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宁波某乡下头的风俗系列(大坑,连载) -- 大懒虫1号

共:💬98 🌺18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嗨,所谓“子孙桶”的神秘你不会现在还猜不出来吧

        早年间,有的是在马桶外,有的是在马桶里,画点儿春宫,给小夫妻做启蒙教材用的...

        传到后来大家就不好意思往上画了,但是偷偷在里头塞张“压箱底”的绣画之类也不是不可以...

      • 家园 好像长江以南的都吃得很甜

        我家是靠温州的。 我母亲吃鸡汤喜欢用糖加桂元红枣核桃煮。 我外婆家以前老吃鸭子, 整个鸭子放有盖子的瓦罐里, 用面团封口, 用煤炉子隔水炖一夜, 听起来很好吃, 可惜也是只放糖不放盐的。 青团更是把整块红糖一样的东西包进去。 我一直不知道他们怎么吃得下去。

      • 家园 温暧的家庭迎接小生命.
      • 家园 【当年宁波大华织布厂】分了几个北方女大学毕业生

        坐月子学当地人吃面条加糖, 把前去伺候月子的北方婆婆看的目瞪口呆

        你吃过将甜蜜的面条么?就是面条里啥也不放,就放了黄糖(或白糖)?

      • 家园 哈哈...

        老底子传下来的办法还是蛮多的。将家里的缸啊罐啊以及各种桶的盖子揭开来,还有家具,那些橱啊柜啊箱啊甚至各个抽屉统统打开,也就是说,把家里各种“门”都打开,这样是暗示产妇的“产门”开大从而顺利生下小毛头。

        面条里啥也不放,就放了黄糖,那叫"糖面"...就是给生孩子的媳妇吃的.

        • 家园 非也非也

          不是“就是给生孩子的媳妇吃的”,当然,一定要“给生孩子的媳妇吃”,但也是要给别的贵客娇客吃。比如女婿。

          面条,是那些挂面,一碰就断的那种,糖,不叫黄糖,叫青糖。

          我们叫“糖下(音河)面”,那是非常客气的点心。我曾听人说起某个姑娘的妈妈待女婿之好,证据就是每次女婿来,都给他吃糖下面。咸面,那不算客气。

          如果加上两个蛋,那就是客气到极点了。

          那个时候能拿出来的最好的点心,就是这个。

          最好的东西,自然要给生孩子的媳妇吃。

          为什么加糖?

          因为没有糖吃啊。那几张糖票,可不是轻易敢用掉的。

          我记得我姐姐在金华读书,过年时要运一大麻袋青糖回来,我妈妈一斤一斤包好,送给村里的人。

          有一阵子来了古巴糖,大家嘴里可有了甜的东西了。

          非也非也其实是标题党,我老家离宁波隔着两三百里路,情况不会都一样,所以只是瞎抬杠。

          • 家园 怪不得每次去LD家里

            丈母娘总是煮桂圆汤,还加鸡蛋~

            看来对俺还是很满意的么

      • 家园 弱弱举手……我也是……

        我妈到现在都会说:“真是笨啊,只会吓吓人!”医生吓唬俺妈说俺可能是个怪胎,不是人,是某种动物。

        阿虫~~流泪握手~~我也是啊,我也是啊!

        我还是在上海出生的呢,俺娘亲大人说,先来一个小医生,纠结了半天,告诉她我可能是无脑儿或者是怪物!俺娘当时就晕菜了,让外婆叫了个老医生来,才知道只不过俺胎位不正。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呱唧呱唧~~ 谢懒虫赐宝

      早年混迹的地方,猫儿狗儿特别多,所以俺取个名儿“布袋买猫”。没料打旱地移到到河里,猫狗不多虫虫多,还都是肥美多彩的懒虫,难道俺再改一名儿?

      • 家园 猫族也不少啊

        猫元帅

        懒猫猫(这个算哪家的?)

        在磨刀的胖猫

        大龙猫

        对猫来说,最厉害的有个叫遛猫的老鼠

        • 家园 笑死了。。

          对猫来说,最厉害的有个叫遛猫的老鼠

          “懒猫”是骑墙派

      • 家园 呵呵多谢捧场~~欢迎下河捉猫~~

        顺带广告插播——

        河里有一大族叫懒族

        有一刚成立的正在发展壮大的门派叫月色派

        有。。。。。。。等你自己去发现吧~~

    • 家园 【原创】(二)人之初——生(上)

      嗯,这些年见过很多的孩子来到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上,受现代社会人们移动性强悍、多为远走他乡的身份所限制,受西式、现代化、科学的生育观念所教导,孩子们基本上都“科学地”“现代化地”几乎跟工业产品一样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极为一致地方式完成来临过程。若非特地回忆,我真是很可能会忘却儿时对那些“生”的记忆了。

      我当然记不得自己出生、妹妹出生的情景了,废话,能记得就不是一般人了。但是现在我却能把一些关于生的记忆片段联系起来。这些片段来自于儿时的一些零碎记忆。由于地方的家族观念比较严重,亲戚朋友之间礼尚往来似乎一直没有中断过,尤其是爷爷奶奶在的时候。因此,关于生孩子的礼仪和规矩,在那些往来中自然地印到了我的记忆中,主要原因是那些往来中跟吃食有解脱不了的关系。

      其实女人怀孕的事情,好像开始都是很保密的,都是悄悄的,尤其是不会对小孩子说的。这我还记得我小姑怀孕5个月的时候某次因事来我家,无意中被我获悉的,但是小姑身材高大,一直到快生产的时候,肚子也不显大,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这点我妹妹遗传了,据说8个月的时候才能看出一点来)。所以,小时候,我们小孩子基本是不知道谁要生孩子了,也不关心。我们知道和关心的是,厨房里的动向。

      这就是跟生羹有关的习俗。

      一般呢,某家新妇(儿媳妇)生孩子了,其四邻八舍近亲远亲的,都要送“生羹”(有的地方叫“生姆羹”),那是什么东东呢?我估计这真是很宁波特色的风俗了,这生羹呢,其实就是一些做好了的平时招待贵客才会有的“大下饭”啊点心啊什么的(“大下饭”是大餐,贵重菜的意思,包括鱼肉蛋,印象中肉类多点,因为俺小时候不喜欢吃司空见惯的鱼类),数量不限的,一般以双数为吉利,一般都用好看的盘啊碗啊碟啊什么的盛好了放在专门的食品箱(这个名字是我瞎起的,应该有专门称呼的,藏篮?是专门的装饭菜道具,竹篾还是藤做的,很精致,暗红色漆,分几层的,箱子有大小,视大小可以提,或挑)。

      所以,小时候看到奶奶把那设备拿出来了,就知道又要去谁家送生羹了。俺们小孩子就守护在厨房灶台附近,看看有没有机会和运气降临。这些机会和运气一般是姑姑或叔叔溜达进来偷吃的时候,顺带给我们(通常是3个人,我,妹妹,大姑表妹)一些,见者有份嘛~~有时候奶奶也会趁别人不注意塞一点到我嘴里,示意我别声张什么的呵呵偏心眼儿~~

      关于送生羹,我咨询了一下,如果是女儿生孩子了,那么,娘家姆妈(旧式宁波人喊妈妈为“姆妈”或“阿姆”)要送的餐可多了。首先是知道怀孕后会送些营养品过去,这都不算,主要是在生产之前就要送一担到女儿的婆家,叫“催生担”,晕,还催呢~ 其次,当然是生下来后就要送的“生羹”了。接着,是满月的时候,送“满月担”。如果娘家姆妈已经过世了,那么,应该是舅舅舅妈,或姨妈什么的娘家近亲负责这个。没收到那些担子,女儿在婆家是会被瞧不起的,说话会显得分量不足。唉!

      应该每次送的菜内容不同的,可惜年代久远,我实在是想不起来了,一般孕妇产妇常吃的那些,应该有一些传统规定的必须有的项目,具体有待考证。但是对娘家人给临产的女儿送的“催生担”里,有一点点印象,之所以有一点点,是因为大人一般不会让我们小孩子看那些东西的。不过,这些东西陆续会在后来出现在我们后来看到的小毛头(宁波人叫婴儿为小毛头)身上的,比如有那种跟松花粉一样金黄色的小棉袄、小夹衣、小单衣,另外还有小小的棉风衣(方言音为“一口钟”,类似戏文里常见的披风)、小棉被、小肚兜、小围兜、小鞋子、小袜子、尿布等等等,全部是手工的,虽然这些物品奶奶或者其他亲戚也会准备,但是多数主要出自外婆之手,是外婆一针针给缝制出来的。

      我们的外婆们在我们还没出生之前就为我们细细地准备了所有,所以,宁波人一说外婆家,那是立即涌现出一种无法替代的情感的。有的小朋友因为外婆在自己还没降生就去世了,所以在其他小朋友谈论外婆如何如何的时候,是很泄气+无比羡慕的。亲外婆对亲外孙外孙女,极少有态度不好的。这种外婆亲手制作我们降生伊始的所有包裹衣物的风俗,一直到现在,还延续着,我们这代还都是遵循传统的手工制品,而现如今的新生代,则顺应时代的潮流有所改变了,东西大多数是买来的,少数还是亲手制作的,比如毛线钩织的小衣服小裤子小袜子等,棉布类的衣物有些是自己用缝纫机缝制的,有些则是购买现成的,我妈妈这代人的手工水平从传统的到现代的都是很好的,我外婆的女红是极好的,缝制的针脚比缝纫机踩出来的还要好。我奶奶外婆这代人做厚的衣服要请专业裁缝,而做单衣什么的,都是自己亲手用针线缝制的,外婆奶奶都没穿过现代式样的衣服,衣服都是旧式对襟衫,纽扣也是布料自制的那种,小时候我经常看着奶奶做衣服,因为我得帮她穿针眼,我穿针眼的速度堪称一流,经常是一眨眼就穿好了,变魔术一样,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读大学,从我中学开始成为我家第一个近视眼后,奶奶以为近视眼=看不清东西,所以每次总是一模一样地表示奇怪:阿虫,你不是近视眼吗,怎么穿针眼这么利落?。。。。。。。

      嗯,关于催生衣物,好像还有一个很经典的独特的传统,来占卜生男生女,方式很简单,把催生衣物捆成一包,从窗口扔到床上,根据包袱朝向占卜是男是女,朝里朝下为男、朝外朝上为女。嗯,由于宁波人重男轻女,男孩子没被称呼成朝里货,而我们女孩子被会在一些场合被称为“朝外货”,含贬义。嗯,写到这里再一次想起俺爷爷生前总对着我一声长叹:唉,好花出墙外,好笋出笆外,唉,娘子再好也是人家的,做不了种!(宁波人称自家小女孩为娘子或囡,称自家小男孩为歪,音同字应该不是这个,别人家的称呼又不同。此外,女青年为小娘,男青年为小官人,青年男女通称后生家。)

      关于这生羹里的菜,近年来好像简化省略了,除衣物包裹什么的还保持着一些传统外,菜基本免了。当然,孩子出生后,外婆的见面礼依然是要准备的,那就是必不可少的红包。这里说一下,宁波人送红包的分量比全国其他地方要足多了,其原因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我认为主要还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经济发达的原因,更深刻的原因还是因为传统的那些项目被省略了,但是人的心里还是没省略的,在内心把那些支出折合成人民币后的一个估算吧。反正我送红包的时候,就是这个心理。

      唉,我后悔选生来开写了,因为费劲写到这里,才发觉关于生,这才开了一个小小的头,这才主要写了外婆家的表现,爷爷家的表现还没写呢,后面还有很多很多节目啊,写这些时我还没跟俺娘那里打探过呢,仅仅上中下三部估计搞不定啊。。。。怎么办啊。。。。。土鳖抗铁牛吧。。。。。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