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谈谈身心疾病 -- 酥油茶

共:💬1 🌺1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整理】谈谈身心疾病

    这是我大学选修过的一门医学选修课的内容,对个人来说很具有启发性。最近河里在讨论中医是否有效的问题,中医理论里,对不良情绪与疾病的关系有非常详实的论述。而这一点同样也被西医用实验所证实,实验发现,有多种慢性病和患者的性格情绪有很大的关联性,这一系列疾病被称为身心疾病或者心身疾病 (Psychosomatic Diseases)

    心身疾病,早在我国中医学就有记载,即喜、怒、忧、惊、悲、思、恐七情的心理因素的发病的主要因素。近代心身疾病,是19世纪20年代由心身医学提出的心身疾病的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 , 是指心理社会因素作为重要原因参与发病的躯体疾病。即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预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类躯体器质性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躯体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包括神经症或心理生理障碍。

    心身疾病的特征

    哈雷德提出心身疾病具有以下特点

    1.发病因素与情绪障碍有关。

    2.大多与某种特殊的性格类型有关。

    3.发病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4.同一患者可以有几种疾病同时存在或交替发生。

    5.常常有相同的或类似的家族史。

    6.病程往往有缓解和复发的倾向。

    早期提出的典型心身疾病有:消化性溃疡、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毒症、支气哮喘、冠心病等等。这些多为公认的。近年来范围有所扩大,几乎包括所有躯体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甚至癌症亦纳入心身疾病范畴内。

    医院里收治的心身疾病病人范围很广,涉及临床各科,病变主要累及植物神经所支配的系统或器官。临床各科心身疾病约占25~35%,内科约占32.2%~35.1%,循环系统住院病人中高达50%以上。

    心身疾病的原理:

    近十年来,大量的跨学科的动物与人体研究资料证实:这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条途径是一个整体。Chrousos及Gold提出,由植物神经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系统构成了应激综合征应激系统Stress system,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是个体对应激源经过认知评价,察觉威胁或挑战的存在后,大脑边缘系统去唤醒应激系统,并影响包括免疫系统在内的各种内脏活动。这一系列活动如超过个体的承受能力(反应阈值),破坏了机体的稳态,便会产生心身疾病。

    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切心理活动都离不开以大脑皮质为中心的中枢神经系统。各种心理、社会因素作为信息(刺激)传入,首先被大脑皮层觉察并认知评价而产生一定的情绪,而情绪对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影响。如果反应强烈而持久,就可能引起相应的病理改变。

    情绪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边缘系、下丘脑、脑干网状系)协调活动的产物。即情绪不但受大脑皮层调节,且直接与边缘系和下丘脑有关。情绪的直接中枢在边缘系,而边缘系与下丘脑有广泛的神经联系。

    近代免疫学研究已证实,免疫功能受中枢神经系特别是下丘脑调节。紧张刺激或情绪可通过下丘脑及由它控制分泌的激素影响免疫功能,如产生胸腺退化,影响T细胞成熟,使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皮质类固醇的增高对巨噬细胞有抑制作用,降低吞噬功能,使病原迅速扩散,影响B细胞产生抗体,降低抵抗力而致病。

     人格类型

      近代的研究资料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有些心身疾病具有特殊的人格特征。

      对癌症的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孤独、矛盾、抑郁和失望情境下的人易患癌症。如有人对1337名医学生进行追踪观察,发现有48名癌症患者都具有共同的人格特点,即内向、抑郁、隐藏着愤怒和失望。

      有一学者对100多名企业人员作长期观察中发现,约有75%的人,其冠心病发作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操劳和精力消耗,他们在紧张工作期间血中指质水平明显升高。还发现大多数病人属于A型行为模式(type A behavioral pattern)或称为“冠心病易患行为模式”。其特征为:(1)为取得成就而努力奋斗;(2)富有极大的竞争性;(3)很易引起不耐烦;(4)有时间紧迫感;(5)语言和举止粗鲁;(6)对工作和职务提出过多的保证;(7)有旺盛的精力和过度的敌意。有的学者认为A型行为并非是冠心病的结果,而是起因。 A型行为类型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系,而且其胆固醇、甘油三酯、去甲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岛对葡萄糖的反应者增高,凝血时间缩短。经常出现抑郁的冠心病患者更易患心肌梗塞。

    常见心身疾病:

    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tion是一种以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以全身细小动脉硬化为基本病变的一种被最早确认的心身疾病。一般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除与高钠膳食,遗传缺陷等原因有关外,心理社会因素在本病的始动机制中起主要作用。

    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或责任过重、工作压力过大,或应激性不良生活事件过重过多的人群中,患高血压病者多。如同样的黑人,凡世代居住非洲的,患高血压者甚少,而生活在美国北方大城市的,因其社会经济条件差,犯罪率高,暴力事件多,人口密度大,迁居率、离婚率高,所以患高血压者多;而在工作压力大的日本,高血压病是居民主要的死因之一。 现代城市居民因就学就业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人际关系复杂,患高血压者明显高于农村。

    实验证明,长期的紧张刺激使动物血压升高。如让不同群体的大白鼠生活在缺少食物的一个笼子里,结果大白鼠均因争食撕打殴斗而患高血压病:关在笼子里的狒狒王,眼看自己的“下属”自由地进食而不理它的威风和尊严,经常气得暴跳如雷,终于患上顽固性的高血压病。

    长期的忧虑、恐惧、愤怒常导致血压的持续升高,1971年Hokanson等人对愤怒导致高血压的研究表明,在激怒的被试者中,那些必须压抑敌对反应而不允许发泄愤怒的人比允许发泄愤怒的人血压要高。有人通过催眠暗示的办法研究情绪对血压影响,发现经催眠暗示,被催眠者表现愉快时,血压可下降20mmHg(2.67Kpa)脉博每分钟减少8次;相反,在暗示愤怒时,血压可升高10mmHg(1.33kpa),脉博由65次/分增加到120次/分。

    人们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多有易焦虑、易冲动、求全责备、主观好强的A型性格特点,而临床对高血压病的观察也表明:药物配合心理治疗的效果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

    冠心病: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最严重而且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经国内外近一个世纪的大量研究认为,CHD除与高血压、高血脂、重度吸烟、遗传因素有关以外,心理社会因素也是重要的病因之一

    有关CHD发病率和易感者的研究表明,CHD的发病率在竞争激烈的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较高,在脑力劳动者中居多,在A型性格行为者中多见。

    美国心脏病学家Friedman 及Rosenman等,从1960年至1975年对3154名39~59岁的男性的研究表明:勤奋努力、争强好胜、苛求自己与他人、易激惹、人际关系紧张、常有过度敌意者发生CHD的人数3倍于B型行为者。

    1978年美国国立心、肺及血液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讲座研究的结论是“A型行为与美国中年雇员CHD的发病危险有关,这种危险较年龄、收缩压升高,血清胆固醇或吸烟为大,相当于后面三者相加的强度级别”。我国的研究资料也表明,在CHD中、A型行为者占75.73%。而A型行为与B型行为者患CHD的比例为3.64:1。

    尽管食物中含饱和脂肪过多一直被认为是CHD的一个主要原因,但一些习惯吃高饱和脂肪食物的国家和民族以及芬兰,非洲的马塞部落患CHD的却并不多见。不少学者认为,导致血液中胆固醇增高而引起CHD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心理应激生活方式和习惯、性格、行为类型等。

    心理社会刺激与A型行为不仅是CHD的危险因素,对CHD的预后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临床资料证实,剧烈的情绪波动、精神创伤、心理紧张冲突均可诱发CHD患者的心绞痛发作,而在继发心肌梗死的可能性上A型行为者明显高于非A型行为者。

    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导致溃疡发生的直接因素是胃酸和胃蛋白酶在胃粘膜的屏障防御机能下降时产生的自身组织消化。胃肠道同样对内外刺激十分敏感,情绪变化很容易引起胃液分泌及胃肠运动功能变异,临床上常可发现许多溃疡患者的起病往往有一段难忘的痛楚经历,而病情的加重与复发也往往与负性的情绪体验有关,因此,消化性溃疡被列为常见的心身疾病之一。

    著名学者wolff对一位因食道烫伤而不得不通过腹壁造瘘进食的病人阿汤进行过细致的观察。通过病人的瘘口,wolff直接观察到:当阿汤处于忿怒、怨恨或焦虑时,他的胃和脸一样充血发红,胃液分泌增多,胃运动增加,甚至看到胃酸和胃蛋白酶腐蚀胃粘膜;当他悲伤、忧虑时,胃粘膜苍白,胃液分泌不足,胃运动减弱,此时即使把食物放进去也不易消化,还损伤胃壁。

    有人用白鼠做制动实验,造成白鼠的焦急与挣扎,24小时后80%的白鼠患上了胃溃疡。如让制动白鼠近亲繁殖,对其第六代再行制动,12小时后白鼠100%都患胃溃疡。

    被动、顺从、依赖性强、缺少人际交往、守旧、刻板,情绪不稳定是消化性溃疡患者常有的人格特征。这些人对心理社会性的刺激较敏感。

    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强烈的心理应激可扰乱消化系统的正常工能,促使胃液分泌过多或(和)排出减慢,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哮喘:

    支气管哮喘(bromchial asthma)很早就被公认为呼吸系统中典型的心身疾病。其病因主要有过敏反应,感染和心理社会因素,不过不同的患者对这三大主因的敏感性不同。有些学者认为,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几乎各占一半,也有学者对487例患者的研究表明:过敏因素为主者占29%,感染占40%,而心理因素为主者占30%。在儿童患者中,心理社会因素显得更为重要。

    母亲过分溺爱孩子,孩子过份依恋母亲;或者父母管束过严,家庭矛盾冲突频繁者。如临床上常见到有的哮喘患儿,在父母面前发作很重,离开父母在医护人员照料下则很少发作;对变应原过敏的孩子在家里时哮喘病一再复发,可一离开家庭,即使变应原依然存在,孩子也不发病了。

    强烈的紧张性刺激,如人或动物打斗的场面,社交、性交的紧张体验均可使这些人发生哮喘,甚至形成条件反射。有位20多岁的女青年,每当收到恋爱对象爱情有波折的来信,就出现胸闷,继而哮喘发作。还有的人因吸入花粉而患哮喘,后来当他看到人造的玫瑰花后,也出现喘息症状。

    Luparello等人曾选择40名有过敏史的哮喘病人和正常人作对照实验。首先向所有的被试者宣布:这是一个空气污染实验,每个人必须吸入几种浓度不同的物质(其实所吸入的都是根本无害的非过敏性溶液)。结果病人组的三分之一出现了呼吸困难,其中12人哮喘发作,而健康组无一人出现反应。然后告诉病人“这是暗示的作用而不是溶液引起的”真相后,那些受影响者也就恢复了正常。对这些人来说哮喘与心理暗示密切相关。

    癌症:

    癌症Cancer是否属于心身疾病,学者们曾经还有不同的意见,尽管理化因素、病毒、慢性感染,遗传、药物、激素及至年龄都被证实为癌症的病因,然而,人类发现: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有不可忽视的密切关系。

    我国古代医籍中明确指出:“郁结伤脾,肌肉消薄,与外邪相搏而成肉瘤”,这里的“郁结”即指人具有难以消除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又说“乳岩由于忧思郁结,所愿不遂,肝脾气逆,以致经络阻塞,结果成核”。临床发现:癌症发生前,病人大都有极度伤心的事件发生,莱森(Leshen)综述了1902~1957年的75篇有关文献,认为忧郁,失望和难以解脱的悲哀是癌症的先兆。格林尼的研究也认为,生离死别的忧郁悲伤和焦虑多发生在癌症前一年左右。

    有人报告,在51名可疑宫颈癌的妇女中,有18名因亲人死亡,半年后真正发展为宫颈癌者有11名,约占61%,其余的33名中仅有8名患了宫颈癌,只占24%。姜乾金(1987)通过临床对照调查分析显示,在癌症病人发病史中,“家庭不幸事件”、“工作学习过度”和“人际关系不协调”等生活事件有重要意义。

    对癌症病人个性的研究认为:那些谨小慎微、忧虑重重、惯于压抑愤怒、克制情感的人,一旦遭受重大精神创伤与生活磨难,比较容易罹患癌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那些已经患上癌症的病人,其心理状态明显地影响着癌症的发展与预后。

    一般认为:心理社会紧张刺激引起的恶劣情绪可以降低机体免疫、监视功能和免疫杀伤机制,使机体每天都可能产生的突变细胞难以清除,从而发展为肿瘤。

    心理社会因素与肿瘤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为癌症的病因之一。二是影响癌症病人的存活时间与预后。毫无疑问:重视心理社会因素有助于癌症的防治。

    总之, 心理社会因素与物理、化学、生物、药物等任何致病因素一样。只要其对机体的刺激达到个体难以承受与克服的程度,就可能导致疾病,并影响疾病的发展。而心身疾病则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更为密切。至于究竟引起什么疾病,除了取决于机体的功能状态,包括遗传素质,现实的健康状态,各组织的易感性外,还取决于个体对心理社会刺激的认知评价。例如,同样遭受到重大挫折(如高考落选)那些悲观失望、耿耿于怀感到痛不欲生者则易患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通过个体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后,察觉到威胁或挑战存在,由大脑新皮质通过边缘系统去唤起应激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包括免疫系统在内的各种内脏活动,并引起损伤与器质性病变后的结果。因此,如何引导病人对心理社会的刺激作出正确的评价,并帮助病人主动作出心理调适,是防治心身疾病的重要内容。

    心身疾病的诊断除了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之外,还应在心身疾病有关理论指导下,结合病史通过晤谈和相关心理测验,对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作出评估,按以下标准作出诊断:

    1.有确切、具体的躯体病变存在。暂未发现病变者须有相对固定而局限的躯体症状。

    2.发病前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存在。

    3.病情缓解加剧与情绪因素密切相关。

    4.一定的个性特征成为对某些疾病的易感因素。

    心身疾病主要和一些神经症及某些精神疾病相鉴别,尤其是前者,如焦虑症、疑病症等虽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也有各种躯体方面的不适,甚至有明显的躯体症状,但常广泛而反复无常,仅表现为功能障碍,无确定的躯体病变部位,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而心身疾病既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又有明确而具体的病变部位,一般累及植物神经所支配的脆弱器官。

    心身疾病的预防 心身疾病是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其预防不能只着眼于生物学因素,而应从更广泛的方面设计预防方案和具体措施,才能保持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的健全状态,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那些有明显心理素质弱点的人,例如有易暴怒、抑郁、孤僻及多疑倾向者应及早通过心理指导加强其健全个性的培养;对于那些有明显行为问题者,如吸烟、酗酒、多食、缺少运动及A型行为等,应利用心理学技术指导其进行矫正;对于那些工作和生活环境里存在明显应激源的人,应及时帮助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刺激。

    对于那些出现情绪危机的人,应及时加以疏导。至于某些具有心身疾病生理始基如高血压家族史或已经有心身疾病的先兆征象者,则更应注意加强心理预防与生理监测工作。

    治疗原则

    心身同治。心身疾病是一组发病、转归和防治都与心理因素有关的躯体疾病。因此对心身疾病的治疗要根据病程的不同时期和主要矛盾确定治疗的主次,兼顾到病人的躯体和心理两方面。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的躯体治疗,以解除症状、促进康复,如对溃疡病的制酸,高血压病的降压,支气管哮喘的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等。另一方面,如果需要持久的疗效,减少复发,则需要在心理和社会水平上加以干预和治疗。

    心理和社会水平上的干预、治疗主要围绕三个目标:①帮助患者从客观上消除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②提高患者对应激的认识水平,增强应对能力;③减轻生理反应,缓解病情。

    心理治疗方法很多,如精神分析法、认知法、行为疗法等。治疗的目的在于影响患者的人格、应对方式和情绪,以减轻因过度紧张而引起的异常生理反应。其中行为治疗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某些类型的心率失常、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效果较好。

    在干预治疗手段中,可对环境作出适当调整或住院。目的是使患者暂时摆脱引起或加重其疾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或消除应激源。

    在心身疾病中,情绪因素可致病情变化,而病情变化又可影响疾病本身。因此当患者负性情绪水平很高或已维持很长时间(焦虑、抑郁),认知能力很差时,使用药物治疗可降低负性情绪水平,生理反应也随之改善,并有利于心理治疗。

       

    关键词(Tags): #科普创作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