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第62集团下属部队知多少(下) -- 忘情

共:💬82 🌺5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一群钢铁包裹的软蛋竟然改变

              两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这也太滑稽了吧!美佬怕不怕死确实不是什么问题,只是涉及到两种不同的战争理念而已。

              就谈谈您所说的朝鲜和越南吧。在长津湖,一群钢铁包裹的软蛋突破了十倍于己的伏击者的包围圈,带走了绝大多数的伤员和阵亡者的尸体。在溪山,一群钢铁包裹的软蛋顶住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敌人长达十几周的围攻。这样的战例在您所说的两场战争中好像还不是个例,我没记错吧?

              • 家园 有气无铁和有铁无气是不同的。

                陆战一师大败退,志愿军邸平里攻坚失败都是源于TG当时无论是手中的武器还是后勤补给严重不足。

                美国在朝鲜战场初期遇见的是一只有高昂斗志和战争经验,但武器装备和火力投送能力都只有二战中日军水平的军队。

                陆战一师可以有直升机空运来的铁桥来帮助铺设逃跑之路,这是TG做梦都想不到的。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工业生产力达到顶峰的敌人。

                邸平里一战由于炮兵遭到轰炸,在只有几门迫击炮的支援下真正用血肉来攻坚。

                志愿军背后只有一个年产数十万吨钢的国家,至少在三次战役之前是如此。

                华虎这里说的是作战意志,双方的高下是不容质疑的。

              • 家园 是啊!我们就是剩下最后一个人都会战斗下去

                看看最后是谁被消灭!

                陆一师在长津湖俘虏了一名20军小战士。几个美军中的汉奸拿腔拿调的审问这名严重冻伤的战士。“你来朝鲜干什么”

                “消灭你们陆战一师”小战士回答道。

                “你这个样子,行吗?”美军中的汉奸

                “国内我们这样的部队多的是,落到你们手里是我倒霉,但是最终被消灭的是你们。”小战士。

                就别吹嘘长津湖了。野猪和老虎较量。野猪不被捕杀就是胜利。作为猪当然你可以吹嘘没被老虎吃掉是如何大胜。但是猪和老虎能比吗?!长津湖不就是这样吗?!有本事陆一师不要撤退看看最后是谁把谁干掉。军队不是靠撤退打仗的。从中朝边界滚到了38线。美国人不是一致认为我们是洗衣工和苦力的后代吗?!!!但是历史却证明最终在东亚他们最终只是一群连滚带爬跑路的猪。武装到牙齿的猪猪。伟大的会撤退的美国猪!

                至于说死人多。兵法有进无退。在敌寇面前我们的民族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通宝推:caoban,
          • 家园 正是这几个战役才更说明"怕死"

            硫磺岛号称伤亡惨重,才死了6,821人,

            冲绳岛,太平洋上死伤最多的一仗,美军加上盟军一共死了12,513人,

            这不过是斯大林格勒双方共死伤150万人的零头的零头。

            我前面说的怕死,其实不是说美国兵个人是否怕死,而是指对军队损失的态度。苏德的体制使他们能为某个战役的胜负而容忍大量的伤亡,但是美国的体制决定他们是没法接受这么大伤亡的。如果美军不是这么怕死,恐怕越南战争不会是这个结果。

            • 家园 不是部队打光了才叫不怕死

              热兵器时代,部队伤亡比例和冷兵器时代已经完全不同,尤其以美军的医疗能力,如何解读其伤亡数字是和其他军队相当不同的,你列的几个数字恰恰说明了美军的血性.

              另外,斯大林城下,真正死亡的有多少?仅仅是因为后勤不充分/医疗不及时原因造成的死亡又有多少比例?

              不论哪国的部队,士兵都不是炮灰,为了战斗的胜利就可以随意挥洒士兵的鲜血,这不叫不怕死,叫不负责任.苏,德,日三国,恰恰有大量这样不负责任的战例.美国因为制度的原因少一些而已.

              在瓜岛上,双方都充分展现了什么叫不怕死,只是日军那就要加个脑残的标记.

              斯大林城下,苏联军队表现的斗志,充分解释了苏联能够坚持下来的原因.没有这样的斗志,41年战争就已经结束了.这个,同样也不是简单的"不怕死"可以概括的.因为他们对面的德军,是同样的不怕死的.

              • 家园 与其说是苏联军队的斗志

                不如说是斯大林的斗志吧? 斯大林格勒战役从某种角度上说实际上是斯大林和希特勒两个人个人的战役,希特勒是为了把死对头的名字从地图上抹掉,而斯大林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字。

                和另一个战友合用一支枪,后面有督战队的机枪等着,前面是德国人的枪林弹雨,这个过程中死掉的不能都用后勤不充分医疗不及时来解释吧?

                你看我前面回帖的上下文,我想说的是,死多少人和是否超级大国没必然联系。

                • 家园 看电影看多了吧
                  • 家园 可惜这不只是电影里的情节

                    在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内务部队NKVD总共处决了13500名军官和士兵,罪名是叛国。

                      ——国防人民委员270号命令在1941年8月16日发布,规定所有红军官兵必须战斗到最后,但凡被敌军俘虏,无论事前曾否做过抵抗,事后都将被作为叛国者惩治,连同眷属在内被送往劳改营。至于1942年7月28日发布的227号命令,则是命令“绝不许后退一步”,官兵撤退者一律处死。而同期德军在战斗中共计处决了3000名平民,没有处决自己士兵的记录,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俄国士兵(排除掉无法忍受集中营而被迫参军的)宁愿为德军作战而和他们的同胞拼死厮杀直到死亡。

                     执行这种极端残忍的纪律开始是很困难的。直到10月8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政治部门才感到可以向莫斯科报告“失败主义情绪基本被消除,叛国事件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在斯大林格勒会战期间,阵前当场执行与法庭审判后执行的处决案例共计13500件,表明苏维埃政权对自己的战士象对敌人一样绝不宽恕。包括未经许可撤退,自伤,逃亡(开小差),投敌,*以及反苏行为等等所有罪行,均被政治委员们定义为“非常事件”。如果看到自己的战友准备逃跑或向敌人投降而没有马上向他们开火,也会被判有罪。九月底的一次战斗中,一群苏军士兵投降以后,德军坦克不得不迅速向前开进,以保护这些人免遭苏军射杀。

                    崔可夫最弱的部队是民兵组建的特别旅,主要是斯大林格勒北部工厂的工人。为了防止他们逃跑,在他们后面部署了装备精良的共青团志愿者或NKVD部队组成的 “封锁组”,他们的政委都穿着黑皮夹克,拿着左轮手枪,令作家康斯坦丁.西蒙诺夫想起了1918年的红色近卫军。在北部的里诺克,第124特别旅抵抗着第 16装甲师的进攻,战线后方的“封锁组”迫使那些精神崩溃的人逃向德军一方。多勃雷宁向赫鲁晓夫报告说,9月25日,包括两名军士在内的十名逃兵投向德军。第二天晚上又有5个人跑了。根据德军对第一批逃亡者的审讯报告,他们的连队只剩下55人。“在9月18日的进攻中他们损失惨重,自那以后他们就没有接受新的任务。前线后面是由党员和共青团员组成的第二条战线,装备有重机枪和手提轻机枪。”

                    • 家园 这是英国人写的,本身就充满偏见。

                        人数准不准不说,就是英国本身对战场上的逃兵也是枪斃。

                        我看过德国人写的书,保卢斯兵团被包围时一样有枪斃“逃兵”的事,作者当过苏联战俘,你可以说是他被洗过脑。书中也提到德国士兵一般都不敢投降,一是自知德军干的坏事太多,二是军官告诉他们:苏联人都是野蛮人,当苏联人的俘虏会被枪杀。

                    • 家园 苏联的督战队根本就不是这样

                      首先,不会对人开枪,苏军人力严重匮乏,没那么傻,

                      对天射击,压制人卧倒。

                      然后,军官出列,处决几个。

                      最后,大家向后转,上前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