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从文革中学生人数统计表看“文革耽误了一代人”的谎 -- 天棒

共:💬715 🌺2233 🌵25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就是从渔网来的

              纲是渔网的主绳,目是网眼。拉起主绳,网眼自然就张开了。一味跟网眼纠缠不清,当然不得要领。所以纲举目张这个成语本身没问题,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纲目罢了。

              流行文化里用这个成语用得最出名的恐怕是岳不群,摘抄如下:

              提出“纲举目张”,“什么是纲,什么是目,务须分得清清楚楚。”并警告令狐冲:“如果你沿着目前的道路走下去,不出三年,那便是‘剑重于气’的局面,实是危险万分,不但毁了你自己,毁了当年无数前辈用性命换来的本门正宗武学,连华山派也给你毁了。”

              考虑写作年代,不能说金庸没有影射文革的意思。不过嘛,本来什么是纲什么是目,哪有那么容易分的。把上述言论一边倒地解读成对主席的批判,也失于狭隘。近年来我对文革的看法也有所转变,不那么负面了。

        • 家园 你得先把那95%培养成科技炮灰不是

          一点不错,“科技发展就是5%精英领导95%的炮灰进行的”。但是,那95%也是需要训练才能成为炮灰的,而且这种科技炮灰还得分专业分等级,为战斗机刷漆的炮灰和为房子刷乳胶漆的炮灰绝对不是一个档次的,对吧。

          老毛那时候,精英缺乏,炮灰也缺乏。老毛一咬牙,“把医药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是说,理工科的大学还要办”,先把炮灰数量问题给解决了再说。然后等老毛去世的时候,我们的炮灰数量质量都够了,所以才有改开以后的发展。而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就是,他们的炮灰数量严重不足,广大人民连当炮灰的水平都不具备,对吧。

          • 家园 实名送草,您对文革的破坏力看得太轻了

            我认为文革大量减少了科技炮灰,培养了一些工农兵学员,大部分是不具备炮灰资格的,浪费了仅有的教学资源(其实教学质量已经大乱了)

          • 家园 那炮灰质量都不够
            • 家园 文革造就的炮灰真的是质量不够

              这不,井冈山大学建了,还的拆。

              • 家园 数量即质量

                俄罗斯炮灰定律就是这么说的。

                事实上,只要爬科技树,就总会面临科技炮灰数量质量都不够的局面,爬得越努力缺口越大。这就好比打仗,真要打了都是嫌自己兵少训练不足的,很少听说“我们人太多了,训练太好了,裁掉一半办天天睡觉吧”。

                另外,井冈山大学的拆除,以及一系列高中大学的撤销,不能作为质量不够的论据,因为政治路线变了。而政治这东西,基本就是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 家园 不错,

        看看柳叶刀她们就知道了,成天舔舐着自己的伤疤,整天呈现着自己的伤疤,自以为善于打扮自己,以为普天下的人都应该宠着她,就不想到自己的贪得无厌。

    • 家园 看了你这篇文章和列的数据

      我突然想起我小姑在文革读五七高中时的课本,摘笔记没看到,上面尽是些涂鸦还有毛主席语录。并且连毛主席语录都白字连篇,最搞笑的是毛主席写成了毛丰度,现在想来不会是故意吧?

      • 家园 这个一定要花

        我突然想起我小姑在文革读五七高中时的课本,摘笔记没看到,上面尽是些涂鸦还有毛主席语录。并且连毛主席语录都白字连篇,最搞笑的是毛主席写成了毛丰度,现在想来不会是故意吧?

        哈哈哈,如此公开玷污也没什么,从一个侧面说明。。。

    • 家园 我觉得“文革”期间的教育是超前太多了

      我去美国转了一圈,觉得“文革”期间的中国教育,和现在的美国教育很像。

      从“知识”这个角度看,那“文革”期间的高中生、大学生的水平,大概和如今美国的高中、大学差不多,可能还要好一点。

      从“折腾”这个角度看,“文革”学生也跟美国学生似的,花很多时间搞学习以外的东西,东跑西跑,东搞西搞。事实上当时中国学生是领导世界青年折腾潮流的,不像今天中国学生以傻读书会考试著称于世界。

      所以我觉得,“文革”的教育是超前太多,所以当时高校里的老师们都不能理解,觉得自己是被折腾了。“文革”结束以后,又恢复到他们习惯的那一套,他们当然觉得爽了。

      • 家园 穿越时空,文革时的教育方法,太祖1920年就提出来了

        先抄一段唐洲雁的《毛泽东的美国观》的内容外链出处

        杜威把自己的实用主义哲学信条推广到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改造,形成一系列政治观念和教育理念。毛泽东在接受以杜威为代表的美国思潮时,不仅接受了其中的哲学理论,而且接受了其中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模式。五四运动前后,对于这些他从北京接触和感受到的纷繁复杂的新思潮,毛泽东几乎无一例外地在湖南做过推广和试验。其中涉及面既深且广的,莫过于杜威的社会改良主义教育理念和民治主义政治观念。

          1919年春天从北京返回湖南后,毛泽东在积极组织学生运动和创办《湘江评论》的繁忙日子里,一直酝酿着在岳麓山建设新村的设想,并草拟了一个颇为详细的"新村"建设计划。他把这个计划作为改造社会的一种构想,也作为推行杜威社会改良主义思想的第一步尝试。这年12月1日,他在《湖南教育月刊》上,公布了其中的一章《学生之工作》。

          在《学生之工作》中,毛泽东这样来设计他的理想社会蓝图:创造新学校,实行新教育,让学生们在农村半工半读;再由这些新学生,创造新家庭,把若干个新家庭合在一起,就可创造一种新社会;在这个社会里,设立公共育儿院,公共学校,公共图书馆,公共银行,公共农场,公共工厂,公共剧院,公共病院,公园,博物馆,等等;以后,再把这些一个个的新社会连成一片,国家便可以逐渐地从根本上改造成一个大的理想的新村。

          "新村"的设想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就被"驱张运动"所打断。这年年底,毛泽东为组织"驱张运动"第二次来到北京,再次与胡适探讨了如何在中国实践和推行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问题。当时胡适建议他回湖南创立一所自修大学。在1920年3月14日给周世钊的信中,毛泽东写道:"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个自修大学"。在"自修大学"几个字后,毛泽东还特别注明"这一名字是胡适之先生造的"。毛泽东设想,这样一所自修大学应以新学校、新教育为中心,要求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并将新家庭、新学校及附近的新社会连成一体。显然,这种自修大学的模式与杜威在芝加哥大学试验过的"杜威学校"如出一辙,是毛泽东在实践中推行美国思潮的又一次尝试。

        "新村"也好,"自修大学"也好,其实都是杜威社会改良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实践和推广。杜威和胡适的社会改良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救国论,提倡平民主义方针和工具主义理念,主张通过普及教育来传播自由、平等和民主的价值理想,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根本改造。在当时,毛泽东对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充满浓厚兴趣。1919年9月1日,在《问题研究会章程》中,他就曾经把"杜威教育说如何实施问题"列为一个重要问题加以研究。正是在杜威平民主义教育方针和工具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青年毛泽东曾热情投入教育改革的实践,把教育作为社会改造的根本手段。他写道:"言世界改良进步者,皆知须自教育普及使人民咸有知识始。欲教育普及,又自兴办学校始。"

          1919年5月,杜威在上海讲演时,曾以《平民主义的教育》为题,阐述了他的基本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事业必须为全体人民着想,为组成社会的每个分子着想,使得它成为便利平民的教育,不成为少数贵族阶级或者有特殊势力的人的教育。9月在杭州、南京,他又以《平民主义的教育》为题再次发表演说,指出平民教育乃是公共教育,是国民人人所应享受。而中国根本没有平民教育,受教育者大多为有钱有势的贵族子弟,而且重男轻女,像这样的教育该叫做阶级教育。

          毛泽东对杜威的平民主义教育方针深表赞同。他认为,平民主义的精神,不但在政治上要求普遍选举、民主政治,在经济上要求平均分配,而且要求在教育上要有-个人人均等的机会,使文化普及于平民。平民主义的教育方针,其首要之义,就是强调全体国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必须普及,特别需要普及到生活贫苦的平民中去,"人人都有机会得到一份高深的学问"。同时,贯彻平民主义的教育方针,还必须打破学术的神秘性和少数人对学术的垄断。"看学术如粗茶淡饭,肚子饿了,拿来就吃,打破学术秘密,务使公共,每人都可取得一份。

          杜威强调教育必须面向实际生活,为解决实际生活提供知识工具和能力预备。他反对学生只学些空洞的知识,强调重要的是要把知识变成能力,只有具备动手操作的能力,才能活用知识,为社会生活服务。对他的这种工具主义教育思想,毛泽东也深有同感。他认为中国旧教育的根本弊病之一就是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只学些无用的知识,于社会生活毫无益处。在《学生之工作》一文中,他根据杜威的上述思想,详细地设计了新学校学生的教育、生活、工作等,主张实行工读主义,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工作,创造一种新的生活。他介绍美国的经验说:"美国及其属地菲律宾,亦有'工读主义'之流行,吾国留学生效之,在美则有'工读会',在法则有'勤工俭学会'。"他提出,要使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就必须克服旧教育"非生产的、非实际生活的","多鹜都市而不乐农村"的弊端。他主张学生毕业后要到农村中去,既有利于克服学生自己的毛病,又有利于推动农村的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与社会实际生活联成一气,使学校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显然,这些思想和主张中的许多因素,毛泽东不仅始终保持,而且终身践行。

        教育事业必须为全体人民着想,为组成社会的每个分子着想,使得它成为便利平民的教育,不成为少数贵族阶级或者有特殊势力的人的教育。

        平民教育乃是公共教育,是国民人人所应享受。而中国根本没有平民教育,受教育者大多为有钱有势的贵族子弟,而且重男轻女,像这样的教育该叫做阶级教育。

        这两段话,多“文革”呀!你能相信是美国人杜威1915年在中国说的话吗?

      • 家园 呵呵,看来你还做不到什么都不信啊

        你信的不过是米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不连评判中国教育水平都要以米国为标准。先默认米国教育的领先地位,然后中国教育与之相似就是领先,否则就是落后。吹了半天的文革教育到了你的口中不过是拾米帝的牙慧而已。

      • 家园 貌似钱学森是支持主席的教育改革创新的。

        后来他还搞了一个‘大成教育学’,跟主席的理念有相通之处。

        • 家园 这个大成智慧教育有点玄学味道,看不出和主席有何相通

           1997年春,钱学森在对科学与艺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哲学与科学技术以及微观与宏观、部分与整体等进行综合思考以后,更为明确与全面地阐述了“大成智慧”的实质与核心。他说:“我想我们宣传的‘大成智慧’……就在于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整体(形象)思维与细部组装向整体(逻辑)思维合用;既不只谈哲学,也不只谈科学;而是把哲学和科学技术统一结合起来。哲学要指导科学,哲学也来自科学技术的提炼。这似乎是我们观点的要害: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

          仅从1993年10月7日钱学森给我的一封信中,就可以看出他对未来教育方案的大致设想和希望办好大成智慧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的殷切之情。他写道:“我在这几天又在想中国21世纪的教育,我1989年的那篇东西不够了;是要人人大学毕业成硕士,18岁的硕士,但什么样的硕士?现在我想是大成智慧学的硕士。具体讲:①熟悉科学技术的体系,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②理、工、文、艺结合,有智慧;③熟悉信息网络,善于用电子计算机处理知识。

            “这样的人是全才。我们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全才伟人,走到19世纪中叶的理、工、文、艺分家的专家教育;再走到20世纪40年代的理工结合加文、艺的教育体制;再走到今天的理工文(理、工加社科)结合的萌芽。到21世纪我们又回到像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全才了;但有一个不同:21世纪的全才并不否定专家,只是他,这位全才,大约只需一个星期的学习和锻炼就可以从一个专业转入另一个不同的专业。这是全与专的辩证统一。

            “大致可以作为下面这几段教育:

            ①8年一贯制的初级教育,4岁到12岁,是打基础。

            ②接着的5年(高中加大学),12岁到17岁,是完成大成智慧的学习。

            ③后1年是‘实习’,学成一个行业的专家,写出毕业论文。

            “这样的大成智慧硕士,可以进入任何一项工作,如不在行,弄一个星期就可以成为行家。以后如工作需要,改行也毫无困难。当然,他也可以再深造为博士,那主要是搞科学技术研究,开拓知识领域。

            “这个大胆设想,您看如何?新一次的‘文艺复兴’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