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中国核武(1964--1996)(一:来自中国的访客) -- witten1

共:💬273 🌺368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逐篇送花感谢翻译!!

      同时非常担心地震对绵阳各个研究所、设施以及科研人员的影响。。。希望他们一切能安好!!

    • 家园 真的很棒 谢谢你的翻译 逐篇花
    • 家园 中国核武(1964--1996)(七:一些背景)

      中国核武(1964--1996)(七:一些背景)

        西北核所的人员全是解放军成员——负责对核爆测试数据的纪录而后进行炸弹碎片的辐射化学分析以评估装置的表现。任何一个有核国家应当考虑核爆测试为巨大的物理实验。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核武器设计者们对此深有心得;而现在新增的一些所谓有核国不会这样做。许多国家只是将他们的早期的核测试做为一种政治上的声明或者简单的验证性测试。在中国,则不同,即便只是在第一次的核爆测试中,极端精密的仪器也会被用在其中进行相关测量。

        [PS:前两年闹的沸沸扬扬的朝鲜所谓“核爆”,按照我国内导师的分析其实根本就没有成功,他给我讲了他之所以给出这样的判断的理由,一个是他在电视上看到了朝鲜相关的实验室的一个镜头,尽管很短,可是导师由于二三十年的工作经验积累,马上看出那是一个制造原子弹的核心器件,由那个器件的大小,导师马上判断出,朝鲜即便要做核试验也只是10K吨TNT当量以下的实验,而这样的试验其实是属于原子弹小型化的试验,而朝鲜显然还不可能有这样的技术(在后面我们还会讲到中国核武器的小型化),所以当看到那个玩意儿的时候,导师对这次朝鲜核爆究竟如何也就知道大半;这是其一,另外,由爆炸时的声响,导师判断,那是一次失败的爆炸,而之所以失败,导师认为可能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因素是,钚与铀的成分配比不对(我问是多少,导师说是国家机密不能说,我就没再问了);另一个就是,原子弹点燃引爆也是要将其内的原料压到超过临界密度(这也很容易估算,无非就是一个量子势垒啦,呵呵),而这就要求将填充材料的两个半球非常精密的在两头爆炸,让这两个半球以很高的速度碰到一起,同时中心部分要完全对准,才能完成试验。所以通过那个声音,我导师立即判断朝鲜的试爆压根就没有成功,而进而再给出结论是,朝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再进行这样的试验,因为这一次就已经把他们储备多年的材料已然用完了。]

        中国通过好几种方式来收集核爆数据。高效的诊断技术包含了管道或通道允许实时的数据采集并能及时的在将整个实验炸飞之前将收集到信号转成电子信号。一百根的同轴多导光缆将爆炸过程的确认信息送到不远的位于火球或冲击波之外的跟踪车处。光学及电磁设备静静的等在更远的地方可以对内部装置的表现给出迅速的评估。

        包括了对爆炸之后的炸弹碎片的收集的辐射化学是整个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核装置的设计者们通常会在他们的实验中的一个关键位置放着追踪元素用以探知温度、中子流、燃烧效率以及其他的在爆炸过程出现的有必要采集的信息——而这整件事其实就是在一微秒内完成的。中国的核爆测试将这几种技术使用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中国核爆测试工程最初的五年里,所有这类的测试是在大气层中完成的:六个是用空投或导弹递送,而有两个(包括了第一颗原子弹),是在一个100米高的铁架顶上完成的。(PS:据导师所言这个铁架在爆炸完成后没有什么事,而周边的许多测试的东西都被摧毁了,大家猜猜是为什么)。尽管中国从未签订1963年有限核爆条约,但是她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尽最大的努力将辐射尘减少到最少的程度(PS:这里有点君子慎独的意味,即便没有条约的制约,这些共和国的英雄们仍然争取做到最好)。一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开始研究核武器的效果为止,之前中国所进行的所有地表试爆从未引起过巨大的放射性尘埃云。(PS:这是一个来自对中国一直有敌意的国家里的一个核心人员对中国的致敬。)

        

        有很多的原因要求停止大气及地表核爆测试。作为第三世界这个阵营的领军人物需要通过排除这类测试以赢得“魅力”且由于核武器不扩散条约也正要被正式批准,保护环境及核扩散控制是最常出现的理由用以反对大气核爆。然而这些禁令却带来了另外的好处:他们给有能力进行核爆的国家增加了安全性。在半个地球以外的一个外国观察者可以通过对放射性尘埃的收集对被测试的核爆的技术水平有很好的认识(这个观察者和那个进行核爆的国家可能互为敌对);另一方面,没有了在大气中的核爆测试,正在与你竞争且好奇的邻国就不再能收集相关的线索了。通过让其他的国家更加困难的理解这些装置,将使得那些有核国家更容易扩大势力。

        在1969年,在经过了两年的预研之后,中国开始了第一次进行了在一个挖开的地道里的核爆。那次就相当于只是一次岩石动力学的实验,只是用的是核弹罢了。在获得了相关的数据之后,西北核所然后进行了一次对地下核爆测试现象的艰苦而彻底的检查及检验,六年的时光倏忽而过,在他们对岩石力学、采样技术、环境危险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中国进行了第二次的地下核爆测试。

        下一篇:那些核爆测试

      通宝推:二十年后,
      • 家园 从图片中看到那铁塔也已扭曲的不成样子了
      • 家园 因为地表效应使冲击波无法做用在铁塔上。
      • 家园 了不起的人物

        向这些人致敬

      • 家园 我见过铁塔残骸的照片。

          剩下的部分象面条一样瘫在地上。

          另外,看过的资料中都没提到过钚与铀的成分配在一起做核弹,象美国的头三颗钚与铀是分开用的。

        • 家园 那可能是多次爆炸后的了

          第一次爆炸后,那个铁架是有所破坏但基本外观还在。至于钚的作用可以自己搜一些资料看看。

          • 家园 不可能多次试爆用同一座铁塔。

              时间相近的几次爆炸也不可能在同一地点。

            至于钚的作用,据我所知,钚239与铀235、233一样,起链式裂变反应作用,作用是一样的,并不需要两种材料以一定比例配合。

              一般来说,使核弹(裂变弹)爆炸比较容易,但要充分利用核材料比较困难。

              枪式比较容易,但当量做不大。内爆式核材料的形状、密度、纯度,外包的炸药形状、起爆方式稍有不当就达不到设计的当量。比如说提爆雷管(有许多个)稍有不同步当量就全大大减小甚至只形成脏弹。

              对于钚还有个问题,核反应堆里的铀238会吸收一个中子变成钚239,这是做钚弹的材料。但是,钚239经过较长时间的照射还会吸收一个中子变成钚240。这钚240虽然也会参于链式裂应,但反应太快,会在钚239还只有少量反应时就把核装料炸开,造成爆炸当量大大缩水。

              普通的民用核反应堆中因为换料间隔时间长,产年的钚中有相当多的钚240,没法做实用的钚弹。而钚239与钚240只相差一个中子,极难分离,所以普通的民用核反应堆生产的钚不能用于核弹,用于核弹的钚要用专门的反应堆生产,核装料照射不长的时间,还来不及产生较多的钚240前就取出提取钚。

              普通的民用核反应堆生产的钚如果用于武器只能做脏弹,就是主要目的是放射性污染,钚240的毒性非常强。

            • 家园 ^_^

              钚弹我们可是过了有一阵时间才试验成功的。钚弹需要成功的爆炸,需要里面的成分配比必需达到一个严格的比例,那个比例(到几位小数点才算是达到误差允许的限呢??)——国家机密——我们当然不可能知道。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