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谁的胜利?——看《血钻》后想到的 -- 长少年

共:💬467 🌺92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忙总,有时间帮忙科普下

                阿罗的均衡点证明和萨缪尔森的大道定理证明。

                忙总不止一次提到的东西,一定有学习价值。可惜百度了一下,没有找到能看懂的解释。自己没什么经济学底子,只好恬不知耻的来打扰忙总了。

                • 家园 阿罗的一般均衡存在证明要用到拓扑学的不动点定理

                  和凸分析,如果没有数学系研究生水平,可能看不懂。我只能介绍一下问题背景:

                  100多年前,瓦尔拉斯(L.Walras)提出了一般均衡学说,但他的数学证明有误。

                  瓦尔拉斯认为,整个经济体系处于均衡状态时,所有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将有一个确定的均衡值,它们的产出和供给,将有一个确定的均衡量,也即供需均衡点存在。实质是说明经济可以处于稳定的均衡状态。消费者可以获得最大效用,企业家可以获得最大利润,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可以得到最大报酬。在经济学中,均衡概念的本质是,追求自身福利最大化的个人通过市场网络的作用最终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平衡状态。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就是对经济均衡关系的形象解释。

                  阿罗 (Arrow,K)与德布鲁(G.Debreu)在1954年运用两个数学工具(凸分析和布劳尔不动点定理),经过严密推理,在很一般的条件下证明了均衡的存在性与有效性,使得斯密看不见的手最终从天才的想象变成缜密的科学体系。----见论文“Existence of Equilibrium for a Competitive Economy”

                  在他们的证明中,设定出假定条件(一系列公式)。在这些条件下,如果能够断定必然存在一个适当选择的价格体系的话,它将如同看不见的手一样,去指导形形色色的独立的行为者作出相互协调的选择。

                  从西方经济学发展史看,阿罗—德布鲁模型是数理经济学发展的顶峰。他们证明了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一般均衡是存在的,从而使微观经济学体系得以完善。

                  一般均衡理论是人类思想宝库中最耀眼的明珠之一,它从对人们的偏好、技术和禀赋的基本假设出发,建立了关于人类经济领域整体均衡的存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的公理化体系。所以阿罗和德布鲁分别于1972年和1983年获得诺贝尔奖。

                    

                  在最优经济增长领域。1920~1930年代,兰姆西(Ramsey)与冯·诺依曼(VonNeumann)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开始研究最优增长模式。听过冯·诺依曼报告的萨缪尔森,当时推测市场经济在长期将逐渐收敛到最优的经济增长(资本积累)路径,此即所谓“大道定理”(TurnpikeTheorem)。但他却一直没能给出严格的证明。

                     1960年代初,麦肯齐和Morishima各自独立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要用到不动点定理),在一个标准的新古典经济中,严格证明了最优增长路径的最优收敛性。

                     随后麦肯齐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讨论了在各种不同条件下最优增长路径的收敛性问题。

                     以上两方面的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从资源配置的静态角度看,新古典的自由市场经济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从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看,市场经济在长期也能够朝着最优经济增长路径逼近。

                  通宝推:游识猷,
                  • 家园 多谢忙总!

                    乖乖,太专业了!

                    最后一段意思是…

                    萨缪尔森证明了经济运行就像荡秋千,秋千的平衡点就是阿罗的均衡点。

                    而且这秋千本身也能动,好比在火车上。车一跑,平衡点跟着划出一条轨迹,刚好和火车行驶路径重合。

                    所以经济运行也有内在规律可循,摸清了就像火车道一样平顺和谐。

                    • 家园 你理解的不对。大道定理形象说就是经济增长有一条最优曲线,

                      类似环城高速,只要你上了环城高速,就会以最优模式实现增长目标(最节约,供需最均衡,速度最快)。经济增长就会实现供需均衡的增长。(所以又叫高速公路定理)各国政府都想把经济增长拐到高速公路上去。

                      按照萨缪尔森说法,最优经济增长模型有唯一的均衡稳定点, 理想的最优经济增长路径往往是集中在均衡稳定点处,显示上凸的路径。具有大道性质的增长是靠近均衡稳定点的增长,反之,不具有大道性质的经济增长是一种远离最优均衡稳定点的增长。特别如果这种增长还具有较高速度的话,就更具有进一步提高速度的潜力,因为远离最优均衡稳定的增长,还没有充分发挥各种促进经济增长因素的全部功效,如果在政策调整之下能进一步发挥各种促进经济增长因素的效果的话,经济增长的速度还会提高。  

                      80年代,曾有人检验战后日本的经济增长路径,结果发现具有这种大道性质。  

                      中国自1984年改革开放以来,实际GDP 平均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也高达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保持了高达两位数的增长。但如果从最优均衡稳定增长的经济意义上来讲,对中国1984年至2006年的宏观经济总量数据计算与模拟,得到结论是: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们并没有走在经济均衡稳定增长的大道上,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具有大道性质。  

                      因为人均消费与人均资本存量的理论值和实际值在这十来年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3.37%、18.59%、42.93%、31.59%,前者相差近五个百分点,后者相差十余个百分点。实际增长的速度显然要慢于理论上最优的均衡稳定增长速度。可见,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还有相当大的潜力,这也是为什么在目前外部环境极其恶化且国内问题成堆情况下,我国经济仍能保持近8%的增长速度的原因。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包括: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管理效率不高造成的生产率低下;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和产业之间的不均衡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扭曲作用;劳动素质和效率的低下造成技术进步的不显著;市场体系发现价格和最优配置功能不完善;大量存在的腐败寻租行为等等。

                      投资与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没有起到应尽的责任也是一个问题,特别是在为保8%经济增长率的情况下, 政府增发了许多国债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但如果解决不好投资效益低下的问题就会降低这一举措的效应,甚至会在多年之后可能看到的是与当初预期相反的结果。  

                      一般说来,中国经济增长对消费的反向推动作用具有四年时差的序列相关性;经济增长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反向推动作用具有较强的五年时差的序列相关性和相对较弱的一年时差的序列相关性;而经济增长对净出口的反向推动作用则具有较强的二年时差的序列相关性。  

                      这意味着资本存量的调整与政府支出水平、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减应保持同步关系。  

                      通宝推:游识猷,
                      • 家园 先收藏再消化

                        花谢忙总!

                      • 家园 忙总,这个理论值怎么算出来的

                        23.37%、18.59%、42.93%、31.59%,后者是实际值,但前者的出处在哪?在哪篇文献中提到?是否是周爱民的《中国总量经济增长的“大道性质”检验》?

                        • 家园 我在网上把周爱民的《中国总量经济增长的“大道性质”检验》

                          这篇文章找来看了,从基础数据和基本结论来看,我引用的资料显然是引用了他的内容,只是时间上约微有点差别,我想可能是笔误。

                          周爱民的文章中采用的数据即使有误差,用简单线性模型做的回归分析还是有一定趋势参考价值。我想如果用更精细的模型,数据更全面一点,可能结论更有启发性。例如采用投入产出法,结合回归来分析增长效率。

                        • 家园 这个数据原始来源我不太清楚,我是从国家发改委搞

                          十一五规划的准备文件中看到的。介绍是统计数据模拟和回归的结果,以此为例说明以前的发展规划不完善,不科学云云。

                          我自己认为由于我们统计数据的巨大误差,具体这个数据是否准确值得怀疑,但是结论应该可以成立,就是我们经济增长不是最优均衡增长。

                          当然这个数据也可能是引用《中国总量经济增长的“大道性质”检验》这篇文章中的,也可能是这篇文章也引用其他数据,这个搞不清楚,当时也不是关心的重点。大家对中国数据的可靠性都抱着有固欣然,无亦可喜的态度。

              • 家园 推荐凡勃伦的书到不是蛊惑忙总研究经济

                刚才没说明白,其实这本书我还没读完呢

                主要是这个被称为“天才”的凡勃伦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表达也非常犀利。想必这些是忙总所感兴趣的。

                摘一段:

                凡勃伦是一个尖刻的、好怀疑的、悲观的、孤独的人。他的著作尽管有些冗长和晦涩,但是充满了机智、智慧和对中产阶级品德的讽刺式攻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