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细说西藏--历史上第一位转世活佛 -- 雪个

共:💬217 🌺55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给太傅献上一朵雪莲花。

      总算等到你出手了。在新浪也看到了这一篇,不过现在无论是发评论还是看评论都不灵了。

      你每天要花多少时间读书啊?装了这么一脑子的学问,不传上几个弟子真的是暴胗天物。还有,你说以前孙勇进说过作笔记,怎样才是最优化的记法呢?

    • 家园 这句可以作为总纲

      天下佛教各宗各派,藏传佛教绝对是其中离佛最远的那支。

      太傅放心在花丛中讲法,上面的那一点点书看起来还是要花点时间的。

    • 家园 【原创】细说西藏--历史上第一位转世活佛 (一)

      看到这个标题,恐怕绝大多数人的反应是猜测主人公究竟是达赖还是班禅。我不禁要咳嗽一声提醒大家,没错,这两位活佛的影响力是大;但西藏的活佛,可不仅仅只是黄教才有。

      藏传佛教教派甚多,多数教派都有自己的活佛。小不溜的咱就不去提了,西藏最主要的教派有四个,曰宁玛派,曰萨迦派,曰格鲁派,曰噶举派。而第一位活佛,未能免俗地出自这其中的一派。

      四派中历史最久远的是宁玛派,它们自认为比西藏其他教派要早三百年左右。“宁玛”藏语意思是“古旧”,据说它的开山祖师是莲花生大士,这位印度大成就者在公元八世纪中叶受藏王赤松德赞(附带说一句,赤松德赞的母亲也是大唐公主--唐肃宗之女金城公主)之邀入藏,建立西藏第一座正规寺院--桑耶寺,同时开始翻译佛典,从此佛教密宗盛行于西藏。莲花生大士是藏传佛教的奠基人之一,深受藏人的尊重和爱戴。宁玛派以密教典籍为主,吸收西藏原始本教的教义也最多。因该派喇嘛头戴红帽,身穿红袍,故俗称红教。它主修《大圆满法》和《九乘密法》。宁玛派教规的特点是僧人可以娶妻生子,教主则采取父子或翁婿承袭的方法,有些寺院也采取转世传承。

      总体说来,因为宁玛派组织涣散、教法零乱,很难统一描述它的情况。粗粗地说,它的僧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种基本上不读经书不懂佛教理论,专门玩法术咒语。西藏人一般认为这是真正的宁玛派人。另一类则与其他教派一样,也有典籍,有传承,或父子或师徒传授。对于宁玛派来说,他们最重视“伏藏”--他们认为,当初莲花生为了保存密法,曾经把很多写好的经书藏在岩洞里石头下。那些“伏藏师”就像今日大家理解的开了天眼一样,可以“看到”莲花生埋伏下来的宝藏。从12世纪起,就陆陆续续有些人挖出了不少“伏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觉得那些东西是宁玛派伪造出来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可后来确实发现了一些非常古老的梵文经书,还有宁玛派传下来的一些经典的原文,人们这才承认了宁玛派的历史确实很悠久。

      很多人对藏传佛教的“残酷”“糜烂”有所耳闻,实话说这大多是红教所为。红教吸收了很多本教的神祗和宗教仪式,比如他们直接用人头、人心作为供品和法器,场面非常血淋淋地恐怖。《莲花生遗教》中赤松德赞的正妃反佛时这样说:“所谓嘎巴拉就是人的头颅骨;所谓巴苏大就是掏出来的人肠;所谓冈林就是人胫骨做的号角;所谓福田德基就是铺开的一张人皮。。。这不是什么教法,这是从印度进入西藏的罪恶!”当然,自五世达赖以来,历届西藏地方政府每逢遇到战争、灾荒等事,都要请宁玛派僧人作法,无他,这仪式实在是太有震慑力量了。

      另外,宁玛派认为修法的最后阶段必须通过双修才能成佛。他们的经典里就记载了当初莲花生有五个“空行母”的陪伴。所以,“欢喜酒色之僧徒,皆籍口入之。格鲁派之活佛与格西,有一部分亦加入此派。因之江南北崖之清净寺宇,几全变为有妻室之僧房。”

      在十三世纪的时候,萨迦派称雄于西藏。“萨迦”的藏语意思是“灰白的土地”,它创建于公元十一世纪中叶。这个教派供奉有红、白、黑三种颜色的喜金刚为本尊,主寺为坐落在日喀则萨迦县的萨迦寺,其宫墙的颜色就是这三色,看上去非常花哨。大约也是因为这个,萨迦派又被人称为花教。在西藏,只要看见这样花哨的墙壁,那么可以肯定这个寺庙一定是花教的。萨迦派主修《道果法》和《时轮法》。它的创始人是昆秋杰布(1034-1102),萨迦寺就是他于公元1073年于后藏萨迦地区建立的。萨迦派以学术著名,此派是以昆氏家族为中心,法王在此家族内进行传承,多采用叔侄继位的世袭方式。该派不禁止娶妻生子,但规定生子后不再接近妇女。这一派直到解放后也一直没有采用过活佛转世制度。

      萨迦派是藏传佛教中很有影响的教派,尤其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在十三世纪的时候,萨迦派当时的四祖萨班和未来的五祖八思巴与蒙古王子搞了史上著名的凉州会盟。嗯,元帝国就此在成立之前就和平统一了西藏,也是西藏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归入中国版图。

      再者,八思巴是一个对中国历史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物。首先,作为帝师,他胸襟宽阔。忽必烈曾经下令:“在整个吐蕃地区只准修习萨迦派教法,不准修习其他教法。”是八思巴请求忽必烈允许各教派继续修习自己的教义。这件事,对藏传佛教乃至藏民族的团结都居功至伟。其次,由于他的个人魅力,使忽必烈本人及后妃、大臣都皈依了喇嘛教。当忽必烈即大汗位后,封八思巴为国师,任中原法主,统天下教门,正式将藏传佛教确立为国教。西藏因为这一统一带来了相对稳定的局面,而且,由于西藏教派势力与元王室的紧密结合而获取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有元一代,始终有大批西藏僧人长期滞留于京城,他们有很大的政治特权,尤其帝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忽必烈颁布过《伏礼僧人诏书》,不但保障了西藏教派势力在西藏本土的利益,而且也确立了他们在内地享有的优越地位。至于经济收益,元人有“国家财赋,半入西番”之说,钱是哗哗地往西藏流。西藏就此出现了一个继吐蕃王朝之后的又一个发展高潮。而这一切,都与八思巴有密切关系。当然,从另一方面看,事情就没这么美妙。《元史。释老传》说:“(这些僧人)气焰薰灼,延于四方,为害不可胜言。”

      还要附带说一句,八思巴创造过一种文字,就是八思巴文,那是汉语拼音的第一次尝试,企图拼写(或者说翻译)蒙、藏、梵文、汉语、维吾尔语等多种语言文字(不仅仅是对蒙语的注音)。它在元朝曾作为官方文字流行(不仅仅是上层和宫廷使用)。

      从八思巴这里,元朝开创了任命帝师的做法,有元一朝共封了十四个帝师,多是萨迦派的人。从十三世纪中叶到十四世纪中叶,萨迦派是西藏地方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势力,它的首领人物还任职中央,管理全国的佛教事务。元朝对喇嘛教首领人物敕封名号,并以他们管理西藏政务,这种做法为明清两代利用喇嘛教统治西藏提供了历史经验。八思巴死后,他的门徒和家人还继续受到元室重用。大约到了十四世纪前期,昆氏家族因争权夺利产生内讧而分裂,并且随着元王朝的衰落在政治上失去靠山,在西藏的地位也开始衰落。后来其他派的地方势力代替它掌握了西藏的政教实权。

      关键词(Tags): #格鲁派(当生)#噶举派(当生)#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宁玛派#萨迦派#八思巴
      • 家园 此帖为河里在Googe排名最高的帖子

        赞一个~~~

      • 家园 太傅好文

        头一次这么详细地了解藏传佛教的历史。

      • 家园 送哈达

        慢慢看。

      • 家园 建议也可以加进苯教,苯教也是有活佛的,但是是世袭
      • 家园 挑2个错

        一是宁玛没有叫九乘秘法,而是叫九乘判教,把显密为九个等级,分别是

        显三乘 声闻,缘觉,菩萨

        外三乘 事部,行部,瑜伽部

        内三乘 父续,母续,无上续

        父续为升起次第,母续为圆满次第。无上续又分为心部,界部和口诀部。父续偏重空明,母续偏重大乐。无上续更是注重明空双运即身生就。

        2,双身修法只在父续母续中有。无上续类似禅宗直指心性见性成佛。不光有方便更注重次第。先有根本上师直接开示心性本来面目,行者于心念生灭中现见本来面目。此为彻却(直断),见胜义光明。后将明分转为道用直修妥嘎(顿超),成就虹光身。

        而这个是不需要所谓男女双修的

        关键词(Tags): #宁玛派(当生)#九乘判教(当生)
        • 家园

          一、你说得对,宁玛九乘,或许不应该统称九乘密法,毕竟其中有显三乘。不过也不该叫九乘判教吧,它把佛法判为九乘三部,我理解这是一种动作。

          而它的内三乘,是叫“父续,母续,无上续”吗?根据任继愈主编的佛教大辞典,“宁玛九乘”词条下这样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宁玛派”词条下这样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它只是“相当于”父续。。。

          二、关于双身修法,我的说法来自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彭英全主编的《西藏宗教概说》。在2006年2月版的第35页:

          “宁玛派认为修法的最后阶段要通过男女淫欲行为才能成佛。”

          在意大利藏学专家图齐所著《西藏宗教之旅》中,“宁玛巴的教理”一节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然,在最极瑜伽时,其交合不是与女伴完成的,而是由与神智的吻合来取代。我没研究过,女伴的含义通常代表神智,那么与神智的吻合是不是有色情含义呢?

          • 家园 是这样子的~~~

            九乘判教这个说法是教内共许的。决计不会有问题。

            内三乘按宁玛自宗的讲法确实应该是摩诃瑜伽,阿奴瑜伽和阿底瑜伽。摩诃瑜伽,阿奴瑜伽和父续母续内容相似,都是气脉明点,修幻身和光明。

            “摩诃瑜伽,约当新派之生起次第,观本尊坛城,空有双运,重在风息。阿鲁瑜伽,约当新派之圆满次第,修风脉明点,乐空双运,重在明点。阿底瑜伽,为本派特法,求明见心性之体用,界觉双运,重在光明。又说:旧派之三瑜伽约当新派的密三乘之父续、母续、不二续。父续又称方便续,专重俱生大乐智的幻身修法,如《毗卢》、《大幻网》、《密集》等皆属之。母续又称胜慧续,专重甚深光明之修法,如《胜乐》、《佛平等合》等续部皆属之。不二续即光明与幻身二者的结合,在宁玛派看来,不二续也是属阿鲁瑜伽非大圆满法”

            刘立千藏学著译文集-藏传佛教各派教义及密宗漫谈

            那2本书讲的双身修法都没有什么意义,此2人的藏学知识可能连我都赶不上,写的知识泛泛而谈,没有什么意义。

            “摩诃瑜伽属幻部,其修法按幻网规分为方便道与解脱道二道。方便道中又分上门和下门,上门依六脉轮修燃滴法,生四喜智慧,下门依阴阳密道而修,即能于刹那倾强迫生起乐空无分别智而获解脱。解脱道以三智慧抉择二谛无别之正见获得通达,自己心中缠缚自然打开,天法性境界中获得解脱”

            藏传佛教各派教义及密宗漫谈

            这里已经写的很清楚了,跟色情咩有关系的。

            所谓由与神智的吻合来取代也是极不清楚的表述,恐怕他是想说代表智慧和方便的双运道。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很复杂,不是一句两句能写清楚的,建议雪个自己查一下。

            双修只是方便道,于极喜乐时见自性光明,而绝非想象的那种色情活动。当然,如果他有转化成色情活动的可能,那他就必然会有一部分转化成色情活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