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女性需要什么?也谈女性中心的进化心理学 -- 酥油茶

共:💬24 🌺6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女性需要什么?也谈女性中心的进化心理学

    男性和女性的关系问题,在我们这个转型期社会其实也是相当敏感,最近讨论婚姻法问题,更是众说纷纭,而历史上这个问题的讨论也是千奇百怪,又乐此不疲。不过,人类学,考古学,动物行为学,进化心理学等等学科,所积累的事实,已经足够我们从汗牛充栋的文献之中,取出事实分析了。

    女性的语言能力明显强于男性,男性的空间视觉能力明显强于女性

    女性对情感上更加敏感,对感情要求很高,就是说女性对周围人的情感亲密度要求比男性强烈很多。

    人类是一种哺乳动物,有基本的兽性,当然还有更多的特点,我们归之为人性,如通感能力,移情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复杂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精巧的善于做细致运动的双手。

    这些“人性”的方面,女性似乎比男性要多少更胜一筹,虽然男女两性都受生物本能的局限,但女性的限制主要在于生育和抚养带来的负担上,而男性主要在于性对于身心的控制和影响上。在人性的平衡和丰富方面,女性还是略胜一筹,当古人写下史诗,戏剧,诗篇时,女性的形象往往是人性的代表和引领者。

    原始社会给我们提供了一幅画卷,那就是男性成群结队四处奔波打猎,为大家提供能量高的蛋白质,才能给婴幼儿提供营养,女性成群结队采集植物,制作家具,整理家务,顺便照看教育小孩子。

    那么,男性在情感方面就多少粗糙一些,但男性对女性的需要是和他们的身体及心理健康息息相关的,关于“光棍”的各种说法不是没有来源的,如果没有经济问题,女性独立居住完全可以有很好的生活质量,男性则不然,不用说青年期对性的强烈需求,四五十岁没有情感伴侣的独身男性和女性,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男性的身体和心理都更容易不健康,出现问题。男性更高的生产能力,与他对女性的依赖程度相匹配,才能保证把最多的剩余资源转移到培养下一代的任务中。从童年的母亲到成年的妻子,男性对女性的依赖直接而强烈,与本能较近。

    与此相对的是,女性团体是一个更加亲密无间的组织。原始社会的女性如何解决经期和生育问题,一直是人类学感兴趣的问题。人类学家发现,抚育孩子在任何时代成本都很高,需要一个村庄,或者需要一个部落的齐心协力,人类学家发现人类母亲生育子女的间隔比其它动物要短很多,这是因为有母系的亲属,包括姐妹,母亲,姨姨等,都在无微不至地照顾她。

    女性血亲之间的联系是最紧密的,因为她们有血缘的天然联系,而且双方都有敏锐细腻的感情洞察表达能力。我们今天的婆媳问题,是因为父系社会一定要把不同部落的女性安在一起,而这种安排与女性天然的情感需求矛盾,那就像把两只不同洞穴的蟋蟀放在一起,不打架几乎不可能。

    进化心理学,无非是在说我们是一群闯进了都市的野蛮人,钢铁丛林,水泥笼子虽然好,总是有点不舒服,但说不出哪里不舒服,直到有一天放虎归山,才知道原来人生可以这么高兴,这么畅快。

    女性需要什么,周围人的无微不至的爱,和亲密的感情联系,无论是来自同性和异性。而男性从情感生理上依赖于女性,也是社会能正常运转的基础。男性的能量的正确,也取决于他和女性群体的联系,男性如果实,女性如花叶,如果整棵树的营养不好的话,果子先凋落。

    现实来看,女性控制了下一代的抚育教育,那么划拨到下一代的资源,就需要先经过女性的手给女性掌控的资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社会和家庭给下一代的资源。

    家庭的资源也需要到女性手上,因为无庸置疑,女性是家庭的中心,儿女们通过母亲才和父亲发生联系,父亲也是通过和妻子的亲密感情依赖关系才和儿女发生联系。就像古语所说,有后爹就有后娘,为什么这么多男性另娶之后,对和前妻生的子女,无论是不是和自己生活在一起,都很快就失去了感情呢?因为本质上他是通过妻子的联系才喜欢上孩子的,一旦这层联系断掉了,再被另一个女性控制,产生了新的感情联系,这种对前子女的感情也就自然消失了。这就是男性和女性的不同的人性。

    那么城市生活,和农耕生活,都必须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因为我们是因为有人性才具有了人之为人的一切优越性的,没有人性就没有优秀的人,没有优秀的人就不可能有优秀的文明。无数民族消失,都和他们并没有适应环境的变化创造出适合人性的文化,导致整个民族失去了创造优秀、健康的人的能力有关。一个民族是否能成功,最终决定于他们是否能发展出弘扬人性中优秀一面的文化出来。

    关键词(Tags): #女权与两性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很多观点与事实不符,飞天鸭还是太年轻了。

      而男性主要在于性对于身心的控制和影响上

      这个搞反了,其实女性的局限才是性对于身心的控制和影响,所以,对于女性,有三十如狼四十如虎的说法。男女独身,一般也只是说老姑娘的心理容易出现问题,而不说老伙计的心理容易出现问题。这些都是社会上的常识。

      在人性的平衡和丰富方面,女性还是略胜一筹,当古人写下史诗,戏剧,诗篇时,女性的形象往往是人性的代表和引领者。

      其实在人性的平衡和丰富方面,男性更胜一筹,那些诗篇多数是男人写的,对于女性的印象只是反映了男人的性幻想而已,其实不能作为女性真实情况的依据。诗人嘛,都有点无病呻吟,又不是科学家,没有什么客观性可言的。

      女人被感性束缚,容易偏执,缺乏理性,男人一般理性较强,同时也不缺感性,所以男人的平衡和丰富方面更胜一筹。

      男女的情感和生理依赖是互相的,都属于感性范畴,女性受感性束缚,所以女性的依赖更强烈,而且无法替代。男性可以转移到宗教或者事业上,不一定非要感情上依赖女人。

      一般地说,男人更完整,女人只是半个人--感性的那一半而已。

      • 家园 算了,给你推荐点科普书和电影

        我开始回答的是你的论调“女性的依赖更强烈,而且无法替代。男性可以转移到宗教或者事业上,不一定非要感情上依赖女人。”

        对普通男女来讲,更依赖对方的还真是男性,常看见老太太守寡几十年,却很少看见老头一个人能活多久的,找小保姆或干为老不尊事情的也绝大多数是老头。

        能全身心转移到宗教和事业上的男人,那可不是一般人,比如您

        最后可以看看《老光棍》,《东京岛》,也许能对人性有新的感悟。

        • 家园 飞天鸭看的东西还是太少

          日本人在人性上走的路子是很偏的,要了解人性最好少看日本人的东西。

          《老光棍》你说的是郝杰的《光棍儿》吧,据说他的下部电影是《寡妇》,你倒是可以期待一下。

          要从电影了解女人的话,我推荐两部,《其实你不懂他的心》,《时时刻刻》,前一部是泡妞教材,后一部算是女人的圣经了,能看懂的我敢说泡99%的女人不成问题。MS又给男人支招了。

        • 家园 飞鸭,你去统计一下和尚和尼姑的寿命么

          不过要剔除那些老出去偷嘴的

      • 家园 我说的结论都来自科学文献,有数据证明

        单身男性的中年晚年是很凄惨的,寿命比单身女性要短很多,谁依赖谁还不清楚么?

        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cfm?id=why-women-live-longer

        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从paper读起么

        http://journals.lww.com/pedresearch/Abstract/2000/01000/Imprinting,_the_X_Chromosome,_and_the_Male_Brain_.6.aspx

        至于你老先生的观念,那就随便你吧,来网上瞎扯不就图个高兴么

        • 家园 CNN的飞天鸭,混淆概念,结论离谱。

          我在百度上搜索到: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单身女性比结婚女性寿命平均低7—15年。单身男性比结婚男性寿命低8—17年。

          就算这是真的吧,7-15和8-17年,在统计学上不是如你所说的“短很多”,这是错误一。实际上这个差别可以说“不明显”。

          错误二:单身不代表没有“性”。更可能是无聊性放纵和过于刺激不稳定,造成寿命缩短。你认为单身就是没有“性”,男性因为没有“性”才寿命短,混淆概念非常严重了。

          结婚后心理稳定,性方面更受抑制,寿命长比较容易理解。

          这怎么能得出男性依赖女性的结论呢?逻辑不通啊,你太想当然了。

          错误三:女性普遍寿命比男性长,跟单身与否不相干。你非要选择性地摘取信息,只指出单身男性比单身女性寿命短,就是有意误导了。

          总结:飞天鸭太CNN了。

          • 家园 你还是看科学美国人的原文,我确定你说的这个数据

            单身女性比结婚女性寿命平均低7—15年

            百分之二百是错的

            后面就不用说了

            男性依赖女性当然不限于性,还包括情感的,心理的,人生意义等方面,你也是混淆视听了。

            当然,性方面是比较明显的,从性服务行业的区别就能看出

            • 家园 呵呵,你自己说过的话都忘了!是否证明了女性缺乏逻辑?

              虽然男女两性都受生物本能的局限,但女性的限制主要在于生育和抚养带来的负担上,而男性主要在于性对于身心的控制和影响上。

              你自己的话都忘了,我哪里混淆视听了?呵呵,其实是你的论点太离谱。

              数据方面,你空口白牙的说法是没有说服力的。更关键的是,你的推理逻辑错了。

              你用单身男子寿命短,来说明男人没有女人满足性,就会短命。这个逻辑不通。按照你的这个逻辑,单身男子经常逛妓院,就会长命了。

              另外,男女性服务行业的区别主要是社会习俗的问题,不能作为本能的证据。

              • 家园 单身男子经常逛妓院,就会长命了

                王子,你怎么跟飞鸭辩道理呢?这个推论大大地好。还可以举普希金的和徐志摩的例子。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 家园 你看到的文章应该引用了一篇错误的数据

                你看的网络文摘应该是引用同一篇错误的数据,单身女性的预期寿命和非单身女性几乎没有差别,远远小于单身男性和非单身男性的寿命差。

                其原因当然远远不止是性生活。

                这里英国的调查数据表明单身女性甚至比已婚女性的寿命更长

                Married men live longer than unmarried men. But marriage has the opposite effect on women; unmarried women live longer than those who become hitched.

                “你用单身男子寿命短,来说明男人没有女人满足性,就会短命。”

                请注意看,我前面的论点是“男性在身心方面更依赖于女性”,你摘的是“男性被性限制更多”,这本身是不完全相同的两个论点。“男性被性限制更多”指得是男性更容易成为性欲望本身的俘虏,可以看看为手淫烦恼的,性变态的,性饥渴状态的男性多还是女性多就行了,有个网叫“戒淫邪网”可以看看上面的男性占绝大部分还是女性占绝大部分。

                正如我所料,您老终于抛出“女性都缺乏逻辑”的观点了,看着您老的表演,再和您一样跳跃一下的话,我得说男性都是滴水不进,头脑死板,永远原地绕圈,不肯承认事实的老冬烘了。。。

    • 家园 人类已经开始进入母系社会?

      外链出处

      美国及全球出现的“剩女”现象

    • 家园 这篇写得很有心得。写自己能把握的,熟悉的。
    • 家园 写得不错,很有女人的心得

      类似的,男人与一个有子女的单身女人建立感情纽带,决定因素是与其子女(老话拖油瓶)产生感情。这点在美国这种离婚再婚率很高的国家可以观察到很多实例。

      就像古语所说,有后爹就有后娘,为什么这么多男性另娶之后,对和前妻生的子女,无论是不是和自己生活在一起,都很快就失去了感情呢?因为本质上他是通过妻子的联系才喜欢上孩子的,一旦这层联系断掉了,再被另一个女性控制,产生了新的感情联系,这种对前子女的感情也就自然消失了。这就是男性和女性的不同的人性。

    • 家园 女性应该回归家庭吗?

      男性如果实,女性如花叶,如果整棵树的营养不好的话,果子先凋落。

      家庭的资源也需要到女性手上,因为无庸置疑,女性是家庭的中心,

      现代,经过“女权主义”洗礼的城市生活相比较于农耕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家庭中的角色分工被打破——所谓的男主外、女主内逐渐不复存在。也即,“女性是家庭中心”要被大大地怀疑。

      是谁,在现代家庭生活中扮演“将选择过的心理设计遗传给下一代”的角色需要从新审视。祖父母?住家保姆?特别是在相当多的高知、高收入家庭,经受过良好教育、职业培训的父母却往往将“文化遗传”下一代的重任让渡给别人。

      那么,应该有人回归家庭吗?或者,沿着城市生活的方向,是不是按照术业有专攻的原则,在“遗传”上打破传统的家庭模式,建立以幼教、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中心的“遗传模式”?

      我们大都是城市生活的产物,我们接受“心理设计”到底是从哪里更多些?大概,设计语文教材的人自有他的目的,循序渐进中,我们已经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一肚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