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从我国制造业发展阶段和产品生命周期评苏联援助的作用 -- 邦德

共:💬95 🌺8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请问

        亚热代热带食物和中国特产的战略贵金属来交换,他们要我们接受在不冻港驻军维护国际共运的战略利益

        当中国反对搞联合舰队,反对搞长波电台的时候,苏联有没有就此停止援助?换句话说,如果是交换的话,中苏应该是开始交换之前就讲好价钱,你给我设备图纸,我给你驻军。哪有一边都开始交付了,另一边还不同意价钱的?

        中国的战略贵金属出口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是请问人家用工业制成品来交换可以不可以?没必要一定要用全套工业体系来换吧?套用老殖民帝国的思路,用矿山开采设备和军工设备就足够了,制造业体系不必让你知道,而只知两头不知中间的殖民地很容易就因为中间环节的缺失而被卡死

        • 家园 您的讨论态度不可接受

          你的观点可以讨论,大伙儿也正在讨论。但是你的态度有问题,我认为是不可接受的。“哈苏小白”“哈苏小白”的,还有你帖子的语气都很不友好。而且你连续用短帖子自己回复自己,我都怀疑你想炸版。

          我这个帖子其实有点回得无厘头,因为跟讨论的主题无关。暂且放在这里,希望你注意一下。这个讨论的主题我认为挺普通的,但是你的回帖语气比较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对立。

            • 家园 可以说“苏联援助是我们抗美援朝的成果”

                但之前中国八年抗战换来了什么成果?西方国家给中国援助了什么工业?

                如果当年没有苏联的援助,中国人自已的努力当然也可以建立起一个工业体系,但肯定要迟十年以上。

            • 家园 看来您并没有听进去我的劝告

              但是我还是想再次劝告阁下注意态度。大家不是到这里跟你吵架的,请你不要抱着吵架的心态发言,不要什么“小哈苏”“小朋友”“八零后”的乱扣帽子,去掉这些帽子并不影响你表达的。

              至于你在这个帖子里不指名地针对的华虎兄,他绝不是你所臆想的什么八零后什么什么,他是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的人,他是有正气和正义感的人!

              言尽于此,后会有期。

          • 家园 谢谢提醒,刚刚注册,还不是很了解规则,一定注意

            我主要是有点反感这些空喊口号的哈苏小朋友

            1)数据理论上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依据,光在这里喊口号

            2)对不同意见,一般都是直接攻击,要么偷换命题,我也是累计列举很多例子和分析,这些小朋友除了挖苦讽刺,到现在还真没有什么有点水平的资料或理据

            3)我和其他网友一再说,这个学习过程,我们最好有点资料和基础,我好几次引用和列举比如沈志华的原苏联资料,大家讨论!这些小朋友是一概不懂啊,还是故意装傻,我不解!

            • 家园 感谢您接受我的意见

              西西河讨论注重平等友好的气氛,这个对于长期交流和互相学习非常重要。您既然已经可以直接在新兵营以外的版面发帖,也算是经过了新兵营成长的了。这个态度问题还是该注意。在这个帖子里回帖的不少人都是很有见识的,也许跟你看的角度不同而已,大家在不同的层面上,讲岔了也很正常。“哈苏小朋友”之类的称号还是免了吧。

      • 家园 不要我们我们的,你代表你自己,起码这里一票兄弟你代表不了

        咱们这儿谈谈苏联,和美国有什么关系!!!???美国人算什么呢!也扯进来。没人在往苏联脸上贴金!但是对苏联当初援助中国大家胸怀感激之情,不行吗?怎么会为这个问题上串下跳的。搞不明白????谁能否定得了历史。就事论事陪你谈谈,政治倾向性问题请去青史微言。或者自己开个博!寻一票志同道合者去。记得美国政府某高官说过那里讨论问题没有美国人参与,他们就会不高兴。看样子还真落到实处了,今儿算见到样板了。几个酸秀才的茶馆还在扳政治正确!对当时苏联援助新中国最不满的。无外乎台湾蒋部残匪还有就是美国佬了。好像这个不满还会一直继续下去。

      • 家园 我算好了某些八零后又要拿不思进取国企说事,呵呵

        我列举了一个盲目迷信苏联权威的国企下马例子,有个小八零后就拿着这个不思进取国企受害者这个帽子往这里扣!

        呵呵,

        第一我不是国企员工,没有受益于国企(自然谈不上受害)

        第二碰巧我的人际资源很多都是国企和教育机构还有外企,所以我对历史有一定了解

        这里我简单探讨一下国企问题:

        1)国企技术进步不多原因很多,有一些是过分相信苏联资料,不知革新进取,有一些是我们的内部业务纷争涉及到留学哪个国家的

        2)国企的战略地位决定了改革开放后,西方投资者要么扶植代理打掉国企市场,要么改制变化国企性质,很不巧我们很多国企没有意识到这也是战争,最后国企是披着不思进取保守僵化亏损连连的恶名被大部分改掉了

        最后,我再次强调:

        1)我们没有必要对苏联援助念念不忘,这是我们已经支付合理的甚至超额的代价得到的平价产品,有用但感谢就先感谢我们的先人---志愿军战士和千万一线工人工程师

        2)我们还在为这些苏联援助支付这战略代价---东海台海南海诸多问题,如何化解是要靠今天的我们尽快成长,而更没必要对苏联感恩戴德,第一我们没有像韩国篡改历史,第二苏联的继承者显然也没把这些感恩戴德的苏粉太当回事,因为这就是交易

        3)我们近代历史上失血很多,很多人心理上本能有一种依附外国强者迷信外国权威的习惯,这样尽管很不好,我还是期待大家能平等直面我们的伙伴---近代史伤害我们最多的同时也是援助最多的苏联

        • 家园 自公开资料看潜艇,我们到底做了多少?

          摘几个公开资料:

          1)美国玩具泄漏“天机” 中国核潜艇研制始末

          动力系统原理是苏联漏的一点点:

          然而,就在中央决定研制导弹核潜艇不久,中苏关系发生了“大滑变”。

          那时北京原子能研究所有十多名苏联专家。由于苏联政府一度矢口否认他们有核潜艇,原子能所的苏联专家当然对核潜艇问题也都守口如瓶。 一个偶然的机遇,终于使原子能所堆工线负责人孟戈非找到了一个甚为合适的突破口。当时二机部有个精神:在苏联专家撤回国之前,尽量地“挤些牛奶出来”。 约定与快要回国的科学顾问沃尔比约夫谈话那天,孟戈非向苏联专家通报了《参考消息》上登载的赫鲁晓夫在美国有关核潜艇的那段谈话,然后开宗明义提出今天约谈的目的,希望他本着对中国人民友好的感情,能在核潜艇动力堆的研究设计方面谈点自己知道的东西。 沃尔比约夫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没有否认的表情。 于是一同前往的赵仁凯工程师便将事先准备好的有关核潜艇的反应堆问题,一古脑儿提了出来。沃尔比约夫对中国人民还是友好的,他一面做笔记,一面思索。经过一阵沉默后,沃尔比约夫终于打开了话匣子......

          潜艇外结构源自美国:

          有五张美国导弹核潜艇的照片,是在大洋上行进时拍摄下来的,一半露出水面,一半隐入水中。美国摄影家大概没有料到,他发表的作品竟成了我们珍贵的资料。

          美国超级市场出售的玩具让专家爱不释手

          60年代初,在美国的一个超级商场里,一个铁灰色的玩具正在出售,一对年轻夫妇和一大群孩童围着购买。这引起了一个中国外交官的兴趣,他正在赶赴机场回国的途中,不由停下车,对他的妻子说:“这玩具一定不错,买一个回去给咱们的宝宝玩玩。”

          就这么一句话,给我们核潜艇总体设计所的科研人员带来了福音。他们无意中得知这个消息后,连夜从外交官夫妇孩子的手中要了来,摆到了办公桌上。

          玩具是一艘铁皮做的导弹核潜艇,通体咖啡色和铁灰色相间,火箭发射筒和各舱室可装可卸,十分高级。

          2)刘华清回忆录中记载的中国核潜艇发展内幕

          中央专委决定,组成了七院十五所,保留少数核潜艇研究人员,继续从事核动力装置的理论研究和实验,为设计研制核潜艇做技术上的准备。我专门到十五所讲了预研工作问题,强调要靠自己的力量把技术关键问题搞清楚,做好前期开发研究,为核潜艇工程总体方案的选择和初步设计提供基本理论和试验数据。

          为此,我们提出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攻克核动力难关,造出攻击型核潜艇,第二步再突破导弹应用于潜艇水下发射的难关,造出导弹核潜艇。两个技术关键,分开攻关。为抓任务和组织协调,我们前前后后开了十几次会,签发二十几份文电,工作才逐步展开。 1984年起,海军又相继进行了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模型弹试验,深潜、全速和大深度发射鱼雷试验,水下发射潜地导弹遥测弹试验等,都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一系列试验,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导弹核潜艇的国家。

          3)中国核潜艇有多强?

          原因在于,中国的核弹与导弹都曾有苏联提供的简单模型与零星资料,在两国交恶之前,中方已有若干启蒙式的认知,还不至于盲人摸象,两眼一抹黑,只有核潜艇,才真正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国产硬件。

          中国的第一代常规潜艇都是按中苏“互助协定”,由苏方提供图纸、材料和设备,甚至派出专家来指导监制的。常规型的导弹潜艇,也于1959年由苏方提供了图纸资料和部分设备器材。当年苏方援助中止,协议中的水下潜射导弹便不再装运来华。不过,核动力潜艇的心脏是热核反应堆,这项绝密技术当然要由中国自行研发。

          越战、珍宝岛之战、苏俄“外科手术”核打击的威胁,致使中央军委发出“边设计边建造”的硬性指令。核潜艇设计与建造交叉,这也是“文革”中“打倒爬行主义”的新生事物。核潜艇研制所耗的财力,实难以计算。但不管如何,哪怕用金山银山堆出来,只要它令中国具有“第二次核报复”能力,总还是物超所值。

          幸而,这次长航尽管病员累累,试验却在继续。67天过去了,“超法”已达标。84天过去了,“赶美”亦终于赶上。潜艇返航泊岸时,码头的欢迎队列中排着一串救护车与担架。艇上官兵不是躺着抬出来的,就是扶着舷梯横杆颤巍巍地蹭出来的,个个头发萎黄,面如金纸,极度虚弱。然而,新的世界纪录却从此诞生了。 

          1985年大演习,不为外人所知的花絮颇多。首先是一位导弹潜射的权威专家提出了“一艇两枚同步齐射”的试验方案,以期提高两弹先后发射之不能令人满意的精确度。

          多数人却持反对立场,“临阵变招”为兵家大忌,倘有差池,整个大演习就砸锅了。但赞成者的理由很对军方的胃口,两弹齐射更具实战意义,将增加敌方拦截的难度(如美国的“爱国者”拦截飞弹);其次,可以先进行模型弹的齐射试验,收集各项参数。提议终获通过,模型试验的效果良好,潜艇的耐压性、经受发射深度的冲击量载荷都没有问题;潜艇的动力系统及主要设备运行正常;两弹齐发对导弹发射系统及地面指挥系统均无影响。为防万一,最后采用的还是甲艇两弹齐射,乙艇两弹先后发射的综合演习方案。潜艇迅速下潜,旋即发射了导弹。多枚长程导弹拖着炫目的火龙,飞向南太平洋的试验末区。

          其后,弹着点的电讯传来,甲艇两弹齐发的落点比乙艇精确度高出一倍,这次大演习,收获良多。

          我们自己做的这些,苏粉们自己看看吧!

        • 家园 哈苏派知道我们军工全面转向苏式装备的弊端和代价吗

          苏联援助的基本都是他自己的猴型产品,一般落后一到两代!

          你知道我们的装备都是苏式的后果,我们武器的后门人家一清二楚,我们如果和苏联闹翻的后果就是,在几乎透明的情况下,我们战士要和强大的苏军装甲集团打游击!我们是把国家命门交给对方,拿这点基础生产图纸和国防安全相比算什么啊

          而且到后来中苏对峙时候,我们的先人花费多大代价改换制式装备,自主研发,大三线是对付谁的,深挖洞又是对谁?国家利益在所谓援助的脉脉温情面前,大家看看谁重谁清!

          哈苏的先学习一下全面的历史,不要选择性挑那些表面的事例,好不好

      • 家园 根本不可能,除了日本你给我再找个后发完整工业化国家的例子
        • 家园 那请您给大家找找美国当年如何不能超过英国的多种理由

          美国刚刚建国时候是英国一个半殖民地,也是靠了法国的军援,那请您帮英国想想为何那么多理由证明美国如何不堪,最后怎么英国却傍上美国了?

          日本有自己先天条件,中国也有自己大国优势,您怎么对自己国家就那么没有信心呢?

          再说,哪个新兴国家有中国这样的腹地资源和人力资本呢?

          • 家园 在技术进步问题上,中国没有资本和美国比

            美国可以向英国购入高技术产品,可以聘请英国技术工人和专家,中国在冷战时期能得到这个待遇么?

            日本的工业化同样离不开从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和技术支持。

            中国那时候,除了苏联,根本没有可以提供有效援助的地方。

          • 家园 部分军工相关院士及其背景,看看有几个留苏

            慈云桂:学部委员 计算机专家 教育家 我国第一台数字计算机和第一台亿次级巨型机研制者

            1943年 湖南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当研究生。

            任新民:学部委员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导弹总体和液体发动机技术专家 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1937年,他又考入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造兵系,毕业后,担任过兵工厂技术员、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助教和讲师等职。

            1945年6月,任新民公费赴美国工厂实习,随后考取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生,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8年9月,被美国布法罗大学聘为讲师。

            庄逢甘:学部委员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空气动力学家 我国空气动力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7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梁守槃:学部委员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导弹总体和发动机技术专家 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学士学位。1939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

            文圣常:学部委员 物理海洋学家 教育家 我国海浪研究领域的开拓者

            194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

            钱七虎:工程院院士 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专家 教育家 我国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地下飞机库钢筋混凝土防护门设计者

            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65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获副博士学位。

            朱起鹤:科学院院士 物理化学家 教育家

            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51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化学系博士学位。

            王兴治:工程院院士 飞行器总体设计专家 著名反坦克导弹专家 是中国这一领域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

            196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杨士莪:工程院院士 水声工程专家 教育家 我国水动力噪声研究的开拓者和水声专业创建人之一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李 明:工程院院士 飞机自动化设计专家 我国多种型号国产歼击机的总设计师

            196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郭桂蓉:工程院院士 通信与电子系统专家 教育家

            195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65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可夫斯基军事航空工程学院,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

            徐滨士:工程院院士 机械工程专家 教育家

            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顾懋祥:工程院院士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家 主持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艘气垫船及我国第一艘单水翼艇

            1939年考入香港大学机械系,1945年毕业于上海雷士德工程学院机械系。1947年9月考入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专攻造船与轮机专业,1949年获工程硕士学位。

            陈火旺:工程院院士 数理逻辑学家 计算机专家 教育家 中国第一个Fortran编译程序设计者 银河Ⅰ软件系统总体设计师

            195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65年赴英国学习,1967年回国。

            高伯龙:工程院院士 理论物理学家 教育家

            1951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

            赵伊君:工程院院士 光学专家 教育家

            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彭先觉:工程院院士 原子核物理学专家(应该是留苏)

            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庄逢辰:科学院院士 火箭发动机和工程热物理专家 教育家 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喷雾燃料学科体系的奠基人

            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机械系。

            高玉臣:科学院院士 固体力学专家 教育家

            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力系,1966年清华大学力学系研究生毕业。

            宫先仪:工程院院士 水声工程专家 我国核潜艇和新型常规动力潜艇三代主战声纳的领导研制者 我国潜艇声纳的奠基人

            1938年生。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水声专业五期毕业生,同年到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工作,1985-1987年期间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做访问学者

            顾金才:工程院院士 岩土工程与防护工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专家

            1965年毕业于西安工程兵工程学院

            郑颖人:工程院院士 岩土工程专家 教育家 我军地下工程的学术奠基人

            1956年9月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1961年9月至1962年9月,在同济大学进修地下工程专业。

            潘德炉:工程院院士 海洋遥感专家 我国海洋水色遥感科学和遥感模拟仿真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物理专业

            邢球痕:科学院院士 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

            1953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军工”固体火箭武器专业、

            细心的邢球痕与吴一正等,凭着扎实的学识和严谨的精神,发现了图纸与工艺文件中的20多处错误,他又与同事一起,一一将错处改正,保证了工厂加工产品所需。

            卢 柯:科学院院士 材料科学专家 纳米技术专家 在纳米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1985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

            陆 埮:科学院院士 天体物理学家 教育家 在天体物理等研究领域成果卓著

            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刘怡昕:工程院院士 火炮设计专家 教育家 我军初级指挥院校第一位将军教员

            1959年入哈军工炮兵工程学院学习,1964年毕业

            宋文骢:工程院院士 飞机设计专家

            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徐玉如:工程院院士 船舶与潜艇操纵性能研究专家 我国第一艘深潜救生艇主要研制者之一

            1966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

            马远良:工程院院士 水声工程专家 教育家 中国水中兵器专业第一位博士生导师

            1956年进入原西北工学院鱼雷设计专业学习。1958年7月至1961年元月,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水声工程专业学习,1961年7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水声工程专业,并留校工作。1981—1985年于英国拉芙堡理工大学进修水声信号处理。

            • 家园 哈军工的成果都是苏联援助成果?哈苏这个玩笑也太大了

              我们说过:框架是苏联援建的,但很多资料都是不全或者不适用于当时我军实际,哈军工的成果是我们中国教员外聘教员共同教育,尤其是中苏破裂后我们自主研发的成果为主,苏粉们别拿着自己的成果贴了别人标签!

              涉及核潜艇的总师是黄总,不可否认动力专家是留苏的,但是核潜艇是我们自主研发,要说苏联功劳就是苏联的封锁极大刺激了中国人搞核潜艇的决心,加速了我们向上和脱离苏式体系自成一体的进度!

              我们新海军里面还有很多原福建籍的受过欧美训练的成员,所以空泛的吹嘘苏联援助功劳是虚伪和可笑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