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闲聊,国内软件公司印象--金山 kingsoft.com (一) -- 铁手

共:💬81 🌺63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么说张朝阳的肠子也悔得青青的了

        为了置业安家,他出卖了部分SOHU股份。其实谁也说不清为什么这几支股票噌噌地涨。

      • 家园 【老兵观点】现代经济需要现代制度来提供它正常生存所需要的环境

        老铁是在讨论股票呢?还是在讨论国内的几个上市公司?如果是前者,我不了解,没有资格评论;但是如果是指后者,我要说他们业绩报告里的水分太多了,有很多的政府运作成分,因为这些公司都不是真正独立的公司,有很多政府的“股份”,这样上下其手,什么“业绩”都是出得来的。

        我不是要刻意唱衰中国或者总是和老铁对着干,但是我在国内业界的朋友对他们的评价和他们自己的业绩报告之间的差距也忒大了。就我个人而言,自己朋友的可信度要远比这些公司的大得多。

        联想之所以成为国内IT业的巨头,是因为当年计算所支援各个部委的计算中心所建筑的人际关系和后面有国家十亿元人民币的“贷款”以及几十亿到上百亿元人民币的倾向性政府采购,它所拿到的很多大单,都是在政府以保护民族产业的名义不准外企公司竞争的前提下取得的。

        但是联想早已不是什么民族产业,最早的联想是在国内注册的大集体,后来在香港开办了分公司,很快这个分公司就收购了自己的母公司,而把联想变成了一个“外企”,至于那个分公司用来收购母公司的资金来源成了业界不能够讨论的一个话题。

        我在国内的时候,联想是我所在那个圈子里最没有地位的一家大公司,因为它的几乎所有值得一提的大单都完全靠政府强行提供,自己却没有能力和其他公司竞争。

        联想多年号称IT业大鳄,但是结果却是现在的联想大裁员,原因就是那个泡泡破了。

        现代经济需要现代制度来提供它正常生存所需要的环境,否则这个经济就很难讲是现代的,哪怕它形式上再美妙也一样。

        不好意思,又过界了。

        • 家园 熊仔曾经很傻

          在某政府机关信息中心问了联想台式机的价格后,又多嘴问了一下配置...遭无数白眼

        • 家园 那家私营广东电脑公司如何?

          号称当年联想在全国各省都是第一,唯有广东例外

        • 家园 其实,你和铁手说的是两回事。一个讲单个公司的商业运作,一个讲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呵呵
        • 家园 嗯,不敢说这些企业的业绩都是假的

          但是感觉象当初的汉化软件,还有很早以前的寻呼业.

          前者是因为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优势,自己的东西当然自己先了解,开发起来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但是后来也被微软抢走很大一块市场.

          而当初通信业的寻呼业务,谁也没有想到在中国会那么热,这个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出于对中国市场的了解比较多,另外一个自然就是行业保护.

          所以说的这几个企业的成功,(如果说他们是成功的话),离不开以上这几个因素,总之呢,技术上来说,离走出国门的距离还很远.

          • 家园 这都是哪辈子的事情了
            • 家园 呵呵,说的有道理

              老兵真是大行家,说话在点子上。依我看,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中国那地方不是一个商业社会,啥事儿都不能仅仅用商业的眼光去分析。

              联想发展大巴?联想很多时候从外国进货不上关税,政策性走私。联想发展起来以后中科院计算所的工资都是联想发的。这么样一个政府色彩极浓的企业我们还能以观察普通公司的眼光去观察它吗?据说中央有这意要把联想培养成中国电子领域的航空母舰,有了这个目标,给联想几单生意算什么牙,直接投资都不是不可以。

              在中国混的IT公司大概只有外企是凭本事吃饭的。其他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鱼有鱼路,虾有虾路,都是些什么路,老兵你比我懂。这个先不去细说。可是对金山来说,最要命的问题并不是这个。

              谈金山的时候无可回避的要谈到盗版的问题。按说金山是国内属一属二的纯软件公司,雷军当年说:要不是这盗版问题,我们应该是中国的微软。唉,可叹,都是作软件的,微软在美国第一,金山在中国第一,微软成了巨无霸,金山还是小作坊。没有办法,挣不到钱,所有本该由软件公司挣的钱都被盗版给抢了。你不要说金山挣不到,微软挣不到,根本就没有哪个作民用软件的公司能在中国发展起来。求伯君有一次说的挺好玩:我们的用户,付钱的也就占不付钱的百分之一不到。要是能到百分之二就好了,我们的收入就能高一倍。金山现在就在这百分之一里面腾挪,好像一条鱼,在喝雨后路边的一滩积水。也就是凑合不死,要想长肉那不大可能。谈一个公司的兴衰最终还是要看它在市场上的表现。依赖这么样一个瘫痪的市场我真是不敢指望一个公司有什么未来。

              呵呵,我知道的也都是陈年旧账啊,和阿康一样,只懂过去的,新的不知道,聊聊而已,别嫌我罗嗦。

              • 家园 【老兵观点】微软和金山的遭遇之不同的根源

                微软和金山的遭遇之不同,关键在于三点:

                一。社会环境

                微软处于一个基本完善的资本主义社会,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和知识产权是它生存的基础。前面两者是美国的立国基础,而后者(特别是软件知识产权)则是一个比较新兴的事务,它是依托于前面两者的。事实上,在PC领域软件知识产权概念得到认同和遵守是七十年代以后的事情,在这之前,微软也同样面临着严重的盗版问题,比尔盖茨的恶人名声就是在他积极呼吁软件知识产权的事情开始的。但是软件知识产权概念及其法规成熟以后,依靠美国完善的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它迅速产生了预期的作用,技术进步下的基本公正的市场竞争成为美国软件产业生存的基础。在现实中,法律的独立和公正、完善、以及律师的贪婪是构成美国式资本主义的社会基础。

                相比之下,在中国,司法独立、司法公正还只是一个梦想,权势政治则是现实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知识产权(包括软件知识产权)只能够生存于权力持有者的怜悯之中,随时可以被忽略和取消。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的所谓软件产业的厂商们多数依靠政府权力来生存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是问题在于,在这样的环境下,由于没有西方社会的软件厂商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基于技术竞争下的市场竞争,国内的软件厂商们的精力更多地是放在了如何更好地获取权力持有者对资源的分配方案的影响能力上面(以各种合法、不合法的形式)而不是技术进步上面。因此,国内的软件技术落后归根结底是由于国内缺乏技术进步的动力。社会环境及其制度的不同,决定了双方的表现。

                二。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

                微软的产品从技术上来讲可能不是一流的,但是在满足产品面对的市场段的用户需要方面,微软可以说是做得最好的。它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以及IE的成功就是具体实例。一直有说法说微软的成功是依靠了不公平的竞争,但是看看微软在它成立以后很长时间内远远不是市场老大和经常性的后来居上以及美国市场的基本公平的环境,这类说法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相比之下,金山的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就值得怀疑了。在微软组件(Windows 3.x和Word for Windows)已经在市场出现的情况下,金山的对应产品依然还是传统的DOS方式(标准文字编辑器加模拟显示)就显得太落后了,市场竞争失败也就不奇怪了。

                三。产品获取利润的能力

                在任何一个市场段上,都可以把潜在用户分成三大类:肯定购买的,有可能购买的和不可能购买的。它们的划分是基于对产品的需要、购买意愿(例如法律约束或者政府要求)和购买能力这三个要素。

                在任何市场上,上面的三要素决定了集团用户(包括政府、机构和公司)是多数软件产品利润的主要来源(游戏类除外,它基本面向个人用户),而个人用户则不是,后者至多是个补充来源,而盗版始终是个严重的问题,在这个市场段上,国内和这里没有大的区别。

                而金山在盘谷组件失败以后,所制作的那些软件,例如“霸”系列和游戏系列,却基本都是面向个人用户的,这样它的产品实际用户数量巨大,但是购买用户很少的情况就是正常的了,这应该是金山决策者的失误。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美国的同一性与中国的差异性

                  这个似乎有点难表述。

                  美国企业的营销/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具有比较高度的同一性,行业标准比较统一,软件的通用性相对容易实现。

                  有了基于技术竞争的市场环境,小IT企业才有生存的土壤。因为恐龙再大,也不可能吃遍所有的角落。

                  而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下,不同单位的营销/财务/管理等环节都很有各自‘特色’。这是国内通用性软件生存困难的原因之一,也是IBM这种企业榨取巨额利润的基础。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老兵观点】我对金山的印象

      金山是通过WPS起家的。在DOS时代,WPS是国内最好的字处理软件,占据了国内绝大部分字处理软件市场,但是却没有挣到多少钱,因为绝大多数都是盗版。

      其实我和金山求伯君还是有点关系的。

      我见过求伯君这个人,并且和他聊过,时间大约是1990年,那时候他们到天津办展示会,展示WPS。我感觉他很能干也很肯干,但是路子走偏了。因为那时候国内几乎所有软件公司做的都是和某个国家机关合作开发某种业务专用软件,而没有多少会独立做通用软件的。其目的就是保证软件的销路和分肥,以及防止盗版问题。我问他他们这样做能否挣到钱,他回答说只要大家支持,很快会好起来的,我对此则不以为然。根据我的观察,在国内做PC机上的通用软件,可能会有用户,但是绝大多数用户用的都是盗版,这是现实,不需要什么洞察力的,可是他没有看出来。

      这个看法决定了我在国内做软件期间,主要是做专有硬件上的技术性软件,而不是业务性应用程序,其目的有三:

      一。技术性软件有助于提高开发者的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而业务性应用程序这方面的效果则比较差一些。

      二。技术性软件有助于提高开发者的技术声誉和技术地位,对开发者以后个人发展比较有利,而业务性应用程序发展的只是对业务的熟悉程度,对于专业人士并不是很好。

      三。专有硬件可以保证销路,不用太多关注盗版问题,只需要简单地加密就可以了。

      当时求伯君对我也有些兴趣,因为我的技术已经出名了,他邀请我加入金山,但是我在观察了金山的前景和我的兴趣以后,婉言谢绝了他的好意。

      我和金山求伯君的关系到此为止,下面言归正传。

      我们单位当时买了一套WPS,但是却装了上百套,几乎每台机器上都有一套,也就是说,基本全是盗版。

      一个插曲,当时几乎所有的汉字软件都加密,包括各种汉字操作系统和WPS,而我则把我需要用到的全给解了密。

      WPS用的是当时流行的WordStar击键布局和风格,它自己的特色是常规编辑,加控制码,辅助以模拟显示。也就是标准的文字编辑器,通过加控制码的办法来设定打印参数,通过模拟显示来模拟出未来的打印效果。但是模拟显示的效果并不准确,只是提供一个基准,经常需要打字员反复地调整版面和打印设置,这是它和Word for Windows之类软件所见即所得特性的主要区别,后者不需要模拟显示,编辑时的版面效果就是打印效果。这个差距使得WPS在和Word for Windows竞争的时候迅速落败。

      在DOS时代,WPS是国内最好的字处理软件,但是在Windows 3.0以及Word for Windows进入中国以后,形势迅速地变化了。当我们拿到了Windows 3.0以及Word for Windows的盗版拷贝以后,给单位的打字员们的机器上各自装了一套,让他们自己决定是哪个更好用一些。很快结果出来了,两边得分是N比零,完全倒向了微软组合。理由很简单,通过鼠标在编辑时直接设定版面,无需模拟显示,无需调整参数,实在是太方便了。

      请大家注意这个实验,它是在没有官方介入的情况下,民间自发组织的评测和选择,用的全是盗版,是在自己的日常工作环境内作的实验,可以说是最贴近实际的。这个实验使得我对那些微软阴谋说很不相信,因为当时微软根本还没有进入中国。

      其实后来即使微软进入中国了,对中国市场的表现也很挠头,因为它的市场占有率实在是高,而它的软件销售额实在是低,它的前后几位中国区老板的先后去职均与此有关,包括林资山、田本和、那个写《逆风飞扬》骗人的前IBM人士、以及那个律师,实际上他们都是因为销售业绩不佳而被劝退的。

      我在九十年代后期在北京工作期间,曾经在出差的时候在机场上碰上了微软的销售小组,因为双方做不同的市场段,没有利益冲突,所以是可以没有敌意地交流的,他们不肯讲中国微软的总销售额,而只是说利润还不够给中国微软的员工发工资,要知道,中国微软的待遇并不高。

      在我们看到了WPS和微软组合的比较结果以后,我们都认定金山如果想翻本的话,下个版本的WPS必须做到微软的所见即所得能力。金山的盘古组件出来以后,我们专门去北京看了一次,结果使得我们大跌眼镜,它居然还是老的WPS风格,这样它的前景就根本不需要任何专业思考了,只有失败一条路。这个错误绝对是金山自己的错误,那个主设计师应该被开掉或者引咎辞职的。

      金山后来做的那些东西,包括那些“霸”们和游戏相关软件,其实也就是金山词霸不错,其它的也就一般了。市场销售和以前一样,市场占有率不错,销售额则令人赧颜。至于那些游戏,我所在的国营单位和公司里的那些玩家是不屑一顾的,顶多是用金山游侠来篡改游戏难度。

      从金山现在的动态可以发现他们确实在改变,的确走向成熟了。以前的他们是独立的软件商,而现在则走向了和政府官员相勾结来分肥这样可悲的境地。我在国内的国营单位还是有些朋友的,他们的确领到了一些Linux机器,他们开箱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换装盗版的中文Windows XP,这就是他们对政府行为的回答。原因很简单,那玩意儿不好使,老爷不会使,下面不愿使,这就是现状。事实上中国Linux的销售业绩很多是虚的,它的确是卖出去了,但是却基本没人用,服务器另说。

      金山的问题在于,他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以错误的方式,做了曾经正确,而现在是错误的事情。对于金山,我看不到它的亮点。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国内的软件企业生存的主要办法就是在特定平台上做特定用户的业务性应用程序,而通用软件则是做多少赔多少,这是国情决定的,不是求伯君辈所能够改变的。

      金山曾经以28元人民币促销过金山词霸,我买了一套,算是支持民族产业,但是我认识的绝大多数人还是只花4元人民币买了一套盗版。它说明了在中国,软件价格根本不可能改变软件的销售数量,除非和盗版一个价格。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关于金山词霸,不太同意老兵的看法。

        虽然这个软件出了N版,但是基本没什么长进,原有的错误几回一点不落的保留了。想必求伯君只是给它换了个界面而已,而核心的字典内容和当年的几乎没什么不同。

        国内通用软件业给我的感觉是香蕉为大,以词典类为例,当年有个很不出名的蓝月亮,曾经有无数词典软件抄用其核心词典。而后的词典类软件基本延续了这一光荣传统。似乎没人愿意下功夫去更改其中的错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