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强袭达达尼尔 一 -- 萨苏

共:💬138 🌺713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巴尔干啥时候成阿拉伯地区了?

              长城以北,五岭以南,云贵高原,由羁縻转为集权亦不久矣,不照样守住或者说拿回来了?对了,除了西藏之外,有块叫西双版纳的地方直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都不是流官统治,更遑论吐蕃在1000多年前打得盛唐找不到北,辽金雄霸东亚,蒙古铁蹄直指东欧,满洲更是做了华夏五族共主,这些可都是当时的汉民族?

              刻意回避华夏文明的魅力和实力谈一次两次战争的胜利,有意义吗?虽要开眼看世界,亦不应妄自菲薄。。。

              • 家园 你别忘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大部分疆域是阿拉伯地区

                我是忘了提巴尔干地区,因为它比阿拉伯地区小得多。就是巴尔干地区,跟土耳其的民族关系更加疏远,他们历史上也有伟大的文明、还跟西欧和中欧有近亲关系,土耳其在当地的统治也主要是总督式的统治、而不是深入到各个地区深部的集权统治。

                至于文化的魅力,阿拉伯和其他文明的就差了吗?但是,到了近代以后,他们统统落后了。

      • 家园 老萨是真能侃呀。花一个。
      • 家园 潜艇出击带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后果

        一艘英国潜艇解决了第五集团军指挥官林德曼中将最后的疑问:协约国将在哪里登陆.

        由于狭长半岛所具有的漫长海岸线,让第五集团军的兵力部署捉襟见肘.虽然林德曼中将得到了土耳其陆军部长恩维尔.帕夏的让步,将远先处于分散防御的师集结起来作为机动防御力量使用,他依然要选择防御的重点,也就是协约国最可能的登陆地点:是半岛底部,萨罗斯湾的布莱尔,还是半岛顶部海峡入口处附近的加韦泰佩岬和海勒斯岬附近?

        在林德曼中将的设想下,协约国登陆的首要目的必然是从背后扫清达达尼尔海峡欧洲一侧的土军炮台,那么从两处登陆均有好处:如从半岛顶部的海勒斯岬附近登陆,则登陆部队将迅速从背后接近并清扫海峡入口的土军炮台,海军可驶入达达尼尔海峡作战;如从半岛底部登陆,虽然登陆部队不得不向半岛顶部挺进攻击,但整个半岛将被彻底与大陆隔绝,马尔马拉海的补给将被切断,第三军团将成为瓮中之鳖,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作为一名优秀的普鲁士战略家,林德曼中将清楚的看到了从半岛底部登陆所能取得的巨大战略优势,并为自己的取舍深感苦恼.虽然土耳其的海外情报机构,尤其是驻罗马使馆的武官处准确提供了协约国登陆兵力和舰队等情报,却一直无法提供具体的登陆地点情报,而这点上很大程度不能怪他们:直到4月初汉密尔顿的参谋们还在忙忙碌碌的研究在哪里登陆最好.最终他们确定了在海峡顶部的海勒斯岬附近登陆,因为半岛底部的布莱尔附近海域水浅且多暗礁,海军战舰无法接近到足够距离上发扬支援火力,而这点被视为登陆时的最重要部分(虽然在11个月的登陆战争期间,海军也不过发射了2000发12寸口径以上的炮弹,对比1916年5月日德兰海战发射的12英寸以上炮弹数目:4480发).但林德曼中将并不知道这点,他只是深信协约国的将军们具有和他一样的战略眼光并不会被眼前的战术利益所迷惑.那么,他们究竟会在哪里登陆?

        4月17日,他的困惑被一艘倒霉的英国潜艇E-15号解开了.这艘潜艇在驶入达达尼尔海峡后被卷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涡流,于4月17日飘到了一处浅海沙滩上,为了避免陷入沙滩不得不浮出水面.当它努力驶入深些的海区时,土耳其岸防炮兵发现了这艘潜艇并向其炮击,一发炮弹准确命中了潜艇指挥塔,塔里的6名军人当场阵亡,可怜的舰长则被炮弹片切成了两半.被严重击伤的E-15拼命抢滩成功,剩下的人都做了土军的俘虏.这些俘虏中,土军意外的发现了一个熟人:前英国驻卡纳恰莱(达达尼尔海峡土耳其亚洲部分的一个城市)的副领事,现皇家海军上尉情报军官.土耳其人给了他个代号:帕默.

        帕默副领事先生为什么会出现在这艘潜艇上,现在也没有详细的解释,一般认为他是随艇进行侦查并收集达达尼尔海峡情报的.很明显帕默先生是一名聪明的军人,当土耳其人威胁因为他的前副领事身份,要将他当作平民间谍枪毙时,他害怕的很并且全招了,尤其是他所提供的,协约国将动员约10万大军在萨罗斯湾北部登陆的情报.实际上,这份供词的登陆地点是假的.

        但这份情报非常符合林德曼中将的心理,在他看来,这是唯一的可能性.他将自己的指挥部设在布莱尔附近,当4月25日登陆开始时,他依然认为在海峡入口处的登陆是佯动,并下令土耳其第4师向半岛底部的布莱尔靠拢增援.26日,虽然第三军团的主力第7师南下增援对抗协约国的登陆,防守萨罗斯湾的第5师则奉命向布莱尔靠拢,加强守备.直到28日,当协约国在海勒斯岬附近的主力登陆被完全确认时,林德曼中将才下令第五集团军主力全面南下增援.

        很难说林德曼中将当时是失望还是庆幸,虽然协约国没有在他精心预料的地点登陆,换言之,同样也没有在最关键的地点登陆.应当说,协约国将军们的愚蠢超出了他的预料.尽管土军稍微丧失了先机,但协约国完全没有利用他们的优势.相反,土军将在战争中拥有不受干扰的内线机动和补给优势,胜利的天平倾斜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乍一看还以为是谁把萨的老帖子翻出来了

        仔细一看才发现,我已然修炼到了可以对萨的大坑视若无睹的境界了--已经忘了萨曾经挖过这个大坑。。。

        掉坑掉到麻木不仁了

      • 家园 突然发现

        原来萨大在这还挖了个坑

        都已经忘记了

      • 家园 敌后武工队发来贺电!

        庆祝本坑继续填,直到炮楼盖成的一天!

    • 家园 潜水也不易啊...
    • 家园 原来这个E11是个英雄潜艇
    • 家园 【原创】强袭达达尼尔 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第一次世界大战地图,棕土色的是协约国,水色的是同盟国,斜杠的是同盟国一度攻占的地区。土耳其。。。在右下角

      第一次世界大战,属于那种“地火在地下奔突”最终爆发的性质,其中英国法国和德国属于矛盾的核心,特别是英国和德国,在殖民世界一个是百年老大,一个是新兴老大。无论是按照犹太人马克思的理论还是香港人周星驰的理论,都属于非打不可,不打天下不太平的主儿。所以,他们打起来天经地义。法国和奥匈帝国流血拼命也很合乎逻辑 – 一个仗就在自己家里打起来,不还手都不行。一个皇太子都让人家给宰了,不动手说不过去。

      然而,这些国家的战争,都不大可能会打到达达尼尔来。

      战争在达达尼尔爆发,完全是因为俄国和土耳其的两位皇帝造成的。

      今天,我们是早就共和了,世界上大多地方也已经共和了,即便有一两个皇帝或者国王留下来也多半是摆设,所以我们很难理解皇帝们的思维。

      秦始皇怎么形容帝王之怒的?叫做流血百万,伏尸千里。这就属于一种皇帝的思维方式。

      俄国虽然是参战最早的国家之一,但是它本来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山观虎斗,等人家斗得半死不活了再把230万俄国陆军放出来,后果可想而知 – 想不清的或可参照后来成了暴发户的美国佬。

      要是那样,也就没有达达尼尔什么事儿了。

      说俄国可以过太平日子,是因为德国和英法开战的时候,本来对俄国并没有什么想法 – 施里芬的计划是全力对西线作战,东线只放了有数的几个师,防守都勉强,更不要说进攻了。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德军的想法就是先把西线的英法打垮再说,另一方面,俄国和德国东普鲁士交界的地方也根本不适合进攻。

      东线俄国对德国历来是完全的防卫态势。可能由于拿破仑的烧杀抢掠给俄罗斯人留下了心理障碍,历代沙皇对西边的边境一直抱有病态的警惕心理。不知道是哪个聪明的大臣给沙皇出了个好主意,于是,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俄国政府对德俄边境进行了充分的“野化”政策 – 居民全部迁出,不许在这里修路,不许种田,也不许放牧。令人瞠目结舌的动植物保护政策严格执行了数十年之后,这块地方真正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园,在欧洲大地上形成了一道人造的恐怖地障。茂密不透风的丛林,蚊蝇密布的湖沼让任何现代文明社会的子孙望而却步。即便是以意志坚定著称的德国军人,一想到要通过这块地域去打仗也会感到头皮发麻。

      不过德国人也觉得比较放心 – 虽说俄国的确在这块地障里面设有专供使节出入的狭窄道路,但是绝无可能出动大军从这里进攻德国。

      既然如此,这本来是个相安无事的局面。意料不到的是,俄罗斯人却打过来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德国重达138吨的所谓“巴黎大炮”,射程75英里,曾被用来轰击巴黎

      打过来是因为英国法国在西线作战不利,德国人的重炮都快能打进巴黎了。按照英法与俄国的盟约,俄国被盟友们迫切地要求在德国背后捅上一刀,挽救英法于危难。人家说了 – 就是因为你和德国宣战,我们才卷进来的(其实,英法和德国的战争早已一触即发,不用你点炮我们也要打的),现在您可不能不讲义气阿。

      当然,当然,当然我们可以说出无数个更加合理的原因来解释俄国为何会在1914年发动对德国的进攻。但假如俄国不是一个帝国,至少后来的情况不会象当时那样发展。

      面对可以坐山观虎斗的局面,如果俄国当时是一个共和国,多半出兵的问题上会出现如下情况 –

      总统愿意出兵,国会不批准。

      总统和国会愿意出兵,被大法官以违反宪法的名义挡住。

      碰上特别仗义的,可能真会出兵,但所谓“静坐战争”,“奇怪战争”都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

      至于仗义过头了,出兵出到盟友家里去的就更没准儿了。

      很简单,共和国只需要讲利益,不需要讲义气,盟约这种东西啊。。。总是能找到解释方法的。

      但是,同样的事情放在一个皇帝身上,那处理方法就完全不一样了。皇帝,是要讲义气的,讲信用的,这属于个人品质问题。而皇帝要讲义气和信用,是没人管得了的,所以不免做出一些宇宙奇迹来。你看,申包胥哭秦庭,真能把秦军哭来,就因为秦国是一个君主国 – 其实秦军到楚国作战,比汉尼拔远征还要遥远,打这个仗一点儿好处都没有,纯粹是因为秦国的国君被感动了,要帮助申包胥这个好人而已。

      俄国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大约也是很讲义气的。俄国在1914年8月出兵德国,如果送到议会一定会被打回来的 – 俄军虽多,却连步枪都没有配齐,担任进攻的先锋第一,第二两个集团军的士兵,不少人的武器就是棍子上绑把刀。。。但是,见死不救,叫沙皇的面子往哪儿搁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讲义气,说明尼古拉二世绝不是桓灵之类的昏君。

      摊上这样一位讲义气的好皇帝。棍子上绑把刀的俄国人义无反顾地出兵了。

      结果又是收获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 好消息是德国被迫从西线将部队东调迎战俄国,英法得以喘息,沙皇尼古拉二世义薄云天,面子大大的有;坏消息是俄军在坦能堡大败,全军覆没。更糟糕的是为了进攻,俄国工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边界那片“野生动物保护区”上打开了足以通过重兵的道路,现在,德国人顺着这条路打进来了!

      忽然想到一个相似的例子 – 北宋当年与辽对峙,也在边境上大力植树,造成了一条马匹无法通行的障碍地带,堪称防卫辽国的重要国防工事。相安无事百年之后,宋金联合灭辽,宋军在童贯率领下北上进攻,于是在这条障碍地带上打开了多个缺口以便大军通行。宋军在燕京城下一触即溃,金军看出便宜顺势南下,恰好沿着这些缺口攻入北宋,于是出现了靖康之耻的故事。

      在德奥的联手攻击下,俄军在东线连吃败仗,沙皇也扛不住了,这回,轮到皇上向英法求救了。

      沙皇倒没要求英法也来回报一个坦能堡 – 他知道这种事不能指望。沙皇只是需要英法提供足够的物资援助,因为俄国出兵不但损失惨重,而且沉重的军事负担让老百姓也快揭不开锅了,那是要引发革命的!

      面对如此局势,明见万里的丘吉尔或许已经看到了列宁的影子,所以他全力赞同支援俄国。问题是,英法和俄罗斯不搭界阿,纵然有东西,如何送过去呢。

      最近的路,就是通过达达尼尔海峡。

      如同象鼻的达达尼尔海峡,世界上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和一夫当关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共同构成了隔断黑海与地中海的土耳其海峡。英法已经控制了地中海,俄国就在黑海那边,所以,只要打开这条不长的通道,英法的物资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运往俄国。双方几乎可以隔海峡相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土耳其海峡地图,红色方框内为达达尼尔海峡

      但是,这个海峡,却是属于土耳其的,通过这个海峡,必须征得土耳其的同意。

      按说,对土耳其这样一个衰微的老大帝国来说,既然已经无力争霸,列强开战正是自己休养生息的好机会。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曾出现黄金的经济建设时期。对土耳其来说,协约国一边的俄国固然是宿敌,但德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 菲迪南大公是在奥匈1908年刚刚吞并的波斯尼亚遇刺的,这之前,名义上还是土耳其的领土!

      所以,对土耳其来说,采取一个中立的姿态,大约是最明智也最简单的做法。

      然而,土耳其也是一个帝国,它的皇帝,被称作苏丹(其实苏丹背后还有一个名义上的皇帝哈里法,但只相当于一个大祭司)。1914年,土耳其的苏丹是年近七旬的默罕默德五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默罕默德五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倒数第二位苏丹

      借路给英国人法国人?苏丹不高兴。

      这是因为英国人得罪过苏丹,得罪了苏丹,就是得罪了整个土耳其。

      得罪苏丹,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土耳其曾经向英国订购了两艘战列舰。

      英国人说给你造战列舰可以,但是,你必须接受如下条件 – 第一,先交钱后取货,第二,你的战列舰不能具备能防御英国战列舰主炮射击的装甲;第三,你的战列舰主炮不能具备射穿英国战列舰装甲的能力。。。

      这样“明目张胆”的条件,有点儿性子的人多半就不干了。

      苏丹脾气好,而且向往现代科学,这样的条件,忍了。

      眼看着军舰已经造好,土耳其接舰人员都到了英国,英国人突然说了 – 军舰不能给你了,现在要打仗,我们征用了。。。

      这就是英国皇家海军后来的爱尔兰号和阿金库特号战列舰,两艘在战斗中并没有打过什么彩头的战舰,先后在战争结束不久被无声无息地解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爱尔兰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阿金库特号,本来是给巴西人订造的,巴西人付不起钱了,土耳其人买下,但英国人又不给人家货

      问题是这两艘战列舰完全是土耳其的财产,而土耳其当时并没有和英国开战(当时土耳其的政策是陆军靠德国,海军靠英国,总的来说略微靠向德国)。主持这件完全违反各种法律和协定勾当的,就是丘吉尔老先生,他的理由是不列颠不能冒这两艘军舰反过来打自己的风险。

      太精彩了,你可以说丘吉尔老先生实在是英明伟大,后来土耳其果然成了英国的敌人 – 问题是假如这两艘军舰不扣下,闹不好土耳其人还不会跟英国打起来 – 这两艘军舰价值七百七十万英镑,是土耳其国防现代化的“面子工程”。当土耳其政府财政困难付不出订购军舰的钱时,土耳其人从老百姓到官僚,都踊跃为其捐款,甚至苏丹专门为捐款大户发放了“海军重建功勋奖章”,现在你英国人说拿走就拿走了?

      这件事激怒了整个土耳其。

      无独有偶,德国人却在此时送上一份大礼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原德国皇家海军地中海分舰队主力戈本号战列巡洋舰和布里斯劳号巡洋舰从英国凯利上将布下的天罗地网中突围而出,顺利到达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德国人慷慨地将这两艘当时堪称最现代化的战舰送给了土耳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戈本号和布里斯劳号

      一边是条件苛刻地百般刁难,最终将土耳其人血汗钱换来的军舰据为己有,一边是干脆利落地送上大礼,加上德国许诺如果苏丹参战和协约国开打,立即给土耳其提供一亿金马克的经济援助。

      说到这里,应该说明一下,土耳其苏丹并没有沙皇那样绝对的权力,老迈的穆罕默德五世政务上需要听从三位亲王的意见 – 恩维尔巴沙,塔拉特巴沙和塞缪尔巴沙,不幸的是这三位巴沙都是讲义气的豪侠人物,对比英国德国的做法,自然很容易选择喽。

      土耳其终于倒向了德奥一方。

      其实,德国人这件事做得实在聪明 – 戈本号和布里斯劳号反正也没法返回本土,除了呆在土耳其无处可去,何不做这个顺水人情呢?整个大战期间,这两艘军舰的实际指挥权,还是在德国人手里。

      无论如何,英法进出土耳其海峡的大门关上了。现在,要打通和俄国的通道,必须强行打开达达尼尔海峡,通过占领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迫使土耳其投降的方法完成了。

      现在,大家可以看到,战争,终于在达达尼尔打起来了。

      就像前边说的,1915年3月18日,仅仅一天英国人在达达尼尔海峡就沉了两艘战列舰。为了侧击达达尼尔,登陆加里波利半岛的战斗导致协约国伤亡十四万多人,最后寸土未得。

      这样一看,对丘吉尔老先生的智力,还真不是能轻易评价的

      等等,咱们这篇东西是说什么的?哦,对,是说潜水艇在达达尼尔海峡作战的,咱跑题好像稍微远了点儿。别担心,咱现在就把它拉回来。

      【待续】

      • 家园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 家园 我觉得老萨是误读了丘吉尔

        他想要的就是一个和协约国为敌的土耳其 这样德国在奥匈之外还要再背上一个沉重的负担 同时大英帝国舰队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开进黑海

        至于战术上的不成功是另一回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