狼撵着走的时候还嫌鞋咯脚吗?
我赶紧转了个话题,让她讲讲趣事。赵奶奶说最乐的一次是:42年有一回日军去赵疃乡扫荡,当时她负责带着乡亲们往附近山里跑。在山沟里藏了不到一天,就有人通知他们回村。回了村以后,她看见村长正拿着一大块肉乐呵呵地给乡亲们分。后来才知道,民兵队的人在村子口(后来我查资料,发现当年曾经担任小滩村妇救会会长的老英雄孙玉敏在回忆录里也提及了此事,所以这件事很可能发生在小滩村)埋了两颗当时最高级的大铁雷。这两颗雷甫一上阵就战果显著,炸死了日本人一名小队长、四名士兵和那位小队长的坐骑。鬼子吃了亏不知虚实不敢深入,就带着尸体带了行村。马没法带,于是就地掩埋,还立了一块木碑,上面写了几个类似“精忠报国”之类的日本字。
等到鬼子们撤了以后,民兵们回到村口发现了这一个坟包,挖开一看里面是一匹枣红大马,二话不说就把马皮扒下来,把马肉分给各村的人吃。那马个头虽大,可架不住各个村里人多,每个人分下去也就是一口,可大家吃的都特开心——要知道,这一次可是头一次用地雷炸鬼子,就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成果,从此对地雷的信心大增。当时海阳流传的一首歌谣“铁西瓜,开了花,空中飞起了大洋马,鬼子的脑袋搬了家,受伤的鬼子满地爬”,指的就是这件事。
老人家毕竟年纪大了,听力和精力都不太好,谈了约摸有半个多小时,老人家就得回屋休息去了。我也不好多加追问,只好留待过两天,看能否再挖掘出一些细节。后来通过她儿媳妇又了解到:日本投降,赵奶奶就被调去了东北工作组,远赴吉林工作,一直担任一个被服厂的主任,并在那里结了婚,丈夫就是解放后中国空军第一任后勤部供给部部长刘家谷老将军。刘将军在97年因病去世,赵奶奶四年前搬来了广州花都,这里气候温暖,适合颐养天年。
最后说说我自己的想法。那篇《地雷战不浪漫》的帖子里说地雷杀伤鬼子的数量非常小,战果微不足道,我是不赞同的。我的看法是,地雷这东西确实无法给士兵造成很大杀伤,死在地雷手里的也远远少于机枪和手榴弹,但不能就因此否认地雷就没有用处。地雷更多是一种迟滞以及阻碍性的武器,不能以杀伤数来衡量,其功能就在于吓阻敌人在特定区域内的行动,这才是根本目的。那篇文章说“整个抗战期间,那一带地区没听说多少鬼子被地雷消灭,倒是老乡和民兵被伤了不少。”有点偷换概念的味道。他倒不提由于有地雷的存在,推迟阻碍了多少次鬼子的扫荡,给抗日军民的撤退换取了多少宝贵的时间,减少了多少的牺牲。这些都不是能用干掉多少鬼子来衡量的。
我对抗战史是外行,又不大会采访,想学王外兄、萨兄那样能把第一手材料写的活灵活现,生动易读而才有未逮。不过既然有这么一个机会,也想为抗战史多留下哪怕一点点的亲历者资料,只好勉力而为,写的有些凌乱,对萨兄和其他河内高人的文章做一个小小的补充吧。不敢说全面客观,也不能算考据精密,只能说是一个来自战争亲历者的简单记录,如果有朋友有不同想法或者想进一步了解,我十分乐意穿针引线,安排对赵奶奶的采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关于海阳县地雷战的一点补充--和萨兄小文
🙂花楼主身体力行的精神,抗日需要大家一起上,发掘资料也一样 柴门夜归 字0 2010-02-04 01:01:41
🙂只回4个字的还不如不要回了! 1 cima 字222 2010-02-01 19:27:03
🙂祥瑞御免 众生相 字0 2010-02-01 06:49:36
🙂祥瑞御免 家宅平安 阳光下的阴影 字123 2010-01-26 23:03:44
🙂地雷 zzyy 字40 2010-01-22 11:52:22
🙂祥瑞御免 天生无成 字0 2010-01-21 23:35:12
🙂回去给你找点资料,印爪 蓝色帝国 字0 2010-01-21 20: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