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太极拳系列八 -- 京城马国兴

共:💬4 🌺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太极拳系列八

    身形腰顶(七言八句)

    拳法枢机妙无形,无形枢机自当熟①。

    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功夫②?

    腰顶穷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③。

    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涂④。

    【题名解】

    此题目专题论述身形功夫与腰顶功夫之主从关系的。修炼太极拳术攻防之道只有很好的身形功夫,还不算功夫完备。一定要有全面的腰顶功夫为根枢,才能是身形功夫完备无缺了。具体的腰顶功夫内容,看具体条目的注解,自然能明白了。

    【注解】

    ①、拳法枢机妙无形,无形枢机自当熟:古歌诀云:“先将要诀记分明,手眼身形式在清。大小枢机随运用,高低正覆有权衡”。这首歌诀说明,自身攻防机体、机制之内外的枢机不止一处。而内劲这一枢机确是无形的道体,无形的道体之枢机的升降涨渺之攻防作用,固然应当精熟。

    ②、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功夫:然而,有形之身法中“腰顶”的功夫哪能没有呢?腰有“五顶”的功夫内容,论之如下:

    腰顶

    首先说腰顶之顶的真传秘诀之精义,腰为一身外形上下相随攻防动变之中枢机要处,简称中枢,又名根珠。

    此乃因为腰的左右虚实,决定着左右之手足的上下相随之动变的正确与否!故腰实者为顶之用法,腰虚者为化之用法。此亦是一体之中见二法的运用也。一腰而同时可见虚实之二用。此亦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之精义尔!此乃腰顶之运用的根本之精义尔。

    腰有刚柔两种运用的法式:

    柔化时,腰要圆活灵通,可有万拳招法攻防变化之运用;刚发时,鞭直坚固,可助拳势的发放之威力,此乃腰顶之运用的又一精义尔!

    运气在腰脉一条,太极拳讲究:

    紧要全在胸中、腰间变化,不再外面。力从人借,气(机)由脊(己)发。胡能力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于腰间,此气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便是放。能懂开合,便知阴阳。

    《清代李亦畭太极拳论五字诀五曰神聚》

    论中的:“气之由下而上也”之开法,乃腰顶气上行发放之运用的又一精义尔。

    内气、外形相互为用之“腰顶”:

    由屈伸动静,见入则开,遇出则合;看来则降,就去则升。夫而后谗为真及神明矣!

    《清代杨氏传钞老谱懂劲先后论》

    此段论述中的见入则开,遇出则合。乃言外形运用之法式的;看来则降,就去则升。乃论内气运用之法式的。如果,以内气、外形的相互匹配如一的劲形逆从之法式立论,就要写成:见入则开,看来则降;遇出则合,就去则升。此法式中自然见到内气外形的阴阳逆从,劲形反蓄的暗劲法式;更为重要的是,这中间可以见到存在着腰顶的前顶、后顶的具体运用之方法。分析如下:

    见入则开,看来则降:是说对手进击逼来,则我在接触点之外形为开式的运行,而内气看其来势则降至腰间,而腰之外形自有前顶的运行之势。此乃外形之腰顶的运用之又一精义尔。

    遇出则合,就去则升:是说对手先前进来逼迫没有功效,然后必定引领而退走,则我与之接触点的外形立改为合式,而内气看其去则由腰间形於脊骨、布于手指。此乃腰的顶气之功见矣!此处不是论的这一点,而是腰中之内气还要有一股要往后顶腰之形的劲势,以预防外形随彼去的过程中而出现前倾之失。此乃腰顶运用的又一精义尔。

    上述腰顶的五种运用方法之精义,有用形者,有用气者;有以形用气者,有以气用形者;有内气、外形相互为用者。皆腰之气形相互为用之功也。五用之法,“腰顶”之功夫的内容详尽矣!这就是为什么杨谱之中有“身形腰顶”的歌诀之原因,因其对腰顶的功夫之认知的的确。故作此歌诀以便于流传。又有:

    太极圈

    七言十句

    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于前。

    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

    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

    能如水磨催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

    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

    ——摘自《清代杨氏传钞老谱太极圈》

    此歌诀中清楚的论出腰顶的功夫中有前顶的用形之法和后顶的用气之法。退圈之时腰形往前顶;进圈之时腰气往后顶。不管进圈、退圈的前后之腰顶,都要保证中土不离位。退圈时容易做到腰前顶和中土不离位。进圈时做到腰中劲势后顶和中土不离位就难于做对了。

    进退圈法是单操立项而修炼的功法内容,俗名:站橦法。乃动练桩功法也。前面已录其歌诀。此功法中有进圈、退圈的修炼方法的内容。双足站定,肩胯锁定,以百会至会阴的虚中为之中轴,双腿的虚实转变,使自身作前后左右的圆形摇摆晃动,或8字法的摇摆晃动,再加之双手的屈伸配合,而修炼腰之前顶、后顶之功夫。能作到进退的左旋右转,前后左右的旋转如催水磨圆活无滞,可疾可缓。内气、外形匹配如一,周旋而无圭角,腰之五顶功夫精纯。此时要运用天盘手法的“掤捋挤按”四正手与人粘连黏随而修之,再皆从他力取法,久而久之顺随为法,粘连黏随的纯任天然的攻防能力就习惯成自然了。此歌诀的重要之处,在于腰顶功夫非一也,有腰顶功夫的五项内容,而以前、后的区别为代表而言明了。又特别的强调了“中土不离位”的法则。尚有腰的左右虚实的实者亦为腰顶的功夫,又不可不知。

    综上所述腰顶的功夫内容可谓精且详细矣!其重要性乃习拳者必知必会必精熟之功夫内容尔。

    ③、腰顶穷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腰顶功夫有五项基本内容,穷通研透体认无误,方能攻防拳势,生生不已,势若长河,滔滔不绝。腰顶功夫诸法精纯,身形灵通顺达自我伸展卷舒自如。

    ④、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涂:修炼太极拳术攻防之道者舍此腰顶功夫之理法的获得,不能终于神化之极境。就是十年数载的修炼,不得腰顶功夫之真传秘诀者,亦是糊涂练的糊涂之人。此歌诀说明腰顶功夫非一种,故要穷通研透,诸腰顶法式皆体认无误,方是拳势生生不已之源头。

    观此歌诀,着重谈出“腰顶”功夫乃身法中不可缺如之项目内容,如果缺少腰顶功夫中之任何一项功夫内容者,是为未得真传秘诀者也,何必在浪费功夫修炼呢,终无正果的。这就是诀言:“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涂”一句之精义尔。

    • 家园 【原创】口授穴之存亡论

      口授穴之存亡论

      穴有存亡之穴,要非口授不可,何也?一因其难学,二因其关乎存亡,三因其人才能传①。

      第一、 不授不忠不孝之人②;

      第二、不传根底不好之人③;

      第三、不授心术不正之人④;

      第四、不传鲁莽灭裂之人⑤;

      第五、不传目中无人之人⑥;

      第六、不传无礼无恩之人⑦;

      第七、不授反复无常之人⑧;

      第八、不传得易失易之人⑨。

      此须知八不传,匪人更不待言矣⑩!

      如其可以传,再口授之秘诀。传忠孝之恩者,心气和平者,守道不失者,真以为师者,始终如一者⑴。此五者,果其有始有终、不变如一,方可将全体大用之功授之于徒也⑵。

      明矣,于前于后,代代相继,皆如是之所传也。噫,抑亦知武事中无有匪人哉⑶!

      【题名解】

      这是一篇论述传承方面内容的文章,主要说明全体大用的功夫不能轻易传授。否则,不当传之人传之乃丢艺;当传之人不传则丢人。至于何人当传,何人不当传,只有传艺之人自己把握了。古人有:“宁可不传,不能乱传”的训导。

      【注解】

      ①、穴有存亡之穴,要非口授不可,何也?一因其难学,二因其关乎存亡,三因其人才能传:穴位分生存之穴、死亡之穴,然要点诀言非得口传不可知之,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是因为难以学成,难在懂劲以后的神拳神明的攻防功夫艺境的时候才能够开始传授;二是因为关乎到人的生死存亡;三是因其人能传,才可以传授。否则,便不能传之。由于有此三个条件的约束,致使节膜、拿脉、抓筋、闭穴的全体大用之攻防技法功夫而不得广泛的流传。

      ②、不授不忠不孝之人:不能够传授给不忠于国家、民族,不孝敬父母双亲的人,这样的人属于极端自私的人。为了其个人的利益,任何卑鄙手段的事情都能做的出来。

      ③、不传根底不好之人:不传授给品性根底不好的人,是因为其又容易肇事生非,惹祸造成麻烦事端。

      ④、不授心术不正之人:不传授给追求名利而心术不良、不正确的奸诈之人,是因为其拨弄是非,挑拨离间,属于根本无情无义之类。

      ⑤、不传鲁莽灭裂之人:不传授给性情鲁莽做事轻率、貌视的人;灭视宗祖而搞分裂之人。因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⑥、不传目中无人之人:不传授给目中无人之人,因为此种人多无大志,对人又无真实情感。

      ⑦、不传无礼无恩之人:不传授给没有礼仪教养, 不知恩图报之人,此种人多为恩将仇报的反复小人。

      ⑧、不授反复无常之人:不传授给意志不坚强而又反复无常之人。此种人不敬师尊道。

      ⑨、不传得易失易之人:不传授给认为得的容易,而其失之必亦容易的人。这种人

      ⑩、此须知八不传,匪人更不待言矣:此是习拳者必知的八不传的内容。无事生非的歹人、匪类更不待言之了。

      ⑴、如其可以传,再口授之秘诀。传忠孝之恩者,心气和平者,守道不失者,真以为师者,始终如一者:如果所收徒弟,经品评考验,认为可以传授者,再口授之秘诀,身授其真谛,以成其才。总之,传给忠孝知恩者,心气平和者,守道不失者,真以为师者,始终如一者。

      ⑵、此五者,果其有始有终、不变如一,方可将全体大用之功授之于徒也:此五者,果其有始有终、不变如一,方可将全体大用之功授之于此徒也。何谓全体大用?大用者:大者,自己的法身道体之为大也;用者,明生死存亡之道也。何独指技击之功夫也!

      ⑶、明矣,于前于后,代代相继,皆如是之所传也。噫,抑亦知武事中无有匪人哉:明矣,懂劲前和懂劲后,所修炼的内容不同矣!太极拳术攻防之道于前代传来,承接于己,再传之于后来之人,世世代代相继,皆如是之所传也。噫,这就知道武事中根本就没有匪人的道理之根源了。

      • 家园 【原创】打穴歌

        (七言四句)

        身似弓身劲似弦,穴如的兮手似箭①。

        按时发兮须忖正,千万莫要与穴偏②。

        【题名解】

        打穴,又名点穴。此穴字的涵义,与中医针灸学中的穴位并非完全是同一个概念。中医针灸学中的穴位,乃是固定不变的准确位置。医生可以根据穴位的情况,进行症状的诊断和相应的针灸治疗,以治愈病人的症状,使之痊愈。而太极拳术攻防之道中的穴位,应是点位,是指受击的跌落点位而言的。这一认知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如此的认知,才能明白太极拳术中打穴、点穴的攻防技法的实质内容为何!方不存在故弄玄虚的议论。拳诀言:“要问妙法终何在?跌落点对即成功”。因为习拳之人的劲道之存在,故而任何拳势都存在有瞬间的虚实之分别,而任何拳势之攻击都要选择对手劲道的力背之所在而击之,正当即时的劲道之力背在何处,何处就是所说的点位,这就是穴位的说法之缘由。就是运用“对法”的打力头之法式,即时对手的劲势之力头在何处,何处就是受击的点位;或是来劲之支撑的点位,亦同样是受击的点位。这三种受击的点位,拳家都习惯的可称之为是穴位。这是太极拳术中的打穴,点穴的根本之说法。歌诀云:“刚发他力前,柔乘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这首歌诀就说明了“拍打点位”准确,就可任君与他人比武较技而制胜了。

        但是,人体中的经络穴位,有些是疼痛酸麻的敏感点,凡遭到一定重力的击打,常常疼痛酸麻难忍;或有些部位的穴位受击打后,就会出现酸麻疼涨而失去即时反抗的能力。而手头功夫高者出手认穴极为准确可以控制在分厘毫之差距内,当点击到这些穴位的部位后,即刻造成对手酸麻疼痛难忍等症状而失去即时反击的能力,这就是打穴、点穴的说法之本义。而所谓的点击,并非单指手指,或拳、或掌、或肘、或臂、或膝、或脚法等,凡种种击打法式,都为点击,或曰击打点位。故而知道打穴、点穴、打点、拍位,都属于闭穴的范畴,都是同样的意思。

        原作者在“重要穴目”篇末写道:“打人必识穴道,不识穴道恐打伤人,如膻中、上腕、(期门、太阳)诸穴,一被捶打,心气一提,心血一聚,随时能令人昏迷,切甚而至于死。故将针灸面、背图绘之于前,以备学者观览,关紧穴熟读之”。从此论中所论认识穴位的精义,则是认识经络穴位的目的而在于不伤人,或避免误伤人而设的。并非是给点穴之人而用的。明白了这一点,对充分的正确理解“打穴歌”的内容,是有好处的。对太极拳术攻防之道中的“点穴”的说法,就会有一个正确地认识了。

        然而,在传统武术门派,拳种中,确实流传有具体穴位的说法,但是其名不与针灸穴位名同,将点穴法的部分穴位名称内容开列如下,以供参考。如:

        乳膀穴,被点者四肢麻涨。

        神枢穴,被点者汗出如流,肠中苦痛,上吐下泻,面色青黑,气不相接。

        猴头穴,被点者饮食不进,气闭昏闷。

        双燕穴,被点者四肢无力,面色黄瘦,重者吐血,身作寒战,血流七窍。

        眼田穴,被点者胸腹张满,气逆头昏涨。

        又有十二时辰的十二大穴,列之如下:

        子时阴阳穴,丑时衣腕穴,寅时乔空穴,卯时双门穴,辰时太阴穴,巳时将台穴,

        午时天庭穴,未时七坎穴,申时探海穴,酉时青海穴,戌时铜壶滴漏穴,亥时白水穴。

        凡点穴手法,皆是内劲功夫上乘者,运用时全凭手法轻灵如风的内劲的到位,并非力量的大小耳。故一般习拳者非得明师所传,不必用心求之。此等上乘功夫可遇而不可求也。

        【注解】

        ①、身似弓身劲似弦,穴如的兮手似箭:

        人身好似一张弓,身中内劲就像弓弦;对手的跌落点位就是目标之靶子,而手出直射犹如离弦的箭。手出之法,或指、或掌、或捶的击打。

        ②、按时发兮须忖正,千万莫要与穴偏:

        按时发,时,作机会解。即乘机而发的意思。乘机发手,要拳势明打对方体表的点位,劲势暗对着对方的“实中”才有最大的制胜之效果。这就是“须忖正”三字之精义。出手千万莫要内劲外势偏离了对手的点位,这就是“千万莫要与穴偏”句的精义。此句充分的体现了拳诀所言:“要问妙法终何在?跌落点对即成功”的精义。

        杀手歌注解阐释

        (七言四句)

        上打咽喉下打阴,中间两肋并当心①。

        下部两臁合两膝,脑后一掌要真魂②。

        【题名解】

        杀手,就是打手,也就是通常之比武较技的打斗之攻防技法。然此歌诀的具体内容,乃体现的是拼死活的打法。如果说此乃正当防身自卫自身救急之法,修炼太极拳者对此内容就不可不知了。如果说害人之心不可有,然而防人之心确不可无呀!作为防备他人害己,亦应清楚的知道此中之内容为是。如何对待“杀手歌”的技法实施问题,亦存在攻防技法功夫的运用与时俱进,因人而异的课题之内容。

        【注解】

        ①、上打咽喉下打阴,中间两肋并当心:

        上打咽喉,可致喉咙骨后贴,而能导致说不出话来了。下打阴囊,轻者造成对方睾丸疼痛难忍,重者可立毙人之性命。中间胃脘,轻击则疼痛难忍,重击可造成气逆胃出血而吐血。击打两肋骨易折断,尤其是重击右肋,可以造成肝破裂的内出血。当心者,正当对手吸气之时重击他的胃脘、膻中穴、华盖穴等部位,随时能令人昏迷,切甚者而至于死。

        ②、下部两臁合两膝,脑后一掌要真魂:

        腿部位的里外之两臁,遭到腿法的重击,可造成人的小腿骨折;重力蹬踏对方的膝盖,可造成人的膑骨破裂性骨折。头骨中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后脑勺部位,如果重击可致人立时毙命而死亡。

        关键词(Tags): #【原创】打穴歌
        • 家园 【原创】太极膜脉筋穴解

          节膜、拿脉、抓筋、闭穴,此四功由尺、寸、分、毫得之后而来之①。

          膜若节之,血不周流。脉若拿之,气难行走。筋若抓之,身无主地。穴若闭之,神昏气暗②。

          抓膜节之半死,身脉拿之似亡,单筋抓之劲断,死穴闭之无生③。

          总之,气血精神若无,身何有主也④?如能节、拿、抓、闭之功,非得点传不可⑤。

          【题名解】

          此文以分筋、拿脉、抓膜、闭穴之四法的内容为题,解释了膜、脉、筋、穴的部位,及遭到对手节、抓、拿、闭诸法袭击后的不良后果。至于闭穴的内容,就是打穴的意思。而有关打穴,点穴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的扑风捉影,其来源于古拳谱《易筋经贯气诀》的“点气论”一文的论述中,以资对照,录之如下:

          似梦地着惊,似悟道忽省,似皮肤无意然火星,似寒侵骨髓打战悚,想情景,疾快猛原来是真气泓浓。震雷迅发,离火焰烘,洪水波涌。欲学不悟个中窍,丢却别寻哪得醒?

          着人肌肤,坚刚莫敌者,形也。而深入骨髓,截营断卫者,则在乎气。形之所着,未有不疼者,疼则不通,理应然也。能隔断血气之道路使不接续,能壅塞气血之运转使不流通,可以分筋骨毙性命于顷刻,气之为用大矣哉!但须知其聚,明其发,神其用,方能入彀,如射之中的。坚刚形体(形整气正),不偏不倚,如矢之端直,簇羽均匀;会聚中气,神凝气冲,如开弓驰张,弓圆弦满,而其中之神勇,可串叶,可透七札,乃在撒放之灵与不灵也。

          【注解】

          ①、节膜、拿脉、抓筋、闭穴,此四功由尺、寸、分、毫得之后而来之:膜、脉、筋、穴,血气周流运行之所在,施招用手、施手用招能够运用节膜、拿脉、抓筋、闭穴这四种功夫方法以胜人者,乃上乘攻防技法功夫艺境之手段。然而,这四种攻防技法功夫乃是由掌握尺、寸、分、毫度数的技法功夫中得之后而来的。

          ②、膜若节之,血不周流。脉若拿之,气难行走。筋若抓之,身无主地。穴若闭之,神昏气暗:膜者,筋骨之膜也;节者,阻断之谓也。膜若被阻断,血不能周流运行则阻塞,节法之妙也;脉者,真气流行之道路也。脉若被拿住,真气难于运行而不能走化,拿法之妙也;筋者,骨为枝干,支撑人身;筋以连骨,不致脱散。故骨在内而筋在外,两相依托。抓者,阻截之技法。筋若被人抓之,身体动变就不能由己矣,乃抓法之妙尔;穴者,气血周流运行的汇聚之所在。闭者,诸种攻防之技法实施之后果,造成对手的穴位闭塞不通之谓也。若穴位被闭塞则会出现神智昏昧真气暗伤的症状。

          ③、抓膜节之半死,身脉拿之似亡,单筋抓之劲断,死穴闭之无生:利用抓膜的技法节膜,膜被节自然血不能周流运行,半边身体不能动转,谓之半死;身体的气血脉络被人拿住,动变不得,谓之似亡;如果单独运用手法抓住对手的筋节,其劲力自断而不能动变;如果能致人死亡的穴位被重击手法闭之,则无生还的可能了。

          ④、总之,气血精神若无,身何有主也:总的来说,一个人的精神气血失去了生化机制的能力,身体就如同没有了主宰一样!

          ⑤、如能节、拿、抓、闭之功,非得点传不可:如能获得节、拿、抓、闭之真功夫,非得明师如法循序渐进,系列方法一点一滴的系统传授,是不可能成功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