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七五过后闲话南疆 -- 左手拈花

共:💬537 🌺2360 🌵5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教义,想起在喀什的大巴扎看到的一幕

                  一个年轻的乞丐在巴扎中乞讨,他的一条裤管是空的。一个长者俯身捡起他的裤脚看了一眼,然后就上去对这个乞丐一顿暴打。原来这青年男子腿脚健全,但是把腿蜷着穿在裤子里的。问旁边的人,据说是经文中不让欺骗行盗的。

                  还有你说的那个维族制琴的世家,和电视中报道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家人很像。

                  • 家园 有相关介绍吗?

                    搞不好就是同一个人。

                    • 家园 看看这个新闻中有没有你认识的人

                      一时找不到我说的那个新闻了,也可能记忆有问题,那个报道还是近期在电视中看到的呢

                      http://vsearch.cctv.com/plgs_play-CCTV1prog_20090719_7072565.html

                      • 家园 老的太老,主要露脸的太嫩

                        都不认识,但店面很熟悉,在乌斯唐博衣路上,连着几家都是做乐器的。一晃而过的某张相片上一个中年人很面熟。新闻中的库尔班江是第七代了,我的老师某某某江是第五代,而且汉语的吐字和发音更标准。可能店子就在隔壁。

                • 家园 皮帽子原来是说哈萨的,后来也指维族了

                  说维族的是缠头。说汉族人是黑大爷,不是黑大衣,也有说老合大义的,这个的出处就不是很清楚了,不知是什么语,好像跟古兰经有关系

                  • 家园 不是古兰经,应该是来自于契丹人(Khitay)

                    俄罗斯,阿拉伯等等语言都把中国叫做Khitay,而且历史上契丹人曾在新疆建立西辽统治过不少时间,所以可能后来维族等也因此把汉族人叫做“黑大爷”(契丹人)了

                • 家园 开放好,花
                • 家园

                  一部分维族人管汉人叫黑大衣、黑大爷,这是一种挑衅性的称呼

                  “黑大衣”就是КИТАЙ,“契丹”的转音,是俄国人对中国的叫法

                  部分维族人作为中国人还这样称呼汉人,其用心就相当于某个时代的日本人对中国不称“唐土”而称“支那”一样

                  1 自欺欺人的摆脱跟你的联系

                  2 对你表示侮辱

                  • 家园 实际上契丹人可是他们的征服者

                    耶律大石的王朝统治他们那么多年。

                    与“支那”不同,这个“黑大爷”可能最初没有太多褒贬,甚至还有某种敬畏,到后来逐渐变了而已。满语的“尼堪”也许也是这种情况

                  • 家园 不必太敏感,俺还见过称ZT的

                    俺见过维族人之间互相开玩笑称ZT,笑骂对方是Z的

                    当然,俺是不会和他们开玩笑称ZT的。

                    这个要看人,看语境。

                    • 家园 维族人很爱开玩笑,抖包袱,很象天津人。

                      除了酒喝多了失去理智,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能把握住分寸的。这一点内地很多人开始会不习惯,

                  • 家园 多谢指教

                    那个称呼的确不善,正常的称呼应该是“汉族”,发音为:hansu(喊苏)。

                    不过普通百姓之间的彼此称呼,倒也没觉得有多大的恶意。因为普通的使用者其实也不懂这个词的词源和来历,也就谈不上“用心”。最多作用可能是贴个标签,以示区别吧。这种标签在汉族当中其实也蛮普遍的,我家住的那个院落,百多户人家,来自大半个中国,汉族邻居之间往往按其来历贴标签,比如老广(来自广东),洋芋蛋(甘肃),大裤裆(河南)等等,其中不乏带调侃性的。

                    所以在下以为,很多词汇,其特殊含义要看使用者的身份。在学术或者高层正式场合,某些词具有特殊的含义和用心,放到民间,则调侃揶揄的意味稍重。而且随着时间的变迁,词的内涵外延也会变化。

                • 家园 说个活用经书的例子

                  碰到过一个伊朗学生,斋月里要赶实验,身体要紧,遂躲到地下室里去啃面包,有知道点穆斯林规矩的取笑他,他堂而皇之的说,先知说了,不得在日光下进食,俺们地下室终年不见阳光,不算坏了规矩

                  又是此公,嘴馋找中国学生要包子吃,人家告诉他是猪肉的,他一边往嘴里塞,一边说,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 家园 遇到过不少中东人,不吃猪肉是因为不敢,而不是不肯

                    大概是因为在中国,穆斯林是少数,某些习惯容易成为不少人表现自己独特性的手段,而在穆斯林国家,他们自己是多数,所以用不着靠那些习惯来与其他人区分,而对于他们来说那些更多的是一种条条框框,有机会就想打破试试。

                    举一条,德国的土耳其餐馆很多是供应啤酒的,而且不少是土耳其产的,而且据说还挺有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