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可笑的所谓“09最牛满分作文”及批判 -- 江城孤舟

共:💬423 🌺473 🌵1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对对,既要纵向和诗比,也要横向和人比

                  二者兼顾,才能给出一个比较和谐的分。当然也要考虑在特殊的背景——比如高考考场下,特殊的侧重和考量。

            • 家园 唉,我不好意思说得yhz兄这么直白啊

              就是这句话——她自己翻过辞海没有啊?

          • 家园 桌子上放本辞海……

            ……这也算不上什么很了不起的事情,不知道记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和桌子上放一本新华字典有差别么?

            • 家园 整个是他老师评价的整体,我不想割裂开而已。

              重点不是《辞海》,而是后面她老师的评价。。

              “这样热爱古文的学生,我从未见过。他自觉阅读的热情超乎想象。”

              “这伢古文功底很强,平时写作都是用文言文或半文半白的方式。”

              • 家园 我算是看出来了,他这位老师水平也就麻麻

                “作为一个高中生,他的桌子上却放着一本《辞海》,这样热爱古文的学生,我从未见过。

                如果不是我的阅读出了歧义,老师的意思是,桌子上放本辞海,这是热爱古文的表现,而且还是非常稀有的“从未见过”。

                望天,这样的老师带教,我对这位考生寄予同情和理解。

                他要是放本《说文解字》啊,《康熙字典》啊,一样是工具书,那我就能理解考生是热爱古文了。《辞海》和热爱古文有毛关系?

                教不严,师之惰,诚哉斯言。

                至于记者同学,大概也是没看过辞海的,明明这是露短的话,他不知就里也就照搬了。

                • 家园 哪用得着《说文解字》与《康熙字典》

                  放套《辞源》就够了。如果多读《辞源》,至少不会老犯音韵错误吧!

                • 家园 《辞海》在今天高中生的桌子上,确实是个稀罕物。

                  《辞海》在高中生的工具书目录中,是一个很次要的地位,没有《新华》、《朗文》、《韦氏》用的多。。

                  “作为一个高中生,他的桌子上却放着一本《辞海》”==>“这样热爱古文的学生,我从未见过。”

                  这个推倒确实勉强。但是,您也只能说那位老师逻辑不严密,如何看出其水平呢?感慨那么多,也就不必了吧。

                  那位老师后面还有一句,您怎么也忽视掉了呢?

                  “这伢古文功底很强,平时写作都是用文言文或半文半白的方式。”

                  • 家园 作为前中学生,当年辞海在我桌上放了也有很长时间了

                    我家的是八十年代初那个版本的辞海。辞海实际分类,当然是工具书;但从辞海的内容来说,它是一本课外书。对前中学生我来说,是一本可以伪装成工具书的课外书。辞海比起其他工具书例如新华字典来说,有两个显著的优势:一是收录的字特别多且全,虽然在中学课本里几乎没机会出现非得搬出辞海才能查到的字,但挡不住前中学生搬本辞海说是查字啊;二是每个字下面的词条特别全且详尽。一些动植物词条会附白描图片,一些历史词条会附详细经过,这些细枝末节的零碎知识用来给在题海中沉浮的前中学生打发时间是不二之选。

                    可是要用来学习古文,辞海并不是本好的工具书。最简单的一点;辞海的字意词条解释是简体现代文,用现代文来解释汉字古意,只能帮助学生理解,而不能有助学生把汉字使用到古体中去。而《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这两本本身也是古籍,它们的字意词意解释本身就是古文,又有很多对其他古籍诗文著作的引用,通过这种以古释古的工具书来学习,才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方法。或者我们换个例子:中英双解字典。中文释义只能用来促进理解,但要自如使用,还是阅读英文释义来得保险,不会被中文释义看上去差不多的意思所迷惑。像这位被误导了的可怜考生一样,前言那么几句话,每句几乎必“之”。

                    以上说的那么复杂,一言以蔽之:辞海远不是用来学习古文的好工具书。这是我,一个前中学生在桌上放了那么多年辞海的体会。

                    而这个老师会认为他的学生放本辞海就是热爱古文,要么他没仔细看过辞海,要么他的古文水平也就那样,用现代文(都不是白话文)释义的辞海来当工具书;两种可能,都足以说明他水平也就麻麻。

                    至于你引用的另外一句,我很抱歉地说,以那位老师的水平,他估计也就看得出半文半白的形式,以及每句必“之”就当文言文看待吧?他是否能根据对内容,用词什么的进行评判来判定学生作文是否真的够格称为文言文,我谨慎表示怀疑。

                    • 家园 作文前中学生。我也有一套,不过全当作课外读物了。。

                      看看人物、历史之类的,尤其喜欢看那些让人心神不宁的东东。至于里面当工具书的部分,很惭愧,我基本没用过。甚至有没有工具书的功能我都不太清楚。学习中有疑问的话,也就翻翻《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学习古文,这书确实有问题。

                      而这个老师会认为他的学生放本辞海就是热爱古文,要么他没仔细看过辞海,要么他的古文水平也就那样,用现代文(都不是白话文)释义的辞海来当工具书;两种可能,都足以说明他水平也就麻麻。

                      但是恕我不能得出与您一样的结论。因为还有情况,您没有考虑。

                      有时候人回答问题,不一定是有逻辑联系的,而是常常会选出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来作答。那诗的作者对老师来说,最显著的特征大概就是“桌上有本《辞海》”和“热爱古文”了。这两个之间,或许只是因为老师印象深刻而一口气说出来的。而且也许记者的断句,也有问题。那个标点究竟应该是逗号还是句号?同时那记者,也并没有给出整个对话的结构,只是挑出了一段。所以,是有感而发谈对那个学生的印象,还是真的没翻过《辞海》,我觉得,似乎得不出结论。

                      当然,我这也只是存疑。不过是加了些可能性。

                      至于你引用的另外一句,我很抱歉地说,以那位老师的水平,他估计也就看得出半文半白的形式,以及每句必“之”就当文言文看待吧?他是否能根据对内容,用词什么的进行评判来判定学生作文是否真的够格称为文言文,我谨慎表示怀疑。

                      您后面的猜测,也是基于前面的猜测而作出的。不过,如果您不能排除我给的可能性,后面的猜测,随意性也就更大了些。

          • 家园 不以为然

            该诗实在不怎么样。起码要压韵吧。

            喜欢古文的人还是很多的,初中时王力那四本古代汉语看完的牛人我也见过。凌云宝树还是莫谈的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