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李敖:他们都是逃兵 -- 子牙

共:💬42 🌺311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李敖:他们都是逃兵

    [南方周末]李敖访谈:我们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我为什么看不起留美的那批人?因为他们都是逃兵———你 在中国长大,你去国外留学了以后不回来,对国家来说这些人才就流失了,你在为别的国家服务———这是我的看法。

    (注:上次发贴时,写得比较短,这次把后来的一个回帖补在一起,方便大家查阅。2010.09.19)

    人本质上是自私的,大公无私而有抱负的人也很多。聪明的人积极选择实现自己价值的方式。不能改变环境,又不想适应环境,就主动换一个环境,还不能完全说是逃兵。我想,逃兵是指这样一类人,他们有能力为改变环境出力(但出力不一定能改变环境),但选择了一种更省力的生活方式。有时觉得自己连逃兵都算不上。关于逃兵,首先他得是一个有抱负的兵,或者有这个愿望。对很多人来说,丰衣足食、自给自足、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是最正当也最正常的选择,国家大义倒是虚无缥缈的。

    出国之前,我深信曲线救国的间接贡献,总量可能比回国更多。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也是出来之前跟国内的一些师友辩论过的话题。他们中有出国、回国的,有往返于两边,对国内国外都比较了解的。不过,后来想法慢慢地有了些变化。目前想到的,回国,除了自己亲身参与之外,还可以通过自己影响周围的人,比如师友、同事、学生,还有自己的后代。这个乘数效应的深远影响是很难估计的。

    归国与否,是否逃兵,首先是个人的选择,每个人有自己的情况,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理由,别人是无缘置喙的。现实是多样化的,实现抱负的方式也很多,每个人对环境的认同感也不一样。很多人乐于换到利于实现自我价值的环境,并且很容易认同新环境,安定下来踏踏实实地做事。是的,关键还是把事情做出来。人生的选择跟押宝相似,只是大家的风险偏好有别而已,选择往往还有很多偶然因素。

    逃兵问题也许是个伪问题,希望留学的人都回国,只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真正的大牛,在哪里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不管是早期被迫回国而做出伟大贡献的钱学森,还是近来主动回国的饶毅、施一公等。随着中国慢慢变好,估计回国的人会越来越多。前几代海归,在专业建树上可能牺牲得多,但在原始积累、为后人铺路上的功劳,却可以很多。

    胡适早年作《非留学篇》说,“留学之目的,在于为己国造新文明。又曰:留学当以不留学为目的。”什么时候大家对留学不像现在这样热心关注了,胡适说的目的就达到了。

    • 家园 最近一篇讨论:海外华人是开拓的勇士

      最近“海上金流彩云乱”河友有篇帖子,认为“走向世界的海外华人,是为了这个民族开拓更广阔生存空间的勇士”,我觉得这是对李敖“逃兵”责问的完美回应。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逃兵”身份在我心里投下的阴影面积,大得笼罩了全身,“海上金流彩云乱”河友的说法让我有所解脱。

    • 家园 一点浅见

      其实这个话题大家已经谈得差不多了,尤其是楼主与厚积薄发兄的友善讨论,很令人敬佩。之所以在这画蛇添足,主要是这个问题(还有外F现象)一直是在下思考中的症结之一,不写下来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对李敖先生很多思想言论在下是很认同的,但他把留美者一概归为“逃兵”,却实在是失之偏颇了。就象网友们提到的,偷渡的人跑到海外抢饭碗,寄钱回来给家人用,这不正是在给国家创外汇吗?比之许多贪官们在国内赚得膏满油肥,然后把财产转移海外,境界何啻天壤之别!

      毋庸讳言,选择在海外永久居住的人大多是因为生活更为舒适,或者自然环境更加优越一些(毕竟,我国仍处在工业化中初级阶段,环境污染还是很严重的)。这是否自私的行为?应该是吧。但大思想家黄宗羲就认为“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并主张义利统一,从这个角度看,追求个人生活之幸福本身是无可厚非的。那么,在自利之余,这些人有没有振兴自己祖国民族的责任(义)?当然有。但为了承担这些责任,就一定要回国发展吗?未必。

      目前中国社会对人才还是供大于求,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而不少海归最后变成“海带”,不但没有为国家做出贡献,反倒添加了负担。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家习惯把留洋人士当成社会精英,回来后就一定能作出多大的事情。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真正国家急需的海外人才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只是养家糊口而已。他们如果在抢西方人的饭碗的同时,又能够通过各种办法帮助祖国(譬如捐款,投资等等),又何乐不为呢?河里应该就有不少这样的人士,虽然在海外混得还不错,但又不认为回去能给祖国作出多大的事情,只能通过其他方式表达爱国之心了。

      那么,对于少数的真正厉害的大才,如学术界的权威,有专利的高级技术人员,应该如何看待?首先,这样的人物有的最后会回归,给国家直接作出重大的贡献。远的如钱学森老先生,近的如饶毅,施一公等归国教授,都是很令人敬佩的。其次,就算他们待在海外,如果能通过学术交流等方式帮助祖国科技的发展,也是不好指责的。象丘成桐教授就很关心大陆数学的发展,也培养出了不少杰出的华人数学家。在当今中国与西方的科学技术差距还很大之时,这不失为追赶的一种好办法。我们当然崇敬象邓稼先这样的老一辈科学家,为国家的国防科技事业呕心沥血(为此他们也必将载之史册,名流千古),但若以此去要求所有的海外科学家,是不是有些过分呢?

      至于象井底望天这样的牛人,待在海外能更好的了解西方国家的情况,从而为中国的战略发展提供更有益的建议,若用“逃兵”去描述,真是大开玩笑了。

      因此,对于留在海外的人士,不必要一味指责(这除了“出口气”之外,并无用处),而是应该设法形成一种海外华人爱国统一战线。就象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支持以色列一样,如果全球华人都能联合起来为中华之崛起而尽力,那力量该有多大?鉴于海外华人一盘散沙的现状,大家可能认为这无异于白日做梦,天方夜谭。那就先让我们大略给这些人分分类,看有没有一点希望。

      第一种就是黄皮白心的香蕉人。他们因为只看到中国与西方近二百多年的差距,或是受普世价值影响太深,怎么看自己民族都不顺眼,甚而至于恨不能一头撞南墙而死,来世投胎做欧美人。而且因为他们外表语言上的“优势”,在西方对中国的分裂与遏制过程中他们往往都是愿意做急先锋以表忠心的。对这种人,统战显然是没有用的,甚至以“逃兵”称呼他们都已经是太仁慈了。让他们留在海外叫嚣并时刻防备之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

      第二种就是真正强烈的爱国者。他们是一心希望祖国能够强大起来的,也乐于为此做贡献。他们也许缺乏组织,但总是试图想各种办法帮助祖国的发展。相信河里大多数海外人士都是这一类,他们是毫无疑问可以成为爱国统一战线的核心的。

      第三种介于前二者之间,也是人数最多的一类。他们满足于在海外生活,也没有很强的希望自己民族强大的欲望,但 在祖国有需要时也会尽力帮忙(例如汶川地震很多人都捐款了)。这就是我们必须尽力争取的对象。争取的办法之一就是扩大中华文明在世界各地的影响,让各地的海外华人为自己的原生民族文化感到自豪,并从而萌发起维护这种文明的欲望。象孔子学院的创办应该就是一个好的开头。

      事在人为,建立起一定的海外华人爱国统一战线还是有希望的,尤其是在中国国力越来越强大,中华文明越来越强势的历史背景之下。如果李敖先生眼里的“逃兵”一天天变成了中华崛起的“志愿兵”,该有多好!

    • 家园 李敖说得对

      高端人才,不能最后回国出力,就是逃兵。些个绕来绕去的,小心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 家园 我不赞成人才流失这种说法

      人才,有先天的因素,也很大程度上有后天的因素。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才,而其他人不能成为人才,往往是因为一个人占据了资源和机会,而别人因此而失去。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钱学森,他一家都是人才,很多成员都是科学家,有个侄子还刚得了诺贝尔奖,为什么?因为当初钱家在浙江就富甲一方。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现在的上海市委书记,他一个家族可以和整个中国近代史的主要风云人物都有瓜葛。

      为什么这样?因为近代中国的精英就是这样一个近亲繁殖的群体,他们几乎霸占了所有的资源,剩下的人只能在他们的手指缝里生存。

      49年以后很大一批这样的精英和人才离开了中国,有的去了台湾,有的去了欧美。很多人痛心疾首,说中国丧失了这么多人才。其实呢,中国还不是这样过来了吗?而且没有他们,中国又出现了很多新的人才,而且相当大的一批人还是从以前不可能出人才或不大可能出人才的阶层和地区出来。现在美国科学界老的一批49年中国人和台湾中国人老去,中国大陆的人才逐渐代替了他们,可见中国从来没有因为失去了某些人才而出现人才断层,清华仍一百多年来一如既往地为美国爸爸制造人才。而且中国不但现在有清华为美国贡献人才,还有成百上千所大学在为美国培养人才。现在中国人才是越来越多,越来越泛滥,而不是越来越少,越来越稀缺。

    • 家园 很难听的实话
    • 家园 杨振宁和钱学森

      最明显的对比

    • 家园 偷渡的福建人不算吧,人家不要国家培养,可一年寄回N多钱呀

    • 家园 逃兵太可恶了,

      你在中国长大,你去国外留学了以后不回来,对国家来说这些人才就流失了,你在为别的国家服务
      ,再加一句,你对的起国家么,就是当年我听到的教务处一名本科刚毕业两年的工作人员对一个申请出国留学的“人才”的训话。

      对这些“人才”就应该不发护照,让他们出不了国,只能在中国服务。已经出去的限期归国,否则有的是办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