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人口问题的经济账 -- 冷眼

共:💬152 🌺12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高兴就说呗

          那我要说,拥护一胎化的,都是家里有势力,愿意生几个就生几个,根本没人敢管的,这些人全然不顾老百姓死活,就是希望自己能多占点资源好挥霍浪费。其实人都希望过的舒服一点,这没有错,但请你们不要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

          给你鼓掌。我觉得很有意思!

          • 家园 拍照,存而不论

            你高兴就说呗 [ 九霄环佩 ] 于:2009-03-04 22:29:13

            给你鼓掌。我觉得很有意思!

    • 家园 我想问的问题是现在计划生育究竟执行得怎么样?我周围的80

      后并不多是独苗;奥运,汶川报道的一些人物也有兄弟姐妹;网上助学的对象家里大多至少2个小孩。出去旅游,发现有的地区早婚早孕比较严重,晚婚晚孕也是计划生育一部分吧。我亲戚的两例。1小镇上亲戚有上高中的小孩,又怀2胎。生出来去交罚款,被告知那年罚款涨到60万,先前行情20w左右。后来讨价还价不知多少,反正不到60w。计划生育作生意经营,生财有道。2.中等城市夫妻俩都是独生子,正准备符合政策生老2.

      • 家园 看教育部数据

        把身边的人列个名单,多生的去打个勾,然后看有多大百分比,不要光关注典型事例。

        汶川地震大把父母失去了独生子女,有报道吗,你关注了吗?

        中国的父母都会送小孩上学,看教育部数据能够应证。

        这是教育部关于学校学生状况的报告,每年一个。

        http://www.edu.cn/shu_zi_494/

        1995年小学招生数到最高,2531万人,

        2007年小学招生数只有1736万人。1736万是2000年出生的人口,

        2007年的新出生人数更少, 1594万。

        整整减少了800万人/年,相当于减少了三分之一。

        1995年小学生招生人数为最高点,顺延12年(6+3+3),

        2007年正好是适龄入大学学生最多的一年,之后,就会走上

        漫漫下坡路。将来的大学招生就会出现问题, 10年内的事情。

        2006年教育部公告:全国小学生3年锐减1300万

        http://education.163.com/06/0705/09/2L8OHV7400291MUF.html

        教育部公告:全国小学生3年锐减1300万

        我国的小学生在校生人数3年锐减了将近1300万,小学减少了9万所。昨天,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公布“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10864.07万人,比上一年减少381.04万人。

        各地希望小学大面积荒废 央视调查尴尬现状

        http://news.163.com/08/1211/20/4STJI72A0001124J.html

        重点摘要:

        "应该讲是一个锐减的趋势,我们看到相关的一些数据,1985年的时候全国农村的小学是83万所,到2007年还有34万所,就是59%的学校已经没有了,基本上已经被撤并了。"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10564万人,而1998年全国小学在校生是13953.8万人,九年间减少了3300多万,范教授认为如果当初政府有关部门能对此进行科学的规划,有些问题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 家园 猪年生的孩子今年遇到了入托困难,不知各位有没有遇到过

      爆满,只能这么形容。

      一个班四五十个孩子,就三个老师。这还算好的。

      直接的后果就是花的钱更多了。以前是花钱能进,现在是花钱也进不去。

      过几年,就是入学高峰,然后是高考高峰,然后是就业高峰。直到生育年龄才能把这个波峰平下去。

      不参与讨论,就是觉得人多。做父母的挺不容易的。

      • 家园 不一样啊

        我小孩猪年生的,还没上,幼儿园不挤啊,你那的幼儿园别类似广州那一家的吧,那可什么时候都挤

      • 家园 《新青年》猪年婴儿潮:真实的谎言

        《新青年》猪年婴儿潮:真实的谎言

        《新青年-财经报道》2007年第6期http://www.quanheng.cn/xzj.asp?id=8914

          

          婴儿潮:真实的谎言

          

          □ 王 勇本刊编辑

          

          □婴幼儿产品琳琅满目,很多是家长从未想到的

          

           “鸡要自己刨食吃,狗要看家护院,只有猪一生安逸”,12年一轮的猪年往往被认为是吉祥喜庆的一年,但今年还有所不同。按照流行的说法,2007年是60 年一遇的“金猪年”,运势特别好。为讨个吉利,很多年轻夫妇都选择在今年生育。这自然引来了媒体的密集报道,产科爆满、月嫂急缺、婴幼儿市场火爆等现象不断见诸报端,“婴儿潮来临”被喊得惊天动地。此外,关于民众盲从“扎推”、新生儿未来会“一生拥挤”等社会问题的讨论也是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这些报道似乎证实了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先生的论断:“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生育高峰。”

          

           然而,当我们深入到现象的背后,剖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时,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

          

           “产科爆满”是事实还是假象?

          

          在报道“产科爆满”时,绝大多数媒体都把目光集中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更准确的说,是集中在大城市的某几家大医院内生育最高峰时的统计数字,以此来说明“产科爆满”,进而确认“婴儿潮”的出现。尽管媒体报道的事实是存在的,但“婴儿潮”来临的推论却是错误的。

          

          “婴儿潮” 是一个宏观现象,仅关注城市是不够的,更何况仅关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就更不够了。城市产科繁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育龄人口进城。国务院2006年对全国13个省的1600多个行政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30岁以下的青年劳动力中外出打工者占60%,74%的行政村认为本村已无劳动力可以外移。倾国的育龄人口涌入城市,而城市的医疗设备和人员却没有明显增长,必然导致床位紧张,造成生育高峰的假象。

          

           即使仅关注北京、上海,“产科爆满”也并不完全是事实。以北京为例,报道“婴儿潮”时,媒体常引述这样一组数据:春节7天,北京妇产医院共降生243个“金猪宝宝”、海淀妇幼保健院降生了228个。两家医院平均每天的新生儿数量都超过了30名。

          

          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2006年,海淀妇幼保健院年出生婴儿数超过1万名,收入1.5亿。同年崇文区妇幼保健院年出生婴儿数为0,亏损超过100万。北京 18家区级妇幼保健院中,海淀只是“一支独秀”,这主要归功于中关村一带的蓬勃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其他的保健院大多数每年只有几百人的分娩量,还有5家没有产科病房或停诊,分娩量是0。

          

          来自北京市卫生局的数据显示:北京许多二级医院都空着产床,孕产妇主要集中在17家大医院内,特别是北京妇产医院和海淀妇幼保健院。3月13日,北京的产妇就诊量为6425人,其中北京妇产的日门诊量是688人,海淀妇幼是671人,两个医院占了全市的1/6。

          

          数据还显示,3月份北京市产科空床数量每天都在500张左右,其中三级医院(等级最高的医院)空床数量占1/7。4月份全市三级医院的空床数量有明显增加,最热门的海淀妇幼也出现了空床。

          

          大医院产科床位空闲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部分医院受“金猪宝宝”热潮影响,春节前后采取了增加产床数量、把其他的科室调用做产科病房、向周边医院分流产妇等应急措施;二是当前正值生育小低峰期,春节前后是个小高峰,想生“金猪宝宝”的妇女都是去年怀孕,今年生产。预计年底还会有个小高峰,年初怀孕的人会在年底生孩子。

          

           除了在生产时近乎偏执地追求“品牌效应”之外,准妈妈们甚至连产检也迷信大医院。一个准妈妈整个孕期的平均要经历12次产检,而这完全可以由妇幼保健机构执行,自然加重了大医院的负担,让每个排队的人产生“婴儿潮”来临的错觉。

          

          此外,一些育龄妇女过度追求剖腹产,认为自然分娩影响体形,剖腹产则快速安全,又能减少分娩的痛苦。中国城市的剖腹产比例高达50-60%,一些医院甚至高达70%-80%,远超过15%的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消耗了大量医疗资源。而且中国正常产病人住院时间偏长(美国正常产病人只能在医院住两个晚上),也加剧了床位紧张。

          

           北京市卫生局从来没说过今年是生育高峰年。据统计,2005年北京市新生儿出生人数是11.9万,2006年为12.9万。研究人员普遍认为,2007年北京新生儿数量将超过14万,

          

          即使如此,和1981年出生人口17万相比,还是少了很多。北京的医院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产科爆满”只是一种假象。

          

           北京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全国了。

          

           婴幼儿市场火爆的真正原因

          

           著名研究机构AC尼尔森2006年底的研究报告指出:2006年第一季度出现了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结婚人群,预计相应的一波“婴儿潮”会在2006-2007年产生。

          

          其广告监测数据也显示:市场已做出积极反应。中国内地市场上的育婴专业服务、营养品以及婴幼儿专用洗护用品,已跻身广告花费最高的产品行列,2007年第一季度的广告投放量增长也非常明显。

          

           媒体普遍将这种变化跟“婴儿潮”联系了起来,兴奋地喊出“快来抢‘金猪宝宝’的钱!”

          

          那么,我们如何解释广告投放的增加和费用的上涨呢?事实上,这是源于中国独特的生育政策和新生代父母的消费观念变化。进入生育期的这一代父母出生于70 年代末、80年代初,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的一代,而独生子女政策让孩子成了家中的 “小皇帝”、“小公主”,再加上中国父母普遍存在的“望子成龙”,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舍得进行大笔投入。

          

          受过一定教育,善于学习新东西、打破旧规则的顾客群出现,自然使得教育、引导市场的重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他们的品牌忠诚度非常高。

          

           这才是为什么厂家重视营造品牌、大幅增加广告和推广费用的根本原因,也是红孩子等企业采用“产品-出刊(目录)-配送”与网上商城、社区互动相结合的新营销模式在中国能够成功的关键。“婴幼儿市场火爆”跟顾客群发生的变化密切相关,并非“婴儿潮”所致。

          

          这也意味着该市场需要大笔资金在品牌、推广、市场营销方面投入,才有可能捕捉到新一代父母身上的商机。如果企业以为“抢‘金猪宝宝’的钱”容易,盲目涌入这一市场,那我们只能衷心的说一句祝你平安。

          

          

           “金猪宝宝”未来会“一生拥挤”?

          

           媒体报道中经常探讨这样一个问题:“金猪宝宝”的未来会“一生拥挤”,还举出一些“千禧宝宝”入托、入学难的实例。事实并非如此。

          

           教育部2006年7月4日公布的《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小学生在校生人数3年锐减了将近1300万,小学减少了9万所。2005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10864.07万人,比上一年减少381.04万人。

          

           1994年以来,全国小学新入学人数便直线下降,小学总人数在1998年后直线下降。全国各地掀起小学合并风潮,小学教师纷纷下岗,很多师范学校撤并、转型。如果有人认为小学减少主要集中在农村,是部分孩子随父母进城所致,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北京市的情况。

          

          2000年北京小学毕业生人数达到顶峰(1987年出生的孩子小学毕业),小升初人数为18万人。2001年减为17万,以后逐年递减,2005年减至9万人左右。北京市每年撤并小学超过100所。2002年小学数量近2000所,2005年锐减到1500所左右。

          

          下面这张图能清楚说明小学生源的变化趋势,我们可借此判断一下“金猪宝宝”是否会“一生拥挤”。

          

          按1.8的生育率绘制的曲线计算,小学人数在2003年后应该有所上升,2005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应该比上一年增加164万,3年只减少250万(这说明根本没有1.8的生育率)。按统计年鉴绘制的曲线计算,2005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只比上一年减少183万,3年只减少734万,跟教育部3年减少近1300万的数据差距太大。

          

          因此,图表中按人口普查资料绘制的曲线相对最接近实际人口情况。按它计算,2005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应该比上一年减少474万,3年减少2134万,其与教育部的数据差距主要是由近年来小学入学率大幅提高,降低失学方面有所加强等因素造成的(此外两个数据都会有一定的统计误差)。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保持现有学校和教师数量不变,那么“金猪宝宝”不会“一生拥挤”。

          

          

           第四次生育高峰之争

          

           认为中国面临第四次生育高峰基于两个理由:一是实行计划生育的一代进入婚育年龄,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二胎;二是1984年后农村允许生育1.5个,这些孩子即将到生育年龄。

          

          第四次生育高峰在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很多学者认为这纯属幻觉。

          

           1980-1990年每年的平均出生人口是2200多万,也就说1个独生女面对的是1个独生子和4.5个非独生子。这意味着每年可以生育二胎的独生子女夫妇只有34万对左右,即使考虑到城市中独生子女比例较高的因素,引入城镇比率计算出的独生子女夫妇每年也不会超过50万对,算下来每年比现在只多出生20 万左右,几可忽略不计。

          

           这还是最乐观的估计,没有考虑“近1亿独生子女”中还有少部分是1970年代出生的,而且广大农村(甚至部分中小城市)的独生子女在1990年后才增多的,也没有考虑城市中丁克家庭增多、单身浪潮涌起等因素。更重要的是,现在年轻人普遍不愿意生二胎!

          

          北京市人口研究所2006年选择宣武、东城、海淀3个区,抽取了57个社区,对其中拥有城市户口的20岁至34岁独生子女进行了调查。被调查的1315 个独生子女中近六成明确表示,即使政策允许也不打算要第二个孩子,被调查的248个双独生子女家庭中理想子女数为两个的比例仅为35.9%。

          

          大城市生育意愿低,落后地区也不容乐观。2002年9月27日,甘肃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对《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进行了修订并于当天开始施行,其中增加了独生子女夫妇可以生育二胎的新规定。但截至2005年,全省只有21对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夫妇提出申请,截至2006年4月,仅有6对夫妇生育了二胎(其中5对夫妇为农村户口)。这可是西部贫困省份,城市人口心目中喜欢超生的地方。全省3年多才有6对独生子女夫妇生育二胎,全国情况可想而知。

          

         数据本身就能说明问题。计生委于2005年提出,中国“十一五”期间将迎来第四次生育高峰,到201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3.7亿。这意味着此后每年要增加1167万人口,但实际情况却是2005年人口只增加758万,2006年只增加692万(有学者认为实际只有400多万),这似乎都在质疑第四次人口生育高峰的真实性。

          

         

        • 家园 典型的先下结论再找理由

          我家的孩子就是猪年出生的,现在打个预防针都要排半天队。有的家长现在就开始找幼儿园预定,这不是婴儿潮是什么?不但猪年宝宝是这样,从07-10年出生的宝宝都在婴儿潮范围之内,将来上学、就业压力很大。

          当初我们地区医院产科预产室都被产妇占满了,还有那个崇文妇幼医院的数据,根本就是胡扯,我07年在崇文区住,这个妇幼保健医院只提供产检,不接受生育,要想生孩子去天坛医院。这一年它的数据可不就是0么,用这么个残废医院0出生当作证据,作者也太没有职业道德了。

        • 家园 国家统计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口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80228_402464933.htm

          根据国家统计局在2008年2月28日公布的《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94万人,出生率为12.10‰;死亡人口913万人,死亡率为6.93‰;自然增长率为5.17‰。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22。”

          只要你办了证的,在医院生的,请放心,统计局绝对不会漏掉你。

          2007年出生人口比06年,05年并无明显增加!

      • 家园 当年世纪宝宝不比你猪宝宝更多?结果如何呢!

        当年世纪宝宝不比你猪宝宝更多,结果如何呢!

        世纪宝宝现在都进小学了,怎么小学入学人数比几年前少啊!

        http://www.edu.cn/shu_zi_494/

        1995年小学招生数到最高,2531万人,

        2007年小学招生数只有1736万人。1736万是2000年出生的人口,

        2007年的新出生人数更少, 1594万。

        整整减少了800万人/年,相当于减少了三分之一。

        1995年小学生招生人数为最高点,顺延12年(6+3+3),

        2007年正好是适龄入大学学生最多的一年,之后,就会走上

        漫漫下坡路。将来的大学招生就会出现问题, 10年内的事情。

      • 家园 猪年小孩才2岁,涉及到入托问题吗?

        我小孩不到1岁半,还不会说话,没有考虑入托。不是很清楚。

      • 家园 猪年时候的医院也很惊人啊

        当时所谓金猪年,一窝蜂地生孩子,妇儿医院也是人满为患。

        上次回国就听了亲戚生小孩的故事,颇为惊人,还是不说算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