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黄万里先生与三峡 -- meokey

共:💬556 🌺1191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在那里找当地树种飞播可能容易些。

            只是飞播一般不用于经济林。

            • 家园 还真的议论开飞播造林了~~~!

              在我看来,飞播有飞播的好处,但是如果做不到地面的配合的话,你飞播无非就是给当地的鸟和松鼠弄点粮食吃。

              http://blog.sina.com.cn/jianggaoming

              推荐下中科院植物所蒋高明的blog。

              我发现这里的没有几个做生态的,生态学上其实有个概念叫种子库,据我在甘肃陇南的所见,很多山上虽然缺乏植被,其实土壤种子库是完全足够的。这种地方,只要撤出人为干扰力,植被就会在几年内恢复一部分。在甘肃陇南文县天池那边,作为一个旅游区,政府从90年代开始对那个地方进行封山育林,造林只有几百亩,其余树和草应该都是自然长出来的,同样很好。

              飞播,如果搞不定地面的话,只会劳民伤财,或者引进入侵种。

              飞播没有凑效

              治沙工程轰轰烈烈地进行着!

                2001年,中科院的专家和正蓝旗林业局按传统方式,设计了一层层防护林带,种了柳树、榆树,也采用飞播的手段在流沙上撒山杏、沙柳、沙棘种子。飞播的时间定在6月中旬。专家告诉乌日图,飞播的日子很重要,最好飞播完后第二天有雨,这样种子就容易成活。

              乌日图满载着希望,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地通知牧民们开会。科学家来了,他们带来了技术,带来了种子,草原有救了!速度,他骑车的速度飞快,他恨不得立即把这喜讯传递给每个人。

                

              飞播当天,需要牧民一起行动。乌日图组织村民们编成3排,每排站五六个人。每人手举一个旗帜,指挥飞机方向,到终点的时候,一个人拿镜子冲着太阳反射阳光,这样飞机就会掉头,播撒第二排。飞机马达轰鸣震耳,好多牧民围观,好奇的人还帮着队伍里的人摇旗子。

                

              飞机来了,种子也撒下去了,结果怎么样?第二年,蒋高明们到草场上一看,山杏、沙棘和沙柳几乎都没有长起来,投入的五六十万元打了水漂!这下子,连科学家们都仿佛手脚无措了。科学、技术,怎么到了这浑善达克,到了这正蓝旗,就那么不起作用了呢?

              飞机飞播一年之后,山杏、沙棘和沙柳几乎都没有长起来,投入的五六十万元打了水漂。科学家们一筹莫展,乌日图也陷入了沮丧之中。

              牧民孩子惊人的发现 

              一天早上,乌日图的儿子胡赫图格和蒋高明吃早饭时,无意中说到他的一个发现,他连比带划、用蒙汉语交织的语言告诉蒋高明,实验地里的草长到了半人高。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蒋高明非常兴奋,早饭也顾不上吃,拿上照相机、摄像机,胡赫图格带路,他们俩开着车就去了实验地。眼前的景象令蒋高明大吃一惊,这草居然有半人之高。上去一量,草丛高度达1.43米!可是,这草却不是蒋高明种的。

                

              蒋高明很快把这一消息告诉乌日图,他说:“我国的生态背景决定了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种树的,在降水量不足300毫米的地方,天然分布的就是草原,如果强行改变它,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他最后说,一个中学生的发现竟然改变了中国治理荒漠化的思路。科学家们通过总结经验与教训,结合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牧民游牧的实践,提出在已经严重退化的土地上要继续实行禁耕、禁牧,让其自然恢复,从而使大面积的天然草地获得喘息。乌日图也十分惊叹,他虔诚地在心里祷告,但愿草场出现奇迹。

                

              奇迹真的出现了

              草原围封后的第三年,草纷纷长了起来,高度就有1米左右,各家每年10月定期一个月进草场打草,草料也实现了自给,牲口吃不完的,还做成了青储饲料,留待来年春天喂养。不过,尽管围封施行了,但仍有牧民偷偷地将牛羊放进围封的草场内。为此,嘎查选举产生了两个巡逻员,他们的职责是防止牲口进入。

                

              现在的草场,生机勃勃,快接近60年代的水平了,貉子、獾子等动物都出现了。2007年的时候,有个邻居急冲冲地跑来告诉乌日图:“夏营盘进来狼了。一只大狼带着好几只小狼。”狼被牧民们视作“神”。乌日图家里,就挂了一张狼的大幅针织画。而狼,已经好多年不出现在草原上了。这是一个生态恢复的信号!乌日图说:“现在我们都舍不得把牲畜放进草场了。”

                

              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巴音胡舒草场积下厚厚的大雪。蒋高明建议下雪的这一个月里可以适当放牧,每户放牧不能超过20头牛,因为草场不用,也会退化的。雪厚,牛羊只能吃到地面上的草,草籽和草根没有被破坏。牛羊还能把草场踩实在,牲畜的粪便还可以当草场肥料。

                

              乌日图感慨:还是自然的力量强大啊。人退,沙自然就退了。可是退出来的人怎么解决呢?

                

              新的难题又摆上桌面了,牧民们不能养太多牛羊,草场也围封了,怎样才能让大家增收?

                

              • 家园 不管用什么办法,关键在封山。

                否则不管长出什么都会被牲畜啃掉。

                禁绝牲畜进入,人不干预也会恢复,只是要慢些。

                植被恢复以后,限制牲畜量也是重点,否则会重蹈复辙。

                蒋高明“牛羊还能把草场踩实在”是错误的,他这是把土质草场的经验套到沙地上了。植被基本良好的沙地表面因有腐植质和尘土,下雨后会形成薄薄的一层脆弱硬壳,能保护下面的散沙不被风吹走。牛羊能把这层硬壳踩破,破得多了有风一样起沙。

                • 家园 自然恢复未必就比人工的慢

                  而且,因为自然恢复的是适合当地生态的,这样的群落还要更稳定。

                  自然界自己有一套法则。如果飞播的话,即使能够成活,往往生态系统的优势种就那几个。而自然恢复的话,其优势种比较丰富,而且随地域不同而不同。

                  三峡那种地方,气候湿润,物种丰富,本地的种子库应该是足够的。对于三峡,应该在一些自然力不够的地方实行人工恢复,在种子库够的地方,尽量实现自然恢复,不仅便宜,而且还更加科学。之前的调查是非常必要的,不能拿飞机这种大面积的播种来套用三峡那种因为深沟万壑,而产生的复杂的小生境非常多的地区。

                  我们家那边,是河南中部,淮河稍北,比三峡还要北。我们高中操场上,暑假一个月不在,杂草就能长一人多高(走前草才十厘米二十厘米的样子)。每年暑假开学第一件事情是除草。那个时候我们学校人少,才一千多人。现在呢,人多了,让它长草都长不起来了。不仅草坪长不起来,杂草也长不起来了。这可以证明,种子库丰富充足的地方,气候湿润高热,自己恢复是很快的。

                  • 家园 自然恢复草长的快,要想树就慢了。

                    大部分这种环境树种已经没了,要靠草长成后动物带进来,风传播的树种距离有限,草种可以吹的极远。

              • 家园 三峡地区降水量是多少?

                在降水量不足300毫米的地方,天然分布的就是草原,如果强行改变它,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 家园 三峡的山上土壤里照样存在种子库,这个你不能否认

                  对于种子库不足的地方才有必要飞播~~~

                  拿蒋高明来说事情只是一个例子,在蒋高明的例子里,飞播下的种子存活率是很低的,这可以归为当地的动物的摄食和植物的竞争干扰。最好的办法就是自然力恢复,当然是在种子库充足的情况下。

            • 家园 小苗,种子都不行

              当地有20天伏旱,小苗,种子都给旱死了,只有种8CM以上大苗才能存活。难

              • 家园 飞播造林只要降雨量达到500毫米就可实施

                三峡地区完全达标。

                • 家园 这个是当地实践证明的。

                  已经石漠化了,每年有20天的伏旱,根子扎得不深就会旱死的。

                  这个是当地实践证明的。所以必须直径8公分左右的苗子,而且要土壤改造,挖深坑。

                  • 家园 造林可以从从草甸->灌木->针叶林->混杂林一步步来

                    只要达到水土保持,用何种植被可以研究论证。

                    至于已经是石头山的话,谈不上水土流失了。瑞士有些石头山,光秃秃的,也没有植被,在一片青山之中,看上去别有风情。

                    • 家园 你看看这个连接吧

                      关键是还指望把后面的土石挡在三峡库区之外

                      http://cq.qq.com/a/20100820/000266.htm

                      • 家园 库区来沙不是三峡水库的淤积的重要来源,对不对?

                        三峡入库的泥沙的80%以上来源于金沙江,奉节这些库区内的县市不会对三峡水库淤积贡献什么泥沙了。

                        对重庆地区搞建设有热情有想法有措施我表示赞赏态度,但觉得没有必要用水土保持的借口来筹资。

                        • 家园 用薄熙来的话说,绿化母亲河

                          绿化长江重庆段600公里。

                          究竟有多少防止泥作用,我无法回答。

                          • 家园 口号不错

                            绿化母亲河的意义是水土保持(狭义),实质是生态保护,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广义)。

                            如果植被达到10%,表面土流失为73%,植被37%以上表面土流失为14%,植被达到60%,表面土流失为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植被和水土流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所以植被覆盖率从10%上升至35%对水土保持的改善进展显著,植被覆盖率从35%到60%对水土保持的边际效用就不很明显了。而三峡库区的情况又如何呢?

                            据重庆市水利局监测表明,2009年,三峡库区森林覆盖率已超过34%,比1997年提高13个百分点,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万平方公里,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4000多万吨。

                            三峡库区森林覆盖率34%,已经到了一个拐点。增加森林覆盖率对水土保持或防止库区淤积的作用已不明显。

                            同时估计用人工方法植树增加森林覆盖率已经很困难了,所以我个人认为退耕和飞播造林是三峡库区增加森林覆盖率的下一步措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