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东方的屋顶 一、伍重 -- 藏猫猫

共:💬134 🌺115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东方的屋顶 一、伍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如果我说,现代建筑杰作、壳体结构的先驱,悉尼歌剧院,是受到中国建筑的启发;歌剧院设计者伍重的桌上,总是摆着一套来自中国的《营造法式》,会不会被当作Korea Joke式的YY ?

    不过这真的不是YY,

    伍重-悉尼歌剧院设计意象草图,他的灵感之一,就是中国建筑那空零飘逸,仿佛浮在空中的飞鸟一般的巨大屋顶。官网出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二○○三年普利兹克奖评委对伍重的评语开宗明义道:“伍重是一位深深地根植于历史的建筑师, 这历史包含了玛雅、中国和日本、伊斯兰以及他自身斯堪的纳维亚的文化精粹。”就让我们来看看伍重是如何根植我们所熟悉的中国文化精粹的。

    ……他进一步地涉猎了有关中国建筑的著述, 尤其是结识了瑞典著名的汉学家喜仁龙(Osvald Sirén ,1879 —1966) 并阅读他关于中国建筑艺术的著作, 受益匪浅。喜仁龙是当时欧洲研究中国建筑及艺术史方面水平最高的一位学者, 他的一些真知灼见直接影响了伍重。其中

    最为明显的就是关于中国建筑的造型空间意象之理解, 喜仁龙特别诠释了中国建筑的屋顶和台基在阳光下形成强烈的形体特征, 而其间的墙体和柱廊往往很不明显。他曾这样描述道:“(中国建筑) 木柱从台基上升起,经常达到可观的高度,就像是在土堆和岩石上长满了高高的树林。曲线形的屋顶犹如飘动的柳杉树枝,它们之间若有墙体的话,常常由于巨大的出檐而导致的光影以及开敞的廊道、花格窗、栏杆等的作用而几乎消失。”这种特殊的空间意象显然被伍重所接受,并在他亲身体验了这种建筑空间之后进一步地被诠释为:“在西方,重力是朝向墙体;而在东方, 重力是直接朝向地面的。”他以“屋顶与平台(roof andplateaus) ”为题来强化这一空间意向并配以那极富说服力的草图, 这一空间意象正是他悉尼歌剧院的基本创作思想之根源。从造型的基本要素来分析, 悉尼歌剧院的空间意象正是强化了的巨大“平台”上的“屋顶”。

    ---赵辰:《“ 普利兹克奖” 、伍重与<营造法式>》

    传说,伍重投标的方案,由于过于苍促,只是一幅没有经过标准绘制的草图,因为太过潦草和天马行空,在评审之初就被淘汰。但是被迟到的评委沙里宁从选剩的弃稿中惊喜地捡回,评为头奖。沙里宁本人,就是玩壳结构的先驱大师,伍重的设计图上轻薄飘逸的薄逸,正切合其意,但是草图的设计意象,远远超出了当时的工程技术能力。施工过程中,经费不断追加,壳体却大大缩短,最终从飘逸的羽翼变成今天我们所见的海边贝壳。

    伍重同学被从废纸堆里扔回的投标草图。诸位发考卷的,您给打几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什么叫臭味相投呢,这是捡垃圾的评委沙里宁大师本人的杰作,肯尼迪机场TWA航站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但本文要讨论的其实并不是悉尼歌剧院,而是伍重的设计源头之一:东方的屋顶。

    嗯,啃铁牛

    关键词(Tags): #木头史诗元宝推荐:海天, 通宝推:桥上,渡泸,高野谪客,铁手,ifuleu,铸剑,老顽童,妖猫drake,dahuang,晨枫,玉垒关2,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十二、尾声、迟到的主题

      写这个系列的源起之一,

      几个月前挖榫卯坑的时候,胡亦庄兄提了一句,胡亦庄:能不能顺便介绍一下中美木房子的异同?

      应下来了,迟迟没有动笔。

      一个是其实关于美国我是不了解的。我的关注范围主要在欧洲。但想想美国的建筑传统毕竟大部分是从欧洲带去的,所以以欧洲为基点泛论中西的时候,大约也可以涵盖进去。

      之前之后都看了一些关于欧洲木构建筑的材料,脑子里对中西木构建筑的主要区别,也大概有个框架。但是如何说起,一直没有找到切入点。

      其实当然也可以以一个简单的帖子列出一二三来。但是在资料的收集与思考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深入本质的有趣的东西,便一直希望找一个有趣的方式,做一点深入的解剖。

      对于木构建筑,中西方最显著的差异,即在屋顶。

      中国屋顶之谜,西方世界在这一百五十年中,有过有趣热闹的讨论。

      而西方在观察中国屋顶过程中认识的转变,正折射他们自身与中国的差异。

      这便是一个可以深入回答“中西方异同”的角度。

      于是有了这一个系列。

      而这一系列在进展过程中,又不得不面对西方建筑学与史学传统的大背景,于是又有了读书笔记一个系列。

      但这两个系列,其实仍旧并没有回答胡亦庄兄的问题。好吧,现在,我们知道了东方与西方不一样,有误会,知道了东方的屋顶是怎么回事,那么西方呢?

      嗯,这将是另一个主题了……

      To be long long after continue…

      关键词(Tags): #木头史诗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配几张图片,展示屋顶的风格融合

        点看全图

        马六甲的佛教寺庙屋顶

        点看全图

        马六甲的佛教寺庙屋顶

        点看全图

        马六甲的一种民宅屋顶

        点看全图

        马六甲一间建筑风格特殊的清真寺屋顶

        点看全图

        马六甲的飞檐屋角风格

        关键词(Tags): #屋顶
        • 家园 谢谢!

          那个“建筑风格特殊的清真寺”,可能是汉代两段屋面的遗传。东南亚考古也发现过早期的类似的两段屋面陶楼,应该是中原传过去的。

          • 家园 不客气,果然是内行!

            当时,有一朋友受人之托,写了一本关于马来西亚的庙宇建筑风格

            的书。在他的指点下,才注意到这些。西西河上传图片不容易看,

            等下我上传到博客里,给你看吧!

            • 家园 太好了!谢谢!

              期待您的博客!

              • 家园 哈哈,估计有个小小的误会让您失望了!

                我指的是上传一些当时关于屋顶和马六甲祖屋的结构照片,

                而非朋友那本关于马来西亚建筑样式的书。也许您误会我有那本书,

                以后若有机会请朋友找一本,应该不会很难。我上传了图片

                在博客相册里,若看不到请通知我。

                新浪博客:山远空寒

                外链出处

                • 家园 谢谢谢谢,一点儿没失望~

                  照片看到了,非常感谢!

                  另外可不可以问下,您朋友著作的书名?

                  • 家园 当然

                    可以,

                    外链出处

                    1.

                    《追根--马来西亚庙宇与宗祠巡游(一)》

                    2.

                    《探缘--马来西亚庙宇与宗祠巡游(二)》

                    本来应该是一本书,因为太长了,分成两本。

                    • 当然
                      家园 谢谢~

                      还谢出一枚宝来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原创】十一、“立面的误会”与“曲线的误会”

      本系列之七,名为“曲线的误会”。“曲线的误会”曾经是为这一系列文字草拟的题目。但后来仅作为一节之标题,是因为实在担心,这花痴得也太露骨了…

      曲线的误会,是小衲向某偶像致敬的课题。(再强调,偶的偶像名单很长很长…)

      2007年,赵辰先生在《读书》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立面的误会》。稍后,赵辰先生的若干论文结集由三联书店出版,书名为,《立面的误会》。

      之后某年我初到东大,东大的学生眉飞色舞的对我讲:“你有没有听过赵辰那个讲座?--哦,那时候你还没来。赵辰批了梁思成!”

      我ft,至于么,你师叔批了人家师祖,你跟着沾光么?…

      赵辰是如何批判梁思成,或者说,梁思成所代表的一个时代的学术研究体系的。

      简单地说,西方建筑的一个基本研究传统,是基于立面的分析。立面,在制图语言里,称作Elevation,但对于建筑学,还有另一个词,Facade。对于Facade的推敲、分析、研究,是西方建筑设计与研究最重要的方法和步骤。赵辰举了威尼斯水城的街景和澳门“大八巴”来解说这种“立面”。小衲不妨举另外的例子,文艺复兴古典主义与巴洛克的代表作:

      Il Redentore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The Church of Gesu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这两座古典建筑的侧面角度可以看出,“立面”是如何以“面”的形式存在的。.

      基于立面的建筑研究,在巴黎美院建筑学教育体系下严格发扬,被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所继续。而后者培养出了梁思成、林徽因等第一代中国建筑史学者,将西方的建筑学研究体系带回中国,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建筑学研究与教育。

      在营造学社的研究中,可以见到深厚的基于立面分析的古典建筑分析手法。

      但Facade,在中国建筑中是不存在的。

      《营造法式》中,不存在立面图绘。只存在“侧样”。侧样,就是剖面图。中国的建筑,是基于剖面的设计。剖面对于结构的把握与控制,形成了建筑设计的主要过程。作为绘图的立面Elevation的形象,是这个设计过程的产物,而非设计过程的目的或对象。而Facade,则是完全不存在于东方建筑的。

      《营造法式》侧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年在论坛上跟群牛就赵辰之文争论,有人提出,赵言不对,[url= http://baike.baidu.com/view/37055.htm]样式雷[/url]

      就有大量立面图。

      抚掌大笑:此例极好。样式雷的设计是受到西方传教士入境后所传西学影响下的产物,对照样式雷与《营造法式》,正可侧证东西建筑设计之异!

      样式雷:北京正阳门立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赵辰对于梁思成一代建筑学术的反思,其实正是打开国门之后,我国的传统文化面对西方学术体系之下,面对的挑战与走过的路途的反思。所谓误会,东西的碰撞,其实更像两套坐标系的问题。无论直角坐标还是极坐标,都可以描述一条曲线的函数。但不同坐标系的取用,可能会发现或丢失研究对象的若干特征。

      立面的误会,是东方学者以西方的坐标系描述东方的问题的误会。

      而小衲曲线的误会,其实较之偶像更浅一层,或更早一个时段:西方学者以其自身的坐标尺来观测东方时的误会。

      当然,这只是一个开端。

      关键词(Tags): #木头史诗
      • 家园 澳门那个叫“大三巴”

        大三巴是有立面,主体建筑没了。而佛罗伦萨的圣洛伦佐教堂是有主体建筑但没有立面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silica_of_San_Lorenzo,_Florence

        当年米开朗琪罗设计了立面却一直没建成,如今这教堂就以没有立面的样子存在了几百年。另外一个例子是法国国民议会波旁宫,立面和主体建筑之间有一夹角,其实是分开来的。可见这立面是单独的存在。

        样式雷的中式建筑图样说是立面图,但是很难想象只有主体建筑没有立面或只有立面没有主体建筑怎么建造。

        • 家园 对头~ 所以说中国传统就没有Facade

          看到圣洛伦佐教堂还想起另外一个问题,西方古典的立面那个面,是中国传统的山面。换言之,中西建筑的对正面与侧面的认定刚好是相反的。这也是西人初到东方时的一大惊叹。

      • 家园 猫猫,丢了个带尾巴的字母
        • 家园 谢谢提醒~那个字母被系统给吃了...

          在word里写好的,结果往里一贴,带尾巴的字母西河不认,都被系统给吃掉了。。。

          贴完也没仔细看。谢谢提醒!

          干脆都写成c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