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茗谈(79):危大于机 -- 本嘉明

共:💬206 🌺1733 🌵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站在技术工人的角度看问题

                    搞制造的,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留住好的工人和工程师,能让他们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搞技术,搞生产。

                    原先,3年前,房价5000一平米,月薪3000元可以留住一个中等偏上的技工,5000元可以留住一个中等偏上的工程师。

                    现在,技工的工资涨到5000,工程师的工资涨到8000,可是房价涨到了1.5万。专心搞技术的人,买不起房,养不起孩子,你不给他们有尊严的生活,你让他们怎么能静下心来搞技术?

                    提高工资,说起来容易。你做什么产品,毛利能够跟得上房价泡沫的膨胀速度;能够赶上学校赞助费的膨胀速度?

                    通宝推:大熊甲,
                    • 家园 虽然名义工资上升很厉害,但实际工资下降很厉害。

                      两个方面一挤压,把要付出名义工资的企业和要花出实际工资的劳动者都压垮了。起码应该做到实际工资上升,才有扩大内需的可能。房地产泡沫以及任何资产泡沫,都压低实际工资。

                • 家园 搞制造业的产业大环境不好,风险又大,回报时间长价值低。

                  在能炒作房地产地皮和金融的快钱时节,谁会去辛辛苦苦苦踏踏实实的冒长产业周期低回报高风险的去搞基础制造业呢?!

      • 家园 不可能的事情

        只能中国水平往上涨,欧美水平往下掉,在某个点交叉然后超过。

    • 家园 送花得宝

      送花成功。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 家园 本大说得太好了

      本大说得太好了,没宝了,只能花之。

    • 家园 动物比人聪明的地方在于懂得储备过冬粮食

      现在的经济形势到底怎么样?有些人说差,有些人说很差

      ,"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国现在分外吃力,
      "楼主说的是这.

      这是事实吗?看看中国的GDP增长率,7.8%.虽然比前几年差,但比比世界上其他国家呢?

      再看出口,5-6月份还是2位数的增长,吃力吗?

      真以为好日子永不会到头?

      现在要做的不是什么减税,不是什么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要扎扎实实储备过冬的粮食.一是尽快让那些不适应生存的小工厂小企业破产,连税都交不起的企业没有存在价值.二是改变大手大脚的财政支出模式,减少国债.三是暂缓福利社会的建设,等经济不行了的时候再大力加强福利.

      现在的世界,总有人不清楚关键问题在哪里.养活全世界的人需要多少农民?美国500多万农民生产了3.63亿吨粮食.按中国人的粮食消耗,全世界有5000万农民,生产的粮食就足够全世界消费了.

      而工业呢?中国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是2亿多,钢铁水泥等一系列工业品的数量已占世界的一半.也就是说,全世界如果合理分配,有个5亿人做工业,已能满足全世界了.

      按上面的数据,中国的农民有个1000万就够了,那么如果其他农民全转化为产业工人,世界上其他国家还用活吗?

      • 家园 “合理分配”是个不现实的话题。

        现在的世界,总有人不清楚关键问题在哪里.养活全世界的人需要多少农民?美国500多万农民生产了3.63亿吨粮食.按中国人的粮食消耗,全世界有5000万农民,生产的粮食就足够全世界消费了.

        而工业呢?中国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是2亿多,钢铁水泥等一系列工业品的数量已占世界的一半.也就是说,全世界如果合理分配,有个5亿人做工业,已能满足全世界了.

        按上面的数据,中国的农民有个1000万就够了,那么如果其他农民全转化为产业工人,世界上其他国家还用活吗?

        就像旧约里的“大家说一样的话就能造出通天塔”一样,是不现实的。

        美国500万农民能生产3.63亿吨粮食,那是依靠大平原的优良农业条件,贵州那些耕种梯田的农民,无论如何达不到这样的劳动生产率;俄罗斯那些种单季作物的,土地再平整也一样没法子;非洲的那些靠天收的就不说了。如果将这些生产条件不好的耕地弃耕,估计就会有很多地方闹饥荒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