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东方的屋顶 一、伍重 -- 藏猫猫

共:💬134 🌺115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东方的屋顶 十、答案二 文化那个筐

      文化是个筐,啥都放里装。

      很显然,铁手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

      文化百家 = 文艺。国学;神话、传说、风俗、民间艺术;语言、书法;建筑等。

      本文谈建筑,所以虽然本人喜欢标榜学科的技术性与历史性,还是很自觉地到此入队了。

      谈论某一民族的建筑,文化绝对是一个逃不过去的问题。说到底,肯定是那句绝对正确但其实什么也没有解答的答案:“中华民族固有之审美趣味使然也”(伊东忠太)。

      但对于具体建筑现象的发生问题,文化解释,作为最难于证实,又难于证伪的解答,应该是慎之又慎的。

      在这个问题上,严肃的史学家与考古学家是极为谨慎的。杨鸿勋先生在解答了屋顶曲线起源的技术性问题之后,尝试对文化上的讨论做一探讨:

      有的建筑史学家认为,《诗·小雅·斯干》“如跂斯翼,……如翚斯飞”的诗句是描写翼角起翘的。这种说法尚未找出依据,很难赞同。

      在杨先生写此文之时及之后,摘自于古文献中的两种主要观点是被广泛采纳用于解释屋面曲线的发生的。其中“激日景而纳光”,应该说是对汉代文献对其时代屋面作法目的的直接解释,因此学界无异议。而“如翚斯飞”虽然也被广泛引用,但仍不符合考古学的治学标准。先秦时代,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凹曲屋面的出现,现有的所有证据都是指向曲折屋面出现于汉代,并且直到隋唐才得到广泛应用。那么先秦的“如翚斯飞”以及任何其他文字的相似文字,描摹的对象很难相信是屋面曲线。

      但它必然也需要一个解释。

      杨先生的解答是,直坡屋顶的巨大出檐,本身已经可以构成“如跂斯翼,……如翚斯飞”的形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但是,技术性起源,在很多学者与爱好者看来,是无法令人满意的最终答案。于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文化”,实在让我这种技术派没文化的家伙无语凝噎。

      比如,某著名建筑史学家在其《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探源》中,论证

      中国古代建筑实行举折的最终原因,可以归之于人们将建筑塑造成(仰韶)庙底沟凤鸟图形样式的努力。

      插播八卦:针对中国早期屋顶形式,这位先生还曾有期刊上发表一篇《“反宇”考》。置杨鸿勋先生对“反宇”的考古学结论而不顾,拿出隋唐的遗物来发明汉代的“反宇”。然后和另外一位用最速下降线论证屋面曲线起源的先生在学术期刊上上演了一出伪科pk民科的论战,极为热闹好看。

      (这就是为什么我曾经抱怨某些学者“捧出文化来把仰韶和隋唐拌在一起烩一锅“古代”。)

      其实单单谈论凤鸟对于中国古代屋顶的文化象征意义,我想即使是严谨的考古学者,也不会全盘否定。汉画像石上的建筑形式,凤鸟立于直坡屋顶的屋脊之上,是常见主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考虑到汉画像石中凤鸟形象的普遍,以及画像石中屋脊起翘的广泛存在,若将原古的凤鸟崇拜与屋脊的形象相联系解释并止于此处,是可以令为信服的。

      (虽然,屋脊的起翘也可以有功能性解释:用保护屋脊两端固定脊瓦的瓦钉,盖以额外结构,久之深化成文化符号的装饰。)

      事实上,屋脊之兽,在唐代,称作鸱尾。鸱是海中之兽,用于屋顶,盖以水避火,保护房屋的厌胜作用。但海中之兽即用以鸟字作旁的名称,可能正是早期的凤鸟崇拜向后期的厌胜功能转换的痕迹。

      但是将之与曲折屋面做牵连,未免太过牵强。

      最近在图书馆查到一书,<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Roof>,谁这么有眼光,把老衲有兴趣的题目抢先做了。借来一翻,原来又一是个高举“文化”大旗的外行。引用了所有已经被前人批驳过的跟屋面有或没有星点字面关系的文献,并武断地按照自己的解读翻译成英文来误导英语读者,并把屋顶曲线的根源追踪到了中华文化的“形”与“意”。

      掩卷一笑,还书。

      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建筑,一定应有它的文化解释。

      醉寺老先生天堂兄,在回贴中都提到了屋顶对“天”的承应的文化作用。我想,当是很有启发性的。

      而至于建筑历史学研究,落实到细致。仍需要十分地谨慎严密。

      而今天对于中国屋顶的大部分文化猜想,仍没有足够信服的结论。

      也许还是暂且只能说,这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审美情趣吧。

      铁牛。

      关键词(Tags): #木头史诗元宝推荐:铁手,
      • 家园 这个是西西河的文化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也许,还是,暂且,只能说,这是西西河固有的审美情趣吧。

        • 家园 嗯,我不是在批判文化筐,

          文化这个筐海纳百川是对路的。

          重要的是其他的筐在从文化筐里吸纳材料的时候,对其地位和作用的定位。我是站在建筑这个筐里想问题。

      • 家园 不知道猫猫对玛雅建筑有无研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惭愧,关注很少。

          南美还不是中国学术的地盘。

          人类从东亚向南美迁移的时代,还没有建筑遗迹留存,所以人类学学者还有些关注,建筑学上,中国学者对南美的关注几乎没有。

          不过人类文明的早期习俗对在建筑上的固化,可能应该是很有意思的话题。可惜在我们这一代,能把东亚以及印度做透,就很不错了。

          我曾经小关注过奇普与结绳乃至“结”构的结的关系。可惜惭愧对建筑还是知之太少。

          还期待鸭子的好文~~

    • 家园 【原创】东方的屋顶 九、答案一:偶像出场

      首先说明的是,本人的偶像名单很长.... 在一卷手纸那么长的偶像名单上,杨鸿勋先生大约应该位于头一圈上。

      1970年代,美国一位从事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学者致函中国学术界,询问凹曲屋面的发生问题,至为关切。

      此函之下,杨鸿勋先生,在1979年发表了《中国古典建筑凹曲屋面发生与发展问题初探》一文(李允鉌竟然没看到此文,实在该打pp)。由此,中国曲屋面,终于有了第一份历史性的探索。

      如果本文在介绍建筑史学问题的同时,扮有一点对建筑史学方法论的心得的话,杨鸿勋先生的这篇文章,可以作为一份范例。

      杨先生的研究方法,根据本文的立场及河里环境的需要,暂归纳以下三点:

      1. 溯于考古。以考古学为基础(或以不违背考古结论为最基本条件)。以考古实体为线索建构历史脉络。

      2. 注重结构解释。结构与构造的解释,建筑本体的内在需求,是客观需求。

      3. 慎用文化解释。只有有明确文献记载的“文化”特征才可纳入正式结论,但仍仅以猜想的形式出现。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的主观臆想,仅在结论的最次一级提出。

      作为建筑“史”问题,而不是“古”建筑问题,杨先生首先梳理了现有的考古资料中关于凹曲屋面的材料。

      历史脉络的梳理,可以使许多错误的论断不攻而破。

      Edkins等第一代严肃提出中国曲屋面问题的学者,在探索答案的时候,陷入了一个认识误区,即中国屋顶曲屋面,出现在唐代以后,或者至少,在唐以后才得到广泛的应用。由此,产生了曲屋面在南北朝时期随佛教一同来自印度的假想。

      另外的一些学者,通过今天中国屋面凹曲程度在南方远甚于北方的情况,推测凹曲屋面传统由南向北传播而来。

      而杨鸿勋先生的研究指出,今天所见最早的凹曲屋面的实例,来自汉代陶屋。其一来自三十年代末在旅顺发现的东汉墓葬,另一来自解放后在四川发现的汉墓。此二者,屋面均表现了平缓的凹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此南北两例,上述两种西方学者观点便无需反驳了。

      但是整个汉代的建筑形式(陶屋明器、画像砖石),绝大部分仍是直坡屋盖。

      曲屋面在汉至唐间逐渐增加。南北朝时,屋面曲直相间,仍是直者为多。凹曲屋面的流行,以至成为重要建筑标准式样,大约是从南北朝晚期或隋代统一之后开始的。

      南北朝曲屋面形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隋代陶屋 — 曲屋面走向成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梳理了凹曲屋面的出现时序,之后的工作是,查看外形变化之下的内在构造转变。

      曲线的误会中,我们已经解释了,中国屋面的曲线,实际上来自于折线。

      历史的叙述,总是由古至今,而历史研究的开展,则总是逆水而上,由今向古逆推的。

      折线的逆发展,是由后期宏大复杂向早期小型简单的逆溯。杨先生通过对考古实物的梳理,发现这种折线屋面,可以向上追溯到汉代。当折线简少到只有一槫(即檩条,一个折点)时,两折的屋面,是折曲屋面的最简单、也当即最早形式。

      由于明器、画像石等无法详知内部结构,二折屋面可以从中国最早的木构实物上一看端倪:南禅寺大殿剖面(实际上算是檐榑是三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而有两折屋面出现的同时及更早,汉代陶屋中有另外一种特殊的屋面构造,与两折屋面有着密切的构造亲缘关系:两段屋面。

      四川雅安东汉高颐墓石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成都出土画像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四川牧马山东汉墓 陶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纽约博物馆藏汉陶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而两折屋面的产生,很可能与汉代以前我国木构宫殿建筑常使用的通过增加披檐加深建筑进深的做法密切相关。这种做法自殷商时期开始广泛应用,文献称作“重屋”。重屋的建筑结构已经通过考古证实。对于商代遗址考古发现,商代宫殿建筑在主要外柱以外,分布有更加细小的柱洞。即推测是重屋的擎檐柱。

      殷墟复原。立在台基以下的小柱即是擎檐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杨鸿勋先生“重屋”—“反宇”屋面发展推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一过程,还有一个日本实例可以作为侧证。

      法隆寺小木作玉虫厨子,时代约相当于我国隋代。屋面明显分作两段,两段均出现平缓的凹曲,而两段屋面形成的整体曲线,已具有唐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然,杨先生强调说,反宇屋面虽然最目前最早的证据来自汉代,但不排除先秦已有使用的可能。

      由此,杨先生勾画出了曲屋面的第一道曲线 – 屋面曲折的发展进程,并通过发展进程的构造变化解释了曲屋面产生的原因:由于早期加大屋面进深的需要,产生重屋,重屋的重檐部分与主体屋面相接,并出于“激日景而纳光”(西都赋)的要求,向上反折,形成反宇,最终于随着我国木构建筑抬梁结构的成熟,而纳入整个木构结构体系。

      前文我们已经说过,中国屋顶曲线,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除了屋面曲折,檐口的曲线,是第二部分。而檐口的曲线,构造上说,又分为两部分。分别叫起“起翘”和“出翘”。

      简单地说,“起翘”就是屋角处翘起;出翘就是屋角出外伸。这一条曲线,是一第三维曲线,在两个立面、平面上均是曲线。

      出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杨先生通过对文物的整理提出:

      目前暂可认为:屋角起翘最早的材料见于东汉,基本的推广时期约在隋或唐初。

      出翘的做法晚于起翘,它是在起翘的启发下创造的。晚唐佛光寺大殿仍未见显著出翘。而现存北宋实例已有出翘做法。故而出翘的创始,可能在北宋初期或更早一些。

      屋角为什么要做起翘,仍然是先要从结构上找原因。

      抬梁结构成熟之后,木构建筑屋角的处理,檩条一圈闭合相交,处于同一高度,角梁架于檩条之上。而椽子的下端,在檐部架上檩条之上,而在角部架于角梁之上,所以椽子在角部升高。这,就形成了起翘。

      南禅寺大殿结构

      (红色为角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南禅寺大殿_起翘示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至于出翘,作为在大木结构成熟之后才出现了做法,更多的是为了适应起翘,为美观而做的处理。

      铁牛。

      关键词(Tags): #木头史诗通宝推:铁手,四方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东方的屋顶 八、华夏意匠

      第一个让较多的中国人意识到“中国为什么用曲屋顶”是一个“问题”的,是李允鉌的《华夏意匠》。这本书80年代初在香港首版,是改革放开初期,国内学术文化研究打开国门呼吸西方新鲜空气的时期。与前段时间大肆吵架的翻译家的译作,是同一个时代。西方的观点视角猛然间冲入中国,对国内学术产生极大震动。这个背景下,《华夏意匠》对于中西方两种视角下对中国古代建筑的透视的介绍,一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当然今天如果用苛刻一点的语言来评价的话,李允鉌的贡献主要在于介绍,他本人的原创性理论并不多。当然,他也从未宣称他的作品是原创性学术著作。《华夏意匠》今天仍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很好的科普作品。)

      ---------

      感谢河友天狼星的补充,天狼星:“意匠”这两个字在日语里面就是“设计”的意思

      也正提示我就“意匠”这个词多说两句。

      李允鉌本人对“意匠”的解释是,

      “意匠”可作建筑的设计意念。《华夏意匠》意即“古代中国的建筑设计意念”。用这样一个书名好像比较“简而雅”,可惜就是不那么通俗。

      汉典对“意匠”的解释:

      谓作文、绘画、设计等事的精心构思。

      晋 陆机 《文赋》:“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六合殊材,并推心於意匠;八方好事,咸受气於文枢。” 宋 陆游 《题严州王秀才山水枕屏》诗:“壮君落笔写 岷 嶓 ,意匠自到非身过。伟哉千仞天相摩,谷里人家藏緑萝。” 清 赵翼 《游网师园赠主人瞿远村》诗:“想当意匠经营时,多少黄金付一掷。” 闻一多 《龙凤》:“这天生巧对是 庄子 巧思的创造,意匠的游戏。”

      李允鉌使用“意匠”一词,是受到日语中今天在使用的“意匠=设计”的影响,还是着意从古代诗文中选取一个古雅词语,还是兼而有之,暂可不考。

      但此书用一个古雅的汉语词汇来取代“设计”,可以看作是东方学者对于用西方体系来研究中国建筑的反抗,对于自身文化的觉醒。

      李允鉌的著作,客观上,也确实起到了这样一个效果。

      ---------

      在曲屋面这个问题上,李允鉌介绍了若干建筑史家的观点。分别是:

      伊东忠太。在四、喜马拉雅杉木中,我们已经粗略提及,伊东的观点认为曲线的选择是东方的审美趣味使然。

      李约瑟。出于对工程技术的关注,李约瑟的观点相对较为温和折衷。他接纳几乎全部的功能与结构性的分析:采光、排水、保护墙体台基、减小风压、结构稳定。

      (前面跟胡亦庄兄讨论了下关于风压的问题我的观点,和李允鉌一样,也是认为风压不能用来解释屋面曲线的形成或变化的。)

      刘致平。

      先八卦几句,刘致平自1928年东北大学建筑系始创起便师众梁、林等先生,他的著作《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虽然因出版的原因,在普通人中知名度较小,但是视角开阔,具有前瞻性,被李约瑟高度评价的。

      另再跑题八卦几句,中国的最早的建筑学教育,并非始于梁思成的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而是始于柳士英、刘敦桢等创建的苏州工业专门学校筹建建筑科(1923),即后来的中央大学建筑系的前身,又即今天东南大学建筑系前身。

      刘致平实际上是第一个看到西方人对中国曲屋面的讨论,并第一个尝试角度的中国学者。

      他认为,中国屋面之所有凹曲,主要是因为立柱多。不同高的柱头彼此不能画成一直线,所以宁愿逐渐加举做成凹曲线,以免屋面高低不平。久之,我们对凹曲线反而为美。

      到目前为止,就是所有的“创新”性理论中,最不离谱最具有结构眼光的观点。不得不提刘公的著作实际是他在抗战时期的课程讲稿,可窥知中国第一代建筑学者的视野与眼光。

      乐嘉藻。

      举人乐嘉藻作为一个完全的外行,因为参加巴拿马世博会(嗯,就是今天说的那个世博会),受到西方建筑文化的震撼,叹于中国建筑竟然没有自己的历史叙述,于是捉刀写作了历史上第一部由中国人著述的《中国建筑史》。结果可想而知,因其不史不伦不类,被梁先生痛批。但作为第一部我国建筑史述,今天看来,其作品有其价值。

      对于屋面曲线,他说,“考中国屋盖上之曲线,其初非有意为之也。吾人所见草屋之稍旧者,与瓦屋之年久者,其屋面之中部,常显下曲之形,即是曲线之所从来也。”“其初乃原因于技术与材料上之弱点而成之病象,非以为其美观而为之也。”

      呃,上节讨论过屋面线曲的结构形成原理,乐嘉藻的推测,便无需反驳了。

      此外,李允鉌又提及并反驳了“竹椽”下沉说,以及汉代“反宇”即是曲屋面之说。

      最后,李允鉌总结说,

      以上意见大部分只是主观推测。而从《营造法式》的“举折”、“柱生起”之制可见,屋面曲线程檐口的曲线都是一种严格的构造上规定的产物....无论如何,它绝不是无意而来,或者是技术上有所不足而出现的现象。从外形上说,中国人很早就有追求屋顶两侧翘起,像鸟类张开翅膀要飞起的姿势那样的形象,因而不论在正立面或侧立面上都希望做出这样的构图。《诗经》中就有“筑室百堵...如跋斯翼,如辞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之句。这大概不是直线和曲线的问题,而是整个构图的象征和意匠的问题。

      李允鉌的总结,是不能让人满意的。他的观点,可以归纳成两部分:

      1.构造有意为之;2.虽然他使用了“意匠”这个比“美学”显得更加专业的概念,但归根结底,仍是表达了美学选择或符号象征的含义。

      《营造法式》1920年代由中国营造学社校勘出版,随即(1925年)就被西方学者介绍到西方世界,因此中国的建筑结构构成原理,对于此后的西方学者并不陌生。但他们仍要追问的,并不是“曲线如何形成”,而是“为什么使用曲线”。李允鉌批判了在这个问题上的主观解释,但除了“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这个主观追求之外,他并没有提出对这个问题的真正回答。

      铁牛

      关键词(Tags): #木头史诗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高野谪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东方的屋顶 七、曲线的误会

      不同文明之间发生碰撞的时候,会产生“伪问题”。像前文例子里,问“西方为什么很少使用瓦”,就是伪问题。西方并非很少使用瓦,而是一在于屋顶隐藏,容易被忽视;二是瓦的形式与中国有别,可能被忽视。

      不过伪问题并不是就可以置之不管了。应该追问,伪在哪里,为什么会伪?如果使问题不伪,应该怎样问?怎样答?

      今天有学者将“中国建筑为何用木构”也称作伪问题,论证说,中国古建不仅用木,金(铜、铁)、木、石、火(砖瓦陶)、土(夯土)“五材并用”的。这话也对,但有那么点为证伪而证伪...

      我们已经列举了一些对中国屋顶“曲线”的猜想与假说,但其中一些猜想在今天看来荒谬的原因,扎根在问题的提出。“中国建筑屋顶为什么使用曲线”,这个问题,本身大有问题。它在两个层面对中国屋顶产生了误解。

      首先,中国的屋顶“曲线”,并不是一条曲线。准确地说,屋顶是一个曲面。而这个曲面,在两个维度上产生曲率。

      一个是屋角的起翘。曲线是沿着屋檐走向的。这是在我国极具地域特征的标志。可以作为判断建筑分区风格的一个基本元素。从前文中北方(大同)、长江流域(上海)、南方(广东,其实福建如泉州等地可能更明显)的小亭子起屋角起翘的程度对比,可见一般。

      屋角的起翘是给西方游客第一个最强力冲击的印象。

      第二,可能是西方学者更关心的问题,屋面的曲折。是沿着房屋剖面方向的。这个曲线,严格地说,并不是曲线,而是折线。其成因,是房屋在进深方向上立柱(或垫块),以柱(或垫块)支撑檩条和椽子,椽子搭在各柱(或垫块)之间,形成的折线。

      这个折线的生成,在宋代的建筑规范里,叫“举折”,清代建筑规范里,叫“举架”,两者的计算原理是不一样的。

      看佛光寺文殊殿吧,结构比大殿殊朗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佛光寺大殿看两条曲线所形成的曲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简单地说,宋代的做法,是根据房屋的进深尺度,首先规定屋脊的总高,称H,然后先画一个大三角。然后从内向外数,除去脊檩外,第一根檩条的竖向位置,在大三角斜边上相应的位置,向下“折”1/10H,横纵坐标都有了,确定;然后将此檩与下平檩上皮(也就是大三角的最下面那个点)连线,在此斜边上,再向下“折”1/20H,确定第二根檩条的位置。以此类推。由此保证屋面从脊檩向下,是一段越来越缓的内凹折线段。

      梁思成先生对举折的图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清代的做法,正相反。宋式是先规定总高,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做减法,而清代不规定总高,是从下向上从外到内做加法。“如九檩下金六五举,上金七五举,脊步九举”。这个数字规定,以1.5举逐檩增加,且进深越多数值越大。因此,清式的屋顶,总得来说,要比宋式陡峻高耸。

      梁思成先生对举架的图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中国建筑史发展,屋顶的陡峻大体是逐代增加的。所以“唐风”有“舒朗缓重大气”之感。

      那么下次再有人问,“中国建筑屋顶为什么使用曲线”,咱可以嫣然一笑:不好意思,洒家不用"曲"线,洒家用折线的。

      为了行文方便,后面还是统称曲线。

      此外,中国屋顶的曲线,还有第三个组成部分,就是脊部的起翘。

      汉代甚至更早,屋面平时之时,屋脊已经有了显著的特征性的起脊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而南方的脊部处理,最为夸张的,泉州等地,整个屋脊作成夸张的两头翘,这个不用争,来自文化与审美选择对于现有特征的放大夸张。

      泉州府文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明白了中国屋顶“曲线”的组成结构,我们再来看之前讨论过的几种“源起”假说,

      帐篷之说,完全是一锅乱炖;

      美学之说,其实早期的提出,更多是受到屋角与屋脊起翘的第一印象的震撼;

      排雨纳光之说,讨论的是屋面曲折接近檐口部分的处理;

      竹檩下垂之说,讨论的是屋面的曲折。

      这些讨论之所以说不到点儿上,因为它们还没有来得及弄清中国屋顶“曲线”的构成。

      所以建筑历史,区别于艺术史,它属于要弄清的问题是结构与技术。

      铁牛。

      后面可能会写慢一点了。

      关键词(Tags): #木头史诗通宝推:山远空寒,抱朴仙人,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胡猜一下

        大风中的房顶类似飞机翼,越是高耸的升力越大,越容易被掀翻,所以泉州的房顶比较扁。

        另一个因素是北方雪多,所以清朝的就陡一些?

        • 家园 没这感觉。

          在闽南呆过几年,对那边建筑的主要印象除了曲线屋脊以外,还有就是

          1、**衍派、**世家的炫耀;

          2、屋顶压小石板、压砖块--这个倒是应该是用于防台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