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经济学读书心得 -- 科大胡不归

共:💬1701 🌺4365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好像女子寿命也比中国短

              不过把医院当企业来办确实比较扯淡

              • 家园 不得不承认在养生这方面中国要比恶罗斯优越5倍

                即使是日本也远远不及中国。去中国的公园转一圈看看就明白了,老头老太多自在啊。

                日本那个岁数是长,不过活的真是辛苦生活也单调。老太太腰都是90度的,苦的很。

                • 家园 城市里的真的还可以

                  农村的话,如果当地乡镇有钱的话,比如我们家乡也不错,但是这么多穷乡僻壤,恐怕就真的很困难了。

                  说起我们家乡,我还想起来一件事:我们那里也算靠海边,有家人家捕鱼为生,遇上了台风,一家男人都死了。媳妇带着孩子改嫁了,留下婆婆一个人。老太太也识不了几个字,也没有什么精神寄托,就是想小孩。儿媳改嫁的地方可能是忘记了还是没跟她说清楚,只知道一个大致的地方。

                  老太太也许觉得也没有多少时间了,就一边找一边打听地名。乡下治安好,老太太几天晚上都是找人家打听后人家都让她住下,第二天继续打听。

                  其中一天是住在我们家的,老太太话也说不大清楚,说地名和人名都是含含糊糊的,媳妇和小孩的年龄,家里发生变故的时间也都说不大清楚。

                  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了,我们以后也不可能在碰到上她,也不可能知道她到底有没有找到媳妇和小孩。

            • 家园 苏联时期的差距更大呢

              俄罗斯的社会保障,如果有什么好的地方,都是苏联时期留下的底子。当初人家是第一世界,生活水平不是中国人可以比的。我在经济学读书心得(十)星空和道德里解释过:

              萨哈罗夫对中国的看法是:

              “沙卡洛夫以前也和索尔仁尼琴一样,认为中国是侵略者和扩张主义者,在《回忆录》里提出,他已不作如是想,因为中国只有一种原始型的经济,内顾不暇,几十年内无此能力。”

              1962年,在奶油面包、牛奶香肠的引诱下,新疆6万多人叛逃苏联,成为中苏边境由局部紧张转入全线激烈冲突的导火索(《冰点下的对峙》)。1990年我读了唱衰共产主义的经典著作,布热津斯基的《大失败》。他举了许多数字来证明苏东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如欧美,包括单位家庭拥有的汽车数、电话数。我发现这些问题对中国提都没法提,中国人压根还没有私人买车的想法呢!当时电话也是奢侈品,装电话的家庭是极少数。苏联有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识字率和大学入学率都非常高,这些是令全世界敬佩的,中国现在都达不到。叶利钦时期俄国人的生活水平大大下降,贫富差距扩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大量人才流失到世界各国,中国也请来不少。经过普京的调整,贫富差距缩小了,虽然还是很大。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人象发现新大陆一样告诉我们俄国人生活水平比我们高、生活水平上升得比GDP快,然后说这证明中国发展得不好。这些人完全没有历史概念,其实我们跟俄罗斯生活水平的差距已经大大缩小了,这正是中国发展成功的证据。至于中国的民众没有充分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这确实是个重要的问题,但绝不应该和俄罗斯这个极其非典型的例子比。如果中国走俄罗斯的老路,先成为黑社会的天下,过些年又恢复秩序,那时肯定也是老百姓收入增长比经济增长快,--可你得看跟什么样的基础比啊!

              这一次,是不是轮到我们说“俄罗斯只有一种原始型的经济,内顾不暇,几十年内不能对中国构成威胁”了呢?

              最可笑的是现在真有不少人把俄罗斯当普通发展中国家了。例如经常见到一篇文章《中国经济为什么被俄罗斯迅速超越?》,拿放大镜找到俄国一些比中国好的地方就大呼小叫起来。姑且不论这些数据是否正确,孰不知二十年前人家根本就不屑于拿正眼看我们咧!这就好像夸一个破落地主居然有些地方比他家以前的佃农强,地主如果还有点自尊心,非得气死不可。每当看到这个标题我都很高兴。如果哪天有人义正词严地问我们为什么被日本超越、被美国超越,我就更高兴了。

              我真为老萨捏了一把汗:幸亏他死得及时,否则让他看到战友叶利钦的胡作非为和“原始型经济”头衔的张冠李戴,恐怕死也没法瞑目。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