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那年庐山 (三十九) 江上数峰青 -- 史文恭

共:💬105 🌺340 🌵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是先让别人信还是先确定这个数字可不可信?

            讲实话,我自己知道自己是个死硬派

            为什么?

            就是我现在周围的事情,我听啦都要反复的推敲

            呵呵

            也是发现人的描述是有问题的

            (这个好像是有个侦探的案例:讲的是一个教室,响啦一枪,然后几个人追来追去,再让这些学生描述,这些个学生好像都是专业人士的说,结果是描述对的不算太多)

            注:个人觉的死多少人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可以采用的可信的方式该是有的

            比如在人口调查的时候附带一个数字调查:就是被调查人的亲戚死在这个时间段的具体的人的确定,不太会影响调查的成本的

      • 家园 好一个德风德草

        比较赞成鲨老爷楼下的评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这就结束啦

      不过瘾啊,教头接着写邓小平吧。

    • 家园 这个系列貌似是从说邓小平开始,然后独立成系列的

      现在是不是可以回头继续说说邓小平~~~

      哈哈,要说这可是超级歪楼啊~~~

    • 家园 曲终人不见啊。。。。。。
    • 家园 【坦率地说】你的帖子没有超越过去对庐山会议的分析

      也没有太多(甚至任何)新意。近40篇帖说来说去不过是:

      老彭被小舟架上了去

      闻天瞎参合

      秀才不成事

      老毛不得已

      史料依旧、观点不新、分析就更谈不上透彻了。吞吞吐吐、含含混混、欲说不说、不说还说,总之二个字 难受

      当然也可能你有不便之处,但是这是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很深入地探讨过的历史事件,看不出有何不能讲的更透彻和深入的障碍。

      限制一个人的只能是他自己。

      不过,为了你的辛勤劳动,仍然送花一朵。

      或许开始期待过头了

      或许公鲨对史文恭过于苛刻了,毕竟在你现在的年龄公鲨本人对这类历史事件根本一窍不通。但时代在进步,对如今的青年要求也更高了。

      疏者宽、亲者严 人已老都这样。

      • 家园 俺觉得史MM论述的是这样一个问题

        即领导人的威信问题

        或者某个强势人物的威信问题

        这个问题似乎是一直存在一中华历史和政治之中的

        在古代的那些开国帝王之所以要诛杀功臣,就是因为威信太著,但是好歹皇帝还有着天命这个帽子压着,但是到了二代,因为功臣“天下咸服其智,畏其威”这个帽子就压不住了

        所以很多篡位的也都是在很多方面证明皇帝在某些方面犯了大错误,德行不行,谋东宫废立的时候也是这样。

        所以这样的时候,就不论具体事件的对错了,所有原来的目的都变成了手段,争取的战果变成了各自手里的大刀。

        这是政治

      • 家园 愿闻鲨兄高见

        鲨兄,史教头前后几个月,发了40篇,毛估估也有几十万字,够一本书了吧。

        我对庐山会议没有什么研究,看了教头的连载,现在还真就是你总结的那几个印象,窃以为还是合理的。如果兄以为史教头的结论不对,不妨说说你自己的看法?一两篇足矣。

    • 家园 一场貌似偶然性的灾难啊,花
    • 家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

      善鼓云和瑟, 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 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 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 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传说老东由此为蓝苹取名江青。所以读了标题,我原以为教头要从庐山会议扯上蓝苹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