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风继续吹 -- 水风

共:💬109 🌺35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注意风向

      偶也恶心你一下,你不是说屁股决定脑袋嘛,偶还说屁股决定风向呢.这回是西雅图吹来的风,什么风,西风.

      玩笑结束说正事,昨天我看到外务府行走大人的贴子,大意是说党和政府正面宣传国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功绩,注意到那则新闻的时间是2005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啼笑皆非,抗战过去那么年,就算不是05年,往前推10年,说95年给国军们平反,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其世界观和历史观大致形成于青少年时代,除非成年后坚持不懈的读史,看新闻,否则他/她的历史水平也就局限性于当初学到的那些,说句难听的,也就是当初被灌输的那些.我是典型的70后,如果回顾一下从小学到高中接受的正史教育,坦率的说对国民党的评介一直是负面的.一直到高中,因为高三开始没有历史课,记得高二的时候有位历史老师谈到抗战,脱离课本,侃侃而谈了一番正面战场的历史.对当时我们在座的楞头青们来说,简直是闻所未闻,惊讶的合不拢嘴.另外,当时上海市教育局颁布的教材中也很少提到这段历史,唯独初中的时候发过一套近代史课外读物,有淞沪战役,四行仓库保卫战,南京陷落等专题介绍,但所有这些都是辅助教材,并非纳入考纲,有心者读之,无心者忽略之.

      如果要反思,就应该反思过去的史观.如果有人要强调一切为政治服务,那就没必要反思了,听党的话,跟党走,我不需要思考,司马迁是谁都可以不计.什么"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还是党指挥枪,党指挥笔杆子最正确.

      至于你的问题,那不是历史遗留问题,是政治问题.舆论是可以操纵的,更何况背后还有日元贷款问题,等北极熊消停了再对付小日本.

      • 家园 大哥

        正面战场是没少说过的,但是当时大方向是说“国民党反动派”,所以在你印象里面有意无意的忽视了那些吧。有时候责怪别人不够客观,其实人本来就不是客观的动物。

    • 家园 花待。
    • 家园 可以有几个解释,譬如说当时很明显南京大屠杀还没有成为

      历史,所以历史学家就不会去关心它。于是只能处于野史的地位。

      又或者当时中日关系还没有成为中国对外关系中相当重要的一环,于是政治家也不会去关心。

      又或者当时的出版业还不是很活跃,对这种题材史料的整理出版没有多少兴趣。

      再或者中国当时与日本的接触本来就很少,既然一辈子都不会见到日本人,自然不会去想这些事。也不会去关心日本人认不认这回事。

      如果考虑到一些中国长久以来的习惯是后朝书写前朝的史,而前朝的工作则是保存好档案。那么,过了五、六十年才旧事重提,我想还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国家修史的传统,对这种事就是不大提的,也不会去注重这种历史细节──相对的大人物的言谈才是关注对象。考虑到南京大屠杀,只是整个抗战中日军暴行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不算大的组成部分,没有成为关注重点也很正常。

      最后,由于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地位,南京的历史其实是被撕裂开来的。想要补全也不是很容易。相比之下,发生在当时中共抗日根据地的日军暴行反而更容易留下更多的材料,也容易引起关注。

    • 家园 终于轮到这个反思的角度了

      给妖道送花!

    • 家园 敌对状况下的政治斗争需要。日本是打破美国外交封锁的

      重要一环。在欧洲是比利时,法国。

    • 家园 我来剧透:因为当时在备战,而宣传南京大屠杀不利备战

      1,备战要有针对性.当时的主要敌人是美国和苏联,所以美苏的暴行要大挖特挖,象江东六十四屯就挖得全国人民都知道.而日本属于次要敌人甚至团结对象,所以就先放着了.不然搞得人民痛恨日本超过痛恨苏修美帝就不好搞了.

      2,备战要长士气,而南京大屠杀这事情不长士气,连个报仇雪恨的尾巴都没有.而要长士气,当然要宣传"我们是顽强的""鬼子是愚蠢的""最后胜利一定是我们的",所以是不会宣传南京大屠杀的.

      3,毛泽东的"日本军国主义是坏的,下层人民和基层官兵不坏"这一套解释不圆南京大屠杀,所以也就不提了.

    • 家园 这书俺是在上大学时看的

      没看完,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心里堵得慌,毕业时还给图书馆了事.

      期待您文章继续.

    • 家园 原来我也有和您类似的想法

      看完屠城血证以后,我是恨得牙痒痒的。将原来长大了开战斗机的梦想,修正为开轰炸机,带原子弹,炸平东京~~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