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教育探索(六)—大脑神经网络是如何形成的 -- 夕曦

共:💬43 🌺18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很有意思的话题。从大脑发育角度,一岁前,可能会非常重要

      或者,确切的说,在小孩脑袋不再长大之前的一段时间都很重要。

      按照我的理解,大脑的功能,一部分是先天由基因决定的,一部分是在后天被刺激引发加强出来的,但是最终是存在还是消失,和接受的刺激有关,也和持续的反馈有关。

      婴儿刚出生时,有一些很明显的本能,比如挠挠脸颊他就会把脸转过去(这个应该和吃奶有关)。给他一个手指到他手里,他会握紧那个手指不放。平放到水里,会手舞足蹈象游泳,并且会闭住鼻子通过嘴巴出气。抱起来只让脚接触地面的话,会自动走路。

      这些本能,有一些会在出生后慢慢消失,比如在水里自动闭气,比如那个自动走路的能力。但是也有人发现,不是走路的能力消失了,而是因为体重太大,迈不动腿了。如果这个时候把小孩放到水里,因为水的浮力,腿上的压力减轻,就又会出现走路的动作。推广一下,也就是说,以后小孩学会走路,其实并不是学会,而是在腿部肌肉足够强壮,可以支持身体体重之后,这个走路本能的重新恢复。

      那么,在出生后的一年之内,原本有的能力有一些会消失,而一些新的能力也逐渐建立起来。反映到大脑里,就是有一些神经网络退化了,一些神经网络建立起来并强化了。

      胎教的效果,我觉得可能有限,因为在这段发育期间,主要是先天因素在起作用,胎儿所能感受到的刺激和反馈都很有限。在胎儿后期,我觉得应该可以考虑简单的声音,以及触觉上的刺激来促进发育。大人经常足够大声的讲话,可以让胎儿熟悉声音,在出生后能够对特定人的声音更敏感。考虑胎儿所在的羊水环境和母腹,估计胎儿只能听到低频的音调。触觉上的刺激,主要是在后期胎动的时候,对他的动作做一个回应,提供一个反馈。

      出生之后,婴儿的大脑,就好比是有许多看不见的战场。外界的刺激五花八门,里面的神经网络组合也迅速进行。虽然说,在头几个月里,婴儿的首要任务是吃,是生存,但是看不见的一个更重要的任务,是大脑的发育。这个时候,怎么刺激和引导大脑的发育,我觉得很重要。足够多的睡眠,应该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足够多的重复外在刺激,我觉得也很重要。肌肉的运动,是受神经的指挥。看过一个记录片,讲的是两个神经元,同时和一个肌肉建立联系,但是在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个神经元萎缩,而另外一个神经元得以加强。在婴儿的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类似的“战争”恐怕也是不断的以极快的速度在进行。如果说外部刺激是诱发大脑里神经元之间的链接建立,那么不断重复所起到的反馈作用就是对这些链接的加强。这段时间的教育,或者说外部刺激,及对应的反馈,我觉得会很重要。问题是,具体措施应该怎么做?

      我现在所能做的,大致就是:一、提供尽可能多种类型的刺激,并且多一些重复;二、观察他的行为意向,并尽可能顺着他。外部刺激,比如听觉的,视觉的,触觉的。行为意向上,比如他在什么时候喜欢哪些类型的玩具,为什么喜欢,在琢磨什么?在环境当中,他对哪些东西有兴趣?

      这些后天的刺激和重复所导致的反馈,我想会影响,甚至决定大脑的发育。

      从这个角度来说,克隆,可以克隆出来一个长相差不多的人,但是很难克隆出来一个相同思想的人。因此,想真正的克隆自己,恐怕没有可能性。

      • 家园 “三岁看老”

        中国古代很多的智慧都保留在俗语之中了。三-四岁时大脑已经发育到超过60%以上了,深层突触已经基本定型,行为模式已然定型。之后的训练,只是在这个已经基本定型之上的精细化发展和信息储量类型的定位深化。

        但这个阶段中,是不是越多信息刺激越好?我看不尽然啊。现在国内的很多家庭,都无奈的陷入了一个陷阱: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这都是拜铁手你说的“越多信息刺激越好”的想法所赐。一旦没有优秀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就必然伴发部分学习障碍,至少不能深入学习。于是我们现在很多学龄前阶段的孩子都表现的很聪明,思维很跳跃,长辈很欣喜。但正是这些孩子,却往往在以后的学习中,遭遇学习障碍。当然,也有另一种类型的小孩,没有合适的或正确的信息传入渠道,变成了自闭症,我们观察自闭症小孩,却往往有深入思维的能力,这往往表现为某种天赋,无他,没有足量信息的刺激,造成思维模式变成深入单一模式。

        所以,最难掌握的是一个“度”,看到铁手你的表达,怕走出一个误区,又进入一个新的误区,特此善意提醒。

        通宝推:三笑,
        • 家园 弦音大夫深得传统文化的精髓啊。

          平衡,中庸。说的好。

        • 家园 现在的孩子面对的确实是信息太多

          与他们相比,我们这一代在小学时还基本没有接触过电视,所以我们小的时候对一切都很好奇。不知你有何看法?

          • 家园 现在小孩子被动接受的信息太多

            ,所以注意力品质往往会受到大的影响,家长可以做些工作,来减少这种被动接受的现状,比如禁止看电视,可以看电脑(相比电视来说,电脑的可选择性以及可控性要强多了);比如每天固定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这比声光电刺激源的故事要生动得多,孩子既可以从中获得故事的乐趣,也获得亲情,最重要的是,能从中学会将一件事表达清楚的能力。可以有选择的进行钢琴能传统乐器的练习(不要过度就行,控制在兴趣范围内),这也对注意力品质有好的作用。。。。可举的例子太多,关键在家长仔细观察,用心引导吧。

        • 家园 多谢提醒,适度很重要

          我基本上是从理论上推断,刺激越多越杂,对早期来说就是打个基础,让各方面都有个平衡的发展,同时适当注意专心的训练。

          举例子来说,比如婴儿早期视觉的发育,如果有一只眼睛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光透不足,会导致两眼发育失衡。治疗的办法是蒙上发育快的那只眼,等着发育慢的那个追上来。

          我觉得比较合理的是,早期尽可能给多一些各类刺激的机会,等到一定年龄以后,比如3、4岁(具体看情况)后逐步加强注意力。

          • 家园 你这个理想化了

            各种习惯在成长中都有敏感期的,比如语言的第一个敏感期在8-15个月,第二高峰在3-4岁,注意力培训第一个敏感期大约在2岁至3岁之间,约莫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懒得找数据出处了,大概齐是这个,也符合我自己对孩子的观察。如果感兴趣,可以找相关资料,我提的数据是印象中的,不一定准确。

      • 家园 大脑发育阶段教育的具体措施说出来很简单

        最近正在写这部分,没想到一开头就收不住了,写的很长需要单开一贴了。今天刚刚完成,一会儿就放上来。

        你所观察到的、所做的

        大致就是:一、提供尽可能多种类型的刺激,并且多一些重复;二、观察他的行为意向,并尽可能顺着他。外部刺激,比如听觉的,视觉的,触觉的。行为意向上,比如他在什么时候喜欢哪些类型的玩具,为什么喜欢,在琢磨什么?在环境当中,他对哪些东西有兴趣?

        正是我要谈到的,就是尽量不干预孩子,让他尽情地自由玩耍。

        这是这阶段孩子最主要的教育模式,也是学校学习阶段不可缺少的。你可以回忆自己小时候是如何自由玩耍。

        • 家园 很有道理啊,现在的孩子就是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很有道理啊,现在的孩子就是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我这里初中生都要11:30睡觉的,我高考的时候也没这样晚过,最多十点半,小时后一个人发呆,做手工,到野地里面捉蜻蜓,滑冰车的时候真是幸福,现在的孩子没有了。我的孩子也在愁是不是散养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