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与儒家道学之渊源 -- 京城马国兴

共:💬1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与儒家道学之渊源

    我在研究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理论体系中,及对《古拳论》的阐释解述过程中,发现从《九要论》起,到《太极拳经》《太极拳论》及太极拳门的“形、意、体、用”的宗旨,和孙禄堂先生集“太极、形意、八卦”三家拳法精髓、真谛,无不与“儒家学说”的宗旨相吻合。

     在中国古代,孔孟儒学、老庄道学,皆是“儒道”不分。儒道等各家学派的分家。最早见于班固的《汉文志》中。故古代文化中,以统摄天人之际,为天地万物总体的功能,名之曰“道”。而道的本能,自然具备有一阴一阳,正反相成相制的作用。而传统拳术亦是“一阴一阳为拳,拳打一阴一阳”,这就是为什么称为“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因为“拳术之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武学拳门“具体结晶。因其“食母”,这也就说明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发生、成长、壮大、成熟的学术理论体系,自然来源于传统文化体系之中。而拳学的一些主导思想就来源于儒家学说,即“圣门道学”中,为了证明这一论断之正确,下面举例论述以正之。

     《九要论》的作者,有人推断是出于儒家弟子之大手笔,我亦赞同此判断之定论,其在“一要”之中有:“观圣门一贯之学,必俟多闻强识、格物致知,才能有功,是知事无难易,功惟自进,不可躐等,不可急就。”此论取意乃用自《大学》中的格物致知之语,来说明拳术攻防之道的“形、意、体、用”的道理,而“观圣门一贯之学”一句,就说明观看“圣门”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易经》等课程,就能明白《大学》中所阐明的“修身”的“知、止、定、静、安、虑、得”的格物致知之“七妙法门”,就能得到《中庸》所论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内气、外形的中和之道”的攻防功夫,进一步“明德”而能达到“虚灵不昧”的“太极艺境”之功夫。

    而此《九要论》为河南心意六合拳门的看家拳谱,而形意门乃出自“心意六合拳”,得此〈九要论〉而又有所发展。陈氏太极拳门亦有,但加上了《刚柔第十》而成为《十要论》,芗翁论拳,亦多用《九要论》之说,竹林拳学亦有此《九要论》,而又有说少林门亦有此《九要论》,即可知其影响之大,影响之深远,故使后来的“太极拳门,形意拳门”等,皆以圣门道学的一贯之学来论述拳术攻防之道的理法,皆《九要论》之功也。

     《太极拳经》中的“健顺参半,引进精详”一句,更明确的说明,论拳之理法,是以儒家诸经书之首的《易经》学说来论述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形、意、体、用”。

    继之王宗岳又以《太极拳论》的名义,公诸于世,将儒门道学的一贯之学理用于拳论之中,将《中庸》的“挈矩”之道化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的拳法而论出,即忠于“圣门一贯之学”的表证。

    形意拳门,本从“乾易、坤简”的宗旨,将“心意六合拳”的“心意”,易化为“意”;将“六合一体之形”的“六合”简化为“形”,故而称为“形意”拳,其实是取《易经》的天地之意,以配人身之“内劲为阳,外形为阴”的“一阴一阳是为拳;拳打一阴一阳”宗旨立意,故而发展为“内劲、外形”匹配而用的“明劲、暗劲、化劲”功夫三个层次的境界而说,并取《周易参同契》中的“练精化气、练气生神、炼神还虚”的三个内功修为过程以相匹配,成为独树一帜的拳门真学,占武林一席位。

      而孙禄堂先生所论的“化劲”之全体透空的“虚灵不昧”说,乃直取朱子的“虚灵不昧”以论拳,此乃贯彻《九要论》的“观圣门一贯之学”的证明,又是拳经的“虚灵妙境”说。

    而宋谱的《用功五德》“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直接假借《中庸》篇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语句,来阐释拳术的功夫之理法,又,其《四性归原歌》的“世人不知已之性,何能得之人之性,物性亦如人之性,至如天地亦此性”。其意乃取《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的性理说,而此话语的出处,在《中庸》第二十二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矣!”知此,又是最好之证明。

      虽同是太极拳门,武氏有《太极拳论》,孙氏乃承继武氏,吴氏承传于杨氏,杨露禅之师门,乃河南陈家沟,但为什么《清代杨氏传抄老谱》之中,找不出“陈氏太极拳”的理论体系中的《十要论》《用武要言》及《太极拳经》和《乡语俚言》之论述的痕迹呢?而以独特的论述,独立于武林之中。这一点乃是师从杨门太极拳之人自以为豪的原因之一吧!

      原来,杨氏着谱之人,文从儒家,故论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直接抓住“圣门道学”的灵魂,即传统文化中的“心物一元”之理法的宗旨,以子思《中庸》之道来论拳,故能自成一理论体系而独占鳌头。

      看其谱,抓住“太极”之“一”而论“两仪”之事,而系统论述拳术的“形、意、体、用”,就有:“太极体用解;太极文武解;太极懂劲解;太极阴阳颠倒解;人身太极解;太极分文武三成解;太极下乘武事解;太极正功解;太极轻重浮沉解;太极四隅解;太极平准腰顶解;太极四时五气图解;太极血气根本解;太极力气解;太极尺寸分毫解;太极膜脉筋穴解;太极字字解;太极空结挫揉论;太极指掌锤手解;太极节拿抓闭尺寸分毫解;太极补泻气力解;大小太极解”等二十二个解说之多。如果将“太极”换成“拳术”二字,适用性就更广泛了,吸引力会更强。而古人论拳,有其立意之处,如以行家看,“太极”更含蓄的多,如以“拳术”说,怎会有“太极”之境界呢?而“太极”,乃子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杨谱的著作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自身者太极也;内劲、外形乃两仪也”。如何“一以贯之?”又以《中庸》篇的“诚”字之意,作为论拳的核心:“诚者,天道;诚之者,人道也。”而成“杨氏拳谱”的独特之所在,故其以此而阐发的拳术中的形、意、体、用,就别具一格,故能独领风骚而历时不衰。

    如“太极体用解”一文中说:

    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身为心之用,劲力为身之用。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精气神有一定之主宰者,意诚也。诚者,天道;诚之者,人道。俱不外意念须臾之间。

    如果追朔至上古文化和“心物一元”说,就有早于孔子而生的管仲,对于心性之学,也已有湛深的造诣。管子的中心学术思想是在他所著书中的《心术上下篇》《白心》这三篇最为重要,现为使大家了解“身心”的学说,就其《心术上下篇》摘一句以明之: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溢、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

    此论与杨谱之论如出一辙,但此两论相距二千多年。杨谱所论“心物一元”的“太极之理气“说,是“一理二气”的程朱之“理气”说,而其“诚”者之论,皆取自《中庸》篇中的论述。《中庸》二十章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朱子之注曰:“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能也。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圣人之德,浑然天理,真实无妄,不得思勉,从容中道,则亦天之道也。未至于圣,则不能无人欲之私,而其为德不能为实,故未能不思而得,则必择善,然后可以明善。未能不勉而中,则必固执,然后可以诚身,此则所谓人之道也。不思而得,生知也。不勉而中,安行也。择善,学知以下之事,固执以下之事。”即学必有成之练法,“人十次则我百次,人百次我千次”之固执也,怎会不达圣人之境界呢。

      而王芗斋所谓自创的“意拳(大成拳)”之论拳,亦未脱离儒家圣门道学,其有“枢得环中,应变无穷”和“拳拳服膺”的说法,而“枢得环中,应变无穷”语出庄子《南华经》中,而孔子早于庄子在《论语.为政第二》中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就以北极星为天枢而论“静则为安身之道”。持枢以用事则百无不应之说,故此“静修之桩功;持枢之用法”亦出于“圣门道学”中,因芗翁有“拳道中枢论”(又名大成拳论),故以解之,以明传统拳学之根源,则能知本求源矣。

      其“拳拳服膺”说,乃出自《中庸第八章》:“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直评其文之意,孔子说:颜渊的为人处世,能选择中庸的中和之道,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得一之善,拳持而着入心胸之间,善守此道,如此行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明也,故无失矣!

      由以上论及,可知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一些主导思想来源于“儒家的圣门道学”的说法可信也。因篇幅有限,故不在举证。若一一举证,在各门拳谱的拳论中,俯首即拾,数不胜数,如有兴趣者,自已验证,准有意想不到之收获。我此文论说之意,是为“齐不齐而齐”的说法,即习拳者能达到对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共识而写,公而明之,无私之谓欤!亦是一已之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