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 landlord

共:💬300 🌺2576 🌵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平均律不是西方的,最早发现者是明朝一个宗室王子朱载堉

            他还发明了对应的弦乐器

            • 家园 有必要争这个吗?

              且不说某人先发现xxx,xxx就不是西方的这个逻辑是否正确,朱载堉的律制和十二平均律是不是一码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提到大小调的从属关系吗?是为方便转调和合奏服务的吗?东方音乐里如何看待和运用和声的?

              需要把自己看得比实际更高吗?以前我们比较自卑,有这个需要,现在还有必要吗?还是习惯了。

          • 家园 最差的是倭国国歌

            俺的真实经历:

            20多(30?)年前的一天,俺在屋里,俺家老头在客厅里看电视,日本首相来访。“哀乐”响起,俺跑出来问老头:

            谁死了?

        • 家园 我再放胆说一句:我个人认为,

          土共革命时期的歌曲里面,整体架构最完整、音乐性也最好的,是新四军军歌(电影“东进序曲”就直接用了这首歌作为主题曲)。

          当然我承认,这首军歌所承载的历史和民族份量无法与“义勇军进行曲”相比。所以这首歌可以让人感到威武雄壮,却无法令人体验到那种决死抗争、壮怀激烈,无法深深地感动。从这个角度来说,义勇军进行曲确实是无可替代的。

          其实,50、60年代我党的一些优秀政治宣传性质的电影和主题音乐,一直深深地感动着我。从小就最爱看 红色娘子军、董存瑞、东进序曲 这些电影,实在是百看不厌。今天仍然如此。长大以后看 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 这种浪漫凄美的电影,也会深深地感动。觉得它们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感动,如同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和对自己妻子的爱。

      • 家园 没错没错。

        就是。就拿我说,从小就没办法发声唱国歌。为什么?一发声唱几句就哽咽了,就激动的很。没法唱完,中小学到高中,学校每周操场升旗时从来就没跟着大家唱完过,如果硬唱下去肯定要流泪,那笑话就闹大了。从小就这样。没办法。

        可要从音乐欣赏的角度出发,我觉得更朗朗上口的是那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

        个人而言,从音乐欣赏角度出发,更爱这首歌。

        • 家园 同意啊

          尤其是看体育比赛的时候,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更有气势。

        • 家园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我每次听到这一句,都忍不住要热血沸腾。拥有如此灿烂文明,却又多灾多难的中国,抚育了多少英雄儿女,为了她的繁荣富强,又有多少人前赴后继,奉献了鲜血和眼泪。

          做个中国人真好,有那么多值得自豪的东西,也有那么多值得去奉献的东西。

          • 家园 要有第二国歌,一定选"歌唱祖国"

            最爱的“革命”歌曲就是“歌唱祖国".词曲都激动人心.既有豪迈激昂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又有优美舒畅的“。。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现在有时在家还会哼几句,仍然会感到热血沸腾.

            不同的时代催生不同的音乐。烽火硝烟中怒吼“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国家新生的时候坚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现在嘛,饱暖思淫欲,大气磅礴的曲调是不会有了。

            P.S. 曾经在单位的业余管乐队当了一阵南郭先生,国歌和歌唱祖国都吹奏过。国歌真的很难,吹小号的弟兄们都快吐血了(我们真的特业余,没办法)

          • 家园 花!

            做个中国人真好,有那么多值得自豪的东西,也有那么多值得去奉献的东西。
            同感!

      • 家园 误解了

        在特定场合下,国旗、国歌、国徽等是国家的代表,是神圣的。“但平静的时候”,我也不觉得必须“继续神圣化”这些。我的这篇和你那篇一样,都是一家之言,我不觉得有什么“不能谈”的问题。

        我觉着还是太傅说的对:“国歌代表的是一个民族一时的心声,与该民族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与这曲子的写作手法无关;它不需要别人的认同,一般说来,别人也认同不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