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历史上的官员选拔与培养 -- 种植园土

共:💬52 🌺716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因为考的内容太多,并且主观题太多

            所以八股这种“客观题”更无争议。

            阅卷官为了避免争议,慢慢的从侧重八股变成了只重八股,后来变成了只看八股,剩下的考题甚至不看。只要不犯避讳就行。

            事情都是慢慢发展的。翰林也是从“实习部”变成了“预备内阁”,变成了非翰林不得入阁。

    • 家园 明清才应该排到最后,让我看。

      元朝不应该排到这么后面,虽然我是“纯种汉人”。元朝的社会管理主要是集中于在经济贸易方面,比如对于驿道和水运的管理,这点的进步性是毋庸置疑的。

      另外,引入色目人有什么不好?总比后来的满清鞑子好多了吧,最起码长相好看点儿。

      蒙古人在元朝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么牛逼,而且等级也不是那么高。很多蒙古穷苦人要给汉族有钱户当下人使唤,清朝会有这等好事吗?

      明清的所谓狗屁八股选士才是今日文科生官员喜爱放口炮但又极度胆小的根源。

    • 家园 可以参考钱穆的《历代政治得失》

      对汉、唐、宋、明、清的政治体系运作和长久以后所带来的问题都有很深刻的分析。

    • 家园 这是真正好贴,花并推。不过我觉得放在青史版好像更合适些。

      说句半开玩笑的话,只要不是和民族人口问题有关的,你的观点都比较同意的,比如关于北非问题的也是。这点和观望者有些像呀,他谈军事问题,还是比较专业的,呵呵。

      这样也好,求同存异就是。大河宽广,容得下各种不同观点。特别让我松了口气是,这篇文章没有像老加图那样,每篇都加上“迦太基必须灭亡!”

      • 家园 如果我能把所有的想法慢慢写出来

        相信你会理解我为何选择非要在某一观点上显得“偏激”。如果真正“偏激”,我自己已经把这个观点否了,轮不到公开丢丑。

        全世界的文明与历史演进是有一个统一逻辑的。古代、近代和现代,中国和其余世界,从来不曾割裂,只是历史书把他们割裂了。现在可以把它们粘合在一起,拼成一幅图画。

        但前提是,必须热爱这个民族和这个民族的文化。否则交流就没有基础。

        • 家园 好吧。等你继续发帖。不过仍然不同意你隐含的反对你就是不爱

          民族的观点。

          特别是黑岛人,在我眼里,他可是绝对反对“通古斯野猪皮”的纯正爱汉者。比多数河友热烈多了...你看当初窃明大论战就知道了。所以,你和许多支持你的人仅仅凭借一个帖子,甚至是一句话就拍死一个河友,我觉得很不应该。对于世界文明的统一性,我当然是认同的,不过谁也不敢说他看到的就是全部。而且,我们都年轻,相信都能看到中国文明重新崛起的一天

    • 家园 我记得选拔官员还有一种捐款的方法

      好像很多朝代都搞过,能不能评论一下得失?

      • 家园 捐官自汉之后历代都有

        汉武帝时就有捐官,当时看书时直接就联系到今天的荣衔“政协委员”。汉灵帝时公开标价,晋武帝有样学样。鲁迅的祖父不就是捐来的官。当然,古代更多的捐官只得功名虚衔,实任者少。捐官者多贪墨之辈,清代的记载对此很鄙视,但国库需要,也没用办法。乾隆朝著名的甘肃通省捐监案价值两千万两银子,前后诛杀10余省厅级官员。

        • 家园 东汉末年桓灵时期才真卖官,武帝时卖爵而已,并不影响治国

          买爵只有小利,比如可能蠲免一定的徭役,税捐等,其他的好处只是个荣誉,社会地位。

        • 家园 我记得清朝国库还是很实在的

          没想到能搞这么大。明朝财政部一年税收几百万两,穷得叮当响,清朝财政部是几千万两。历史书上倒是讲过乾隆搞议罪银,原来还有捐官。

      • 家园 【原创】关于“捐纳”

        “捐纳”或者“捐官”、“捐班”,都是指卖官鬻爵的政治现象。“捐官”相对于科举这个当官的正途,也多被称之为“异途”。

        秦朝就有“秦得天下,始令民纳粟,赐以爵”。这个“爵”,并不是“官”,相当于一种名誉+社会特权(比如商人禁止穿丝质衣服和乘某些等级的马车,但赐一定级别的爵位之后就可以了)。

        西汉早期,晁错建议以赐爵鼓励百姓捐纳粮食到边关,后来边境粮库满了,输送到州郡也可以赐爵。此措施快速巩固了边防和国库。但汉武帝时,穷兵黩武,用爵位换取粮食已不足以支付军费,此时决定出卖官职,“卖官鬻爵”合为一体。昭帝和宣帝时代,卖官现象大致终止。尤其是宣帝,很重视地方官的执政业绩,自然不会卖官。元帝之后,政权渐渐落在外戚手里,王莽篡位时,天下还算平静富裕,但王莽狭小汉家制度,胡乱更改,导致天下大乱。

        东汉是皇室和世家大族(即世袭的知识分子/官僚家族,士族的前身)的联合执政。光武帝创业之时,除了南阳的基干队伍之外,主要靠许多割据一方的大族带军投奔。世族在东汉之初便构成政权基础。皇室和这些世族联姻,形成了外戚势力(马氏、窦氏、梁氏等)。荐举孝廉的权力同样落在世家手中,这样朝廷的官僚队伍大致出身于这些家族。于是一种稳固的结构形成了:皇室、外戚共享最高权力,世家大族掌握官僚执行机构。

        问题在于,由于东汉中期开始,皇帝屡屡过早夭折,外戚借机篡夺权力--而只要官僚队伍仍从那些世族中择取,朝臣便懒得过问皇家内部的事。但偶尔也有小皇帝长大成人的,就备感痛苦--因为朝臣在皇帝和外戚的争执之间,持中立态度。深宫长大的皇帝可以依靠谁呢?唯有选择宦官。在宦官帮助之下,汉恒帝从外戚--跋扈将军梁冀--手中夺回了政权,自然只相信宦官,把任免官员的权力交给了宦官。这时候就有问题了。

        宦官最爱钱,自然要卖官纳贿。但如何卖官呢?孝廉、太学(传授经学)这条路不好走,因为动了世族官僚的奶酪,朝臣们和太学生集体不买账。汉灵帝想了个绝妙的主意,在孝廉和太学的正途之外,设了鸿都门。

        鸿都门所招收的学生和教学内容都与太学相反。学生多数是社会地位不高的平民子弟,不学习儒家经典,但开设了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汉灵帝感兴趣的课程。宦官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对鸿都门的学生特别优待。学生毕业后,多给予高官厚禄,有些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还有的封侯赐爵。鸿都门的毕业分配仅和学生的贿赂数量挂钩。

        此时地方和中央的权力要么在世族官僚手中,要么在宦官及其帮凶手里。西北对羌族的征战时断时续,虽然仗差不多都赢了,但消耗了大量中央财政资源。皇帝本人也缺钱。于是,汉灵帝公开卖官,在鸿都门悬内外大小官爵价格表,禄位二千石的卖二千万钱,四百石的四百万钱。“三公”卖一千万(注:当时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已成名誉职务,一有天灾就免职,所以不如二千石实惠)。

        冀州名士崔烈动了心思,走汉灵帝保姆程夫人门路,半价即五百万钱被授予司徒。拜官那天,汉灵帝对身边的近侍说:“这官卖得便宜了,应该可以到一千万钱的。”程夫人从屏风后跳出来说说:“崔烈是冀州的名士,怎么会买官呢,要不是我牵线连五百万都没有。”世族官僚们一片哗然。崔烈很不安,问任虎贲中郎将的儿子崔钧:“我现在位列三公,大家怎么评论?”崔钧说:“人们说你年轻的时候就有名声,不会成不了三公。但是你现在上位了,大家觉得很失望。”崔烈问为什么,崔钧说:“说话的人嫌弃你身上的铜臭”--这就是铜臭一词的由来。崔烈闻言大怒,抡起手杖就打。

        皇帝如此,宦官岂不加倍疯狂?掀起了党锢之祸,士人倍受打击。宦官乃至疯狂到了连黄巾妖道的贿赂都敢收,汉朝也就离灭亡不远了。黄巾变起,汉朝不得不取消党锢,借助士人力量平定黄巾,但军阀割据之势已成,不仅鸿都门落花流水春去也,宦官也被四世三公的袁绍杀得一干二净,以至于汉献帝成为唯一一个没有太监伺候的皇帝。

        以上就是诸葛亮出师表中,刘玄德大骂恒灵二帝“亲小人、远贤臣”的由来(详见咆哮体出师表)。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卖官鬻爵最离谱、最极端的时期,之后再也没有统一的封建王朝出如此之洋相。

        所以,专门花大量笔墨描述上述历史。但不要因为东汉末年几个昏庸皇帝就否定汉朝制度--汉朝的人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坚持统一的价值观、人才发展最全面、官僚制度最灵活和授权最充分的,否则汉朝根本维持不了将近四百年。严格地讲,汉朝是靠统一的思想和价值观来预防和弥补充分授权不可避免带来的副作用,从而保证整个体系的高效与灵活性。汉末两个极品皇帝的死皮赖脸式的胡作非为,反而凸显了汉代官僚体系对君权的有效制约--要想通过职业官僚和士人作恶?不答应!去和你的太监及其党羽们另辟一个鸿都门好了。

        两晋南北朝,卖官鬻爵现象也存在,但不算严重。那时的晋朝皇帝没有实权,仅靠士族之间的平衡维持局面,压根无官爵可卖。北方则民族冲突严重,贵族往往执掌兵权,官爵用于选才或者平衡政治势力,卖官鬻爵的现象也不普遍。

        唐宋元明都有卖官现象,但既不是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也不是吸收干部的主渠道。这里特别指出,元朝任用的色目人(即中亚穆斯林),主要通过滥发钞票、横征暴敛汉族民众获取财源。出售官职也有,但色目人更倾向于大搞水利工程,从工程款中贪污。例如,刻有“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石人就是民工们从色目人主持的黄河赈灾及水利工地上挖出来的。赈灾加水利酿成造反?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但只要有色目人主持任何事,酿成任何民变都不足为奇。不仅汉族民众这么认为,元朝丞相脱脱也这样理解。可惜他左右不了元朝皇帝对色目人的信任。)

        清朝则不同,捐纳形成规模化、制度化,花样很多。捐纳制度和科举制度互相补充捐班出身的官吏也占了官僚队伍相当大的比重。捐纳有常捐、大捐,常捐只捐出身虚衔,大捐则卖知府以下的官。对买官的人无任何限制,地主、商贾且不必说,连流氓、盗贼等也无一例外。按照捐纳制度,士民不仅可以捐官,而且可以捐封典、捐虚衔及穿官服的待遇。

        上述都属于“政府”行为,且收入都归国库。但即便是大捐,并不是捐到官衔就可以上任的,想上任须要从候补转为实授。这个过程要找有实力的后台,要塞许多钱,要整年整月候在大员的官邸之外,等待补缺机会。后续成本几乎肯定要超过捐官时买“部照”的钱,而且除非有特别硬的关系,补实缺的成功率恐怕也就在1-5%之间。

        即便捐班补缺成功,仍然要受歧视。首先,想爬到知府以上很难。也就是你只能期望做到县级市的市委书记,再高就纯属运气。二是,官场之中黑暗无比,处处陷阱。但也不是没有人爬得很高。比如雍正最信赖的田文镜就是捐班出身。浙江巡抚王有龄也是捐班出身(他和胡雪岩关系最密切)。但这两人都有特殊性。田文镜是皇帝亲信,王有龄有江督何桂清支持,又赶上了兵荒马乱的时代,最终杭州城破,死于乱兵之中。

        袁世凯读书不成,也想走捐班的路子。先是几次钱被骗,后来终于通过亲戚捐到了同知的官衔,但托李鸿章女婿的路子都补不到缺。最终决定投军,在朝鲜展露头角,通过小站练兵奠定基础。

        除了捐班之外,还有荫封、恩科等好多名堂。但总的来说,在清朝,军功得官最快,打下一座城池,封个道员很正常。象左宗棠从因“劣幕”案差一点身首异处的在籍举人到闽浙总督也不过4-5年时间,最后还做过两江总督和军机大臣,身封二等恪靖侯。

        科举艰难,但一跃龙门、身价十倍,及第之后得官之路就比较稳妥了。

        捐班虽是一条门路,但是一条竞争激烈没有保障的崎岖小道。倒不是捐班补到实缺的官员比重小--相反,捐班补缺的官员在知府以下比重是很大的,绝对人数是很多的--问题是捐纳的人数实在太多了,成功率很小。而且捐纳的官员为了收回投资,几乎是必贪无疑的。这和法国的包税人制度一样,是个纯粹的杯具。

        通宝推:枫叶旗下的秦军,宙斯de闪电,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讲得真详细,长知识,还有个问题

          以前还看到一种说法,唐朝以前官员大多出身世家,贪污少一些。宋朝官员福利比较好,明清官员寒门出身的相对多,贪污更严重一些。有这种趋势吗?

          送花。注:送花、宝推可能得宝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宋代工资是很高的

            唐朝也不低。官员干劲比较足,操守也比较好。

            清初文官的俸禄标准是依据万历《大明全典》制定的低薪制,知县“每月支俸3两,一家一日粗食安饱兼喂马匹,须银五六钱,一月俸不足五六日之费”。因此在康熙末年几乎是无官不贪,甚至康熙本人也不反对官员贪污。雍正元年(1723年)特设养廉银,“因官吏贪赃,时有所闻,特设此名,欲其顾名思义,勉为廉吏也”

            一般来说,养廉银通常为本薪的10倍到100倍。总督为13000至20000两,巡抚为10000至15000两,布政使为5000至9000两,按察使为3000至8000两。

            但这笔钱要应付幕僚、家属、仆人、家乡父老求职/探访、同僚交往、京官炭敬还是不够的。象怒杀慈禧贴身太监安得海的山东巡抚丁葆桢,是个清官。后来慈禧提拔他升任四川总督,但经常发现钱不够花,家里也没什么值钱东西,就拿些旧衣服装箱子里,盖上总督大印封条,当个几千两银子。当铺哪敢拆封总督的大印封条,就乖乖把银子拿出来,然后俸银和养廉银到帐,才拿去赎当。所以四川当时有个说法,"丁葆桢当当,人硬货不硬".

            象曾、左之类的带兵大帅,不如丁葆桢“人硬”,要宽裕些,养廉银能存下来一部分,前提是自己和家属都很节俭。他们经手军费总在数千万两银子,基本不揩油,也算花在了刀刃上。他们一般可以会拿军费支出幕僚及办公费用、支付适度金额的京官炭敬等,家属也可以坐运兵船探亲,家中办什么事一般寄200两银子回去(就像太祖一般从稿费中拨200元出来)。曾国藩幕府来客,厨房加了一个肉末豆腐,曾文正说了句“何须如此奢侈”,就下不为例了;左宗棠在新疆,冰天雪地也是和大兵们一起住帐篷。贵客来访也就是两个菜而已。据说左宗棠鸡是厨房找不到材料,临时凑合出来的一道名菜。

            曾左都绝对不收下属贿赂。

            曾老九比较富,从天京捞了不少财宝,李鸿章很也不穷。但两人不曾以贿赂京官出名。

            张之洞以“爱才如命、挥金如土”著称,有张屠财之名。袁世凯则比较有意思。一方面他给李莲英、奕劻的贿赂金额据说能让这样的财主都心惊肉跳。另一方面,他小站练兵时,每次给兵士发薪,都要亲手把军饷发到兵士手中,杜绝一丝一毫的克扣。当时整个北洋军服帖得五体投地,除了他袁世凯还真是无人指挥得动。

            不过袁世凯也拿钱来坑人。他给了孙大炮大笔经费去筹办铁路事业。孙大炮欣然从命,坐上袁世凯给的专列就出发了--他要修十万里铁路。但当他花光经费、一事无成地回到北京时,发现大家都以讥讽的眼光看着他--北京的军阀和政客谁也不相信孙逸仙博士能办成什么事了。

            从曾左,到李,再到袁--你能看到清代官僚风气的变化

            • 家园 曾 左 胡 还都算的上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主

              到了李鸿章就有点不择手段了

              至于袁世凯 嘿嘿 也就是猪八戒掉泔水缸了

              区别只在于 别人吃了只会拉屎 好歹袁世凯还算是干了点事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