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和萨苏的《孟良崮上鬼神号》并谈张灵甫之死的罗生门 -- 钟子麟

共:💬136 🌺183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在访问时,我很希望目击者能够详述

          二位的疑问很正常,我也有点好奇。虽然我看到的74师军官的回忆文字和听到的转述基本一致,我还是希望在访问中能够搜集到更直观的证据或证言。可是如我文中所述,当时在洞内的目击者,那位译电员似乎对此很有顾虑,可能老人以前经历过种种而有顾虑,我也不好强人所难,只能到此为止,所以在书中也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作任何添油加醋,也不作结论或推测,各自理解吧。不过既然duanjian兄有一问,我想,如果老人认同官版的说法,应该可以对我直言所见而不必保持沉默的吧?将军战败而命令下属向自己开枪,这种情况是不多见,但也不是没有先例,晚清不是还有个袁寿山吗(声明:仅限自杀方式而言,勿扩及其他哈)?另外,从张灵甫致命的弹道看,也还不能排除他自己开枪的可能性。

          • 家园 老实说张灵甫人生的最后一幕并不光彩

            如果照你所说的情节,真的很不光彩。

            第一是没有胆量自尽、也没有勇气突围,对于一个军人来说既然又要“杀身成仁”、又没有胆量自己解决,其实是很丢面子的事情。

            第二是临死了还强拉自己的同僚和下属陪葬,这个实在和所谓“太原五百完人”名单上、阎老西的“特警处”的那帮高级特务的所作所为没有两样。

            对比一下共军这边的,无论是湘江突围时率部担任后卫任务那个红军师长——人家伤重被俘,在担架上醒过来、自己把肠子扯断而死;还是方志敏——人家兵败被俘后坚贞不屈,留下《可爱的中国》作为绝笔,坦然赴死,都比张实在是高了一个层次。

            和同一时期兵败自杀、突围时阵亡的国军将领也没法比。

            • 家园 他并没有强拉同僚和下属陪葬,见内

              1。命令下属向自己开枪等于没胆量自尽吗?那么您对史可法怎么评价呢?大秦猛士:将领让部下杀死自己倒不希罕

              2。跟着他一起死的,只是与他感情最铁的,这里有解释

              钟子麟:觉得这个推测没有依据

              3。他只是不愿意自己突围而已。他选择不突围,你可以说这是没有勇气突围,鄙视之;他要是选择突围,你也可以说丢下还在抵抗的官兵自己突围逃命,鄙视之。反正要认为他不光彩的,怎么的都有话说。在我看来,一个将军战败,选择以自杀来陪那些战死的官兵,是对死去部下的一种负责行为,算条汉子。

              • 家园 日军将领那个例子并不恰当

                日军将领战败自杀的时候,帮忙的下属,有的属于“介错”,也就是长官按照武士道的规矩剖腹、介错帮忙完成最后一步:挥刀斩下长官的头颅(后来也有用枪的,本质上还是扮演介错的角色)。比如旧日军末代陆相就是这样,帮忙介错的好像是他的妹夫、用手枪给他脑袋上补了一枪;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中剖腹自尽的那些日军指挥官、也都是介错帮的忙。剖腹这玩意,介错是必不可少的。还有的就是伤重、不能自己了断、这才让部下帮忙。

                旧日军的将领,在战败自杀这一点上一点都不缺乏勇气,像东条英机这种在军部内被鄙视的无能之辈(石原莞尔公开称之为“东条上等兵”)的政客,都敢用手枪冲自己心脏的位置来一枪。

                当年北洋海军败亡,很多高级军官在最后时刻选择了自杀殉国,但是最为后人诟病的是,其中只有一个选择了用枪自杀——这种军人的方式——了结自己,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吞鸦片这种比较舒服不太血腥的方式。

                至于说逼迫同僚和下属给自己陪葬,我觉得实在没啥好说的了;越是感情最铁的越不应该这样,佛经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张灵甫倒好——‘我要入地狱你们也得陪着’,实在不足以道哉。

                关于突围,我觉得张灵甫最后时刻的选择中,无论是率领部下有组织的突围、争取最后一线生机,还是只带少数随从只身突围,都比他这个不伦不类的拉着几个同僚下属、命令身边卫士开枪把他们打死要好。张灵甫作出这样怪异的选择、而没有勇气选择突围,实际上说明他的精神已经崩溃了,无论如何这也算不上件光彩的事情。换句话说,哪怕张灵甫学习旧日军军官,在败亡的最后一刻搞“人弹猪突”,也比他的选择要好。

                顺便说一下,张灵甫生命最后时刻上演的这一幕,让我想到一个类似的例子:纳粹德国的戈培尔夫妇。柏林陷落的前夕、在总理府的地下掩体里面,夫妇两亲自用氰化钾胶囊毒死了六个未成年的子女,然后让卫兵开枪把自己打死在掩体的门口。

                我没有刻意想贬低张灵甫,对于他、我谈不上有什么好感也谈不上有什么恶感,只是觉得他生命最后一刻的这个选择实在太怪异、太不光彩——如果要选择死亡去陪伴自己阵亡的部下,他有很多其它更有意义、更加阳刚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 家园 您怎么不提还有合适的例子呢?

                  我请您看网友大秦猛士的帖子,里面谈到的有史可法,而不是日军将领呀您坚持说张要部下‘我要入地狱你们也得陪着’,有什么依据吗?前面我已经解释过并没有这样的事,不愿意死的参谋长副参谋长等人都好好活着,而那几个自愿跟着他自杀的都是成年人,还是高级军官,与戈培尔的孩子有什么可比性呢?如果张扔下已经身负重伤躺在山洞里走不了的铁哥们卢醒(从十几岁就开始跟他了)、周少宾而自己带一队卫士去逃命,相信您也不会认为这样才够勇气才是“更有意义、更加阳刚的方式”吧?至于说突围,张灵甫最后一次指挥较大规模的突围是在当天上午10时左右,但是不成功,这点在解放军的军史上也可以查得到。从他写遗书的时间,可以断定就是在突围失败,全军阵地崩溃之后。那个时候如果他再想离开山洞活命的话,下场不过是后来的杜聿明或黄百韬、邱清泉,在我看来,还不如就这样自我了断了呢。

                  Anyway,对这个人这种行为,或者什么选择更好,个人看法难免有异,见仁见智吧。

                  • 家园 史可法是文人,冷兵器时代,又要等到城破再死,有人帮忙是必要的

                    要不然乱军之中自己动手成功率较低。

                    张灵甫呢?

                  • 家园 各自保留意见吧

                    我始终觉得,在同时代的国共将领中,在兵败的最后时刻选择一死的不少——相对来说国军将领多于共军,国军喜欢宣扬“自杀成仁”,但是共军不鼓励,似乎在共军的价值体系里面并没有把“自杀”和“成仁”挂上钩——和其它人相比,张灵甫的选择实在太奇怪,有胆量选择死亡、却没有勇气自我了断或者是抵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实在少见。换个角度、从价值取向上讲,我对鼓吹“自杀成仁”很不感冒,始终觉得这和封建时代的“贞洁牌坊”有点异曲同工的味道……

                    你说到史可法,倒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和他类似的人:瞿秋白。瞿秋白在被国民党捕获之前并没有自杀,但是被捕后他软硬不吃、坚持自己的信仰不投降,最后被枪决的时候、选择了不蒙眼、面朝行刑队枪口的方式坦然受死——我觉得这种选择,比起在全须全尾的情况下,让自己的卫兵把自己和同僚、下属一起打死,需要更多的自信和更强烈的舍生取义的道德倾向,因此更有英雄气概。

                    至于杜聿明、黄百韬还有邱清泉——其实还应该加上郭景云和黄维,他们的选择各异、结果各异,有人死了有人活着,但是我始终觉得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在作出最后的决断的时候、都比张灵甫的选择更加合情合理、更容易让人理解。

            • 家园 看他的过去,就可以知道他的现在;看他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他的

              将来。

              一以贯之而已。

          • 家园 这就很好了

            “在书中也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作任何添油加醋,也不作结论或推测,各自理解吧”。

          • 家园 我的分析是这样的

            因为是张灵甫等六人同死,各人心态不同,如果一个一个自杀的话比较容易造假。手枪一偏打破皮肉倒下即可,血流满面也无人察觉,让部下用冲锋枪集体成仁比较公平,反正谁也跑不脱。

            • 家园 不会的

              他自己要取义成仁是他自己的选择,凭什么要求别人跟他一起死?万一部下有人不想死呢?那不成了处决么?

              相信张灵甫作为军人,不会随便处决自己的袍泽...

              • 家园 这也难讲

                三国蜀灭北地王刘谌哭於昭烈之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好像也没有听过老婆孩子的意见。杀妻子都可下手,裹胁几个心腹同死也未必就不可能。在最后关头一心想杀身成仁也许不会有那么多感性的思维了吧。

                • 家园 觉得这个推测没有依据

                  他要胁迫的话,也可以命令洞内其他下属也一起自杀,但是参谋长先走了,57旅旅长陈嘘云也至少进出山洞两次,后来在崮顶被俘,其他下属则在一旁看着他们自绝,有幸存者后来还对他家人说,张灵甫曾对要跟随他的若干下属表示,他们还年轻,不必跟着他死,不过这点我略过没写。我在书中前面的章节提到过,其实一起死的是5个人,明灿是之前上崮顶阵地察看时被手榴弹炸死的,其他人,旅长卢醒和团长周少宾已经负伤。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共军方面的资料呢?

                    既然是陈毅点名批评的杀俘行为,就应该是经过层层核实上报的,那么从普通士兵到纵队司令,有很多人知道这件事甚至参与过、调查过的。杀俘在共军中不是小事,何况杀的是这么高级的军官。现在关于张灵甫之死共军这边的人事变动应该比国军那边小得多,可为什么可印证的资料可怜的只有陈毅的讲话呢?

                  • 家园 那么看来自杀成仁应该是一个集体决议

                    既是集体同意,让属下用冲锋枪集体成仁也说得过去,总比看着袍泽一个一个自杀来得痛快,几个老兄弟一起上路也不失为一件快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