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浅谈王小波的精神世界 -- 达闻奇

共:💬94 🌺36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觉得这篇文章不怎么样

                      对李寒秋兄没有任何意见, 但这篇文章正好在几天前和别人聊过, 对这篇文章倒是意见很大, 冒昧拿出些供大家拍砖.

                      这篇文章最大的问题是不严谨, 概念和推理近于混乱. 他的确秉持了保守立场, 但并没有讲出这种立场有什么合理乃至于优越的地方.

                      1. 哈耶克在他这里被解读为: 规则让人自由. 我不知道真正的哈耶克是不是这样, 但感觉奇怪的是, 自从危机以来, 奥地利学派的拥趸, 不光是中国的也包括美国的, 一直在强调自由市场, 无视甚至反对加强监管. 秋风是不是遗漏了哈耶克另外的观点没有提?

                      何况, 哈耶克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他的观点就可以不经辨析的拿来作大前提? 好像这种待遇只有马恩列斯毛邓江胡才有吧.

                      李银河的观点似乎也被错误的归纳了. 她又不能塞了悠悠众人之口, 只是主张法律不要制裁而已. 她也没有说什么"完全自由", 只是不主张明文禁止而已.

                      2. 为什么每个人要遵守习俗? 即便习俗是大多数人长期验证下来, 最经得起大众考验的某种社会规范, 但未必对每个人来说, 严格遵守习俗就是每个人最"合算"的行事准则. 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 了解一点经济学都应该清楚, 每个人的偏好并非一致, 群体范围内达成的收益-成本的均衡点对个人来说未必就是均衡. 换句话, 习俗就是用来破坏的, 只要对这种破坏对自己有价值.

                      偏好不一致最直白的例子, 商店里物品标价10元, 对有的人价值20元, 那么他就会买; 对有的人来说价值只有5元, 他就会走开. 绝不可能人人要把它看作10元. 正因为每个人眼中的价值不同, 才有了市场均衡价, 这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3. 更重要的是, 什么才是对每个人最"优"的选择? 文中反复出现了"计算", "成本", 但到底在计算什么, 什么是成本却非常模糊. 人的任何行为, 包括换偶在内, 毫无疑问都是某种程度的利己. 只有机器人才会做对被人有用对自己毫无用处的事情. 那么我上面说的"利己"和秋风说的"计算""成本"有什么不同, 是非理性和理性的区别, 抑或长期和短期的区别吗? 如果秋风的答案不外乎这些方面, 我只能说, 又一次看到一知半解的经济学"学者"鲁莽地侵入到社会科学的领域. 人的复杂行为, 绝不是经济学所谓的理性可以解释得周全的.

                      4. 本质上, 换偶群体是个典型的亚文化群体, 拿主流群体的主流行为规范来考察他们, 不啻于缘木求鱼. 顺便说, 李正是研究这种亚文化群体的. 她所主张的也许不尽合理, 但至少有参考价值.

                      最后说远一点, 大家对李的意见和看法, 部分也许是因为, 她要作为公众学者被推向台前并不合适的人选. 因为这一类学者一定程度上是基于西方学术界的细化, 分工和发展需求而存在的, 和中国普通人的认知无疑存在着鸿沟. 他们不能被"直读", 需要被"解读". 而大众缺乏解读他们的理论准备和视野, 倒是不乏误读. 在本文当中, 作者秋风虽然身为研究奥地利学派这种"冷门"(学界冷门, 民间热门)分支的经济学者, 在此展现了他贴近草根的一面.

                      更进一步, 人民大众需要什么样的公众意见领袖? Atlantic 网站有一个 50 most influential opinion maker, 排名靠前的往往都是在经济, 国内政治, 国际政治等问题上见识卓著的人物. 这些领域是"硬"学科, 是对公众有潜在或现实影响, 公众天然最感兴趣的领域. 意见领袖们直接帮助大众把握这些"硬"领域中的现实问题, 授人以"鱼". 虽然这是美国的排名, 但美国人的心理和中国人也有相似之处, 这只要看看井底望天, wxmang, 万里风中虎, 李寒秋兄等网友在西河的受欢迎程度, 便可见一斑.

                      反观王和李, 前者主要不过是授人以渔, 后者在比较"软"的学科, 虽然都让人欣赏, 却离上述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 盛名之下, 可能这才是他们让大众感到失望的地方吧.

                  • 家园 胡玫实在谈不上知识分子。
                    • 家园 胡玫恰是个很好的传播者

                      《孔子》,《汉武大帝》都是何新在后面出力的。《孔子》里面的“子见南子”那一节,算是胡玫内心的写照吧。

                  • 家园 八、偶像化与蒙昧化

                    我得承认我一直想找一个偶像,但始终没有找到。可能是我这人要求比较高,或者太吹毛求疵。有人说,偶像是呕吐的对象。我找偶像是为了方便学习,不是拿来崇拜。

                    不过偶像崇拜是很纯真很重要的,类似于宗教情感。人其实不能脱离情感,虽然我们反复强调理智,但综合而言,我还是觉得情感更重要。一个人若无情,必定无趣,若无理,必定无聊。

                    连岳老师说过:“启蒙,就是聪明人耍着笨人玩,耍得多了,笨的人也变聪明了,启蒙就完成了”,真是令人醍醐灌顶。很多学者说启蒙说到嘴皮子破了,我们还是没明白。连老师不愧是情感专家,三言两语就把事情挑明了。

                    但还有问题(我这里发扬一下笨人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传统):一个人怎么知道自己足够聪明了呢?那大概就是看周围的人是否都比较笨了。这个问题有点像基督徒求证自己是否成为上帝的选民一样,但在圣经的基本教义里,这个问题是无法确知的。否则会给人为非作歹留下后门。如今的西方人,就在犯这个毛病。

                    所以,我们永远只能觉得自己智慧还不够,这才是智慧的态度。而评价别人,要从有价值处,聪明处去想。问题又产生了,如果聪明只有相对的概念,那向别人传播智慧,不是让自己失去优势吗?看来智慧还是自私一点好。

                    这么说来,启蒙启蒙就是边启边蒙,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不能让盖子一下子全打开,那就成潘多拉的魔盒了。人的智慧潜力无限,而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所以智者有智者的烦恼。只有心理足够强大的人,才能放心享受思维的乐趣。

                    为什么很多被王小波启蒙了的人,很难更上一个台阶?一方面因为王小波是个“未完成式”,另一方面,这些人的心理都不够自信,不够坚定。而王小波从那个荒谬时代一步步走来,却并没有被压弯了膝盖。

                    我认为七十年代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个看法和一些同龄人是一样的。七十年代的青年和现在的青年很不一样,更热情、更单纯、更守纪律、对生活的要求更低,而且更加倒霉。成为这些人中的一员,是一种极难得的际遇,这些感受和别人是一样的。有些人认为这种经历是一种崇高的感受,我就断然反对,而且认为这种想法是病态的。让我们像奥威尔一样,想想什么是一加一等于二,七十年代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个极痛苦的年代。很多年轻人做出了巨大的自我牺牲,而且这种牺牲毫无价值。想清楚了这些事,我们再来谈谈崇高的问题。就七十年代这个例子来说,我认为崇高有两种:一种是当时的崇高,领导上号召我们到农村去吃苦,说这是一种光荣。还有一种崇高是现在的崇高,忍受了这些痛苦、做出了自我牺牲之后,我们自己觉得这是崇高的。我觉得这后一种崇高比较容易讲清楚。弗洛伊德对受虐狂有如下的解释: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转而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以便使自己好过一些。对这个道理稍加推广,就会想到:人是一种会自己骗自己的动物。我们吃了很多无益的苦,虚掷了不少年华,所以有人就想说,这种经历是崇高的。这种想法可以使他自己好过一些,所以它有些好作用。很不幸的是它还有些坏作用:有些人就据此认为,人必须吃一些无益的苦、虚掷一些年华,用这种方法来达到崇高。这种想法不仅有害,而且是有病。

                    说到吃苦、牺牲,我认为它是负面的事件。吃苦必须有收益,牺牲必须有代价,这些都属一加一等于二的范畴。我个人认为,我在七十年代吃的苦、做出的牺牲是无价值的,所以这种经历谈不上崇高;这不是为了贬低自己,而是为了对现在和未来发生的事件有个清醒的评价。逻辑学家指出,从正确的前提能够推导出正确的结论,但从一个错误的前提就什么都能够推导出来。把无价值的牺牲看作崇高,也就是接受了一个错误的前提。此后你就会什么鬼话都能说出口来,什么不可信的事都肯信——这种状态正确的称呼叫做“糊涂”。人的本性是不喜欢犯错误的,所以想把他搞糊涂,就必须让他吃很多的苦——所以糊涂也很难得呀。因为人性不总是那么脆弱,所以糊涂才难得。经过了七十年代,有些人对人世间的把戏看得更清楚,他就是变得更聪明。有些人对人世间的把戏更看不懂了,他就是变得更糊涂。不管发生了哪种情况,七十年代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人性的逆反》)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九、历史-心理结构

                      人总是对加诸于自己身上的痛苦更为在意,从而对身受同样痛苦的他人产生同情,这是基本的人性。王小波也未能完全跳出这个窠臼。他年轻时在那个不智时代所受的罪,使他对一切传统价值和思维方式以及文化体系产生了怀疑。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在走鲁迅的老路。但他的不同在于第一他对普度众生没兴趣,普度知识分子倒是有必要。二是他对西方文明的了解也比鲁迅稍微强那麽一点。而在此基础上,在感情上偏一点西方,我认为可以理解。

                      当然,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藐视和贬低别人遭受的苦难。但问题在于,你在自己的范围内批判也好,反思也好,反复向别人灌输你的苦难是多么深刻多么凝重乃至多么伟大,这就是另一种不智了。而王小波的心理比那些人要强大的多,健康得多。

                      我们都在历史中生活。历史包含着多种色彩。其中某一段可能灰暗,可能鲜亮,可能单调,也可能丰富驳杂。若身处其中比较单调灰暗的一段,那是一种不幸。这我们无法选择。

                      历史决定着人们的认识,价值观,也决定思维方式。但心态却是可以自己选择的。人能否超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超越个人的局限,就看他的心态是否开放,能否从大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中汲取养分。这种觉悟不是生来就有,也并不是每个人的责任。也许圣人有这个责任感。

                      有时候我们能在理智上超越,但情感上无法超越。能够跨越理智与情感的,不是逻辑,不是外力,也不是欲望,而是时间。而这时间,只有用不断的思考和行动来填满。摘录连岳老师的另一篇文章,作为这篇文字的结尾:

                      连岳:王小波是看不见的引擎

                        

                        套句大俗句式:王小波是行动,而不仅仅是知识。

                        王小波说的是常识,可能很有人因此小瞧他,因为常识总不如深奥的体系来得吓人。由此顺推,许多人说他的杂文价值低于小说,甚至说他假如不写,不至于累死的,这种鬼话也有人用在鲁迅身上。我倒认为他的杂文价值就算不高于小说,至少也等值。一个人杂文里赞赏的价值与生活方式,读者可以拿来和作者的行为对比,一致了,你的话才有人信,可以说写杂文的人就是在给自己布电网;而写小说不必承担这种风险。

                        王小波在杂文里说“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然后他就开始。这是王小波行动的力量,而不是他说的常识多么了不得。这就是知行合一,是逻辑上经得起推敲。常识执行起来相当艰难,不自觉当中,你就背离了常识,以热爱王小波的姿态去反对王小波。

                        十来天前,有个杂志做王小波专题,采访了我,问了我一些饮食起居、十年生活的流水账。说完后仔细一想,冷汗都出来了,五年前我犯过这种错误,现在仍然是个蠢物。在王小波死的这天,我们应该做的是把王小波的价值说清楚,让喜欢他的人更多一些,而不是一些追名逐利的厚脸皮人物(我是指自己)出来献丑,那些还没有喜欢王小波的人一看,冷笑一声,王小波不是自由派吗?这些号称热爱他的人,个个急不可耐,只只獐头鼠目,还自以为POSE摆得好,看来王二也不怎么样嘛。我要求撤稿,杂志也答应了,可是后来还是私自上了稿件,这是最让我沮丧的一件事,好像喜欢王小波就是为了每年祭日跳出来毁他一道。我自认为懂王小波比较多,可照样犯常识性式的错误——常识要做起来,是多么难的事情。

                        王小波最大的价值在于他证明了怎么想就应该怎么做,文章与智力不是用来玩两面派的,也不是说花了好骗人。王小波自己做数学题挺高兴,他就会告诉别人,数学多么好呀,变聪明多开心呀;他读普希金读得尽兴,他就会告诉别人,诗多么好呀,能写优美的句子多么开心呀。在我们这儿,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这样赞美智力与知识。十年后,我们知道王朔也在家攻读中学物理课本,搞文字试验,勤奋上进,可他一开口说话,听众仍然觉得,是呀,读书挺傻的,当知识分子就是要被羞辱,而不会北京方言,没生在部队大院,文字就没有希望了。这就是与王小波背道而驰的知行背离。前者希望大家都聪明,后者只愿自己独享聪明。所以在今年,死王二打败活王朔,不是没有由头的。

                        王小波现在有了许多标签,我觉得他都配得上,这些标签在别人那里始终只是标签,写的人自己都不信,在他这儿,我们就被说服了,而且想变成自己的生活,知道“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就不该老板哼一声就被吓出屎来;知道王小波让我们放弃愚蠢的念头,就不该骂不同意自己的人为“愚民”,只能怪罪自己道理说不透;知道王小波是个自由主义者,就该明白他只有朋友和敌人,而没有粉丝;同意王小波说的“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那么你就不能实践成“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失意的世界”。

                        王小波不是谈资,他是陪你长大的兄长;王小波不是车头招摇的商标,而是看不见的引擎。

                      通宝推:东海龙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结语:看不见的王小波

                        写完这篇文字的时候恰逢王小波的祭日。回顾这些年的心路历程,王小波伴随了很多人的成长,也潜移默化了我的学习与生活。

                        这篇文字写得很累。在写作过程中,我不时感受到各种观点和思潮的冲击碰撞。犹如站立在峭壁绝石之上,周身劲风吹过;转过头,身边却是一片开阔的平原。

                        近四百年来最大的趋势,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西风遍及全球。作为大历史中的一员,没有人可以幸免。但在再大的领域内,人都是自己独立的存在。智慧不可替换,人不可替换,生活不可替换,自己不可替换。这就是我从王小波读到的全部内容。其他的,渐行渐远。

                        王小波并不复杂,也不难以超越。只有当我们以他的维度向生活重新展开触角,寻求答案时,我们才能说自己读懂了王小波,一个完整的、真实的,活着的王小波。

                          (完)

                  • 家园 李银河不是矫枉过正

                    她是哗众取宠,矫情装B。

                    徐娘半老,犹作天魔之舞;

                    小姑独居,常怀神女之思。

                    • 家园 鞭辟入里,呵呵

                      一个女人丧夫多年,情绪失控,可以理解。

                      • 家园 李银河的问题倒不是什么情绪人品问题

                        主要是缺乏洞察力、判断力与平衡感,搞的又是这种扒裤衩掀被窝的敏感技术活,很容易暴露自己的见识、胸襟和态度。性社会学,实际上如西人所云,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洗涤脏被单。埋头苦干摆出一幅劳动妇女的形象就罢了,偏偏又不甘寂寞作痴婆子坐肉蒲团状。写的东西,绘声绘色,诲淫诲盗,佯狂以为真,久假而不归。

                        李银河跟王小波其实是一对绝配,王小波是想方设法装聪明其实倒不见得有多聪明,李银河是一心一意装疯多半也是一帮子人起哄叫好勾起的(这一帮子人里面我看就是把小波推掀成大波的那群推手)。这两人在自由主义的理论上所见有限,倒是算得上自由主义的行动诠释派。王小波是中国自由主义个人游击队队长,李银河是中国人民性解放军总司令,祝愿李总司令完成王大队长未竟的遗愿,性解放全中国,性自由全人类!

                        • 家园 笑趴下了!

                          兄太过犀利,我的速度跟不上您的幽默感!

                          呃呃,说几句正经的。评价一个人的思想或者主义是否靠谱,有个跟简单的办法,就是放在他自己身上试一试。如果自己尚且不能说服,那还谈什么以理服人呢。

                          王二生前说过要向一些知识分子开刀,他做到了,通过文学谋求话语权影响力,他也做到了,至于会不会实践自己“自由派”的承诺,这个我们已经无法得知。对比中国现在某些自由派人士对人不对己的猥琐来说,王二敢想敢做,至少是条汉子。他写很多文章强调智慧的重要性,这很有价值,也启迪了一些人,至于他自己有多聪明倒不很重要。

                          我觉得连岳算是自由派里为数不多真正懂王小波的人。他说王小波以罗素为师,而罗素一生花大量时间在公共媒体上发表文章,其数量远远超过他的哲学著作。而连、王都深谙这种传播效应对公众的影响恐怕远超过以往思想家的书斋里闹革命。我看现在公共媒体差不多已都被自由派把持了,而左派仍秉持了努力进入高层、当“王者师”的传统,忽视了公共思想领域。当然,普世派乐见于此。我觉得今天读王小波的人,都应该清醒地认识这一点。

                          • 家园 现在的媒体话语权被资本和权力把持

                            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理想的状态还很远,互联网上倒是有某种如哈贝马斯所言的公共领域的气氛。

                            王小波其实这个人存在的本身就是某种自由派的标签,朱学勤先生当年说过,他是真正的体制外的自由派。王小波水平如何先不去说,他不停的非正统体制外言说才是他的价值所在。十几年前也迷过一段时间王小波,现在已经完全不看他的东西了,没什么真正深刻的东西,都是表面的机智。当然,一个健全的社会首先需要的就是表面的机智,所谓的言论自由,本身就是形式大于内容,情绪强于理性,文字强于思想的。

                            王小波影响了一代人一批人,这也算是他的成就了,但这一批人能达到什么高度,还是要看自己的天分与努力,停留在王小波所属的那个时代和语境,是不会有真正的进步的。

                            回过头来再说说王小波的未亡人李总司令,当初王小波死的时候,搞出了个纪念集,李总司令特意摘录了王大队长的一句淫诗,走在天空中,而阴茎悬垂下来(大意,懒得翻书)。完全是在故作豪放,矫情装B。这个人真的是穿新装的女皇帝,正气满身,裸奔上瘾。别人塞给她遮羞布,她还认为这是对她的侮辱,是好心没好报。她这一辈子的公共形象就定格在这个龌龊姿势猥亵腔调上了,格局所限,格调低俗啊……

                            • 家园 这句话很赞同

                              停留在王小波所属的那个时代和语境,是不会有真正的进步的。

                              有一位兄长,在我思想道路上一直引领着我,给我不少点拨。十年前我刚读王小波时(那时候他正热),对他书中一些观点无法接受,便去向兄长讨教。他看了我一会儿,缓缓说:王小波还是个很聪明的人,你先看着吧。

                              后来我才渐渐明白兄长的意思。十年后,我觉得能更加全面和客观的看待王小波了,他的价值和意义也因时代而更加透析。至于他的观点么,我记得大学时听一位学者讲演时说的话:诸位来这里花上两个小时听我演讲,可能觉得烦且无聊。我尽量保证我的话里至少有一句是对你有用的,这样你也不算白来了。再退一步,如果我说的全是废话,那我会努力讲得生动有趣一些。各位觉得如何?

                          • 家园 左派想进入媒体那也得党同意啊。
            • 家园 一篇一篇拜讀下來

              看到精彩之處忍不住回帖,卻發現跟兄臺想到一起去了,連引用的文字都一樣。

              這里說的公共知識分子,可不就是小波筆下那些庄严肃穆的假正经么。

              • 家园 呵呵,自由神教是王小波笔下的活教材

                他们应该庆幸王小波没有活在今天。一方面有了个现成的标杆可以攀附,另一方面也逃过了被笔伐现形的机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