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求助】寻人启事 -- 新四军美女特工祝玲瑛 -- 萨苏

共:💬33 🌺20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是不是资市镇?

      这里有个介绍

      http://baike.baidu.com/view/1172940.htm

    • 家园 屏住气看完全文!!
    • 家园 国内有部极烂的电视剧说一个事和这有点象,

      不过不是新四军五师,是一二八师.日军是第十军.那部跑叫<长江一号>

    • 家园 比起党卫军在战后东躲西藏被以色列追杀,许多沾满中国人鲜血

      的日军官兵最后得以颐养天年甚至大摇大摆的参拜靖国神社,真是太辛运了。当然,其中也有一些良心发现真心忏悔的,不知这位船头正治是不是。

      • 家园 八路和新四军这里能改造、统战的都做得差不多了,问题主要是

        出在国民党那里,

        初期有蒋介石那个“以德报怨”(个人觉得这其实就是一个政治交易,老蒋需要稳定住这几十万侵华日军从而有利于国民党军队的接收),有老阎大批利用日本降军,后面也有无罪开释岗村宁次等日军高级军官,至于那些数量颇多的中小战犯也没经过改造、甚至也没有经过像样的审判,就把他们一股脑遣送回国,就这样蒙混过关过关了。

        至于建国以后,为何没像以色列人那样去追杀他们,个人认为主要是:那些重量级战犯如石井四郎、儿玉誉士夫等等,战后都投到了美国门下,有的都摇身一变成为了政界的显赫人物,要干掉他们的话已经属于政治谋杀,不仅难度很大,而这本身就是我党情报战线所忌讳的做法。

        至于那些士兵和中下级军官,如果说犯了战争罪的恐怕有上十万号人,不可能都一个个用无牌大卡车撞掉。况且,日本和新中国在5、60年代没有外交关系,这和以色列人能得到各种各样的民间或国家组织的帮助、从而能在阿根廷定位、抓捕艾希曼是大不一样。由于和日本处于无外交甚至是敌对状态,因此民间组织基本上无力承担这种“追凶”任务,只能是动用国家级的情报网络。而这样一来,效费比实在是太划不来——想想看,费尽心血建立的情报网就为了找到并结果掉几个日本乡下或城市棚户区里的穷光蛋而且还得冒着暴露的危险,估计没有哪个国家的情报主管愿这么热血(情报机关过于热衷报复行为有时候很可能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一个例子就是1973年赎罪日战争前,以色列情报部门过于沉浸于追杀巴解领导层来为慕尼黑事件复仇,结果却忽视了对埃及和叙利亚军事情报的搜集,从而导致了以军一开始被打个措手不及)。

      • 家园 那有什么办法?不过好像

        国军在抗战之后还枪毙了一堆乙级丙级战犯,一直好奇八路有没有枪毙过日军战犯?除通化那次以外。

        • 家园 也许是天朝心理在作怪,中国人对失败的侵略者向来仁慈

          八路军大概也是这种心理。日本这个国家不习惯与人平等相处,要么被征服要么就要征服别人。有人说中国强日本则为妾,中国弱日本则为贼。假如不能完全征服或外界干涉力量强大,日本会谋取分裂并取得一部分或若干部分,当然会以不同名义。如甲午至二战。如能够完全征服,则日本会将中日合并,但不会像历史上的游牧民族那样同化于中国,而是想办法将中国日本化链接出处,如强行日文教育。台湾就是例子。因为20世纪的日本文化虽然比西方低、简陋,但已经足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中华文化----这一点与中国历史上被同化的游牧民族不同,所以我对两者的态度截然不同,前者度尽劫波恩仇泯,现在是兄弟,对日本则非常警惕,我五年前曾有文章《中日之间问题的根本解决》外链出处谈到中日关系,有人认为对于日本的惩罚过于严厉,想想也是,起码对日本MM应该仁慈,现在我已经态度有所转变。有人认为我那是记仇,民族报复,就小看唐某了---中国遭受过的侵略多了去了,可我没有主张都报复。我不是回头看而是着眼未来的危险。其实我对日本近现代的奋斗还是比较佩服的,抛开感情因素客观的说日本军队在二战中的战斗力也是不错的,顺便说一声,我对一些影视剧中把日本士兵刻画成愚笨的形象大不以为然,他们要是那么蠢的话抗日战争会那么艰苦吗,我们要有大国气度,不能学棒子。

          • 家园 小的时候看了一本康熙演义就觉得很奇怪

            为嘛康熙对吴三桂一家就要斩尽杀绝一个不肯放过却对雅克萨的俄国人那么宽容

            只要肯保证不再犯就放他们回家 甚至还允许他们保留武器 财产

            后来仔细一琢磨才明白

            这些人虽然都是敌人 但是一个是叛乱者 一个是侵略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