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建国后许广平捐献统计·鲁迅的遗产何在? -- 陈郢客

共:💬47 🌺23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焉能不花。

      我应该用这四个字注册一个马甲来的,专门用来回复陈妹妹的帖子。

      可惜老铁不允许用马甲(老铁真的不允许用马甲的嘛?)

    • 家园 陈MM果然是文人啊.

      像这种事情,俺们工科生是不会关注的.

      • 家园 如果是专利就会关注了 一样的 知识产权 人人惦记 哈哈
      • 家园 1.《往事并不如烟》中,有一位非常了不起:张伯驹。

        张伯驹

        1956年把自己珍藏几十年的的八件真迹墨宝捐献给国家:晋陆机《平复帖》、唐杜牧《张好好诗》、宋范仲淹《道服赞》卷、宋蔡襄《自书诗》卷、宋黄庭坚《诸上座》卷、宋吴琚《诗帖》卷、元赵孟颍《草书千字文》以及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这全是他用家产陆续换来的。“他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人称为‘民国四公子’。家中的收藏,多为罕见之物,那是他用大洋、金条、首饰乃至房产换来的。”

        往事并不如烟:张伯驹篇固然有私话,然而张的可敬清晰可见。

        张伯驹在自己的书画录里写下一句话:“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

        千金散尽为国藏国宝 忆收藏鉴赏大家张伯驹

        “不知情者,谓我搜罗唐宋精品,不惜一掷千金,魄力过人。其实……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卖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

        张伯驹:但使国宝永存吾土

        “这几样东西父亲随便留给我们一件,就够我们几代人吃不完的,那可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啊!”张伯驹与潘素惟一的女儿、73岁的张传彩老人笑咪咪地说。父亲在后海留下的惟一一所老宅因年久而修缮,她与老伴楼宇栋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大早便冒雨搭公共汽车来约定地点接受采访。从外套后面不小心露出来挂着月票的红绳,让人很难想象眼前这位衣着朴素的七旬老人,曾经是鼎盛时期在北京拥有数处院落、那个显赫而富有的张家大小姐。

         “很多人不理解父亲,把好大一座房子卖了,换了一个帖子,再把这个帖子捐出去,到底为的是什么?但我能理解他,我真的能理解他。”张传彩老人很平静地说:“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个爱国家的人,他认为这些文物首先是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只要国家能留住他们,他付出多大代价也在所不惜。 ”1956年7月,时任文化部部长沈雁冰为捐献8件国宝的张伯驹颁发了一个褒奖令,这张薄薄的纸片,被张家仔仔细细地保存着,它也见证了一个深爱中华文化的人为保存本民族文化遗产所做的伟大贡献。

        2.今年汶川地震,天涯有个帖子,有个id我将永生难忘。把几乎全部积蓄都捐出去了~~有点挣扎~~id是“西藏永属中国”。

        祝好人平安,吾等做事当见贤思齐。即使做不到他们这样,做事时想想这些人,亦会好些。

        • 家园 花赞

          吾等做事当见贤思齐。即使做不到他们这样,做事时想想这些人,亦会好些。

        • 家园 赵孟fu怎么成了赵孟颍了?

          还有,实际上捐赠国宝排名第一的是吴景洲先生,他是剧作家吴祖光,音乐家吴祖强的父亲。特级和一级国宝就有115件!他花了多少钱够得,从没说过,拼了命从鬼子和国民党统治下保护下来,一文不取全部捐给了新中国。

          吴祖光也捐了全部稿酬,而且让妻子新凤霞捐出了全部演出的行头和首饰。这个行动让丈母娘极其不理解,认为他是疯子,老丈人却说,你不懂,人家姑爷是真爱国。

          就反右而言,国家确实对不住象吴祖光这样的真心爱国者。吴景洲先生心里有多难受,不问可知。

        • 家园 张伯驹死得太可惜了

          说句不好听的,让人心寒,授人以柄

           5 张晚年得病,因为级别不够,进不了高干病房,和八个比他还严重的病人在一起,最终不治,虽然他捐的书画可以买十个医院不止。

          潘素又告诉我们:“伯驹死后,有人跑到北大医院,站在大门口叫骂:‘你们医院知道张伯驹是谁吗?他是国宝!你们说他不够级别住高干病房?呸,我告诉你们——他一个人捐献给国家的东西,足够买下你们这座医院!把那些住高干病房的人,都扒拉一遍,看看哪个的贡献,能赶上张伯驹?’”

          希望俺这么说不会被陈mm以为是砸场子的

          • 家园 这个"有人"真是个人物,啥事都会出来打抱不平

            潘素又告诉我们:“伯驹死后,有人跑到北大医院,站在大门口叫骂

          • 家园 这已经是80年代的事了。那时是1982年。

            兄台客气,无需担心。

            拨乱反正了,其实有些细节处理得还不够好。

            再说,张确实是一个不一般的人物。民国他开银行,别人都是利用杠杆(100万资本会发出500万或者更多);他500万资本只发500万——当年很多人就笑他傻。

            他可不是建国后才傻的。他傻了一辈子,也纯了一辈子。

            所以说:咱们都是小人物。咱们害怕这等风险,也没这个纯度、狠心,——但是知道:世界上的确有这样的人物的,遇见了多尊重少猜疑就是了。

            这样的人物得爱护,得敬重。

            中国一向不完美,不过在进步。每个人付出稍微多些,进步的速度就会快些。

            ps:要是这时代,张家或有心为张抱不平的人发几个帖子,——恐怕就会“和谐”解决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